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暖春风娇》第228章


死里逃生的喜悦不言而喻,四人皆对楼逆感激到肺腑。
楼逆皱眉叹息一声,“哎,本王来迟一步,听闻有蛮夷埋伏,遂带三十亲卫紧赶慢赶,结果还是晚了,也不知忠勇侯怎样了?”
那四人听闻这话,当即对忠勇侯大骂出声。
楼逆稍加安抚,令亲卫带上这四人回绥阳城去了。
进城藕,他将人安置在南城,也没跟任何提及。
第二日,白虎军回城,楼逆去了躺刺史府回来,就面色更为沉重的去看了那四位世家子弟,并将旁的世家后生悉数阵亡的信儿告知。
后有心腹回禀,楼逆也没瞒着那四人,就听心腹言,“有公子指摘忠勇侯是要断了京城世家的血脉,好独家做大,忠勇侯恼羞成怒,下令杀了幸存的公子们,故而所有的世家公子才无一幸存。”
这话,让那四人目瞪口呆,继而细思极恐,生怕连同自个也遭到毒手。
楼逆心头冷笑,他当即提出让人送这四人悄然回京。
四人忙不迭的点头,并还在楼逆面前说了好些忠勇侯的坏话,叫楼逆一直绷着脸,实在怕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已经能想见,等这四人回了京城后,等待忠勇侯的将会是何等的下场,整个京城世家的怒火,便是圣人和皇后都要顾忌几分。
忠勇侯府,距离败落,不肖三个月。
凤酌知晓后,她给御曦之去了信,具体一应事由并不好细说,只得言辞之间让御曦之做好准备,能和离为最好。
此时的忠勇侯,捏着早写好的奏折,想了半宿,后又展开,多添了句话上去,第二日令人来火速送回京城。
而白虎军暂时在城外休养生息起来,楼逆带着凤酌偶尔去趟有狄,旁的也不太管。
至于有狄,在百蛮酋寨外埋伏了白虎军,接手了好些蛮夷俘虏,焰氏整编进有狄原有的兵众中,尽数打散了,一时之间,有狄的势力到达空前的强势。
楼逆并未让焰氏按捺下来,而是趁着忠勇侯还不知有狄的存在,四处收拢边漠小部落,大有真的药一统边漠的架势。
月余后,京城下来圣旨,圣人是言辞激烈的苛责了忠勇侯一番,勒令其回京,将世家子弟之死解释清楚,并这端王暂时统领白虎军。
这道圣旨犹如当头棒喝,让忠勇侯眼前发懵,他根本就不晓得此时的京城对世家子弟之死,愤慨而哗然,就是忠勇侯府的下人,都不敢在这当出门,唯恐遭了人打杀。
楼逆得偿所愿的取而代之,他一接手白虎军,就好生整顿了番,今日带着人马出去边漠溜达一圈,明日领着先锋军身先士卒,打几个小部落,时不时送点捷报回京,日子过的很是惬意。
当然,在京城圣人忌惮他之前,他与有狄装模作样的打了好几场胜负均有的仗,送回京的折子,除却诉说有狄的易守难攻,就是伸手要粮草。
这一来来回回的小打小闹,一年的时间一晃而逝。
楼逆早将整个白虎军握在手中,对那等不识趣的,他直接将人丢到先锋军里头,每次打仗,有狄的蛮夷就像长了眼睛一眼,一刀一个准,这一年下来,整个白虎军上下,对楼逆那是口服心服。
至于曾经的忠勇侯,那是谁?谁还记得。
228、本宫无旨可下
凤酌这一年来,并不是时时都呆在边漠,楼逆太过痴缠,惹的她烦了,索性就一人外出闯荡。
也幸的她本就是个习惯天南地北跑的。还找了一两条玉矿出来,传信给五长老凤缺,后面的一应采石之事,却是撒手不管。
但最多不过半月,她势必要回去楼逆身边,如若不然,这人定然能干出扔下大军,追来捉人的举动。
且旷上一月的饿狼,可是不好伺候。
期间,她还悄然回了趟京城,五长老凤缺却是早回了安城,她在端木府没见到人,而御曦之和离之后,居然歇了嫁娶的心思。一心一意的锻铸兵刃,硬是让她将大夏现有的攻城巨驽改造了番,原本笨重准头不够的驽架,经她手后,便灵活许多,且指哪打哪。
皇后大喜,对这本家的姑娘,更是看中。
除此之外,大皇子动作不断。听闻楼逆在边漠的声势,再坐不住了,频频那宫中的那两位蛮夷圣女进谗言,企图让圣人将楼逆召回京。
但皇后不松口,且每每将圣人堵了回去后,圣人就鲜少提及这事。
三皇子和五皇子不甘示弱,因着自家母妃的恩宠。不能进献美人,可这两位皇子来了招釜底抽薪,不知从哪找来一仙风道骨的道士,对圣人惑以不死药等长生不老之术。
原本对于这等下作行径,两位皇子还担心皇后插手,可哪知长乐殿的皇后充耳不闻。对圣人越发不上朝之事,也静默下来。
盖因圣人一门心思都在炼制不死药身上,之于从前的酒肉池林,不过那道士一句话,圣人果真就素了下来。
便是那两自来得宠的蛮夷圣女。也是好长时间见不到圣人的影子。
大皇子急的上火,心头暗恨,越发在其他方面打压三皇子和五皇子。
然三皇子也不是好相与的,他一出手,就以不死药药引为借口,让圣人冷酷无情的剜了那两蛮夷圣女的心肝来炼丹药,以此断了大皇子臂膀。
三位皇子在京中斗的昏天暗地,远在边漠的楼逆却是十分轻松,除了师父偶尔不在身边,竟是无一不满意。
有狄在焰氏的把持下,隐隐已一统边漠,好在焰氏是个聪明的,也时刻记着自个是个大夏人,并无多少二心,且她儿子焰寂杀还一直在楼逆身边,见识了楼逆的诸多手段,竟是崇敬非常,真拿楼逆当个正儿八经的师父来孝顺。
有狄与白虎军仍旧三不五时的小打小闹一场,楼逆嫌弃每次运粮道有狄很是麻烦,故而在绥阳城外十里处,开辟了个空地出来用作两族互市。
并派兵把手,对那等捣乱的蛮夷,毫不留情的杀无赦。
焰氏有心缓和两族矛盾,对蛮夷稍加约束,在互市上,众蛮夷尝到或买卖或以物换物的甜头,再不必像从前那般朝不保夕而四处流离,故而,一时之间,互市情形大好。
绥阳刺史许拜,对这互市却是最上心的,须知,他从前在绥阳城内捣鼓出来的小互市,便是打着有朝一日,两族买卖往来,以此缓和战事,长此以往,将边漠一众蛮夷教化,也非天方夜谭。
是以,对做成这件事的楼逆,许拜是彻底的佩服,也才真正觉得端王殿下,那是真有治国之才。
被觊觎这般厚望的端王,才懒得跟人解释,他只是更方便与有狄勾结而已。
如此半年后,某天早上,凤酌一睁眼,就见楼逆笑的明媚似三月春光,“师父,下个月十八,是个黄道吉日,与弟子成亲吧。”
已经很久没听徒弟提起这话的凤酌一愣,她抬手摸了摸他脸,后一拧,“没睡醒?”
如若不然,怎说胡话呢。
楼逆抓着她的手,笑了几声道,“过几天,就该回京了。”
他望着凤酌的目光灼灼如火,好生明亮,已经十八九岁的男子,眉目之间风华更甚,近年的沙场征战,让他斜飞入鬓的长眉带起凌厉的锐利,一身的清贵之气,很是逼人。
猛然听闻回京一事,凤酌还好大一会反应不过来。
楼逆笑着道,“大皇子让三皇子和五皇子逼的没法了,都快遭圣人的厌弃了,他坐不住了,再有几日,就能将自个给作死了。”
“这等好时机,弟子怎能不回去。”他微微眯眼,薄唇上翘,寡情而薄凉。
“大皇子想干什么?”凤酌眉尖一蹙。
楼逆嗤笑着启唇吐出两个字,“逼宫!”
“逼宫?”此时的东宫长乐殿中,身着常服的皇后安然与书案后,她手里还执着御笔,艳红的朱砂滴落下来,污了她的指尖,像是血一样的颜色。
“是,还请母后暂且调回亲卫,以卫凤体安危。”大皇子妃御旻浅面带焦急色。
近日,她从大皇子不同寻常的举止中,窥的这点滴,已然心头大动,一个转身,找借口就进了宫,赶紧通风报信来了。
皇后眸色微微闪烁,她竟笑了起来,“本宫竟是不知,他还有这点子能耐。”
“母后,此事非同小可,您万万不可有失啊?”御旻浅实在不晓得,事到如今,皇后为何还这般镇定。
“不若母后调令一封,让小叔回京护卫。”御旻浅心头念头纷杂,生怕大皇子狗急跳墙,到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