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万般皆忽悠》第40章


本宫突然觉得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扑面而来。
“圣上喜欢儒生么?”
小王爷不屑地道,“怎么可能。皇兄最讨厌那种满腹诗书却毫无实际用处的儒生了,近两年精简机构不知都踢下去多少这种尸位素餐的人。”
我有些疑惑,“可是,殿试遴选出来的三甲不都是圣上钦定的么?”
“是这样没错。”
“那怎么会……”
“这个本王就不清楚了。”小王爷摇摇头。
我还是觉得奇怪。
小王爷又道,“三甲之事涉及朝堂,须要权衡各种利弊方可作决。皇兄也不是全凭个人看法圈定的。个中种种太过复杂,岂是我们可参透的。”
我乖巧地点头,小王爷说这些时俨然一位贤王形象,真可爱啊。
“当然本王也有些小不满,今年的三甲似乎不太对头。”
墙里秋千墙外道(一)
“不太对头?”
“本王也不知皇兄为何会选择江哲,江哲论学问确实也算过人,可是如果说到才识与见解,那当日在大殿之上,江哲不排个倒数第一也要排个倒数第二。”
“殿试之时王爷也在?”
“嗯。当时皇兄让本王去看看。”
难道小王爷小小年纪,竟然还看得出来才子们的才识见解?
“本王还记得当时皇兄殿试策问时问到粮储,追问如何能让天下凶荒有备。众位才子都各抒己见,唯有江哲一言不发。”
“哦?那是江大人特立独行让陛下觉得不错?”
我说这话时,殿外忽然有过一阵骚乱,只一会儿就平息了,小王爷和本宫便都没有在意。
小王爷继续一脸不屑,道,“江哲引经据典,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是要靠万民的自为实现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实现无治无不治。总而言之就是要让百姓们自生自灭,朝廷不用管这些。”
“什么?”我惊奇地瞪大眼,想想又觉得不对劲。
“王爷不是说江大人是位儒生么,为何是以老子的言论作答?”
“看来爱妃没有好好读书啊。”一个略带戏谑的声音突然插了进来。
小王爷连忙站起身。
“皇兄……”
本宫见状也急忙站起身。
“陛下……”
皇帝陛下亲和道,“都是一家人,这里没别人,就不用这些繁文缛节了。”
本宫和小王爷又齐刷刷地坐了回去。
看来方才殿外那阵子骚动便是皇上引起的了。这皇上王爷二人真是一对好兄弟,进本宫这霓芳殿的方式都是神出鬼没的,一声不吭就进来了,不惊动一片绿叶,不带来一片云彩。
“皓若方才在和你皇嫂说些什么?”
“说今年的殿试呢,还有江哲那个榜眼。”
“哦?难道爱妃对这些也感兴趣?”皇上说着这话,转首向我,深不见底的黑眸透着真真假假的笑意,我忽然觉得一阵寒意。
或许是皇上少年登基,九五之尊的宝座已坐了十余年,多年上位者的习惯使他的眼神在有意无意间就带着洞悉之感。
在那又是凌厉又是亲和的眼神中,我脑中忽然闪过泰公公一本正经的一句话:“各位谨记,后宫不得参政。”
我懵了一下,随即回过神来,“陛下,臣妾……臣妾没有很感兴趣。事实上,臣妾对政事一窍不通,并且臣妾一听到政事就……”
“嗳,爱妃不要紧张嘛。”皇帝陛下弯弯眼角,笑呵呵道,“朕只是随口说说,没有要怪罪于你的意思。”
“臣妾……”
“怎么?爱妃不相信朕?朕只是想告诉爱妃,如果真的对这些感兴趣的话,最好还是找江爱卿学习学习,江爱卿家中藏书无数汗牛充栋,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实乃我大华之栋梁。”
皇上将江榜眼一通盛赞,言语之中颇有欣慰之感。
小王爷在一旁不乐意了,“江哲就知道卖弄文字,写的文章晦涩难懂故弄玄虚,明明就是雨里雾里不知所云,哪里比得上云哥哥分毫!”
“皓若,你这么说可就不对了。”
小王爷哼了一声,斜睨着本宫屋子边上花几,抱怨道,“皇兄就知道偏袒江哲。”
皇上和蔼地无视小王爷的抱怨,对着本宫道,“梦泽的三哥也确实才识过人,但是朕还是觉得江爱卿很是不错。”
小王爷这回哼得声音重了些,“皇兄,江哲他处事不知变通,哪里就不错了?!”
皇上亲善地无视掉他,又对着本宫道,“爱妃,你幼时待字闺中,怕是你三哥或者父亲叔父没有好好教导你吧?”
“这个……”我吞吞吐吐。
“云相一家都是为国殚精竭虑的忠臣,平日操心国事,怕是没有精力帮朕好好教导你这个小东西。”
我被皇帝陛下这语气弄得不知所措,脸颊之上隐隐有升温之势,不知如何答话。
“皇兄!”小王爷为再次被无视表示非常抗议。
“皓若乖。”皇上敷衍地说了句,依旧看着本宫,“江爱卿所提出的无为而治主张,其实甚合朕意。皓若与爱妃只知《道德经》中多次提及无为,可知无为二字最早出自谁人?”
本宫连忙摇头。
小王爷看了一眼本宫,犹犹豫豫地也摇了头。
皇帝陛下很开心,“朕就说了,皓若最近没有好好研习课业。无为而治乃是儒道两家共通的思想主张,将这四个字最早提出来,还是在《论语卫灵公》中,你可还记得?”
小王爷神色不太自然,嘴硬道,“这个本王当然是记得的,只是方才没听清皇兄问的是什么罢了。”
“那说来听听。”
“我……”小王爷语塞。
皇上很是得意,“爱妃可能记得?”
“臣妾……”
“爱妃若是能说得出此语出处,朕就许你一个承诺。”
那岂不是等于赐我一道可以随意填写内容的圣旨?这可真是无异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我有些不相信,反问,“陛下此言可当真?”
“君无戏言,自然当真。”
如此便宜那可是不能不占,不占白不占,本宫昨日才读了《论语》,随手翻翻正好瞅到那一段,这么点记忆力还是有的。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为舜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皇上眼中闪过一丝意外,很快接道,“皓若啊,你看你皇嫂可是比你强多了。”
小王爷不语。
“身为欧阳家的子弟,朕随口问一句《论语》你都答不出,这可合适?”皇上温声细语教育道。
“江哲木讷迂腐,却中了榜眼,大华万千才子,以江哲之资,委实难与众人相较,皇兄觉得可合适?”小王爷反问。
皇上不急不恼,与忿忿不平的小王爷对比鲜明。
“皓若,民间贫苦人家的孩子,自小耕田犁地贴补家用,尚且凿壁偷光企及圣贤;然则满朝文武家中之子,却不乏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反而不思进取胸无点墨之人。你觉得,这可合适?”
“皇兄与本王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哪里。道理都是一样的,你回去好好思考。”
“反正皇兄你偏袒江哲是肯定的。”
“皇兄就算偏袒他也是有皇兄的道理。你身为堂堂欧阳家的景王爷,连最基本的《论语》都没有好好参透,反而要怪起朕不懂识人么?”
小王爷对他皇兄的话不屑一顾,很不高兴。
“梦泽,你也来说说,朕说得是也不是?”
本宫诺诺地答,“皇上说的是。”
皇上从容淡定,“我们今日不说这个了,皓若小孩子心性,从小与爱妃的三哥甚是投缘,因而言谈之间对”旁人颇有偏见,还望爱妃不要介意。”
小王爷不服气地站起身,“本王都已经比云姐姐高了,本王才不是小孩子。”
皇帝陛下今日是打定了主意无视他,“爱妃看看,果然小孩子心j□j。”
我说是也不合适,说不是也不合适,索性笑笑就闭嘴。
皇上问道,“不知皓若今日来毓德宫,是为何事?”
小王爷对方才之事尚有芥蒂,不情不愿地开口,“是皇姐让本王来的。”
“是朕的哪位妹妹?”
我问,“是沁阳殿下么?”
小王爷点头,“是的。”
皇上温柔道,“爱妃在朕面前也不必尊称汀若为‘沁阳殿下’,这孩子比你年幼,你是朕的爱妃,是她的皇嫂,她的长辈,直接唤她为‘汀若’就好。”
小王爷道,“皇姐让本王前来邀请云姐姐几日后去曲江池那边郊游。”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