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人兮窥东墙》第19章


“没说什么,是那个杨慎行莫名其妙!”沈蔚压着嗓子忿忿道,“我又没惹他,他冷眉冷眼的什么意思?”当然,她的态度也没多和气就是了,人家表达关切,她还甩人白眼。
“杨大人平日不就那样?看谁都冷冷的啊。”
见苗金宝一脸奇怪地望着自己,沈蔚噎住,倒实在接不下去。
苗金宝又宽慰道:“你也别往心里去,听说这两日参你的本子足一沓,全是杨大人在扛着。可他回来也没说咱们半个字,许就是心情不好罢了,也未必就是刻意给你脸色瞧的。”
其实自杨慎行入主鸿胪寺以来,因着手清理积弊,暗中也得罪了些人,原本处境也并非顶好。可他说到做到,答应让沈蔚放手做,便当真鼎力支持,这两日的所有非议他都自个儿扛着,确实并无迁怒之意。
听了苗金宝的话,沈蔚即刻想透这一层,便觉莫名其妙的人其实是自己。
他是上官,她是下属。这不正是她期望的么?如今杨慎行当真算得一个好的顶头上官,可她却是个无故对人甩白眼的下属。
说到底,还是她自己公私不分,拿不好分寸。
“金宝,若下属无缘无故对你甩白眼,你会怎么想?”沈蔚心虚地垂下眼,瞪着面前的那碗淋了肉酱的白饭。
金宝停下进食,玩笑道:“这还用想啥么?直接小鞋穿到死啊!”
“那……若对方事后又向你致歉呢?”
金宝想了想,认真地扒了一口饭,才含糊道:“若对方致歉的诚意有一整只小烤鸡那样大,就原谅。”
沈蔚受教点头。
她敢作敢当,自然有一整只小烤鸡那样大的诚意。
可是……
“金宝,我能不能再请教一下,”见金宝自抬起头,沈蔚略有些紧张地问,“如何才能准确表现出‘一整只小烤鸡那样大的诚意’呢?”
☆、16。第十六章(5。22略修)
放值之前,沈蔚与苗金宝一起被杨慎行召集到议事厅。
二人接过卷宗来仔细查看了,又听杨慎行说了几句,才知邦国楼然的使团预计将在四十日后抵达帝京。
邦国使团来访,鸿胪寺需准备的相应事宜极多。且不说礼节规制、觐见流程、各项典仪的安排等等,就只护卫这一块,就需做足提前应对。
金宝面色有些踌躇地扭头望望沈蔚,低声道:“侍卫队的清洗这才刚起头呢,这下是接着搞事还是等使团走了再说啊?”
她的声量并不大,却仍被首座的杨慎行听了去。
见他也抬眼望过来,沈蔚清了清嗓子,略挺了腰坐直些:“自是一鼓作气,不然这两日就算做了白工了。况且友邦使团最先接触的就是鸿胪寺,若给人瞧见个乌烟瘴气的侍卫队,那才真叫丢人现眼。”
这还有一个多月,虽仓促些,可也不至于就来不及了。
她又想了想,客气地向杨慎行投去询问的目光:“杨大人以为如何?”毕竟她的顶头上官还在场,征询一下上官的意见还是有必要的。
一日之内接连两次被“杨大人”三字击中心中郁忿,杨慎行却只能忍着心中的气,瘫着一脸面无表情:“按你说的办。若无其它疑问,便可以散了。”
眼见也要到散值的时辰,杨慎行这句话无疑与散值的钟声同样美妙。苗金宝迅速收好面前的卷宗,身轻如燕地站起身来。
沈蔚也颔首站起来,却听杨慎行又道:“沈蔚留下。”
“她犯事啦?”金宝闻言,幸灾乐祸地回头瞧瞧杨慎行,又转过来瞧瞧一脸懵的沈蔚。
云里雾里的沈蔚只能向金宝耸耸肩,表示自己一无所知。
杨慎行镇定答道:“沈蔚刚到任,尚未经历过友邦使团来访,许多事情还得同她交代。”
一听不是要挨骂,沈蔚松了一口气:“多谢杨大人。”
苗金宝立刻表达了心中诧异:“哎,杨大人!我虽来了大半年,可我也未经历过友邦使团来访啊!为啥只教她不教我?”
“我眼下要带她去鸿胪寺客馆查勘地形,估计要忙到宵禁之前,”杨慎行给了她一个假笑,“你能忍到宵禁之后再吃晚饭吗?”
“不能!杨大人明日再会!饭友明日再会!”
话音未落,苗金宝已身手敏捷地奔出了议事厅,片刻后就不见踪影。
沈蔚满脸好笑地摇摇头,转头对杨慎行道:“何时过去?”
她打小就是个走到哪儿算哪儿,想起一出是一出的人。既杨慎行说有事要做,她便不会多想,指哪儿打哪儿就是了。
杨慎行右手虚握抵在唇上轻咳一下,才徐徐起身:“走吧。”
“那我先去让人替你备马车。”
话才说完就被冷冷带恼地瞪了。
“那,骑马?”沈蔚不太懂他那淡淡的恼意从何而来,只能尽量找补。
“走、路、去。”
哦,原来是不满被看得过分文弱了。
沈蔚尴尬地挠挠头跟上他,想了又想还是不知说什么才合适,索性就老实跟着出了鸿胪寺。
她长到这么大,从不是个做事有规划的人,凡事兵来将挡、见招拆招,难听点说就是她做事不太乐意带脑子。偶尔稍稍用点脑子,想出来的法子叫人瞧着却也像是没脑子的。
比如之前同薛茂打架、忽然对侍卫队动手、昨日与薛密动手……甚至当年用那坛子下了药的酒算计杨慎行。所有事情一旦捋起来,总归就是她没有章法,从不懂谋定而后动。
抛开两人旧日恩怨,对她来说,杨慎行算是个极好的顶头上官。他容忍她的莽撞,一力扛下外界所有非议,此刻还亲自领着她,教她接下来的事该怎么做。
其实,他对她当真算不错的了。
自两年前战事结束后,她无一夜睡得当真安稳,总做梦。
梦中有无数早已化为英灵的昔日伙伴。他们总是同她讲,好好活,莫辜负这热血换回的盛世。
可没人告诉她,怎样活才算不辜负。
她只知要活下去,不知该怎样活。
对,她其实并不如别人以为的那般心志坚定,从头到尾,她都只是个街头小混混。
可无论怎样,既要好好活,便该坦荡荡将前尘旧债摊开结清,否则成日尴尬别扭地共事,对谁都是难堪啊。
“杨慎行。”沈蔚停下脚步,在他身后低声唤了一句。
杨慎行闻声止步,先敛好偷偷扬起的唇角,这才回身看向她:“有事?”
“那年我初次见你,就在此地。”沈蔚抬手指了指道旁左侧的那条巷子。
望岁二年,正当此季,正当此地,十二岁的沈蔚遇到了一位风华无双的美少年。
那日目送杨慎行在满城落英中打马而去,踏起一地落桂馥郁之后,她便认定,天下再不会有比他更美的美人了。
多年后,一语成谶。
好在,如今时移事易,两人之间经历了莫名其妙的恩怨痴缠,各安天涯地过了六年各自成长的岁月,今日竟还能一同行经故地。
这样的结果,对沈蔚来说,已然是最好的后来。
因为,她虽从不敢承认,可心底深处始终有一个声音从未散去,十几年来那个声音都在说同一句话——
你不配。
她一直清楚杨慎行有多美好,而自己有多糟糕。
哪怕有了这六年的历练,见了山河锦绣,经了壮丽热血,成了说书先生口中那些保家卫国的英雄儿女中的一员,她清楚,自己骨子里仍旧是那个浑浑噩噩的沈蔚。
或许在旁人眼中,如今的沈蔚已算得金玉其外,可她必须承认,依旧败絮其中。
确是不配的。
杨慎行听她主动谈及往事,又见她唇角带着温软如水的浅笑,心尖微颤,带着些许委屈的欣悦,忍不住也跟着笑了:“那时无端被我训了,你大概很想揍我吧?”
往事历历在目,他也没忘的。
两人当街面向而立,隔着这样不远不近的几步,不疾不徐谈起从前。并无想象中以为会有的剑拔弩张,也无半点竭嘶底里的痛苦,竟像一双多年故旧老友。
沈蔚心中轻叹,原来,那些从前求而不得的不甘与痛苦,时光自会了结。
“并没有啊,那样好看的脸,我实在舍不得揍的,”沈蔚笑着向前行了两步,“若不是你那时当头一棒,我根本不会觉得自己有哪里不好。”
杨慎行含笑觑着她迈出的这两步,丽色的美目中霎时点亮无数星辰。
“所以呢?”
沈蔚目不转睛地盯着他那张好看的脸,笑得诚恳又平和:“虽场合有些不对,可既今后要共事,我想,咱们之间的事,也该说开了,不能总梗在那里,闹得大家都不知该如何自处。”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