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快穿]拆CP专家》第51章


皇帝赶忙亲自扶起王允,“老相公何至于此?”又想起原来读过的《战国策》里面的名篇——触龙说赵太后,不由得笑道,“相公亦爱怜其少子乎?”
王允面现赧色,“确实最疼爱这个小女儿。圣人不是也最疼爱遂宁公主吗?”
瞬间,两个父亲的心灵相通了。
皇帝笑道,“便不疼别的女儿了?那我可罚魏虎了。”
王允道,“罚,狠狠地罚!若不是他,我的宝钏怎进得去军营?想乱军纪也不可能!”
皇帝大笑,“再没见过相公这样偏心的阿爷,这样狠心的岳父。魏郎这小郎子也可怜得紧,朕都不忍心罚他了。”
王允犹一脸悻悻。
皇帝今天被露布和王允娱乐到了,开怀大笑,“相公放心,必不让你受小娘子们的埋怨!”
王允千恩万谢地走了,一出宫门,面色便严肃起来,一切还要看明日朝堂上如何——皇帝的意旨被凤阁鸾台驳回不是一回两回了。
第二日朝堂上,王允一党称赞王宝钏是深明大义的奇女子,重点是忠君之心以及赫赫战功;对立派则抓住“女人从军,违军纪,乱纲常”做文章,并攻击魏虎“徇私”。
王允自己则只管肃穆着脸表示,一切都听圣人的。特别的忠臣范儿!
因为是战争打胜了的掐,皇帝并不着急。又有昨天王允提前打的“预防针”,皇帝完全把这事当成个逸事传奇来看。因其天性中的浪漫,又觉得,本朝出了这么个传奇女将,挺好的。民间乃至后代说起来,肯定也会提到自己。皇帝不愿自己成为反面角色,下定决心要褒扬这位女将。
下面吵成了一锅粥,皇帝的心思已经飘到传奇中对自己的描述上了。思来想去,皇帝觉得,这个传奇不能随便让个什么人写,还是自己找人写稳妥些。
①唐朝口语中管女婿叫郎子。
②唐朝称呼宰相为相公。
第61章 再坑一次!
李明明在石头城过得却很平静; 至少是表面上很平静。
李明明官职暂定为从五品,游击将军。作为一名“新贵”五品官,也有了自己的屋舍。哎呀妈; 终于有自己的屋子了。成天住在魏虎的小跨间里; 太暧昧,太不方便。
对于军中对自己身份的猜测; 李明明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尴尬; 可有什么办法呢?好在阿姊不知道——李明明对宝银印象很好; 真心希望这位“阿姊”能一直幸福下去。
这日; 李明明正在读从黄叔敏那里借的兵书,魏虎的亲卫来报,“将军; 元帅有请。”
对李明明的身份,亲卫们一开始就是知道的,故而虽当了这么久的“同僚”,他们对李明明仍谨慎守礼。李明明升了将军; 亲卫们的态度也看不出什么变化。
李明明微笑着点点头,搁下书,“劳烦你来说。我们这便去吧。”
亲卫走在李明明身后; 看她穿着蓝色圆领袍子的背影,她的肩背瘦弱而笔直,步子不疾不徐,既不似小娘子们的袅娜窈窕、弱柳扶风; 也不似军中儿郎赳赳勇武、龙行虎步,倒有些像那些文采风流的儒臣。
李明明进了屋,叉手,“元帅。”
“嗯,坐。”
旁边坐着的黄叔敏把西凉朝廷的事与李明明说了,“……吵吵嚷嚷这么久,双方谁都说服不了谁,乱成了一锅粥。”
李明明略思索,道,“这样——薛平贵还没有什么动作,倒是沉得住气。”
黄叔敏笑道,“怕是被你那一战吓破了胆。”
李明明笑了。
“对下面的战事,三郎可有什么计谋?”魏虎温言道。
李明明这阵子一直在琢磨这事,既然长官问到,当下便把自己所思所想都说了,既不藏私,也不耍小心眼,特别地有团队合作精神。
“薛平贵其人,奸猱成性,也颇有才干,他身上最大的弱点就是——太过汲汲于功名权势。”李明明分析道。
没想到她会从品评薛平贵这个人开始,魏虎和黄叔敏俱是一愣,而且这评价……看来是彻底从薛平贵这个坑里爬出来了。
“所以,他目前当是既想扳回一局,又怕万一失败,陷入更难的境地,西凉朝中诸臣是不会允许他再犯一次错误的。”
魏虎和黄叔敏点头,这与他们二人分析的一致。
“再说我们的力量对比,他还有三万人马,并关外五城的守军,咱们是两万人马,并石头城及泉林关守军,那些守军与他薛平贵不一定一心,咱们想调动泉林关守军也是不易。”
魏虎抿抿嘴,政客们不大能适应李明明这种什么都摆在明面上的说话方式。
黄叔敏则是笑了。
李明明不好意思地笑了,“实话实说嘛。”
看她那娇憨相,魏虎摇摇头,岳父这般老练的人物,怎么生出三个全无心机的女儿?原本以为这一个是有心眼儿的,如今看来,也是一样。
“正面开战,我们不是没有胜算,但胜得总是艰难些。不若还是用计,让他分兵,我们一点点的蚕食,这样更稳妥。”
……
李明明他们这边算计薛平贵,薛平贵也在着急怎么吃下这些唐军。
薛平贵把下面呈上来的前锋失利调查文书摔在地上,怒道,“探查了这么久,还不知前锋两万人马何以被吃掉,只拿‘妖雷’塞责,要你们何用?”
那官员赶紧磕头认罪。谁都知道驸马最是威严,注重礼仪,在驸马面前,事做不好还不要紧,最要紧是态度要端正恭谨。
见那官员如此,薛平贵心里的火儿稍微小了一点,“接着再查!”
“是。”那官员弓着身子捧着文书,后退几步,才转身出去。
薛平贵用手指揉揉眉心,公主说她还能再拖些时日,那就再拖些时日吧。不弄清唐军底细,真不敢再贸然用兵啊。
然而魏虎哪容得他再拖下去,很快薛平贵接到求救书函,木棉城被唐军围攻,眼看不保。
“真是欺人太甚!”薛平贵拍桌子。
生气也没用,薛平贵召唤诸将合议对战之策。
薛平贵对诸将面子上很客气,然而心里总觉得他们西凉蛮人,不懂兵法,冲锋陷阵还可,排兵布阵却未免太过粗糙。
西凉诸将谁又是傻的?除了代战公主和薛平贵的嫡系,其余诸人早看这个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驸马不顺眼,咱西凉人就是看不上这种不直爽的汉子!这会子用合议了,之前怎么“乾纲独断”呢?
众将便也学起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嘴上顶天立地、慷慨激昂,其实什么建设性的意见都没提。
几个嫡系是真有心为薛平贵分忧,可也一时想不出什么很好的办法,救是一定要救的,怎么救?
薛平贵缓缓地叹一口气,散了合议,独自坐在大案前出神。
若是大军都去救木棉城,只怕被人抄了后路,唐军又来袭胡杨城,被人端了“老窝”可不大好,也怕中了唐军围城打援之策……
若是分兵去救,分多少?万一被唐军吃了怎么办?
还有一策,围魏救赵,直接去打石头城,引得攻木棉城的唐军回援——可若是他们不回援怎么办?木棉城城小兵少,石头城易守难攻,若是他们铁了心攻占了木棉城,朝中得了消息,恐怕立刻就会派大将来换了自己……
薛平贵把头发挠得“浑欲不胜簪”,也没想出什么更好的办法。唐军这完全就是阳谋,你便是猜到了这些坑,也不得不跳。
薛平贵幼时所受的“一个钱掰成两半花”的教育这会儿便显露出来,把钱袋子一股脑都押上是绝对不行的,还是选取个稳妥的办法吧——分兵,派另一嫡系将官敏敏儿带兵一万,去救木棉城。
薛平贵安慰自己,这回一路上没有什么很好的设伏地,西凉骑兵擅长正面作战,应该会没问题了吧?再说,万一有失,自己还可以派兵去救。
薛平贵不愿承认自己内心深处对直面唐军的恐惧。
听说薛平贵果然分兵,李明明把左拳往右掌里一砸,就说你这个小子没出息,果真!你若敢正面杠上,姐也敬你是条汉子,奸则奸矣,但也算个奸雄。如今看来,也就是耍点虚情假意、攀着女人裙子边儿往上爬的能耐了!
在军中待得越发粗鲁的李明明单手挽个剑花,一剑刺向院子里那棵老梨树。
树枝掩映下,长廊里,黄叔敏把手揣在袖子里,“三郎越发活泼了。”
旁边魏虎负着手,微微一笑。
这次围木棉城,还有去围点打那一万援兵,魏虎都没有派李明明——不能把功劳都让一个人领了,“分功不均”是会引起公愤的。
李明明觉得这样很好,自己本来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