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归》第819章


此时已经快吃晚饭了,北大营中处处都是饭菜的香气。
他的胃又不老实地抽了抽,要不是顾及形象,觉他甚至得自己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两名暗卫守在中军大帐门口,一见霍骁立刻抱拳行礼:“参见小王爷。”
霍骁点点头,伸手掀开帐帘走了进去。
大帐中的酒菜香气愈发浓烈,虽然北大营中条件不能同皇宫相比,皇帝陛下的饭食依旧做得十分精致而可口。
大约是用得顺手的刘顺等人不在,永泰帝也没有要人伺候,只和顾阁老两个人围坐在桌旁,颇有些至交好友在一起小酌几杯的意思。
霍骁饿得腿都软了,但还是只能老老实实跪下行礼:“臣参见吾皇,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面又冲顾阁老抱了抱拳:“外祖父安好。”
他这副有气无力的样子却又春风满满的样子怎会瞒得过眼前这两位,永泰帝对顾阁老打趣道:“朕记得彻儿回营也好几个时辰,都去忙什么了,竟还没有缓过劲儿来?”
霍骁窘迫极了,道:“臣……臣就是小憩了一会儿……”
顾阁老从未见过这个样子的霍小王爷,觉得有意思极了,忍不住笑了起来。
果然是年轻人,明明疲累之极却还不忘和妻子亲热一番。
看来他的心可以放下一半了,单凭霍骁痛陛下之间的这份随意亲切,陛下在做出某些决定的时候一定会更加谨慎。
霍骁果然十分自觉地站起身直接坐到了永泰帝下首,看着满桌子的美味佳肴他险些把自己的舌头都吞了。
永泰帝几时见过外甥的这副馋相儿,蹙着眉头道:“瞧你这样子像是好几顿没吃了?”
霍骁苦笑道:“不瞒皇帝舅舅,彻儿已经三顿饭没吃了。”
永泰帝好笑道:“之前也就罢了,你麾下那些骑兵们去伙房吃饭的声音连朕都惊动了,你这个主帅不去吃饭跑哪儿去了?”
“皇帝舅舅——”霍骁更窘了,他才不相信陛下会不知道他跑哪儿去了,有些玩笑开两遍就没意思了嘛!
永泰帝毕竟还是心疼他,忍着笑把自己面前还没有来得及用的碗筷往霍骁面前一推:“先吃,吃过给舅舅好好儿汇报一下今日的战况。”
霍骁也顾不上客气了,捡那既可口又扛饿的菜一连吃了好些才减缓了速度。
顾阁老看得又是一阵艳羡,自己就是倒退四十年,风华正茂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好的胃口。
果然人不应该死读书,稍微学些武功强身健体也没什么不好的。
对于外孙女会武功这件事儿,他又有了新的认知。
永泰帝知道霍骁不擅饮酒也不勉强他,亲手倒了一杯酒递给顾阁老:“恩师请。”
顾阁老忙双手接过酒杯:“谢陛下。”
永泰帝又给自己也倒了一杯,小酌了一口才道:“彻儿,你今日真是如神兵天降,替舅舅解决了一个大麻烦,舅舅记你一功,想要什么赏赐尽管开口。”
霍骁放下筷子道:“这些都是彻儿应该做的,只是情势太过紧急没有来得及提前禀报皇帝舅舅,让您受惊了。”
永泰帝叹道:“这件事情是舅舅的错,如果不是朕太固执穆家也不会寻得这样的机会,倒是沅儿这丫头……穆坚的武功可是数得着的,今日把朕都吓了一大跳。”
提起这个霍骁也是心有余悸,他小心试探道:“皇帝舅舅,沅儿就是仗着运气,其实她的武功比起穆坚……”
永泰帝摆摆手:“朕都知道,她一个娇养的贵女,本是不需要连夜赶来救驾的,可她不仅来了,竟还能立下大功一件,这可绝不仅仅是胆子大运气好这么简单,说来还是对朕一片忠心的缘故。”
霍骁:“……”
顾阁老:“……”
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久安宁
皇帝和臣子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对忠心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区别。
在永泰帝看来,结发妻子参与了谋反,作为娘家人的裴家兄妹却并未与之同流合污,依旧愿意为他这个皇帝陛下效力,这已经足够让他满意。
再一对比董弼、穆坚这些他一手提拔到重要位置,且多年来深受他宠信的所谓重臣,他们这份忠心更加难能可贵。
霍骁和顾阁老不好说什么,吃菜的继续吃菜,喝酒的继续喝酒。
永泰帝又抿了一口酒道:“彻儿,你是怎么知道穆家的私兵会在今日抵达京城的?”
霍骁道:“皇帝舅舅知道霍穆两家一直有矛盾,这些年都在对方身边暗中埋了不少眼线,虽然绝密的消息很难打探,但穆家此次的动作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穆坚父子的确不容小觑,微臣也是昨日凌晨才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幸好微臣前往万全都司之前从祖父那边借调了朱雀营的三万铁骑,否则想要对付穆应非那五万人马还真是捉襟见肘。”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霍骁并不想隐瞒永泰帝。
朱雀营的兵也是大周朝的兵,只要有大将军的将令,千里驰援也不算擅自用兵。
永泰帝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事急从权,朕最欣赏的就是彻儿的这份魄力。”
霍骁咧了咧嘴,那是因为他来得够快且穆家父子一死一伤,否则皇帝陛下心里肯定会因为这件事情埋下一根刺。
见他扯着薄唇,永泰帝笑道:“万全都司那边呢?”
霍骁正色道:“皇帝舅舅,臣明日一早便要折返回万全都司。”
永泰帝和顾阁老一起惊讶道:“这么急?”
霍骁道:“宇文昊和鞑靼右贤王其克巴图的六万来犯之敌已经不足为虑,但臣这一趟万全都司之行另有收获。”
永泰帝来兴趣了,他对霍骁非常了解,寻常的好处他绝对不会用“收获”这样的词。
早已经锻炼得处变不惊的神态现出少见的激动:“说来听听。”
霍骁的心情也有些激荡,道:“二十年前那一战之后,鞑靼的政局一直不稳,皆因老汗王薨逝之后一直没能寻到一位能够服众的新汗王。如今的汗王年纪不过十一二岁,除了母族的部落支持外根本无人信服。
如今鞑靼势力最大的莫过于右贤王其克巴图和左贤王巴音赛罕。其克巴图的支持主要来自母族和妻族,向来野心极大,一直伺机想同大周再次开战。
巴音赛罕则是倚靠老汗王的宠爱和自身出众的能力得到了众多部族的支持,我说的收获指的就是他。”
永泰帝凝神思忖了片刻,挑眉道:“巴音赛罕?最近倒是频频听人提起此人,不过当年朕在肃州的时候似乎没怎么听说过他。”
霍骁道:“巴音赛罕的母妃乃是大周人,容貌俊美才华出众,据说当年非常得老汗王宠爱。老汗王薨逝之后他受到各方面的排挤,因此选择了隐退,几乎二十年未曾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舅舅去肃州是十多年前的事情,那时他早已经隐退,没有听说过他并不奇怪。”
永泰帝点点头,又道:“那此人既然已经隐退,为何又再次出山,且一出来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左贤王在鞑靼的地位着实不低了。”
说罢他转头看向顾阁老,显然这末一句是对他说的。
顾阁老道:“老臣也听人提起过很多次,巴音赛罕和其克巴图一东一西,算是鞑靼如今最大的两股势力。”
霍骁道:“其克巴图的目的就是想要做鞑靼的汗王,而巴音赛罕并无野心,他之所以是捱不住众多部族首领的哀求,目的就是请他出来压一压其克巴图,辅助新汗王稳住鞑靼的局势。”
永泰帝恍然大悟道:“原来你说的收获是这个……撇开巴音赛罕身上一半的大周血统不提,他既然想要稳住鞑靼的局势,那就势必不想与大周为敌。
如果我大周能够帮扶他一把,灭了其克巴图之后两国之间的关系定然会有所好转,百姓便能够得到长久的安宁。”
顾阁老捻着所剩不多的胡须道:“鞑靼人的野心永远都不会彻底消弭,然而只要能换取二三十年的平静,于我大周而言也是划算的!”
除了家国天下之外,霍骁当然也有小小的私心。
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他可不想一而再再而三去边关拼命。
如果这一次真能如顾阁老所言换取二三十年的平静,他和小扁豆就能安安稳稳享受几十年的幸福安乐,想想都让人心醉。
他就算是比现在更累两倍都值得。
永泰帝依旧有些疑虑:“可那巴音赛罕隐退二十年,我大周定然没有人同他有过交往,更谈不上交情,这么重大的事情总得有个双方都信得过的人帮忙搭桥牵线,否则根本无从谈起。”
霍骁道:“皇帝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