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寡妇三个娃》第38章


神仙本事大,戚书问才想去当道士,好寻爹娘。
“如果天下不曾动乱就好了。”
三人听章无虞冷不丁说了这么一句话,都去看她。
“孝帝驾崩后,天下大乱,恰逢蝗虫灾害,民不聊生,那一段时间,民间也很不太平,百姓流离失所,流民泛滥,四处都是强盗。”
章无虞把幺子搂紧,温声道:“那段时期实在是太乱,兴许你亲生爹娘不小心遗失了你,并非不要你。”
戚书闻咬唇不语,那段回忆他并不想要。
蝗虫灾害肆虐,皇帝驾崩,唯一可能继承皇位的贤王烧死宫中,摄政王继位引发朝中官员对峙,官不管民。
他那爹娘,就是因为吃不起饭,才想将他卖到鸭子馆去。
入夜后,章无虞翻来覆去的谁不着,起身又翻出琼妃的画像来。
孝帝身子一直不好,所以才人丁单薄,朝中大权早就被孝帝的胞弟掌控,朝中乱成这样,民间又能好到哪里去。
章无虞一夜未眠,次日开门,这次屋外只有戚书望。
两人从对方的神态上得知都是一夜未睡好。
“你毕竟和他们处了几年,感情是有的,今日晚上去浪仙居,我有事要说。”
戚书望唇齿紧闭,气息微沉,点头道:“好。”
夜晚,浪仙居,四人围坐圆桌,气氛沉默。
章无虞起身给众人盛汤:“我们四个人难得又在一起吃饭,这些是我做的,今日放开了肚子吃。
众人不语,也不动筷,直到章无虞先开箸,戚书望随后,其他二人才动筷。
戚书闻咧嘴想笑,想说就算不住一起,吃饭的习惯却没有变,却笑不出也说不出。
戚书问像是犯错似的不敢吃饭。
半响,章无虞道:“当时我是在渝州捡到的书问,要是想找,还得再回渝州去,找人费时,让书问寄养在道观内当个小道倒也妥当,书问的爹娘兴许会到尼姑庵去寻人,咱们就去渝州的道观。”
兄弟三人静静听着章无虞吩咐。
“书望不能离开宜阳镇,我和书闻带着书问去渝州寻找落脚的道观,书问还小,书闻你就在渝州呆个一年,一年后就算找不到,书问也已经适应道观生活,不至于害怕。”
章无虞询问二儿子的意思。
“没问题。”
戚书闻答应得利落。
章无虞颇为伤感,“我早知道,总有分别的一天,却也没想到时光匆匆,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
戚书望心一揪,满是对章无虞的怜惜。
只不过一眨眼,章无虞神色如常,感慨道:“稍后我还得去一趟镜哥哥那,刚开业就得出远门,幸好有他坐镇酒楼。”
“一会我送你去。”
戚书望夹了筷芦笋放到章无虞碗里,语气不容置疑。
吃完饭还早,上了马车前往戚镜家中时,章无虞连续打了好几个哈欠,昨夜一夜未睡,现在困得很。
戚书望拍了拍肩膀,示意人靠过来。
“那可不行,你这初坠入情网的小子心思多得很,我靠一下你春心荡漾怎么办?”
章无虞打了个哈欠,撑着下巴发困道。
戚书望不动声色反问:“难道你经验丰富?”
“肯定是比你这毛小子多一些。”
“戚镜?”
“他对我如同妹妹,我也只当他是哥哥,当然不是…”
车厢内安静,戚书望撩起帘子吩咐车夫弄得平稳些,再回身之时,章无虞靠着车厢已经睡着。
他心一动,挨着章无虞身边坐下,随着马车的晃动,章无虞脑袋晃动,时不时点到戚书望的肩膀。
戚书望目视前方,正气泯然:
“无虞,你往旁边坐一坐。”
等了一会,戚书望自言自语道:
“可不是我故意要碰你,明明已经提醒,你却不听。”说罢心安理得的把人脑袋往肩膀上一按。
。……
章无虞向来雷厉风行,既然已经打定主意,托戚镜关照酒楼后就打点行装准备去渝州。
出发之日,戚镜与戚书望都来送行。
戚书望霸占着章无虞的时间,要不就是叮嘱路上小心,要不就是看人银两是否带够了。
戚镜想说句话就被一记眼刀子截住,时间过一点就少一点相处的时间,戚书望让不愿让其他人介入。
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城内姑娘一大早就来送戚书闻,莺莺燕燕的站了一排,戚书闻烦不胜烦,躲在马车里不肯出来。
一匹马疾驰而来,秦修颜下马,看到戚镜后神色一喜。
“你来干什么。”
章无虞不悦全写在脸上。
秦修颜挑衅:“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这又不是你的地方,我来这里关你什么事?”
戚书望劝说道:“无虞,时候不早,上路去吧。”
章无虞一见秦修颜就炸毛,他有意让两人不聚头。
戚镜却在这时开口,语气凉凉,“秦姑娘,虽然这路谁都能走得,但也不至于小到姑娘一定要站在这里,影响我为丫头送行。”
秦修颜心一沉,怒瞪章无虞。
章无虞反瞪回去,心想又不是我怼的你,胡乱撒气算什么本事。
远处戚书闻隔着窗户喊:“聊完没有,赶紧走!”
他被姑娘们堵在马车上,有内急,实在忍不了才催促。
“镜哥,酒楼的事劳烦你多费心。”
“你的事我向来放在心上。”
这些话听得秦修颜难受不已,她看戚镜,后者却挪开视线。
马车朝官道行驶而去,戚镜转身上马疾驰进城。
“他一定是故意的!”
秦修颜咬牙切齿道,却不见戚书望回应,只是遥望着马车离开的方向。
。……
官道就是笔直的大路,一家人正在马车里。
戚书闻满意的蹭了蹭屁股下的坐垫,拿出装着各色点心的食盒,心想有娘出行大哥就是上心,马车准备得甚是妥当。
身后马声嘶鸣,戚书闻掀开帘子看了眼,忙道:“娘,那秦修颜追来了,难不成是刚才骂得不过瘾,来接着骂的?”
章无虞让马车停下,颔首等在路旁,要骂架,谁怕谁。
秦修颜驱马到跟前,下马后欲言又止,本想好好说话,可开口后却带着一股傲气。
“你和戚镜之间没任何关系,你不喜欢他是不是?”
“我和镜哥是什么关系,我喜不喜欢他与你有什么关系,你这有求于人还一脸傲气的习惯依旧没改。”
章无虞不悦,要是秦修颜好好说话,她也不会刁难。
“我只是来确认下罢了,你不识字,长得也一般,如今还是个寡妇,他怎么可能看上你。”
迎着秦修颜的挑衅,章无虞眸色渐冷,冷笑一声:“你长得漂亮,也识字,但又怎么样,他不一样不喜欢你?对了,你年纪和我一样大,想必整日做菜,你瞧瞧那眼角皱纹,能夹死蚊子。”
两人各自被对方气得半死,马车上怕被波及的两兄弟不敢劝架,怕被波及。
戚书闻十分好奇,平日处事不惊的娘与那秦修颜究竟有什么过节,但大哥都忌讳不稳的事,他更没有胆子。
走完官道又走水路,一路上顺风顺水得很,十日后就到了渝州,当年的尼姑庵还在,但捡到戚书问的尼姑早已经因病去世,倒还有尼姑记当年的事。
“平日都有人看门,偏偏那一晚下雨,雨声兴许是将婴儿啼哭声盖住了,次日一早开门才发现门口放着一篮子,小孩就躺在篮子里,浑身发抖,嗓子哭得嘶哑。”
尼姑们叹气,放孩子的筐子十分简陋,生辰八字什么都没有,下雨了还故意将孩子丢下,显然是铁心再不要孩子了。
这些年,也没有来找孩子的。
章无虞带着戚书问出了尼姑庵,对着门外等候的戚书闻摇了摇头。
渝州向来多道观,要找到一间供戚书问学道的道观并不难。
接待他们的是个慈眉善目的监院,听闻戚书问学道是为了找爹娘,心中已是乐意,带着人逛了一圈,戚书问不闹不哭,见人打招呼,心里又是喜欢了几分,请人用晚膳。
戚书闻忙拒绝,等出了道观后才余惊未定道:“幸好没留下来吃饭,不然书问那么能吃,一顿饭吃得人不收怎么办?”
戚书问小心翼翼,摸着小肚皮,手握拳头打气,“二哥放心,我会尽量吃得少一点,不会被赶出来的。”
三人到镇上吃饭,吃的渝州特色面条,章无虞一碗足够,戚书闻两碗够包,戚书问点了第三碗还在吃,边吃边问:“娘,我想不通,世上肯定是有神仙的,不然为何人人都要去拜,可要是只有上贡品神仙才会显灵,那这神仙和做生意有什么区别?若是不用上供神仙也会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