《大清公主》第115章


建宁口快地道:〃就罚也不是死罪。大不了把我骂一顿,削去公主封号,总不会下囚牢吧?至于平湖,她现在的日子就和打入冷宫也没区别,又怕什么呢?只要能让她们母子见面,又对玄烨没伤害,她怎么样都愿意的。〃
〃话虽如此,还是要尽量小心。〃吴应熊踌躇,〃而且,不光要想办法偷佟妃出宫,还要想办法再把她送回宫里,你总不能一天内进宫两次。〃
〃那就让平湖在我们家多住几天好了,反正她那里等闲也没人去,她也从不出去别人的宫殿。就算失踪几天,只要阿笛、阿瑟她们掩护得好,就没有人知道。过两天我进宫时,再把她扮成我的侍女偷送进去就是了。〃
〃既然这样,那就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走一步看一步好了。〃吴应熊苦笑,〃大不了,赔上我们这个额驸府,把我关进天牢就是了。〃
建宁这方猛然省起:〃是呀,我们是金枝玉叶,了不起削爵革号,废为平民;你只是臣子,窝藏容嫔可是欺君之罪,说不定会杀头的。〃她有些动摇地说,〃要不,我们还是再等等吧,也许有别的方法可想呢。〃
吴应熊心中一动:她这样重视这次见面,说过不论要她付出什么代价都在所不惜,然而当听说可能会给他带来不利的时候,却忍不住动摇了。可见在她心目中,把丈夫看得比她自己还重。而越是这样,他也就越应该帮她完成心愿,不然,真是愧为人夫。他搂一搂妻子的肩,故作轻松地笑着安慰:〃放心吧,太后和皇上刚刚厚赏了我父亲,还册封我母亲为福晋,他们肯让你这位金枝玉叶下嫁给我这个无功草民,也是看在我父亲平西王的份儿上,断不会轻易砍我的头的。再说了,作为一个汉人,能够帮到长平公主的遗孤,是莫大的荣幸;而作为当朝臣子,能让我的格格福晋开心,也是义不容辞。不过,这件事成与不成,也只有尽人事而听天命了。〃
〃一定成的,你有这么好的法子,就一定会成功。〃这一次,建宁是真正发自内心地笑了,紧紧抱着丈夫的胳膊,诚心诚意地说:〃应熊,你真好!〃这还是,她第一次直呼他的名字。
佟佳平湖终于见到了儿子玄烨。绣幕重帷的额驸府公主殿暖阁里,三阿哥玄烨睡得好熟,好香。平湖坐在他身边守着他,看着他,眼泪像断线的珠子般扑簌簌滚落下来,止也止不住。
她不知多少次梦见他的模样,而今终于见到了,他比自己梦见的想象的更加可爱、俊美,就像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玉一样,充满了光辉。她拼命地擦着自己的眼泪,想把他看得更清楚一些。可是,眼泪是擦不完的,她和他之间,好似隔着一层雾,越想看得清楚,就越不能真切。她不知该不该把他唤想,听他喊一声娘亲;还是应该给他唱一支歌,让他睡得更香沉些。但是现在,她看着他,什么也做不了,怎么也看不够,既不忍把他推醒,也不能发出声音。
便在这时,玄烨忽然睁开了眼睛,母子俩四目交投,心意相通,片刻间已经交流了千言万语。她不需要向他交代任何事,他也不必问她是谁,他看着她,眼神明净如水,晶亮如星,然后,非常清晰柔软地喊了一声:〃额娘。〃
平湖的眼泪更加汹涌了。她慢慢地点头,努力把话说得清楚:〃玄烨,我就是你的额娘,我好不容易才见到你,有很多话要跟你说,你能记住吗?〃
〃我能。〃玄烨懂事地答应,〃老师一直夸奖我记『性』好,无论额娘说什么,我都一定会记得清清楚楚,照额娘说的话去做。〃
〃那好。你要记住,你是汉人。将来有一天,你做了皇上,一定要替汉人说话。〃
〃我知道佟佳是赐姓,额娘是汉人。〃玄烨口齿清楚地说,〃可是太后娘娘说过,外公已经入了旗籍,我是阿哥,是满人。〃
〃你是阿哥,是当今皇上的亲生骨肉;可是,你的身上,同时也流着明朝皇室的血。你有一半汉人血脉,这是不能改变的。你将来做了皇上,一定要替汉人做主。〃
〃可我不是太子,怎么做皇上呢?〃
〃你一定会做皇上的。皇上是天子,这是天意。不可违背。〃平湖再三叮嘱,〃你做了皇上,一定要替汉人做主。〃
〃孩儿记住了。〃玄烨似懂非懂。但这是额娘的话,是额娘第一次见他时说的话,他一定会记得,并照做!他从卧榻上爬下来,却请母亲在椅子上坐好。
平湖似乎已经知道他要做什么,也不推辞,当真端庄地在檀木椅上坐定。玄烨在椅子前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头,响亮地说:〃儿臣给额娘请安。〃
〃孩儿平身。〃平湖亲手扶起儿子,将他抱在怀里,眼泪再一次流下来,〃好孩子,你一定会成为未来的帝王的,一定会!〃
平湖在额驸府上住了三天。
这三天里,她除了将毕生的领悟与志愿择精取要地教导给儿子之外,还特意避开建宁,而单独与吴应熊进行了一场关乎天下时局的长谈,询问李定国大军的近况。
吴应熊在迎佟妃入府前早已先去见过了二哥,防备着有此一问,当即源源本本地禀报:自顺治十一年三月李定国与孙可望正式决裂后,南明朝不断内讧,大西军分崩离析,几度败于清军之手——是年,大西军将领、南安王刘文秀与兴国侯冯双礼、将军卢明臣率师六万,战舰千余出川峡,兵分几路,却分别被清将领陈泰、苏克萨哈伏兵袭击,六战皆败,战船被烧,卢明臣赴水死,冯双礼受重伤,刘文秀率部退回贵阳。李定国亦先后大败于新会、兴业等地,退入梧州。
此前,永历帝曾于十一年七月遣内臣至厦门,册封郑成功为延平王;而同年八月,顺治帝亦遣使赴闽,意欲招降郑成功,却以郑成功不肯剃发而和议不成,遂改抚为剿;十月,郑成功挥师南下,期与李定国会师,亦曾驰援虎头门,却因听闻李定国战败入梧,转而回师。李定**遂联合白文选部护送永历帝入云南,改云南府为滇都。三月,永历进封李定国为晋王,刘文秀为蜀王,白文选为贡国公,以及御史、侍郎多人。
平湖苦笑道:〃大明之复国,大西军固当倚若长城,郑成功却也名如其人,这件事,我早已替他谋到,无奈永历帝疑心甚重,又狐疑狼顾,直到这时候才着手去做,只怕早已贻误时机……唉,永历稍安即喜,只怕难成大器。却不知他如今怎样了?〃
吴应熊道:〃这一向由于郑成功之师牵扯了朝廷大半军力,加之水灾频仍,朝廷一时无暇发兵云南,而大西军亦久无行动,双方并无大的战事。〃
平湖顿足道:〃当战不战,当和不和,永历终究不是经国之才,无奈他如今是我大明惟一的希望,即使是阿斗,也只得勉力扶他一扶。况在如此『乱』世,强敌环侍之下,永历朝得享十载而屹然犹在,倘或天可怜见,未必没有复国之望。然而大明复国,终非一人之力可为,李定国、孙可望、郑成功,这几方缺一不可。倘若他们不能联手合力,仍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甚或自相残杀,事情终究难成。罢罢,也只有尽人事而听天命罢了。〃
〃尽人事而听天命。〃这是前些天吴应熊刚刚同建宁说过的话,这个『乱』世,无论天下局势,还是儿女情结,原来都是一样的无奈和莫测,都只有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吴应熊深深感慨,却无言可劝。只为,他自己的父亲就是那个出卖了大明的天下第一『奸』臣,却又让他谈何忠心报国呢?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他能做、也只能去做的,便是遵照公主的吩咐,尽人事,而听天命罢了。
平湖昂头出了半日神,遂伏案修书一封,交与吴应熊道:〃请额驸务必设法把这封信交与李将军与永历,若他们肯听我之劝,或许复国还有一二分希望。不然,也只求天可怜见,保佑烨儿健康长大,替我大明治理这改天换日的大清天下了。〃
佟妃的声音并不响亮,这几句话也只说得平平淡淡,然而听在吴应熊耳中,却无啻于焦雷一般,比及他当年亲阅李定国大西军气势时犹为心折。这柔弱的女子,竟有一种顶天立地、指点江山的气概,当她说话之际,便如全天下的日月星辰都掌握在她手中,由她挥洒一般。虽然,她也许不能『操』纵这日月的轨道,可是,她就是有那样的气度,不怒而威,令人信服。
这一刻,吴应熊比建宁更加笃定:平湖,就是香浮。只有真正的公主,才有这般的气势!
☆、第二十章 一岁荣亲王
建宁盗妃出宫的计划还是败『露』了。
正月里节庆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