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有点横》第44章


众人闻言皆笑了起来。这倒是让越王有些不好意思了,挠了挠脑袋,梗着脖子辩解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诸位皇兄皆都成亲了,就不兴我这做弟弟的也过一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了?”
景宣帝心情好了些,又想起永宁大婚时曾见过苗蕴的,细究起来也算是祥瑞的妹妹,这么一算倒也是亲上加亲的事了,只是这辈分上有些乱罢了。
越王见景宣帝没松口,急的面红耳赤,又道:“还请父皇恩准。至于称呼上的事儿,儿臣跟阿蕴已经商量好了,只管各叫各的就是。”
景宣帝有片刻的失神,末了还是点头道:“这事儿,朕准了!”
越王乐的跟什么似的,忙不迭的磕头谢恩,谁知喜滋滋的回到位子上时,迎接他的却是苗蕴的狠狠一掐。
“你如今胆子是愈发的大了,这么大的事儿居然敢瞒着我。”苗蕴没想到越王会在这么重大的场合下请旨赐婚,一时又羞又恼,只得拿越王出气。
景宣帝瞧着年轻小两口的小动作,哑然失笑,到底是年轻好啊,竟也不知道避讳着些,大庭广众下就这样拉拉扯扯的。
转而又觉得这样才有趣,都紧守着规矩还有什么趣味可言呢?
余光又瞧见了太后似有倦色,便让众人都散了。
出了碧波阁裴青忍不住伸了个懒腰,一晚上的觥筹交错着实累人,还是外头的空气好些,里头的脂粉香气混杂着熏香,着实让人闷得慌。
原先苗蕴是找她一起出宫的,只是瞧着越王不停的对着她使着眼色,只得寻了个由头,自己一个人出宫。
月色皎皎,花香袭人。
裴青一时贪看,居然没注意到那丛桂花树后站着两人,待看清之后才行礼道:“给贵妃娘娘请安。”
刚才席间只远远的打量过这传言中的齐王妃,如今离近了些看,只觉心跳漏了半拍似的,只是面上却如常道:“无需多礼。”
裴青有些好奇,方才在席间就见端贵妃有意无意的偷看她,如今居然也有失神的时候,难不成自己脸上有脏东西?
“只是觉得你长的有些像故人罢了,所以忍不住多看了两眼,你别多心。”端贵妃柔声说道,又问,“不知齐王妃家乡何处啊?”
人人都知道她出身不高,乃是土匪窝里出来的,怎的贵妃娘娘还要多此一问呢?
“臣妾乃是衢州人士,不知贵妃娘娘的故人是?”
端贵妃轻笑一声道:“本宫只是随便问问罢了,如今夜已深了,你退下吧!”
“那臣妾告退了,改日再来给贵妃娘娘请安。”裴青行礼后便转身离开了。
端贵妃看着裴青消失的方向,对着身后的宫女问道:“你看如何?”
宫女轻声回道:“奴婢瞧着齐王妃的规矩礼数周正万全,全然不似是土匪窝里走出来的野丫头,定是有人细心教过的。否则。。。。。。”
端贵妃细长的眸子微微眯了起来,如血般的指甲掐下一朵菊花,无论是何人都别想挡她的道儿,大夏朝未来的王只能是她的儿子,而她则是这个后宫里唯一的皇太后。
“吩咐下去,密切关注齐王府的一举一动。另外派人去衢州一趟,秘密调查下齐王妃的身世。”
第四十章 开张
鎏金的匾额上; 精英堂三个烫金大字龙飞凤舞的颇有几分洒脱飘逸之感。这题字的事儿,裴青原是想找祥瑞驸马爷祁彧来写的; 只是眼下这位姑父南下了。
裴青跟苗蕴商量再三; 放眼望去整个京中竟也找不出个合适的题字的人来了?
苗蕴怂恿着提了意见道:“左右你们齐王府的匾额都是父皇亲赐的,况父皇素来偏疼你些,九哥才将出了京; 父皇怕你一个人在京中寂寞; 特意将养心殿内那只会说话的鹦鹉送给你赏玩,依着我的意思,不如。。。。。。”
裴青也觉得这主意甚好; 当今圣上亲笔题字的匾额,单凭这一项; 往后武馆的生源那也是源源不断的,于是撺掇了苗蕴这个未过门的新媳妇儿一起进了宫。
景宣帝午歇才起; 就见裴青和苗蕴两人俏生生的立在殿内; 两人皆着黑衣,头上并无半点繁杂的首饰装饰,两人似是在说悄悄话; 笑声阵阵,不觉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笑着道:“你们两怎么一起来了?”
“父皇心疼儿媳,儿媳自该来谢恩的。”裴青福身行礼,苗蕴有样学样也跟着行了礼。
景宣帝抚掌大笑道:“你素来是个直性子,怎的今儿也溜须拍马起来了?朕赐了你们齐王府不少东西; 也未见得你每回都来谢恩啊?”
拍马屁没拍准,裴青脸上臊得慌,红着脸只盯着脚尖看,光可鉴人的地砖上模糊的印出一张娇羞的脸来。
“父皇当真是好眼力,我先前还跟裴青姐姐说,有事只管求了父皇便是,父皇素来最疼咱们的,定不会拒绝的。只是九嫂偏不听。。。。。。”苗蕴趁机玩笑了一句,引得裴青狠狠的瞪了她一眼。
苗蕴吐了吐舌头,不着痕迹的往边上躲了躲。
景宣帝佯装着严肃,摩挲着大拇指上的白玉扳指,问道:“只要不是胡闹的事儿,朕都答应了。”
先前老三眼泪汪汪的跑来跟他告状,说是被老九媳妇在自家府门前给打了,当时气的他吹胡子瞪眼的还想着要召老九进宫问个明白,怎么连自家媳妇儿都管不好?
好在赵德安领命出去时候,多嘴了一句,道:“齐王妃虽不拘小节了一些,但也不是那等不懂分寸之人,想来。。。。。。”
他细想也觉得有理,于是让金吾卫统领韩曜偷偷调查了一番,才知道个中的原委,老三跟老三媳妇儿算计人家在先,怪不得裴青能气成那样,会直接上门揍人。
“儿媳想着阿远在外头替父皇分忧,我若是在京中无所事事,也着实说不过去。所以拉着苗蕴妹妹一起开了个武馆,想着若是能挣些银子,也好补贴些家用。虽说有天家恩德庇佑,福气自是几辈子都享用不尽的,但儿媳等还年轻,岂有坐吃山空的道理?”裴青细细的说着,瞧景宣帝似有异色,便闭了嘴。
苗蕴倒也不惧,接着道:“儿媳等虽为女儿身,比不得男儿既可以入庙堂,亦可以上战场,但也想有一番作为。儿媳自到了京中,见京中男儿多沉迷于酒色,手无缚鸡之力者众多。若是武馆能让京中男儿觉醒于年少之时,何愁我大夏朝将来无人可用?往小了说习武可使人强身健体,也是功德一件的美事。”
景宣帝听的频频点头,老十一是个胸无半点抱负的,不想居然娶了个这么有远见的媳妇儿。
裴青见有门道,又道:“儿媳跟苗蕴妹妹商量好了,无论得了多少的利,都拨出三成来用以救济贫民。父皇,您看这样可好?”
景宣帝被她二人你一言我一句的给说晕乎了头,又见两人皆是目光灼灼的看着他,着实不忍伤了她们的心,换了个闲适的坐姿问道:“说了这么些的道理,也不嫌累得慌。你们二人到底所求何事啊?”
裴青与苗蕴对视一眼,苗蕴才笑着道:“儿媳一早就听说父皇的字乃是京中拔尖的,所以想请父皇亲赐墨宝。”
景宣帝命人准备了笔墨纸砚,又道:“就权当是朕给你们武馆开张的贺礼罢了。”
。。。。。。
是日,精英堂开张之日。
小厮们挑着长竹竿点燃了爆竹,霹雳巴拉一阵响后,待浓浓的一阵烟气散去之后,裴青才发现门外里三层外三层的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京兆府尹顾和正抚着额下长须,暗暗为自己的先见之明而感到自得,自打他知道齐王妃和越王妃要开武馆,并且还得了皇上亲赐的匾额后,就琢磨着定要在开张那日维护好当天的秩序,为怕人手不够,还特意找金吾卫的韩曜借了不少人呢。
裴青跟苗蕴二人皆是短打的装扮,干净利落里透着股子英气挺挺,裴青对着众人拱了拱手道:“京中的父老乡亲们,即日起想要练武的都可来精英堂。我裴青作为总教头,定会对每个人负责的,保管让诸位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众人一阵拍手叫好。
大门两侧的廊柱上贴着的对联乃是:皇家出品,必属精品。廊下负责登记的小厮忙的焦头烂额,苗蕴见排队的人都排成了一条长龙,忍不住得意的笑道:“裴青姐姐,我就说咱们的生意一定会火的。你瞧瞧。。。。。。。按一个人一月十两来算,一百个人那就是一千两,一年那可就是上万两的银子呢。。。。。。”
裴青对于赚银子倒没有多大感触,比起银子,她倒是更欣慰这么多的人能有来练武的觉悟,于是暗自下定决心,必定要穷毕生之所学,好好的教这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