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的小娘子》第72章


两人俱是一脸惊讶,只不过那书生是装的,罗珍儿是真的惊讶不已罢了。
竟然没考?竟然根本就没有去考!可是相公考试前后她都一直小心的伺候着,尽量的让他舒心顺心!自己那么小心翼翼委曲求全,便是想让他早日高中,自己也能得偿所愿,可是!可是他竟然根本没去考试?!
“少奶奶,您怎么了,怎么了?”罗珍儿如今的丫头是家里新招的,之前伺候她的那个,因着怀了孕已经正式的成了沈长风的妾室,如今不止不用伺候她,反倒是还有个丫头伺候着,是真的成了姨奶奶了。
气的浑身颤抖,罗珍儿这时候却是连哭都哭不出来了,她只是想着自己这些日子小心翼翼的模样,满脸怒气的朝着沈家去了。
杨元丰昨日说让人跟着到镇上数银子,还真的是数银子,两人连着去了好几个铺子,一起到了当铺里屋的时候,杨元丰便把身上所有的银子银票都拿了出来,全放到了罗桑身边,让她来数。
“我不数了。”都记不住,数了半天也没数出来有多少银子。
“咱家不是地主吗,每年秋收之后最多的便是粮食,所以我才想着开这个酒庄子的,如今看来这决定倒是没错,这才两个来月,赚了不少啊。”杨家在镇上虽然也有粮行,可是镇上便是人再多,需要到外面买米的人家也就那么多,每年都有余粮剩下,这些余粮变成了陈粮,价格便不会多好了。
如今便好了,多余的粮食直接酿酒吧。
“嗯,那这些银子要去存起来吧。”存到钱庄里还能收利息呢。
“怎么可能!傻子才存钱庄呢,放钱庄那些利息能干什么啊,这些银子得拿去买地,这个县里的田地应该是买的差不多了,得要去隔壁县买了。”
“还买地啊?”可是家里田地已经很多了啊。
“当然要买啊,这世上的生意啊就没有没风险的,就是做地主最舒服了,反正便是灾年也不可能收成全打了水漂,总能有饭吃。”杨元丰家里几兄弟秉承着的还是他爷爷的理念思想,家里有钱便去买地,买地赚了银子再去买地,所以从他们爷爷那辈到如今,他们家从原来的的几百亩田地变成了上千亩了。
在罗桑看来除了一般人家,便是地主好了,家里有个百亩水田变更过很好很好的日子了,她听阿娘说过,她刚出生那会儿,她叔叔还没过世,他们家有上百亩的水田,那时候的日子便过得很好,不愁吃喝不说,村里人也全都要巴结的。如今杨家可不止上百亩的水田吧,可是元丰他们还不满足吗。
罗桑一脸迷糊不能理解的表情让杨元丰乐的直接笑了出来,他还真没想到,这世上还真的有知足常乐嫌自己家里赚太多钱的人。
“哎,真是没出息。”
“哪有!”自己怎么就没出息了?
“好了好了,你有出息,你可有大出息呢!你相公是大地主,你弟弟将来。。。。。。你说咱家长青以后会考中什么呢?秀才,举人?状元郎?”
“你就瞎说吧。”长青好好念书的话应该能考上秀才的,至于其他罗桑便不想多想了,其实他们这些小地方的人,便是能有个秀才的功名在身,这辈子便能有个保障了,至少不会饿死自己了。
两人去杨元丰说的那个老先生那里时,罗桑还想着要送人家什么东西才好,她想了好些东西都觉得不合适,倒是杨元丰一点不担心的样子。
“元丰,我们还没买东西呢。”
“买什么买,我都带了。”
“酒吗?可是光有这个不行吧,再买点儿糕点什么的吧。”
“你别操心了,跟着我就是了,那个老头子的性子我了解。”自己堂哥进学堂的时候杨元丰虽然还没出生,可那个老头儿的事儿杨元丰听过不少,自然也就知道他的脾气,所以他不准备带什么啰嗦的东西,直接给人带壶酒,然后那日再带长青过来给人看就是了。
“现在带什么东西都没有,咱们先给他带壶酒让他见了咱们之后和人说说家里孩子的生辰,然后再把孩子带过来给他瞧,到时候若是瞧上了便什么也不用送了,若是他瞧不上那送上门也没用,他不会收的。”每个书院都有它的规矩,因为为了书院名声,资质太差的学生书院是不会收的,名气越大的书院越是这样。
“这样啊。”对于这样的事儿,罗桑还是知道一点的,所以之前才会担心,可现在她更担心了,有元丰一起也不行吗?
第六十一章
罗桑和杨元丰两人倒是一门心思的再给长青寻先生; 可他们却是不知道; 那日他们走了之后,罗阿爷特地的跑到过去; 狠狠地骂了罗阿爹一顿; 可能是当日没有说服自己儿子的缘故,自那天之后; 隔山差五的就要去他们家门前马上一顿。
“阿爹又在外面骂人了。”罗阿娘自己也是无奈的很; 长青虽然不是她亲生的,而且这孩子跟着他们的时候已经是半大孩子了,他的身世他知道的清清楚楚,怕是这辈子都会和他们隔着一层的; 可是她既然已经认了他做儿子; 便想把他当成亲生儿子来对待。
犹豫了再三之后; 罗阿娘还是开口了:“他阿爹,不然我们搬家吧。”其实早些时候杨元丰便提过了; 让他们搬到杨家村去,他们唯一的女儿嫁去了杨家村; 这里的血脉至亲却把他们当成眼中钉,他们没必要留恋这里的。
以前因着还没有长青
,罗阿娘一直没说这话,就怕别人觉得他们是投靠女儿,靠着女儿女婿养。可是现在; 他们家有长青了啊,日后会有长青给他们养老; 他们只是搬了家罢了。
搬家的事罗阿爹自己都提过了,可如今家里没钱,说什么都是白说。
“搬家是要搬的,可暂时是不行了,长青过了年槛就要入学,得要给他留一笔银子,怕是留不下什么余钱,建房子的话怕是得几年以后了。”
罗阿娘之前担心纠结,便是害怕自己丈夫后悔了要送长青去学堂的事儿,如今听丈夫这么一说,那还惦记什么搬家啊。神色立马的就轻松了起来,罗阿宁赶紧接口过去:“不急不急,确实不急的。桑儿他们如今虽然没地方住,可他们也不经常回来,屋子的事儿拖拖无所谓,还是长青的事重要。”
罗阿娘是从沈家嫁过来的,也见识过罗家以前还风光时候的日子,她自然知道家里儿子若是出息了,对一个家意味着什么。她现在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到长青身上了,就希望长青能出人头地,能比罗阿爷宝贝的罗文武还出息,这样她和丈夫便能扬眉吐气了,也就不枉她在罗家受了那么多年的冤枉气。
“这么些年,我们什么苦日子没过过啊,日子苦些没什么,只要孩子能如意就好。”说道孩子,罗阿娘便想到了自己的桑儿,她如今总算是可以不用担心女儿了,就凭着元丰对长青的事儿这么伤心,也能知道元丰对桑儿差不了。
冬日里田地里的活虽然少了,可是对于想要挣银子的人来说,什么时候都是好时候,从决定送长青去学堂那天开始,罗家两夫妻便没有一日闲下来过。
药草这个东西一年四季都是有的,只是每个时节生长的东西不同罢了。到了冬日,可是采山参的好时候,便是遇不上山参,若是能割上一天的白草,也能卖上好些银钱的。
罗阿爹整日在山上忙,罗阿娘便在家里做绣活,以前她做绣活的钱全都贴给了家里,都没有存下什么,如今一个来月之后,银子都在自己腰包里,她才发现以往她每年里至少要给家里赚回来二十来两银子。
“长青,过些日子,便是你姐夫带你去书院的日子了,这几日你好好的在家温书,有什么不懂的就问阿娘,咱们既然要学就去最好的书院,不去镇上的私塾。”元丰找的竟然是青山书院,罗阿娘做梦都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孩子也能去那里念书。以前,家里的文武便在那书院读书,记得文武过了书院应试的那一年,桑儿阿爷高兴地不得了,连着几日让家里做了肉,而且那几天村里也陆陆续续有人到家里道贺,那样子就好像家里已经出了个秀才公或是举人老爷了似的。
“嗯。”从对着家里人点头,承认了自己确实是想去读书那天开始,长青便再没有说过什么他读书会让家里有负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