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清穿]女主来自末世》第179章


司亩チ褐!倍皇撬羌壹掷肌?br />
难怪薛宝钗会来找她,让她出面说动两位老爷,不要分家了。
薛宝钗脸色微变了变,但却没有接话。
李纨又摇了摇头,叹息道:“我算是看出来了,你的处境比起我们,都好不了多少。要不是迎春早已经出嫁,现在指不定会被——罢了,横竖分家的事情已定,只等大老爷和二老爷,还有金陵的族老们商议妥当,将账目一拆,也便是了。我们两个,谁都插不上手。”
薛宝钗亦摇了摇头,脸色比刚刚还要难看:“账目拆不了的。”
李纨怔了一下,惊讶道:“却是为何?”
薛宝钗的表情变得更加难看:“当时我管家的时候,曾经粗粗地看过,这几十年来的账目一塌糊涂,不管怎么拆,都是拆不了的。当初链二嫂子的做法,是用几个名目遮掩过去,但那些亏空还有坏账,哪里是几个名目能遮掩得了的。更别说还有老太太的那笔嫁妆,至今没有定论。”
李纨闻言顿住了,良久之后才道:“如此……便听天由命罢。”
紧接着两人便不再说话了,薛宝钗起身告辞,慢慢地走出那间院子。李纨的身影渐渐变得模糊,反倒是薛宝钗身边,多了几个眉清目秀的丫鬟。薛宝钗见到她们,便吩咐道:“你们去告诉二太太,说晚饭我不在屋里用了,宝二爷刚刚从外边儿回来,我亲自下厨,给他做些滋补的。”
那几个丫鬟应了声,纷纷地退下了。
薛宝钗站在原地,自言自语道:“这可怎么办才好?大老爷和二老爷铁了心要分家,老太太的那笔嫁妆没有着落,而且还疏漏了好多个大件儿,珍珠那里没有记账,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折腾掉的。昨儿抱琴还回府说,大姐姐在宫里,被宜妃和惠妃拿捏住了短处,请二太太帮忙想办法,眼看着二太太这个样子,怕是没有什么法子可想了。要不然,皇贵妃?……”
第143章
江菱听见薛宝钗提到自己,禁不住激灵灵地打了个冷战。
薛宝钗不同于王夫人,性情八面玲珑,处事的手段又颇为圆滑,在金陵薛家家道中落的同时,还能将荣国府上下处置得妥妥当当,坐稳当家少奶奶的位置,委实不容小觑。
如果接下来要面对的是薛宝钗,那还真的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
江菱侧耳细听,又听见薛宝钗自语道:“皇贵妃自称‘与二太太有旧怨’,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私怨?要是能尽数化解,那事情便好办了。不过皇贵妃和大姐姐……哎!”薛宝钗跺了跺脚,又自语道,“但这世上,凡能称得上一个怨字儿的,无一不是横眉冷对,又哪里有什么好化解的旧怨了。别的不说,单单是二太太后来做的那些事儿,借福换命去母留子,真真儿是积怨很深的了。”
江菱听到这里,慢慢地坐了回去。
如果薛宝钗不打算从她这里下手,那她只当不知道便是。
片刻后薛宝钗又自语道:“不知道抱琴姑娘醒了没有。要是醒了,我还有些事儿要问问她。”说完便匆匆地离去了。江菱的手指在树丫上轻轻一叩,霎时间将薛宝钗送出梦境之外,又过了片刻,将薛宝钗口中“不知道醒了没有”的抱琴,带到了梦境里。
梦中的场景,从空荡荡的荣国府,变成了空荡荡的长春宫。
仍旧是早春时的景象,春寒料峭,宫外的草木刚刚抽芽,草叶上沾着些晶莹的露珠。抱琴站在曲折的小径上,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自语道:“我怎么会在这里?”朝周围望了望,才意识到这里是长春宫。
早春的时候,抱琴曾经奉贵妃的命令,来长春宫看过江菱几回。
但后来贵妃被禁足,宫里的女官宫女们亦被拒之门外,整个夏天都没有来了。
抱琴看看周围的景致,依稀有些错乱了。但这里静悄悄的没有别人,抱琴便沿着长春宫的台阶,拾阶而上,走进了宫门。一位宫女笑盈盈地跟她打了个招呼:“你是来瞧我们云主子的么?”
抱琴下意识地应道:“……唔,是奉贵妃之命前来,探望云嫔的。”
云嫔二字一出,抱琴又觉着有些不对。但到底是哪里不对,她却说不上来。
说话间,那位宫女已经将她带到了宫里,又躬身退出去了。殿内垂落着一道整整齐齐的珠帘,帘子后面坐着一位女子,小腹隆起,显然已经有六七个月的身孕了。抱琴一个激灵,这才福身行礼道:“给云嫔娘娘请安。”
珠帘后面那位女子动了动,用一种沙哑的声音道:“免礼。”
抱琴刚刚起身,便又听见里面那位女子问道:“我听说,宜妃和你们贵妃娘娘之间,亦有些私怨?”
说话间,一缕浅浅的淡香从屋里散逸出来,如同海棠初绽的香气,一缕一缕的,很是沁人心脾。抱琴一下子变得有些恍惚,神智亦有些涣散,下意识道:“宜妃娘娘与我们大姑娘之前,是旧怨了。这么多年下来,两个人谁都不让着谁,差点儿在皇太后跟前闹将起来,还、还……”
“还什么?”里面那位女子温柔地问道。
抱琴的脑子迷迷糊糊的,不知怎么地,便将自己知道的事情,一股脑儿都倒了出来:“还差点儿闹出了人命。其实,早在十几年前,我们大姑娘初进宫的时候,梁子便已经结下了。那时宜妃同样是刚进宫不久,年轻气盛的,仗着自己家世好,将谁都不看在眼里。但我们大姑娘亦是出身荣国府,不输当时的宜妃,便不软不硬地顶了几句。可巧儿宜妃是个受不得闲气的,我们大姑娘性子再好,在宜妃眼里,都是个祸害,因此便在言语上冲撞了大姑娘好几回。再后来,我们大姑娘得到一个机会,待选凤藻宫,恰好宜妃在那时候,亦得到了一个机会,可以破例晋升,但这名额只有一个,我们大姑娘便使了点儿手段,在太皇太后跟前露了一次脸面。那一次可谓是惊险,大姑娘在一年之内,由嫔晋升为妃,又晋升为贵妃,可谓是步步高升,而宜嫔却被耽搁了。这梁子,便一直结到了现在。”
那一缕香气渐渐变得浓郁了,珠帘后面的女子温柔地问道:“还有呢?”
抱琴喃喃着说道:“还有、还有后来云常在进宫之后,我们贵妃的日子越发地不好过,二太太便想了许多法子,想要巩固我们姑娘的地位。但这些法子,有些应验了,但有些却失败了。”
珠帘后面的女子轻轻噢了一声,又问道:“那这两日,你为何又要回府?”
抱琴感到更加糊涂了。这两日,到底指的是早春,还是初秋?……她迷迷糊糊地想了好一会儿,总算想起来,这两天贵妃打发她回宫,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因为宜妃。”抱琴轻声道,“宜妃距离贵妃之位,仅有一步之遥,行事更加地放肆了,从来不将我们姑娘放在眼里。前两日我们姑娘染上风寒,宜妃居然又换了药,想让我们姑娘病上加病,这、这简直是不可理喻。”
抱琴用了一个“又”字,显然这事儿已经不是第一次。
珠帘后面的女子微微点头,暗道,原来如此。
抱琴又道:“因此我们姑娘让我回府,求二太太想个法子。要再这样下去,怕是等不到抱养那个孩子,便要在宫闱倾轧中丧命了。其实我们姑娘,还有二太太,全部都失策了,谁都没有想到,云嫔居然连越三级,晋升为皇贵妃,恰恰压了我们姑娘一头。这样一来,不管我们姑娘来软的还是来硬的,都没有将孩子抱过来养的道理。毕竟从来没有将皇贵妃的孩子,抱过去给贵妃养的先例。可是,可是我们姑娘该怎么办呀,原本进宫十余年膝下无子,已经被稳压了一头,现在连最后一条路都被阻断了,姑娘她……我……”
帘子后面的那位女子沉默了很久,才又问道:“那你们二太太怎么说?”
抱琴抹了抹泪,哽咽道:“还能怎么说,自然是将皇贵妃从头骂到尾,说她坏了我们姑娘的事儿,连个最后的念想都没有,今天早上还在哭着呢,可除了哭,却一点儿法子都没有。”
帘子后面的女子又沉默片刻,才道:“但不是她的孩子呀。”
抱琴下意识道:“但我们姑娘是贵妃,按照宫里的份位,是可以把嫔妃的孩子抱过来养的,要不是她忽然晋升为皇贵妃……”忽然间抱琴愣住了,隐约地想起来,珠帘后面的那位女子,似乎就是刚刚生了孩子的云嫔,唔,皇贵妃。
珠帘后面的女子缓缓站起身来,掀开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