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娇_扇坠子》第7章


三十二岁的老秀才和继室,秦景语一听就白了脸色,她明白她已错过了最好时机,此时再提不过徒增羞辱。她已是大龄十八,再不可能留在家中,错过了刘公子,也再不可能遇到更合意的人。这一生,等同无父无母卑微活着,便是婚嫁也不由自己,她万念俱灰,存了死志,在暴风疾雨中一昏不醒。
景语便是这时候转醒,这神鬼造化搅得她脑中混沌,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刘公子。再说这点懵懂心事她自看出不过是一方寄托,远不是爱。景语将刘公子抛在脑后,不料玉萱还记着安慰她。她有些感动,“玉萱,不要再提他了,现在尘埃落定,我们就当没有过这些念想吧。”
“娘子,”玉萱听了眼眶一酸,“娘子,我们再去求求夫人好吗?”
景语只是摇头,“不必了,其实王家刘家并无差别,倒是你可有中意的人家?”
玉萱时年十七,景语并不愿她陪嫁去蹉跎年华。她向陈氏讨人时已是想好,要为玉萱寻一户好人家,趁早送嫁,也算了了一桩事。
玉萱却不领情,景语只好先不提此事,和她一道分拣布料,商量要做哪些物件。
秦府占地足有十二三亩,这等宅院即便在京畿外城也不算小。当年秦家进京置产买下这个园子,经过几十年的养护,砖瓦芜廊,很有几分大方典雅。府中的一处小院,连山带池,檐廊低徊,假山旁种有一株茂密琼花,因过了花期,琼树便也瞧着普通。
几个侍女拿着帚笤在院中洒扫,低声絮话,“……前些日又来了。”
“……每回都是如此,方才我进屋瞧见床褥全没动过,想来又是坐了一夜。”
“喏,可不是那儿。”
顺着视线望去,水池边的籐椅和钓具还摆在那里。有风起落,池水泛微波,摇动水中琼树的倒影。
“我竟从没见过它开花。”
“平日哪许人进来,快些打扫完回吧。”
待院中一切洒扫完毕,几人收拾好物什离去。正遇十九娘子秦景琼经过,几个侍女避道一旁。
六岁的琼娘子穿着粉衫襦裙,发带系铃,十分娇美可爱。她闲逛到此处,好奇道:“这是前几日谢伯伯来时住的地方吗?”
这个爹爹的朋友每回来家里玩,都送她一箱一箱的玩具。小景琼对他胆子也大,听说小时候吐他一襟口水,抓他发冠,他也从来不恼。因此这个高大的谢伯伯虽是不常见,小景琼依然将他记得牢牢的。
“是呢,琼娘子要进去看看吗?”
秦景琼自是乐意,进屋转了一圈便又去了别处玩耍。
三房的堂屋“松风居”里,秦景琼的母亲纪氏正在查点库房的清单。入夏多雨又燥热,库房中许多物件需小心存放,以免发霉损坏。纪氏刚过三十的生辰,因只生育了一女,身段容颜俱还靓丽。她挑了几样摆件,细细嘱咐如何保管,又交代下人择日开箱把丝绸软锻翻检一番,妥善堆叠。正和侍女说着话,从外边进来一人,在她近前耳语了几句。纪氏点头示意知晓了,仍是吩咐起那些琐事。
待一应处理完毕,余人退尽,纪氏才微微叹了口气。
小琼儿去了那个院子又如何,不过是进去逛了一圈。这么多年过去,纪氏想到那个女人,心头泛起万般滋味,却说不出是哪一种感觉更明晰。她应该恨,可是她恨不起来,她想起这许多年来的事,竟只有一声叹息可表一二。
说羡慕吗?可人却没了,年年岁岁,不过得忌日时的一杯酒。
有时候纪氏真不明白,为什么太尉不把这棵树挖走,栽在他自己府上?后来她想了很久,才想到,也许太尉是怕一个人祭奠。太尉怕年月渐长,怕她渐忘于世,他就这样顽固地一年一年来叨扰,提醒着曾经有过那样一个女子。就如前几日,狂风暴雨过后难得清爽的一个黄昏,纪氏见到太尉提着一壶酒出现时,心情顿时沉了下去。
纪氏坐在窗下,正漫漫想着,就见她的夫君秦明彦从院门处进来。夏日的骄阳还未升至头顶,斜着将轮椅,也将轮椅上的人照得轮廓分明。
纪氏忙起身,来到院中推他,“怎么没人在你身边,三郎这是何处回来?”
秦家的三子秦明彦生得一双好明亮的眼睛,笑起来就像盛了一碗夜晚的星子。他已三十又三,不再年轻,但面容仍清俊朗朗,瞧着甚是精神。他拗不过妻子,由纪氏推到屋门口。
轮椅边附有拐杖,秦明彦两手使力,使劲站起来。这一站,真个身量修长健美,只是他一迈步就露了馅,右脚似乎用不上力。秦明彦拄着拐杖,被纪氏扶入屋中,“是我不让人跟着,今日天气甚好,出去转了转。”
纪氏知道这轮椅困不住她的夫君,想到他从前打马观花,恣意快哉,心中一涩。
“你来了正巧,我刚收到信,说是许女先生还有几日便到,咱们正可把书房收拾出来,琼儿也该好好读书了。”
不说秦明彦曾是两榜进士、国子监直讲教授,纪氏也是大家出身,才学不凡,两人教导一个女娃娃自不在话下。但父母终究是父母,小娃生性就敢恃宠而娇,甜腻得让人发作不得。纪氏又哪里舍得对爱女有半分脸色,这个女儿她盼得快绝望才终于盼到,自是掌上明珠,万般宠爱。
秦明彦笑道:“读书是兴致使然,倒不要她读出什么名堂,你请的女先生如此厉害,只怕咱们琼娘子要气哭了。”
两人说话间,侍女已打来水盆,摆上凉茶瓜果。纪氏没有假手他人,亲自绞帕递茶,“就是你平日里太宠她,才叫她天不怕地不怕。”
秦明彦被她倒打一耙,哈哈大笑。他趁机握了纪氏的手,“我倒觉得,我还更宠你些。”
虽是老夫老妻,纪氏仍是羞红了脸。她也反握住他的手,眼波一嗔示意这还有一屋子人呢。
秦明彦笑了笑,问她何时开饭,自己要去抓小景琼来坐等混吃。
纪氏心里甚甜,那因太尉前日到访的最后一丝涩意也蒸发不见了。良人在侧,她又何必羡慕那个女人呢?
十多年来,那个人从不知还有个男人在默默望着她,而少女纪氏就站在那个男人身后。幸好她坚持,幸好她不曾放弃,年年岁岁,纪氏终于上前一步,在秦明彦心上落得一席之地。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张跳跳”为女主提供嫁衣的纹样,感谢“喵了个喵”资助女主四季衣裳~
第7章 
玉萱休养了几日,她是个勤快的,不肯看宋婆子脸色闲着。午间小睡后,她就抢着帮景语纳鞋底。
但见玉萱捏着大头针在硬邦邦的鞋底上使劲戳戮,景语瞧着都手酸。她自己的针线手艺也平平,能照着花样子绣完便万事大吉,算不上好。
两人就坐在西厢的外厅慢慢戳着,小丫鬟萍儿在一旁拣些零碎布头绣着玩。
“娘子,这翘头履你要作何样式,重台还是凤头?”玉萱的针卡在鞋底,她不得不咬牙把它拔|出来。
长裙曳地,有时行走会踩到前裙,翘头履正可托起裙边。景语的绣鞋多是轻便常鞋,但大婚大礼,时人多会着一双端庄典雅的翘头履。秦家不是寒酸小户,这等细节陈氏在给她备嫁的衣物清单上也列了出来,不叫她失了美仪。
重台履的鞋底更高些,穿上更显身量修长。但看玉萱如此费力,景语自然是选了平底鞋。
这般边做活计边闲话,秦老夫人院子里忽然来人,请九娘子过去。
秦老夫人的大屋在中线上,堂堂正正,面阔五间,颇有威仪。秦景语身为孙辈,每旬要来给祖母请安,对此处不算陌生。
老夫人今年已高寿七十九,满头华发,因养尊处优,倒是气色尚佳。景语向她问安后,赐坐一旁。屋里除了老太太贴身的几个嬷嬷,没有外人,秦老夫人就不再含糊,把桌上的一个小木匣推了推,“小九娘,你可知这是何物?”
景语来之前,已大约猜到是因着她的婚事。此刻见了这木匣,便知这是王秀才的庚帖,匣子里是他的生辰八字。她不知老太太何意,低眉答道:“孙女不知。”
“今早王家托媒人送来庚帖,若依礼,此刻你的匣子也已交换,是我叫你母亲暂缓,想来问一问你。”
生辰八字是这一生的命门,儿女出生时,父母亲便会写下时辰封锁檀匣,供家庙祖堂上托求庇佑,若非婚配,一生都不得轻启命匣。景语知双方交换庚帖后,就会过文定之礼,婚事便算定了。想想王家孤儿寡母的情形,老夫人拦在这,确是一片慈心。
秦府三房同住不分家尚且和睦,与老夫人的秉公持正分不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