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毓》第103章


身边的宫女递上了手帕,王茹梅接过仔仔细细将手擦了,终于眼眸一转,看见了还跪着的殷雅璇。
“殷姑娘,久仰大名。”说完,王茹梅坐在了椅子上,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起来。
殷雅璇还在跪着。
皇后没让她起身,她就不能起身。
“皇后娘娘折煞民女了,民女不过无名小卒,能得到皇后娘娘的赏识,是民女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殷雅璇没想到,从前自己听的耳朵都起了茧子的话,有一天自己也会说出来,而且还说的很顺。
王茹梅听她如此说,不得不重新审视起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来。
关于殷雅璇的出身等,王语笙早就和她说过了,可王茹梅没想到的是,她竟然如此的镇定自若,一丝畏惧也无。
记得当年她年轻时第一次进宫的模样,比起眼前这个小丫头可差远了。
“起来吧。”王茹梅放下手中拿着的茶盏,看着殷雅璇说。
“谢皇后娘娘。”殷雅璇松了口气。
她知道,这些是她必须要承受的,毕竟王茹梅已经做了四年多的皇后,要是这简单的下马威都使不出来,那她还真不能坐稳皇后这个位子。
可是跪了这么长时间,她的膝盖酸痛不已,起身时强忍着才没有摔倒,若是摔倒了,就是大不敬。
待殷雅璇站直了身子,抬起了头,王茹梅才看清了她的模样。
那夜中秋绣宴,她离得远没注意,可今日,她看的真切。
虽然她还年幼,可是这张脸,俨然是个美人胚子,再过个一两年,稚气完全褪去,称之为祸水也不为过。
尤其是她看自己的眼神。
那眼神,竟让她感觉有一丝熟悉。
“坐吧。”王茹梅眼神看了看对面的椅子,示意殷雅璇坐下。
殷雅璇犹豫了一下,眼神中有一丝胆怯,说话声音也小,“民女不敢与皇后娘娘同坐,民女站着就好。”
她的神情,拿捏的恰到好处。
王茹梅见她如此,声音不觉也放柔了三分,“本宫叫你坐下你就坐下,站着说话不方便,难不成你要抗旨?”
殷雅璇神色一慌,说了声不敢,便坐下了。
王妹妹还和以前一样,心软的很。
“今日起,你就住在我这宫里,你的房间我已经命人收拾好了,就在公主寝殿旁边,为的是教静公主女红方便。”
殷雅璇听着,连连点头。
“静公主身份尊贵,最得她父皇宠爱,若是她不听话,你尽管告诉我,千万不要因为她公主的身份就畏手畏脚的。”
“另外,我还让我的一个宫女,名唤如霜的,这三个月就侍奉在你的身边,你有什么事,就派她去办就好。”
“如果觉得缺什么东西,直接去内务府去领,我已经将你的事和皇上说了,皇上也是赞成的。”
王茹梅一口气说了一连串的话,殷雅璇听着,只感觉时光好像回到了从前那般,她们姐妹俩坐在一起叙话的日子。
她呀,还是没变。
看得出来,她也是很爱静公主的。
因为,她没有自己的孩子。
病逝的昭仁皇后,为皇上育有二子一女,虽然两个儿子都夭折了,但起码是有自己的孩子的。
她也有亲子昭儿,又有昭仁皇后所生的静公主这个女儿陪伴。
可是王茹梅,算起来已经嫁给皇上十五年了,还没生下个一子半女的,宫里的女人,没有自己的孩子,到老了,无论年轻时怎么尊贵,也是个陪葬的下场。
故而王茹梅定是喜欢静公主这个孩子的,虽然非她所生,但也是养在身边四年多了。
“这三个月,殷姑娘就尽你所能,将静公主的女红好好教一教,总不能嫁了人,女儿家的东西一样都不会做,虽然她是个公主,将来也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可是毕竟是个女子,该会的还是要会。”
听闻此言,殷雅璇又想到中秋绣宴那天,王语笙和静公主说的话。
难道静公主真的要和亲了?
殷雅璇还想着,王茹梅却扬声喊到:“如霜,进来。”
一名宫女走了进来。
“如霜给皇后娘娘请安,见过殷姑娘。”如霜给皇后娘娘施了礼,又向殷雅璇也施了个礼。
殷雅璇连忙站起身扶了如霜,“宫女姐姐,你我都是一样的,可别向我施这么大的礼。”说完,她还向如霜还了礼。
如霜见她如此目瞪口呆,而坐在一旁的王茹梅则不禁笑了出来。
“你可是静公主的女红师傅,不知比宫女尊贵多少呢,怎会是和她一样的。”
殷雅璇红了脸,低下头去。
第五十九章 重新站起来
“好了,如霜,带殷姑娘下去休息吧。”王茹梅笑看了殷雅璇一眼。
“是。”如霜领命,带着殷雅璇下去了。
“如霜姐姐,敢问静公主之前可否学过女红?”路上,殷雅璇笑着对如霜问道。
如霜走在前面,听她问便疑惑地回头看着她。
“哦,是这样的。既然未来的三个月我要做静公主的女红师傅,那我起码要了解静公主之前都学过什么,这样方能更好地教导静公主。”殷雅璇解释着说。
如霜听后,了然一笑,说:“静公主从前并未请过女红师傅专门教导,殷姑娘你是第一个。”
按理来说,公主们七八岁的时候就要学习琴棋书画女红等,但静公主自幼丧母,皇上疼爱她,并未要求她什么。
静公主养在李连枝膝下时,她曾教过静公主女红,那个时候,静公主学的还是不错的。
虽然她有些厌学,可还算听话。
难道她走了以后,王茹梅没有教过静公主么?
到了殷雅璇住的地方,如霜指了指旁边的宫殿说:“那里就是公主住的地方,从明天起,殷姑娘便可以自行安排时间,教导静公主了。”
如霜说完回头一看,殷雅璇并没有看她说的静公主住的宫殿,而是看向了另一边的一所大门紧锁无人居住的宫殿。
那里,是十四皇子生前住的地方,是她的儿子住过的地方。
殷雅璇目光深邃,盯着那里一动也不动。
昭儿生前的样子清晰地浮现在了脑海,他的一举一动,从牙牙学语到满地乱跑,他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她都记得清清楚楚的。
如今,竟只剩下了一个荒凉的宫殿,才能证明这宫里曾经还有个十四皇子。
“殷姑娘,我们进去吧。”如霜出声唤她,殷雅璇回过神来,笑了笑点了点头。
此时宫外,参加科举的考生正相继从门口出来。
迟瑶在不远处等着,神色有些紧张,直到看见殷明昭出来才缓了神色,扬起笑容迎上前去。
“相公,晚上想吃什么?”迟瑶笑的明媚,抬手替殷明昭理了理衣领。
殷明昭眼中含笑,“竟不先问问我考的如何?”
“有什么可问的,还能有什么能难倒我家相公?看你出来时的轻松神情就看出来,你自己一点儿都不担心,那我有什么可担心的。”迟瑶说的理所当然,殷明昭听的也身心愉悦。
他娘子真是懂他。
“回家吃饭吧。”
“好。”殷明昭执起迟瑶的手,二人相携回家。
迟瑶做了一桌子菜,犒劳辛苦科举的相公。
殷明昭咂了咂嘴,平时可吃不到这么丰盛的饭菜,若是天天都科举就好了。
“对了,今日在街上,有一位将军拉住我,问我是不是来自洛城。”
迟瑶将萧煜遇到她的事和殷明昭说了。
殷明昭听了,沉吟片刻说:“也许是认错人了。”
“我也这么想的,可若是认错,也太巧了,偏偏我正好是洛城出来的。”迟瑶心头的疑团一直挥之不去,她觉的哪位将军说的话如此笃定,仿佛认的人就是自己,可她确实不认识那位将军。
“别想了,吃饭吧。”殷明昭夹了一筷子菜放到了迟瑶碗中。
迟瑶接过,筷子在饭中插了两下,犹豫着问:“相公打算何时回洛城?”
殷明昭想也没想就回答:“若我能夺得前三甲,我便回去将家人都接来,我们一家人从此就在汴京生活。”
这是他早就想好了的。
当年,他去夫子家送画,突然天降大火,眨眼之间,周围全都烧了起来。
吴司推着他在火中寻找生路,却被一块掉下来的木板砸中了后背,当即便晕了过去。
他腿脚不便,吴司又不省人事,他以为他们死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