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福》第711章


魏明煦却不曾想在这个时候,收到了王景生的密信,说他在宫里与林芷萱失去了联系。
从前,林芷萱在歆姐儿宫里的时候,所有的消息往来,都是玉哥儿和歆姐儿传的话,而如今,只听说那日,魏延显大怒,将命人将林芷萱移出翊坤宫,送到了永寿宫,也就是谢锦年的宫中软禁。之后,便一丝消息也没有了。
远在边关的魏明煦收到这封信,心却一下子提了起来。下了军令,不许耽搁,即刻班师回朝。
虽然因为如今外有战事,内有国丧,所以靖王府的那些事情都是尽力压下,不许人议论的,可是知道的人都心知肚明,不知道的也都是猜测纷纷,只是无人敢说到明面上议论。
林鹏海和王夫人好在都从王佩珍那里得了准信,只是王佩珍却也怕他们二老担心,所以只说林芷萱和两个孩子都已经安全出宫,是跟着魏明煦的军营一同出征的,十分安全。二老略微放心些。
可淑慧公主却从黄桢那里听到些不一样的说法。
黄桢毕竟如今总管内务府,旁的事情不知道,那些饮食茶水上的事情,哪一宫多了,哪一宫少了,却是心知肚明。
这夫妻两个也是当做闲话,夜半更深躺在床上细数着这些日子京城里发生的大事:“这几个月,真的是怪事一桩接着一桩。兵部李奇,堂堂一个尚书,竟然亲自往蒙古押送粮草。还是秘密押送,半路遭蒙古大军袭击,蒙古不是都退了吗,是怎么又绕到大军后头偷袭粮草的,而且旁的人没死,偏偏就他死了。
皇城之内,天子脚下,廖家在太皇太后五七的那天夜里遭悍匪入府劫掠,廖青和他的两个儿子都死了,让刑部去查,那帮悍匪竟然怕被查到,将刑部尚书李淼生也给杀了,之后那些悍匪便上山流窜,至今还是悬案。
李家的老夫人、太太、奶奶,都伤心过度,没几天,相继病逝了。李家三爷夫妻两个,外出做生意,至今未归,生死不知。”
淑慧听着黄桢一桩一桩给她说着,却是冷笑摇头:“这哪里是意外,明明是被人灭门了,我实话告诉你,那日进宫去祭拜太皇太后,李家老夫人忽然晕倒,之后就留在宫里调养,再没有人见到她们出过宫门。怕是那一夜,就都被人一网打尽了,再编出这么多闲话来。”
黄桢却是弄不明白了,只有些担忧道:“这十四王爷才刚离了京城,小皇帝竟然就这样手段强硬,先灭了林家,这又灭了廖家和李家,夺了庄亲王的权势,直接亲政,兵部尚书的位置,听说李奇死了之后,他问都没有问过朝臣的意思,直接下了旨,交给了武英侯谢文良。
前些日子,我听说皇上对领侍卫内大臣王景生发难了,说他身为内大臣,却擅离职守,大战期间,曾经私离京城,去了西北的军营与十四王爷私下往来。只是义亲王和庄亲王站出来作证,极力给王大人脱罪,朝廷上十四王爷的人也一力拥护,这才闹了个不欢而散,暂且缓议。”
淑慧沉着脸道:“这些都不管咱们的事,况且无论如何,十四叔也都快回京了,朝廷上的事情咱们也关不了。我只是有些担心你上回跟我说的,太皇太后薨逝的那天晚上,小婶婶当真孤身一人进了宫?”
黄桢道:“我听几个慈宁宫出来的小宫女说的,八九不离十,而且还见到了靖王府几个护卫的尸体,他们只内务府的小太监拉到乱葬岗丢了,可是我远远瞥见了一眼,里头有一个是靖王府的总管刘义,他也算是我的老熟人了,我不会看差的。
他不会无缘无故地进宫里来,如果跟着十四王爷,那应该是杜勤,刘义没有理由的,除非是跟着小婶婶。我怀疑那几个慈宁宫小宫女说的十有八九是真的。
而且,这几日我听底下几个亲信的小太监说,翊坤宫里的饭食,用的比往日皇后娘娘的量,多了将近一倍,似乎有人在翊坤宫里与娘娘一块用膳似的。虽然说宫里的主子,时常会将自己的饭食赏人,但是也没有天天赏的道理,况且还是在太皇太后的丧期里头,而且又是自从太皇太后薨逝之后,才忽然多了一倍的,我总觉着这事儿有些蹊跷。”
淑慧公主点头,道:“如果小婶婶在皇后娘娘宫里,那想来还没什么大碍。”
黄桢的脸色却有些不好看,道:“可是这几日,自从太皇太后的五七过了之后,皇后宫里的饭食用量,已经恢复如常了。倒是敏贵妃的永寿宫里,饭食要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挑。据说是敏贵妃胃口不好。可是用的量,却并没有比她寻常日里多许多。”
淑慧一听谢锦年的名字,心中咯噔一下,有些不好的遐想:“如果小婶婶进了永寿宫,怕是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黄桢也是点头,道:“太皇太后五七之前,皇上留宿翊坤宫多些,几乎每日都去,哪怕不留宿,晌午也会去吃饭,有事没事动不动就往翊坤宫跑。如今倒是去永寿宫更勤了。”
淑慧眉头紧锁,道:“你去细细打听清楚了再来跟我说,只是千万小心些,不要打草惊蛇,万一弄差了,只是咱们想多了,再惹祸上身就不划算了。”
第971章 投明
黄桢听着淑慧的话,却已经有些心惊胆战:“如果真的查实小婶婶就在敏贵妃宫里,你想做什么?难道你还想将人救出来不成?”
淑慧没有仔细听黄桢的话,只是忽然又想到了什么:“你明儿给你九妹妹递个话,她如今好歹也是个嫔妃,出入各宫请安什么的,都方便些,比你没头瞎撞要强。”
黄桢依旧还是很担心,道:“你可悠着点,我妹妹那时候闹得糊涂官司还没有理清楚呢,我可不想给她惹祸上身。”
淑慧却气恼得踹了黄桢一脚:“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忘恩负义,只能同富贵不能共患难是不是?当初小婶婶和十四叔是怎么帮咱们家的,你这一身的荣华,在内务府这么多年的肥差都是谁给你的?你妹妹那么个出身能入宫为妃为嫔都是托了谁的福?怎么你如今翻脸就不认人了?”
黄桢哎呦了一声,却只憋屈道:“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这些高官厚禄还不都是你喜欢,都是你去替我挣来的,我自己有还是没有,也从来都不在意,我只是希望咱们一家人都齐齐整整平平安安的,我没那么大的志向,不想什么家国天下,也不想给自己惹麻烦。”
淑慧公主闻言忍不住又踹了黄桢好几脚:“我怎么嫁了你这么个窝囊废!你个没良心的!”
黄桢赶紧一把抱住了在被窝里闹腾的淑慧,嘴里连连告饶,一边道:“我还不都是为了你吗?我只是怕连累了你和孩子,那么多皇亲贵戚都出事了,咱们无依无靠的,我不希望你和孩子有事!”
黄桢的话倒是让淑慧动容,也没有再拳打脚踢,只听黄桢一边抱着她一边继续道:“我没有什么大本事,可是这么多年,你让我去做什么,我都尽心尽力地去做了。我打心底里想要尽我所能,给你们大富大贵,可是如果给不了,那也一定要保你们母子平平安安。”
淑慧有些矫情地推了黄桢一把,别过脸去不想理他,心中感动,嘴上却不饶人:“你明儿先进宫把该打听的事情都打听清楚,后头的事情咱们从长计议,我不会胡闹的。”
黄桢抱着淑慧却更紧了一些,满口答应着:“好。我听你的。”
太皇太后死后,柳溪原本是应该跟着去的,可是小皇帝年纪还太小,太皇太后给魏延显也留下了不少的东西,总归还需要有个知情的人能时常在魏延显耳边提醒,还需要有个老人帮着照顾小皇帝。
柳溪留在了小皇帝身边。只是,柳溪却有些担心秋菊。
自从那日在翊坤宫说明了真相之后,秋菊在偏殿之中大哭了一场,之后便只呆呆地坐着一言不发,林芷萱也再没有召见过她。反而是柳溪去探望过她几次,秋菊却不予理会,只让她走,说自己不想再看到她。
虽说这些年对那个丫头多是欺骗,可是毕竟相交十年。
当初,柳溪也是当真喜欢这个丫头的机灵的,这么多年对她百般照顾,也是将她当做女儿一般,如今瞧着她可怜的模样,也是忍不住心疼。原本是想要问她的打算,却不曾想,秋菊避而不见。直到林芷萱离开了翊坤宫,秋菊才终于跟见她,并主动来求见她。
对于秋菊的来意,柳溪心中已经有了几分猜测。
太皇太后薨逝那夜进宫的靖王府的管家仆人,在乾清宫魏明煦和魏延显动手之后,打算强行进入慈宁宫救出林芷萱,也已经在那夜,与慈宁宫戍守的侍卫大打出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