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素裹,倾城女知县》第123章


她歉然看着那双曾让她又爱又恨的琥珀色眸子,心里却只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此前,我的确也有责任。只是,这次,请你放我离开。”
楚瑜惊起。放她离开?!这就是她要说的?!
在那双平静如水的眸里面,他见过暖意,见过失望,见过愤怒,也见过恨意。那些他都不曾怕过。可此时,它却平静得如同注视着一个陌生人,他却害怕了。
梁逍冷眼看着,却并不说话。他只感到今天的苏清雨,让他有点陌生。
虽然依旧清冷,可却带了些不同往日的淡漠。
她素来不是爱招惹人的人,如今要离开,他深信定然是已经想好了的。
“你要去哪里?”他忽然问道。
苏清雨深深看入这双自从自己入了这异世以来就一直相伴的墨眸,只觉得心里痛楚更甚。可她依然强忍着早已摇摇欲坠的泪水,强作镇定说道:“我想到天下各国走走。”
见楚瑜欲要说话,她忙补充,“只有我一个人。”
“为何?”梁逍的样子平静得仿佛就是在与她谈论今天的天气一般,那双墨眸也是神色自若,丝毫没有一点紧张。
“无他。只是觉得心里太乱。想独自安静走走。”苏清雨倒对他这样平静的反应有点诧异。可是当眸子碰上了梁逍那晶光闪亮的墨眸,她却觉得那万箭穿心的感觉,比死更难受。
梁逍却笑了,伸手为她轻挽起垂落在耳边的发,淡淡说道:“若要我放你,那也得他们两个不再出现在你身边,方可。”
苏清雨听了他的话,忙说:“我正是要你们承诺,让我独自离开,不能再为了我大动干戈。”说着,她询问似的看向了楚瑜。
楚瑜苦笑。她第一个就看着自己,可见自己在她心里留下了如何的印象?!
若他们都不去招惹她,那。。。。。。罢了罢了。也许让她独自安静一下,更好。
想了想,他说道:“也好。只是,需得定个条约。”
他的话让莫然哑然失笑:“天下都说听寒子谋略第一。如今看来果然如此。”不是吗?连放她离去都要订下条约,可见楚瑜心细如尘。
梁逍不语,站起来便朝厅侧走去。待他回来时,手里赫然多了纸笔墨砚。
苏清雨接过他手中纸笔,将纸张铺在桌上,挥笔便写下几行字。
白纸上,浓黑的蝇头小楷写得明白:致独自离宫之日,乃俞闵郝友好邦交之期。无故不能断其邦交互市。若随意发兵,则致永生不见其面。另,离宫不应再有跟随,若有跟随,则二国应发兵讨之。
见了这纸上所书,三人都沉默了。
她连后路都帮他们想好了。为了让三国永得太平,她宁可独自离开,更想出了这样一个互相制约的法子来。
轻轻放下手中翠玉笔杆,她闭了闭眼,却发现喉咙干得疼极了。
她定了定神,带了点嘶哑,说道:“我意已决。同不同意,你们商量吧。”
气氛沉凝了半晌,三个男人神情各异,谁都没有再说什么。
“好!”梁逍忽然点头,捏起笔,飞快在纸的最下方,签上了一个“梁”字。
楚瑜愕然地看着他,显然对他居然会这么爽快地答应让苏清雨离开,感到不可思议。
可是他看看苏清雨平静如水的脸色,思忖再三,终是签下了“瑜”字。
见状,莫然便也接过笔,紧接着在最后面签下。
苏清雨依然不发一言,静默看着他们三人的挥笔,落笔。
纸上已经满是字迹。有她清秀端正的蝇头小楷,有“梁”字的潇洒肆扬,有“瑜”字的铁画银钩,还有“然”字的方刚明正。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那三个签名,竟将中间的蝇头小楷,紧紧包围着在中间。
凝视着那肆意飞扬的“梁”字,她只觉得心里一阵苦涩。眼中温热袭来,她忙仰起笑脸,用满脸清丽笑意,生生逼退了那似乎无法消退的热。
“既然这样,我们就约定了。明日一早我便离开。”她手中却没有停,将那份约定各多抄了三份,递给他们,一一签上。
楚瑜每签一份,只觉心跳越加厉害。她果然不要再见他们三人?!这样想着,他忽然扬声道:“给个期限!”
“五年!”一直没有说话的莫然忽然抢先说道。
苏清雨蓦地一顿,却直觉地看向了梁逍。
梁逍沉吟了一下,道:“就五年吧!”说着,他竟没有再与苏清雨商量,自己就动手在每份约定上各加了“五年”两个字。
苏清雨愕然地看着这三个人。他们竟自顾自地就订了五年?!丝毫没有打算征求自己同意?!那也就是说,这份约定,也就只是五年有效?!
看向他们,她满脸不豫:“五年。。。。。。”
“五年够了!”梁逍大手一挥,断然说道。
楚瑜和莫然点点头,各自将那约定收好。
接着,梁逍看向二人:“约定已经写好,既然这样,请二位各自回行宫吧!”
楚瑜见苏清雨还在此间,自然不肯先走。他看向苏清雨道:“凝儿,你。。。。。。”
莫然却忽然说道:“阿清自然要收拾一下的。朕让去云帮你吧!”
“去云!”“叙遥!”“小麟!”
苏清雨听到他三人居然同时喊着自己近侍,不禁一阵头痛:感情这都是怕另外二人趁机接近自己,所以都派人过来监视着呢!
看着那争先恐后飞奔进来的三个熟悉少年,她不禁生气了:“全都给我走开!我只要觉茗!”不再理他们,她站起身便朝寝宫走去。
见她动了气,他们却也没有再说话,只是默默看着她离去。
室内凝滞的气氛依然。
突然,只听莫然淡笑朝楚瑜说:“素来都闻说陛下雄才伟略,可惜只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实在遗憾。不若今日借此处一用,朕与陛下把酒言欢,如何?!”
楚瑜挑眉,却有点意外。
世间都说永昌帝少年英才,胸中沟壑甚深,但却处事明正方刚,的确是位明君。刚才他签下的字,也正是如此。
这样的人,若总是只能在战场上敌对,倒真可惜了。
何况,如今势均力敌,他明烨帝若连这样的邀约都不敢应,岂不让人笑话?
缓缓扯出一个笑,他点头:“陛下乃当世明君,天下共仰。今日能有机会与君把酒言欢,自然比往日在刀光剑影里相见要好得多了。只是,”琥珀色眼珠轻转,瞥向梁逍,“不知道乾嘉帝可能行个方便?!”
梁逍长手随意搭在椅背,一如往日的慵懒笑道:“明烨帝别将朕说得那么小气。既然如此,那我三人今夜在此畅饮又有何妨?!”
说着,他朝小麟挥挥手。
小麟却愕然:素来只惯于刀剑相对。这三个人怎么竟能坐到一起?但他依然出去布置安排了。
不多时,佳肴酒席便已摆了满满一桌。
梁逍邪魅笑道:“事出仓促,只能粗茶淡饭招待,还望二位不弃。”说着,身边的袅娜侍女便上前为三人各自斟满面前的夜光杯。
莫然率先举杯,淡淡说:“不是冤家不聚头。我等今日能围坐一起,这样笑谈天下,倒也不失为一件美谈。”说罢,他仰头一饮而尽。
楚瑜也干了此杯,却不认同道:“素闻永昌帝少年天子,却治国有方,楚瑜心中敬佩。说来这冤家二字,却是不想担当的。”
梁逍饮尽杯中酒,慵懒笑着:“你们就互相恭维*罢了。好歹也让我多少吃点东西。”说着,他没有再看他们,只顾着往嘴里塞东西,仿佛面前那些平常人家一年都不能吃到一次的东西与他而言,不过就是用来果腹而已。
莫然与楚瑜闲聊起天下局势,梁逍听到兴奋处,不时就放下筷子插嘴争论。
说到看法相同时,自然少不免拍肩碰杯。
如此年龄相仿的三人,若不是横亘在中间的隔阂,倒真的也许能成为知己。
酒过三巡,三人都些微有了醺醉,但却越发地相谈甚欢。
侯在一旁的小麟与去云相视一眼,各自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诧异。可就在抬眼间,却也看到了叙遥探询过来的眼光。
的确,这三人能如此平和地坐在一起,实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但是,世间的事情往往就是如此不可思议。
笑谈风声中,肆意挥洒,指点江山。在他们口中,运筹帷幄,治世之道,随意便侃侃而来。
听了他们的谈话,叙遥不禁想起天下对他们的评价:谋略伟材当论明烨,治世明君应属永昌,惊才绝艳首推乾嘉。
虽然窗外雨声越盛,但此刻入耳却如鼓点,伴随这个不同寻常的夜,也伴随着这本来势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