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棠纪事》第74章


孟氏被这两个丫头气得发晕,心口堵得慌,回了自己屋里,连午饭都没吃,一直在软榻上歪着,直到晚上大老爷曲宏回来。
孟氏便将这事儿说与曲宏听了。
曲宏笑道:“英儿的婚事你不必忙了,我已替她看好了一个男儿。”
孟氏吃了一惊,忙问是谁家的孩子。
“你也是见过的,正是梁绍宽的儿子,梁皓。”曲宏说着,面上流露出赞许神色,“四弟与梁绍宽同在都察院,这件事我已托了四弟去探一探梁绍宽的意思,若是他无二话,咱们就可以将英儿的婚事商议起来了。”
孟氏对于梁绍宽曾开罪于魏王之事仍心有顾虑,但经过上回与曲宏一番争执之后,她便不敢再过多置喙。
又想梁皓那孩子也算不错,相貌堂堂,知礼守礼,听说也会读书,梁绍宽又是忠良清正之人,教出来的儿子,想必也错不到哪里去。
于是便没有拂了曲宏的意思,点头默允了。
*
因四月初八是浴佛节,曲老夫人是信佛之人,便要往镜月庵去进香。
镜月庵是皇家庵堂,往来出入的也都是些京中官眷,加之庵堂坐落在风景秀美的拨翠山上,来进一回香,还可以顺便赏一回景,故而庵里的香火一直鼎盛。
曲薇听说曲老夫人出门,闹着要跟去,被曲老夫人给拦住了。
陆嘉月本是不想去的,却被曲老夫人打发来的人给请过去,与曲老夫人同乘一辆马车,出城往镜月庵去了。
如今已是初夏时节,马车一路行来,所经处处皆是草木葱茏,野花烂漫,间或有彩蝶飞舞于山野田间,夏虫伏于路边草丛之中,唧唧鸣声,此起彼伏。
陆嘉月倍感畅意。
偶尔出一趟门,瞧一瞧山林风光倒也不错。
曲老夫人闭目养神,不时睁开眼睛,与陆嘉月说笑几句。
马车行得一个多时辰,来在了拨翠山下。山下有小轿,乘了小轿上山,进了镜月庵。
有待客的小尼姑在前头引路,陆嘉月和丫鬟嬷嬷们扶着曲老夫人,到了一处干净的禅房里,先作小憩。
喝了一盏茶,略歇了歇,曲老夫人便带了陆嘉月往正殿里去进香。
莲台宝座上的观世音菩萨宝相庄严,含笑俯瞰着人间的悲欢离合,爱恨嗔痴。
殿中烟雾袅袅,有浓郁的檀香气味,经久不散。
曲老夫人进过了香,又唤陆嘉月:“你也来上一柱香罢,让菩萨保佑你得一桩好姻缘,一世安宁。”
陆嘉月脸上一红,有些忸怩。但是曲老夫人神色端重,不似是在顽笑,她便也不敢轻佻,恭恭谨谨地拈了一柱香,跪在观音座下,祝祷一番,将香进上了。
曲老夫人便牵了陆嘉月的手,笑道:“殿里气闷,陪我出去走走。”
陆嘉月不曾来过镜月庵,不认得路,便由着曲老夫人带着她在庵里走动,不多时,停步在一处院落外头。
那院落不大,院门虚掩,可以望见庭院里有一株菩提树,还有四五间禅房,收拾得十分干净整齐。
站在院门外,就有个小丫鬟跑了过来,将曲老夫人和陆嘉月一番打量,道:“您几位是………”
曲老夫人笑道:“烦请通传一声儿,就说曲家的老太太前来拜见。”
那小丫鬟一听这话,神色立刻恭敬起来。
“您稍待,我这就去禀告老夫人。”
不过片刻,小丫鬟又跑回来,笑道:“您快请进去,老夫人在禅房里坐着等您呢。”
曲老夫人笑吟吟地进了院子。
陆嘉月扶着曲老夫人一道进来,心里却暗自奇怪。
说来这里也是镜月庵的禅房,可是这处院子瞧着不大像是出家之人所居,而且使唤的不是小尼姑,竟是小丫鬟。。。
也不知这院子里住的究竟是什么人?
由小丫鬟引着,进来禅房,就见南窗下的软炕上,坐着一个老妇人。
那老妇人看着比曲老夫人还要年长几岁,穿一身浅灰色绉纱佛衣,花白头发一丝不乱的挽成个圆髻,却并无一样钗饰,手里拈着一串佛珠,口中正喃喃颂着佛经。
见到曲老夫人和陆嘉月进来,她便站了起来,对着曲老夫人淡淡一笑,道:“今儿是佛祖诞辰,我就想着你必会来的,果然就来了。”
“出来走动一番也是好的,成日闷在那深宅大院里,和养在笼子里的鸟雀儿有什么分别呢。”曲老夫人笑着,往那老妇人近旁坐了。
小丫鬟奉了茶来,陆嘉月接了,先奉与曲老夫人,再接了一盏在自己手里。
那老妇人面带笑意,看着陆嘉月,“好个水灵的小丫头………这不是你的孙女儿,你又是从哪家亲戚里拐带来的?”
陆嘉月抿着嘴儿笑了笑。
这老妇人看去慈眉善目,神色平和恬淡,让人一眼便情不自禁的心生温暖亲近之意。
言语竟也如此风趣随和。
曲老夫人也是笑呵呵地,牵起陆嘉月的手,“这是我家老大媳妇的外甥女儿,她父亲外放出去了,她现在我们家里住着。”
又轻轻拍了拍陆嘉月的手,笑道:“月丫头,快见过丁老夫人。”
………………………………
第九十一章 近乡情怯
心中正自疑惑眼前这位老妇人究竟是谁,听得曲老夫人这么一说,陆嘉月才恍然明白。
原来她正是丁璨的母亲………随国公夫人。
早听人提起过,随国公夫人在长子丁琰亡故之后,便住进了镜月庵,不理俗事,闭门清修。
果然只有浸润于佛门之中的人,眉目之间才会有将红尘世事尽皆看透的平和与淡然。
陆嘉月忙屈下膝去,依依行礼,口中笑道:“嘉月见过老夫人,老夫人安好。”
“是个好孩子,”丁老夫人微微颌首,含笑看着陆嘉月,话却是说给曲老夫人听,“当真是你老大媳妇的外甥女?我怎么瞧着这模样儿有几分像你呢。”
曲老夫人闻言,不禁开怀一笑,道:“连你也这么说,可见我是真没白疼这丫头,她果然是与我有缘哩。”
丁老夫人也笑了笑,又道:“今儿怎的不将几个小丫头都带来,我也有好些日子没见过她们了。”
“薇丫头是想跟着来的,你也晓得,她是个最会闹腾的,怕带了她来,扰了你的清静。”曲老夫人说着,牵着陆嘉月的手,将她往丁老夫人面前送近了些,“倒是这个丫头最好,性子安静又柔和,我想你最爱清静,这丫头必投你的缘。”
丁老夫人便牵过陆嘉月的手,挨在身边坐下了,将她细细一番端量,见她粉颊雪肤,眉眼灵动,一头青丝黑亮顺滑得如缎子一般,一双小手亦是纤细娇嫩,柔若无骨。
确是个娇养在深闺的小妙人儿。
心中不禁对陆嘉月添了几分喜欢。
又缓缓问她可读过什么书,平日里闲暇时都做些什么之类的话。
丁老夫人神色温蔼,话语随和,让陆嘉月原本还有些拘束的心思也渐渐地消散了。
絮絮说了一回话,愈发地从心底里觉得这位丁老夫人慈善可亲。
一旁的曲老夫人自喝着茶,含笑不语。
这时,忽有个大丫鬟撩起帘子走了进来,手中还端着一碟黄灿灿的杏子。
见曲老夫人和陆嘉月也在,不觉有些意外,笑道:“原来是曲老夫人来了………”又看着陆嘉月,“这位姑娘是。。。?”
曲老夫人笑道:“品芝姑娘没见过我这小丫头,她姓陆,是我老大媳妇的外甥女儿。”
品芝便将手中的一碟杏子搁在了桌上,先对着曲老夫人行了一礼,又屈膝与陆嘉月行礼。
陆嘉月瞧着品芝的模样气度不像个大丫鬟,倒像是官家小姐,况且又是丁老夫人贴身使唤的人,受品芝这一礼,实有些过意不去。
于是忙站了起来,回了一礼。
品芝便将那一碟杏子捧至陆嘉月面前,笑道:“这是小尼姑们才送过来的,后山野杏子树上结的,甜得很呢,我都淘洗干净了,陆姑娘也尝尝。”
陆嘉月便笑着拈了一颗杏子,剥去了皮儿,递给了丁老夫人。
丁老夫人笑吟吟地接了。
品芝陪着吃了一回杏子,便站了起来,笑道:“既来了贵客,我也该吩咐下去,让姑子们多备几样精致的斋菜来才好。”
曲老夫人显然与品芝很是熟稔,与她顽笑道:“哪里来的贵客,不嫌我们扰了清静就好,随便赏一碗薄粥就是了。”
品芝哈哈一笑。
“这也是快到午饭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