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王爷最宠妻》第53章


幽蝉笑呵呵地拍了拍丽主演的额手背,“别怕,姐姐在这儿。”转而又冲李越道:“世子,李县主是我请来的。多日不见,很是有些想念了。”
话音一落,李珠妍忍不住冲李越吐了吐舌头,李越强撑着面子,眉头却很是皱了皱,过了半晌才道:“既如此,那我就不打扰你们说体己话儿了。不过,珠妍,幽蝉的伤好没好,你不可闹人家。”
李珠妍很是不耐烦地回了一句:“知道了,比母亲还要唠叨。”
李越瞪了李珠妍一眼,却是回头便对幽蝉温柔如水,“那我改日再来探望姑娘。”
幽蝉起身回了个礼,李越便转身出了屋。幽蝉望着男人修长挺拔的背影,忍不住轻轻叹了一口气,人是不错,只是身份悬殊太大了,还是早早断了比较好,免得将来恩人变成了愁人。
幽蝉脸上的细微的表情变化自然尽收李珠妍眼底,她淡淡一笑,原来如此。
“幽蝉姐姐,你伤好了以后有什么打算?”
幽蝉闻声回过了神,回身做下,淡淡道:“我本是江湖儿女,自然是天大地大四海为家,没什么居处的。”
李珠妍听闻,忙拉过幽蝉的手,颇有些感念道:“我是最羡慕姐姐这样的人了,来去自由,了无牵挂。可是奈何人各有命,也强求不得。我也知道姐姐是自由惯了,一是安顿下来还有些不适。姐姐叫我来,恐怕是为了辞别的吧?”
幽蝉神色一顿,继而微微一笑,“县主聪明。”
“姐姐无需挂怀,本就是姐姐救了我哥哥,于整个镇国公府有大恩。但是眼下,妹妹还有一事相求,还望姐姐考虑一下。”
“奥?妹妹尽管说来,姐姐定当尽力而为。”
“哎,说来话长,前几日在佛寺时我大姐不知道遭遇了何事突然闹着要出家,结果这次留在佛寺就没回来。我家老祖宗是看着她长大的,自然又急又气,这下便身子有些不好,一直胸口疼,请了好些个大夫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愁坏了家中的老小。我是想着姐姐医术高超,能不能帮忙诊治则个?再者,姐姐的伤虽然好了大半,但还是没利索。这样,在呆些时日岂不是两全其美?”
幽蝉微微一笑,“我这样的怎好在镇国公府的贵人面前班门弄斧呢?”
李珠妍拉住幽蝉的手,亲热道:“姐姐就别在谦虚了。前些日子你教给我的驻颜养生的法子可是顶顶好用呢。我把方子介绍给了府里的女眷们,个个赞不绝口,就是老夫人直夸你,再三嘱咐我等你伤好了以后,带你过去见一面。”
“真的?”
“自然是真的啊。姐姐,你医者父母心,就当可怜可怜妹妹吧。长辈们一把年纪了,身上有病痛,做小辈的看着也心痛啊。”
幽蝉低头思量了一番,也是这么个理,左右她出去也是浪迹江湖,没个稳定去处的,也全当积德向善吧。
“既然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太好了,我就知道姐姐你最是心善了。”
出了翠云楼,李珠妍转身朝后一望,不由得笑起来,没想到哥哥那个活阎王有一日也会醉倒在温柔乡里。也罢,谁让是一母同胞的新兄妹呢,依照他那个性子,就算等她做祖母了,儿孙都坐满了堂也追不上人家姑娘,她也得顺水推舟,帮一把才是。
在者,卖哥哥这么大哥人情,在赵基的事情上也能多份助力不是?
家宴上,老夫人神色郁郁,没吃了几口就下了桌去歇息了。李广然三兄弟陪着好生安慰了一番,见老夫人沉沉睡去了这才又回席。
今日原是商量着二房,三房出府独立的事情。因着老夫人身子不爽,李广云和李广德匆匆一说,也没再言语。倒是李广然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二位如今也算京都中有头有脸的人了,且手中都有实权,万事都要小心谨慎。我瞧着铜华胡同和昌平街有两处不错,你二人可自选一处择日开府。有什么难处就跟我说,都是一家人。”
其他人都在低头思量,唯有张氏面有不忿,李广云和李广德好歹也是皇上亲封的三品大员,那铜华胡同和昌平街是什么地方?都是来京都的商人,外放官员暂居的落脚地,虽说繁华,但都在外城,与京都真正的贵人圈子差了十万八千里。她又如何能愿意?
当即把筷子一放,不咸不淡地开口。“大伯,铜华胡同和昌平街两处是繁华富庶,只是我家老爷是礼部文官,在那里不太合适吧?”
李广然眼睛一眯,淡淡一笑。“那弟妹觉得哪里合适?”
张氏转了转眼睛,“前几日听对门尚书府的夫人说大西街有所房子不错,是前朝文阁大学士的故居,价位也不合适。大伯,您觉得呢?”
李广然故意拖长了音,“奥,原来如此。弟妹果然众书香熏陶,教的两个女儿个个气质出众啊。只是女子吗,读再多书也只是消遣。男儿们读书才能光耀门楣,你说呢,三弟?”最后那个弟字把李广德叫的心惊胆战,早在他和二哥李广云得了官职那天,李广德就跟他们深刻地分析了朝堂的局势,如今三派党争,人心惶惶,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叫他二人管好后院,洁身自好,万事谨慎。
他自小也十分佩服大哥李广然,自然和二哥一样谨遵教诲,哪里会想到这张氏越来越糊涂,全然没有脑子,不仅惹出了好多事,眼下还要让他和大哥生出嫌隙,一口牙都要咬碎了。只得冷冷一笑说道:“大哥,张氏是跟您说笑呢。您把别放在心上。”
张氏被李广然讽刺生不出儿子却穷酸讲究,又见李广德如此,心里一阵恼怒,忙唤了一声老爷。却不想柳姨娘眉眼一勾,全然不把张氏放在眼里,笑呵呵地对李广然说道:“国公爷,前几日我陪着老爷去看宅子,有一处丰哥儿很是喜欢呢。是吧,丰哥儿?你快跟大伯父说说你是不是特别喜欢那里池塘里的大胖金鱼啊?”
丰哥五岁,长得白润细嫩,圆圆滚滚的,很是惹人喜爱,当下便眉眼弯弯,冲着李广然笑着说道:“大伯父,那里还有大柿子树,姨娘说秋天会有长出灯笼那么大的柿子呢!”
丰哥儿一遍说着一边比划着,逗得满屋子的人哈哈大笑,哪里还有人搭理张氏。张氏满脸通红,还要张嘴说些什么,李广然哪里肯给她机会,忙让柳姨娘把丰哥儿抱过来,笑呵呵地逗他:“那丰哥儿愿不愿意在那里住啊?”
“愿意,愿意,那里有好几家点心铺子,里面的佛手酥可好吃了?”
“好好好,改日也带大伯父去尝尝。广德啊,我看丰哥儿这么喜欢,你就选拿出宅子吧。钱尽管让你嫂子从公账里走。就当是为兄祝你乔迁之喜了。”
李广德忙从位子上起来,从李广然作揖道:“大哥,这怎么好意思?”
李广然抬头看了看弟弟,拍了一下他肩膀,“怎么,跟你亲哥哥还客气?”
李广德只好应了,刚坐下,却听到李广然说道:“丰哥儿过了年也六岁了,前些年你在岭南,那边凶山恶水,想必也没什么好先生。如今到了京中可不一样,咱们李家越儿这一代男丁单薄,可要好好培养着。你说呢?”
张氏本来就被刚才定居的事儿气的不轻,这下又听李广然说起李丰的事儿,一双手都要抠烂了,这怎么得了,那只是一个小妾生的儿子啊!
“大伯,这您放心,我们家老爷已经请了京城中做好的先生了,一定不会亏待丰哥儿的。”
一直在看好戏的李珠妍捂着帕子笑了笑,“三婶就是个再心善不过的人,放着自家祠堂宗学不去还找什么先生啊,前几日我见二弟弟一个人在祠堂,怪孤单的,上前一问,原是哥哥他忙于明年的春闱,好长时间不陪他读书了。三弟弟年岁与他相仿,去做个伴不正好?”
张氏一听,犹如五雷轰顶,让李丰去祠堂!历来,那里可是只有嫡妻嫡子才能去的地方,其他的庶子别说进去,就连身份稍低些,进去上柱香都不能的,李珠妍怎么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珠妍,不是三婶说你,你为丰哥儿好,三婶和你三叔是记在心里的,只是祠堂的宗学,只有嫡子才能进去啊。”
李珠妍嫣然一笑,“三婶啊,我知道啊,不就一个名分啊。三叔就这一个独苗,再怎么说也是咱们李府小辈的三个男丁之一,老夫人也疼的不得了。咱们能不看重吗?更何况,不就一个嫡子的身份,改日过继到您的名下,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宗学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三叔,您觉得呢?”
李广德听了李珠妍这话,心里恨不得开了花,他早就想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