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女篡权》第212章


又续道:“新帝在宫内招扰人手时,就有眼线把消息递给了敦郡王,你们安排人手伏击我们,却不知螳螂补蝉、黄雀在后,敦郡王府的战船早就在运河里星罗棋布,你们伪装的运粮船只要动静一步,战船就会围拢而来,致你们万劫不复。”
贾慧顿时噤若寒蝉,就连郑青菡也不禁侧目望向宋之佩。
原来是个局中局!
是个冒天下之大韪的局。
敦郡王和宋之佩是早就计划好的,只要新帝出手,他们索性图方便把战事挑开。
郑青菡不得不对敦郡王和宋之佩刮目相看,真是神来一笔,局设得一环又一环。
境由心生,再看眼前的宋之佩,郑青菡心里凉风四起。
新帝受制,谷国群龙无首,所有政务都有敦郡王和宋之佩接手。
连晋为人板正,在谷国政务由敦郡王接手的那日,提出要解甲归田。
连城和连战亦随父亲,也双双辞官。
郑青菡去送行时,不由劝道:“舅父身为朝廷的中流砥柱,此时更应留居京都城,而非甩手而去。”
连晋脸上苦意毕现:“敦郡王阆卷入宫讳政变,竟把皇上视为傀儡,表面奉戴天子,实则只是挟天子以令诸候。我和敦郡王的仕途关系泾渭分明、党同伐异,若我执意留在朝廷,只会和敦郡王拼出个犁庭扫穴。”
“但你也知道,敦郡王府和沛国公府是姻亲关系,犁庭扫穴也意味着家破人亡。”连晋目光深远地道:“敦郡王要做从龙之臣,要图祥王兴复之意,但我只求家宅平安。”
第二百五十七章容瑾新婚
敦郡王府的八小姐、九小姐都嫁入沛国公府,沛国公府若和敦郡王撕破脸,让乔家姐妹如何自处?
沛国公只求家宅平安,子女安顺。
在举国混乱之际,沛国公府不接烫手山芋,一朝的中流砥柱带着家眷远离是非,选择隐市。
不去关注倾轧争夺的局势,脱离乱象丛生的斗争旋涡,失大志,却保一宅安宁。
马车内,乔静心微低着头,她手里是一块红布,正住上头绣着如意,连战拿枕头放到她腰后,让她能尽量舒服点。
许是枕头的作用,显出乔静心微微凸出的肚子,那里面孕育着小生命。
另一边,乔静蘅跳下马车,面色愁畅地回望京都城。
连城和郑青菡说完几句辞别的话便去牵乔静蘅,乔静蘅没好气地甩开连城的手,闹别扭地往前走,连城一如既往的明媚潇洒,快走几步又牵过妻子的手。
于是,乔静蘅再也没有回望京都城,被连城牵着一路向前。
连家的男儿从来不会因为局势放弃他们的妻子,反而会因为局势,用他们的方式保护好妻子。
有夫如此,亦应知足。
远离,是为了另一种开始。
辞官,告别昔日的繁华,终迎来另一份安宁祥知。
郑青菡突然间就明白了连晋的想法。
人生在世,哪有比一家人都开开心心在一起更好的事?
什么皇权、什么政局,都比不上一方宁静。
连漪拉过郑青菡的手:“表姐,你不随我们一起去吗?”
郑青菡摇头:“前几日去母亲和舅父的坟头,坟上的青草又茂盛了,我若是走了,谁来守坟?”
说的自然是蒋潋和蒋慎。
连漪迟疑道:“永昌茶馆的传言恐是真的,敦郡王和宋大人种种行径都像要改弦易帜,你呆在京都城,怕是会有危险。”
郑青菡宽慰道:“我和敦郡王、佩哥哥好歹有几分沾亲带故的关系,他们不会为难于我。再者,有唐昭和李晨相帮,诸事皆着顺遂。”
连漪见劝她无用,只得作罢。
等郑青菡与沛国公府诸位辞行后,郑青菡回到畅息院,宋之佩正站在门口。
郑青菡沉吟片刻,开口道:“又来讲解佛经?”
宋之佩扶了扶额,却道:“你应该知道,讲佛经只是个幌子。”
郑青菡静默须臾,方道:“既不为讲佛经,又为何事?”
一抹淡红浮上宋之佩的脖颈,他赫然地道:“我们成亲吧!”
这一日,仿佛是梦里的一日,有位性情好、相貌极好、高官权贵的公子向她求亲,她不知为何,用寻常日子里最寻常的表情道:“我觉得自己,实在高攀不上。”
后来,回忆起那日的淡定,想来原因无非是一个。
自从和容瑾那个流氓处过一段日子,往后再遇到什么好歹事,都能十二万分的淡定。
宋之佩凝声道:“无碍,我等,等到你愿意。”
郑青菡站在马车前,脑海里闪过许多过去的场面,耳朵边响起很多宋之佩说过的话,突然间福至心灵。
原来,宋之佩常提的心上人,竟是她。
不知宋之佩在何时喜欢上她,正如她不知,自己何时起竟会念起容瑾。
偶尔,很怀念和容瑾在一起吵吵闹闹的日子。
翌日,曾芸来了畅息院。
郑青菡正在和唐昭说话,见曾芸咧着嘴巴窜进屋,便挥退唐昭,问道:“什么喜事,瞧你乐不可支的模样。”
曾芸坐下说话,接过锦绣递上的茶,啜了一口,卖起关子来:“是件大快人心的事,且与你有关。”
郑青菡读不懂她的表情。
曾芸抿嘴笑,满脸幸灾乐祸的表情:“本来连漪搬离京都,平白让我少个玩伴,我心里头很不痛快,不过因有这事,我的心情顿时好了很多。”
郑青菡明眸微眯:“可是有谁应了不开心的事,方才让你如此开心?”
“知我者,郑大小姐也。”曾芸本就是藏不住话的人,说道:“容瑾和祝美馨成亲的那日,酒喝过头,在自家后院摔了一跤,把腿给摔折了。”
郑青菡讶然道:“摔这么重?”
曾芸接话道:“这就叫做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
郑青菡听曾芸这么一说,就忍不住叹起气来。
曾芸停下喝茶,走过去拉郑青菡的手:“年纪轻轻别跟个老婆子一样整日唉声叹气的,容瑾那样的混账东西,你能和他和离,是你的福气。”
郑青菡手指在曾芸额头上轻轻一弹,嗔道:“你呀,说话翻来倒去,先前还把他夸得跟朵花似的,现在翻脸起来也是无情。”
曾芸恼道:“我先前也不晓得他会做后头的事。”
郑青菡听了很是感触,不禁道:“你说的极是,谁能想到后头的事,别的不说,就说佩哥哥,任谁也料不到会变成现在这样。”
曾芸默了默,侧头过来道:“我爹爹说,敦郡王在朝廷积威已深,真有心要造反,谁也拦不住。”
郑青菡心里发悚,倒吸口凉气。
曾芸看出她的烦闷,晃着郑青菡的手道:“在家呆着怪无聊的,现在天转暖,咱们也出去逛逛。”
温热的触感来自手心,曾芸一脸期待,郑青菡抻回手道:“天虽转暖,偏到了雨季,昨晚还下过一场大雨,外头路不好走。”
曾芸死缠烂打的扑过来道:“年年迎社雨,桑树柘树也越长越盛,咱们应该去春醦几杯。”
春醦几杯!
倒真把郑青菡的酒虫子勾兑出来。
郑青菡还在犹豫的时候,曾芸已经揣着她往外走:“找间酒楼雅室,就咱们两个。”
于是乎,郑青菡半推半就的被曾芸拉上马车。
去酒楼的路上,经过永昌茶馆,郑青菡挑窗帘往外看,整间茶馆已被帖上封条。
也不知永昌茶馆的说书先生下场如何?
现在想来,说书先生的两场说书,却是把敦郡王的底牌全揭露出来。
这一揭,应了满城风雨!
要说敦郡王,真正是个狠角色。
古运河一役,敦郡王把曾林那一批人杀的杀,流放的流放。
至此,朝野上下全看出了敦郡王的用心,没让祥王后人登基为帝,是因为挟天子,才可以令诸候。
不挟天子,便不可令诸候。
直接祥王后人登位,外头的诸候未必会信服,譬如南化,便是偏居一偶的强敌。
第二百五十八章春醦春雨
曾芸带着郑青菡进到一家酒楼。
掌柜迎出来道:“真是贵客登门,曾小姐一来,小店蓬荜生辉……。”
曾芸不与掌柜周旋,挥手道:“少来这套虚的,我要楼上第二间包厢。”
看曾芸熟门熟路的样子,便知她是常客。
掌柜面上闪过一丝难色,但他是个活泛的人,很快笑嘻嘻地道:“昨晚下大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