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汉这件事儿》第10章


她强自按捺心头兴奋,绷着脸对卢氏道:“奶娘快给我找身衣服换了,裴舍人送了拜帖邀我出门,此刻她人在哪儿?”最后一句,却是问翠玉的。
翠玉回道:“此刻正在前厅,由夫人陪着喝茶呢。”
卢氏一听,脸色顿时绿了:“可是上次和娘子在东市对诗的那位?”
谢瑶反问:“不然呢?当朝还有几个裴舍人?”
卢氏站着不动,嘟嘟囔囔地说:“上次出了那一茬,这不过几日光景,夫人竟然忘了?怎么竟允了?”
翠玉很有眼色地又接了一句:“二娘子,夫人说让您快点,甭让客人久等了。”
谢瑶挥手让翠玉离开,也不让卢氏动手,自己走到内室打开衣柜扫了一圈,脑子转了转,就拿了前些日子裴莞送她的那身衣裳。
谢瑶刚行至前厅正门,谢夫人率先看到她,脸色顿时又不好了,却碍于外人在场,不好发作,只是对一旁坐着的裴菀干笑一声:“让裴舍人见笑了。”
裴菀穿的胡服,勾勒一身窈窕身段,肤若凝脂,双眸如珠玉,手里握着把折扇,正低头喝茶。
她闻言抬头,看到谢瑶时,眼睛瞬间一亮,璀璨夺目。
谢瑶穿了一件暗青色右衽缺骻长衫,外罩同色长坎肩,踩一双黑色软靴,腰间缠蹀躞带,上面坠了一把短匕首,一条暗红丝绦,一个绯色香囊,但青丝半挽,并没戴时下大周男子之中流行的幞头。所以乍一眼以为是位俏郎君,第二眼却已经知道是个美娇娥。
谢瑶径直走到母亲跟前,对着她抱了个拳,叫了声“阿娘”。
谢夫人捏了捏眉心,正要开口训斥,却听裴菀道:“今日谢小娘子这一身男装既穿出了少年的英俊,又不失女子温婉柔韧,回去我定要和圣人说上一说,以后这洛阳城中女子们穿衣的风向大概就立马要变了。”
说罢,用手中扇柄掩嘴一笑。
谢夫人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只是干笑了两声,眼睁睁地看着两个穿得不男不女的女娃大摇大摆地出了大门。
谢瑶跟着裴菀上了马车,也并不问她要去干什么,屋里闷了许久,这一出门甭管去哪儿,只要能透气就成。
可她万万没想到,裴菀带她去的地方竟然是紧邻东市的平昌坊。
平昌坊北临东市,南靠长宁坊。每三年一次科举,外地学子来京赴考时,大多租住在长宁坊,为的就是顺便逛一逛平昌坊。
若能有幸见一见京城中最顶尖的头牌最好,若没那眼福,瞧一瞧美貌胡姬也不枉此行。
说白了,平昌坊就是专门让有钱人花钱嫖。娼的地方。
有人一掷千金为红颜,有人为见知己打破头。但无论如何,却不该是她俩来的地方。
下了马车,青石板铺就的长街上,面对整齐的一出出挂着匾额标着名字的宅子,裴菀看着谢瑶脸上的踟蹰,揶揄一笑,“如何?怕了?我可是听说永安寺那夜谢小娘子老谋深算,坑了侍女敲锣,又唬了侯夫人撑腰,很是威风啊!”
谢瑶正了正神色,睨她一眼,“谁说我怕了?我只是在想,你若早告诉我今日是来此处,我当将那个幞头戴上的。”
裴菀戏谑:“若要忧心这个,你大可不必,这平昌坊中不仅有美貌歌姬,也有不少娇嫩小倌,京中贵妇也有不少来此消遣的。你若想见识,我便替你叫两个来。”
若论脸皮,如今的谢瑶自然比不过裴菀,闻言脸颊微红,正要反驳,却见不远处一个有些熟悉的背影一晃,进了一处宅子。
她语气微窒,也忘了自己要说什么,话音一转,道:“我看那家不错,去瞧瞧如何?”
裴菀顺着她的手指看过去,那处宅子门楣匾额上写着“玉楼春”三字,这玉楼春正是这处院子中“假母”的艺名。
她敲了敲手里的扇柄,眉目流转,说不尽的风流韵味,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谢瑶若没看错,刚才进了那家“玉楼春”的,当是徐行俨。
这小子,没想到他没回兖州,却是逛进了花楼。
第十一章
谢瑶之前没来过这种地方,没想到和自己想的不大一样。
入了宅门就有人婢女迎接,那婢女穿着半袖襦裙,低声细语地向她们介绍院中景致,以及路过的哪个院子住了哪位娘子,什么本事最拿手。
宅子内房舍错落有致,小桥流水,假山刻石,雕栏玉砌,曲径通幽,处处都可见心意。
来往婢女仆人举止有礼,见到客人恭敬避让,欠身作揖。
两人走着,裴莞给谢瑶介绍这玉楼春里的头牌,在整个京城也是大有名气。
谢瑶问:“这位娘子可是弹琴跳舞十分拿手?”
裴莞笑道:“看来你们谢家家风确实很严——这平昌坊里随便拿出某个宅子里的头牌,文采都足以超越那些京城贵胄中的闺秀才女,不过这里的女子们都缺了身份,没投了好胎罢了。”说到这里,她的笑容就有些淡了。
谢瑶一挑眉:“你这话不是直接迎头给了我一棒槌吗?”
裴莞咯咯娇笑,一双星眸耀目,晃得谢瑶眼花,若男人见了,大概骨头都要酥了。
“你那头衔,得记我一功,这事儿回头再说,我今日约了人,已经看到他了,过去我引荐你们认识。”她说着,朝前面抬了抬下巴。
谢瑶顺着她的视线回头看去,就见一个穿着蓝绸圆领缺骻长袍,腰配流苏美玉的年轻男子,正挥着手里的折扇朝这边打招呼。
裴莞挥退领路的婢女,招呼谢瑶跟上,径直朝着那男子走去。
到了跟前,裴莞先和那人说笑两句,才错开步子露出身后的谢瑶,对他说:“这就是上次跟你提起的谢小娘子,”而后又笑着补充一句,“洛阳第一才女。”
谢瑶觉得脸都丢到没得丢了,不理裴莞的埋汰,朝对方做了个揖:“在下谢瑶,才女什么的,若再提我就要钻地缝里了,郎君直接唤我名字便是。”
男子露出恍然的表情,抬手回礼笑道:“在下方墨轩,表字怀素。原来是谢娘子,失敬失敬,能跟裴舍人一起堵了东市半条街的,怎能不称才女?”
谢瑶无言以对,裴莞及时接过话,笑着说:“行了,若再调侃,今日她该后悔跟我出门了,宴席可摆好了?人请到了吗?”
方墨轩哼了一声:“难得能让裴舍人托付,小的还能不尽心尽力办好?一切都妥帖了,你且放心,只是我怕只请他一人那人会多心,就多拉了几位一起来……对了,我前两日刚结识了一位兄台,当真是位能人,可惜他无意于官场,只想回乡下种田。”
他说着摇了摇头,表情很是惋惜,“不过他想从我这里讨个东西,就被我顺手给坑来了,你若想替陛下延揽人才,这可是个机会。”
裴莞跟着他进了最近一座雕花阁楼,笑骂:“你可真是够混账的。”
方墨轩在楼梯上扶着栏杆倒退着走,晃着折扇笑答:“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罢了。”
谢瑶跟在两人身后听他俩闲扯,掰着指头数着京中的贵人,走上楼梯时终于想起来哪家姓方了。
说起来裴菀和方墨轩还是表亲关系,十几年前裴菀的祖父得罪还是皇后的当今圣上,全家获罪,男子或砍头或流放,女子没入贱籍,那时裴菀还在襁褓之中。
她跟着母亲在掖庭长大,偷偷识字读书,看尽冷暖,终因契机被女帝发现才华,收在身边做事。
方家是裴菀舅家,当年在裴家获罪之后大门紧闭,不发一言,最终顾全须尾,躲过一劫。
那时方家家主、裴菀舅父已经承袭靖南伯爵位,任御史台要职,但在那件祸事之后,方家就逐渐淡化至众人视线之外,默默地吃着皇粮,不招闲惹事,闷声不吭了许多年。没想到时隔这么久之后,方家终于有人出来活动了。
按说当年方家的所作所为,裴菀该记恨他们的,不想如今竟然又开始维系旧情了,而且看样子裴菀和方家关系还很是不错。
二楼整层是一间开阔大堂,周围约四百步,中间放了长桌,此刻已经坐了七八个男子,无不是身着绫罗绸缎,佩玉握扇,每人身前坐了位楼中女子相陪,并无什么□□场面,都安坐其位喝茶聊天。
大堂四面窗子大开,雕梁玉柱,粉色幔帐肆散。
再往里侧是露台,台上有人,但隔了道翡翠珠帘,影影绰绰看不清楚。
堂中众人看到裴莞和方墨轩进来,纷纷起身行礼,两人回礼,便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