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烟花乱》第53章


“还没有,”静宜颓丧地低下头去,继而又勇猛地抬起来,“不过我不会放弃的,我会锲而不舍,直到打动他为止。”
她眼里展露出前所未有的决心,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连玉言也不禁为她的勇敢钦佩,可是她仍然不十分相信:有很多女孩子,十三岁的时候已经非常老成了,老成到可以理智地决定自己的婚事,可是她不认为静宜会是这一种,也许是因为她往日的活泼任性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不管怎样,她决定持保留态度,静观其变。
静宜却将一双闪闪发光的大眼睛盯着她,“玉言姐,你说,我能成功吗?”
玉言实在不好打消她的希望,只好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幅度却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静宜却将这当做她认可的证据,她抱着玉言,又笑又跳,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金珪真的会喜欢静宜吗?她太小、太不成熟了,小到难以让人对她产生爱情。可是天下的事往往很少有绝对的,也许金珪会是个例外也说不定,温静宜终究是个可爱的女孩子。
现在的关键在于金珪的态度,他若是肯定了,那便是一桩喜事,说不定还能成就一番佳话;若是拒绝,静宜起初固然会伤心一番,可是在她的劝解下,那种不顾一切的狂热说不定会渐渐消去,也不算太坏。玉言思来想去,怎么都觉得婉拒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在焦虑的等候中,金珪终于来信了,温静宜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将信拆开,玉言差不多跟她一样着急。
☆、归宁
玉言急匆匆地赶去时,就见静宜手中捏着一封折了几道的短笺,她脸上的肌肉轻微颤动着,眼睑垂下去,嘴里喃喃道:“怎么会这样……”
意料之中的事,可是伤心是免不了的。玉言轻轻劝道:“静宜,不要太难过了,他大概是觉得你年纪太小,想多等几年而已,即便不然,天下才俊多如牛毛,没有他,你还能找到更好的,就不必太执着了……”
温静宜霍然抬起头来,奇怪道:“你在说什么呀,我为什么要难过?”
“什么?”玉言一时摸不着头脑。
“你看,他接受我了!”静宜乐颠颠地将那副信笺递给她。
“真是的,那你方才还跟丢了魂一样,害我那么担心!”玉言埋怨道。
“我一开始也没想到嘛,谁知道事情会这么顺利!”温静宜有些不好意思,咧开的嘴角却暴露了她内心的喜悦。
玉言将信笺展开,缓缓扫了一遍。原来是一首情诗,看得出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只是字迹歪歪扭扭,不甚好看,对仗勉强工整,平仄音律却不甚讲究,胜在意思真切,还算动人。玉言便笑道:“大哥的诗书这些年也没有多大长进,一笔字写得稀烂不说,这诗像个什么样子,不伦不类,这能叫诗么?”
静宜甜甜地笑起来:“他后面还说,自己是个粗人,不懂这些文绉绉的东西,为了写这首诗,他连着几夜都在翻历朝历代的诗选,好容易凑出一首来。”
“他的确是个粗人,不通诗书,没有情调,所以我真的很好奇,你究竟看上他什么?”玉言探询地望着他。
“我喜欢他的正直、善良、热心,更重要的是,他对我极好。”
“可是他大概永远也不能功名及第,我看他连乡试都过不了,嫁给这样一个人,真的会有前途吗?”
温静宜不以为意,“没有文选,还有武举,况且我看中的是现在的他,又不是一心指望他出人头地,好让我尽享富贵荣华。再说了,苦乐自在人心,便是平淡一点又何妨,多少人想要一份安稳平静的日子还求不来呢!”
“看样子你是决心吊死在他这棵歪脖树上了,”玉言谑道,“也罢,既然你一心求死,那我便送你一程好了。”
机会总是来得很快的。冬月底的某天,文墨喜滋滋地告诉玉言,说是那边府里传来的消息,苏氏有喜了。
苏氏已三十有余,这么多年也没有消息,如今骤然得来喜讯,真是意料之外。玉言愣了一愣,“果真吗?”
“怎么不真呢,”文墨笑容满面,“都已经请大夫验过了,自然是确定了才敢往外说。”
玉言这才放心地笑出来,“这样大的喜事,娘一定高兴疯了,我得回去看看她才好。”
因此挑了一个日子,玉言通知老夫人等,说自己想回家散散心。因为温飞衡的事,温府自觉有愧,也不拦阻她,只殷殷嘱咐她路上小心。玉言得了通行令,收拾好行装之后,便带着文墨踏上回家的旅途。
温府与金府相隔不远,来去不过半天的行程,因此玉言很快就到了家。简单与众人寒暄过后,玉言立即来到苏氏所居的应月堂,看望娘亲。
苏氏的卧房焕然一新,看得出经了一番修饰。苏氏卧在床上,青丝迤逦在枕上,一床锦被将半边身子盖住。她面上含着腼腆而沉静的笑容:“听说你回来,我原要起来候你的,可是老爷偏不让我起身,非要我好好养着,生怕我磕着碰着。”
玉言搬来一张锦杌在床边坐下,笑道:“父亲的用心也是好的,这个孩子来得不容易,自然得好好护着。”她细细打量着苏氏,但见她气色红润,容光焕发,比之前要好上十分,可见这个孩子非但没有损耗她的心力,反而让她更有精神。
“是不容易,我也从没想过此生还能再有孩子。说也奇怪,自打你走后,我时常忧闷没人陪我说话,也盼着有个安慰,可巧这就来了,真是苍天保佑!”她又看着玉言道,“我这么大岁数都有了,你却还没个消息,别人可怎么想呢?”
玉言把玩着苏氏的一缕头发,漫不经心道:“娘又说笑了,这生孩子又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她索性把一切推到温飞衡身上。
苏氏饱含忧闷地望了她一眼,踌躇着道:“那温家三公子的事我也略有所闻,听说他天天在外头游荡,大不成个体统,倒是委屈你……”
玉言勉强笑道:“女儿好不容易回来一场,您也不谈点高兴的事,咱还是别提他了吧。”
苏氏只好住了口。
玉言看看她,又柔声道:“娘,您放心,女儿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总会有转机的,您就别担心了。”
“唉,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你熬得下去最好,熬不下去也得熬啊!说来也是时运不济,遇人不淑,当初你若是……”
玉言怕她又扯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忙扯开话题,故意将锦被掀开,看着苏氏平坦的腹部笑道:“娘这肚子倒不怎么显。”
苏氏的心思被她拉回到孩子身上,“才一个月,且又隔着衣裳,瞧得出什么来!总得四五个月后才明显。”
“可知是男孩还是女孩?”玉言关切地问道。
“大夫说了,时日尚浅,得过些日子才好判断。”
“那到时候若是断出来是个女孩子便罢,若是个男孩子,您千万别到处嚷嚷,至多只能告诉父亲一人,旁人问起,也只说女孩便是。”
“为什么?”苏氏不解。
自然是因为怕别人起歹心,女孩的威胁总要小些。这话玉言却不好对她说,只道:“当然是为了讨个好彩头呀,你没听老人们说吗?有的人家即便生了个男孩,也先对外说是女孩,为的就是好养活。”
苏氏笑道:“看不出你这些旁门左道的东西懂得倒多。”
“我也是打书上看来的,”玉言讪讪地笑笑,一面正色道:“娘,还有一桩,您这一有孕,补药补品是断不了的,可是您得记着,旁人送过来的东西,顶好请大夫先行验过,确保无恙后再服下,万万不能掉以轻心。若是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只管告诉父亲,让他为您做主。”
“你也太小心了,难道补品里还会掺毒…药不成?况且前头夫人已经过世了,还有谁想害我?”
“天下会害人的又不止她一个,防人之心不可无,咱们多份心眼总没错。”
苏氏勉强答应了。
玉言又谆谆嘱咐她一番,方起身告辞,这回却是去找金珪说话。自然,是为了温静宜的事。
金珪仿佛已料定她会来,他正在房中擦洗一把泛着白光的长剑,见到玉言只淡淡笑一笑:“妹妹,你来了。”
“大哥,我走了这么久,一回来还是看到你在这里舞刀弄剑,照这样看来,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也是这样,你那书房都积了一层灰吧?”玉言半开玩笑地道。
金珪看着她,认真地说:“我决定弃文从武了。”
“弃文?你那文章从来就没捡起过,何来弃之说?”
金珪微微显出尴尬,他挠挠了头,像是下定决心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