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他心有白月光》第106章


这高丽人可能听不懂穆旭东说的话,但是一旁有一个却听懂穆旭东的话,他神情紧张而又谄媚道:“将军若是喜欢,都给将军的,只是希望将军能放过我们。”
穆旭东目光转向这人,“你会大周的语言?”
“会的,学过一点。”
穆旭东想了想道:“你们现在竟然都需要靠抢粮食才行了吗?”
高丽人并不答话,穆旭东见状笑了,“现在瞒着有什么用?你们的行为已经说明了一切。”
高丽人更加惶恐,磕头道:“还请将军放了我!”
穆旭东没说话,只是挥了挥手让人将他们带下去,一开始其他高丽人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看着身边会大周语言的高丽同伴惊恐高呼的样子,他们仿佛知道接下来会面对的是什么事情。
大周的其他将领见到穆旭东的行为并不觉得有什么,两军对战本就如此,如果不是高丽狼子野心想要趁着大周皇室内乱插一脚,现在大周也不会主动发兵攻打他们。既然他们做了,就要承担后果。
穆旭东道:“高丽的情形也坚持不了多久了,传命令下去,今天早中午让将士们放开了吃,咱们争取将这伙人赶回高丽!”
众将士听后热血沸腾,当天中午用过饭,穆旭东带兵行军,等日暮来临的时候,已经大胜了一仗,看着高丽灰头土脸地逃离,众将士也满脸喜气。
他们并不急着回到锦阳城,毕竟这里距离锦阳城也不远。因此晚间的时候,穆旭东召集诸位将领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
“咱们现在将高丽赶走了,但是并不代表大周能够永远平安无战事。”
有将领问道:“那将军您是怎么想的?”
“将高丽变成大周的腹地。”穆旭东缓缓道。
下面诸位将领听见这话后都热血沸腾的,有什么样的功勋能够比得上给大周带来百年安稳还重要的?
穆旭东又道:“只是现在咱们的粮草装备并不丰富,若是等到朝廷的支援,想来应该还需要很久。锦阳城中有武器,粮草需要等着蒙家军回来。”
有将领不解,问道:“为何要等着蒙家军回来?”
穆旭东道:“草原牛马多,我已经接到他们传来的书信,上面表示太多的牛羊,他们有的杀了有的交给朝廷派去的官员交接,这些牛羊可以留给后面去草原的百姓使用。而他们已经杀了的牛羊,也按照锦阳城书院院长的烹制方法,制成了牛肉干,到时候咱们随军带上牛肉干,再将锦阳城中已有的粮草带上,便足够了。”
“没想到行军打仗,竟然还能天天吃到肉!”
“不仅能够吃到肉!还有军功等着咱们!”
“嘿!我看这一仗赢了我回去之后提亲,我那老丈人还敢瞧不起我的!”
“哈哈哈哈!”听了最后一人说的话,众人都笑了起来。
穆旭东则道:“既然如此,明天清晨咱们行军回锦阳城,等待蒙家军回城。”
众人应道:“遵命!”
第二日清晨,穆旭东带着大军回锦阳城,同时安排了人给京城送信。送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向小皇帝请求能否出兵攻打高丽。
因为回城的时候速度快,相较于前去与高丽作战时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现在回城竟是一天都不到。
穆旭东在营帐中处理完了所有政务之后,已经夜深了。他想了想,还是牵过自己的马,骑马回了家中。
守门的小厮听见敲门声的时候,嘴中嘟嘟囔囔的,等一打开门,见到门外是自家主子的时候,惊得瞌睡都消失了,忙问道:“主子!您回来了?”
穆旭东用手示意让他小点声,“锁了门你自去休息吧。”
小厮应了一声,又帮着穆旭东把马牵到马厩中。
而穆旭东则是进了内院,悄声洗漱之后,又偷偷钻到了已经睡着了的李清秋的被窝中。
李清秋觉得自己仿佛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里她梦到了小时候被狠心的叔叔绑到了山上,她拼命地跑啊跑,想要找一个能够躲起来的地方藏着。
隐隐的,她觉得自己身边有一个人,她扭过头一看,竟然是东哥哥。她听见东哥哥对她说:“有我在,我保护你。”
说着他们就一起跑进来一个山洞,东哥哥怕她冷,还特地给她烧了柴火让她暖和点。
只是柴火越烧越旺,李清秋觉得整个人都要被火烤化了。
她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只见自己躺在棉被中,之所以觉得热,是因为她没办法踹被子,上半身被一个胳膊压着,下半身还被一只脚压着。
李清秋先是大惊,随着她起身,便看见了睡眼朦胧的穆旭东。
李清秋以为自己还是在梦中,她倒下身又抱着穆旭东睡了起来。
可是躺着躺着却觉得不对劲,这个梦有点真实,尤其是停留在自己柔软处的那只大手。
李清秋睁开眼看向穆旭东,忽然紧紧抱住穆旭东,将自己整个人都埋在穆旭东的怀中,“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都不告诉我一声!我还以为刚才是在做梦呢!”
“那现在呢?”穆旭东说着亲了亲李清秋的额头。
只是没有给李清秋任何回答的机会,就吻住了怀中女人的双唇,似是要将自己所有的想念都通过行动告诉她。
与人生得意的穆旭东不同,身在京城的小皇帝正面临着大臣们的“催婚”。
荀轲听着下面言官一张巧嘴说着,但心里头想的则是,什么为了国家考虑,实际上是为了某些臣子考虑吧,毕竟家中要是有个皇后,不管是说出去好听,还是靠着皇后的名义行事,都有便宜可以占。
荀轲也没打算和这些朝臣硬着来,听完一个又一个言官说的话之后,荀轲很是冷静问道:“先帝故去多久?”
荀轲一说这话,下面的言官立刻冷汗直流,是啊,先帝刚走,他们就劝着皇上立后,这不是大不敬吗?
但是有些反应快的则道:“天子守孝以天代年,如今已经出了孝期,可以。。。。。。”
没等这人说完,荀轲自己道:“但身为儿子,理应尽孝,若是朕都不顾祖宗礼法,如何为天下人做表率?是以,朕决意为父皇母后守孝三年,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皇帝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作为臣子能够说什么?要是再劝着皇帝选妃,那无异于不忠不孝啊!
众人忙称赞圣上贤明,又言说圣上一片孝心,先帝知道定会开心云云。
被朝臣称赞的荀轲散了大朝会之后,行走在御花园中,却来到了当年经过母后宫中的那条路。荀轲进去又追念了一会儿母亲,然后才离开皇后宫中。
看着相同的小径,他忽然想到那年还小,武安侯夫人带着那个粉雕玉琢的小团子进宫的场景。小小的、粉嫩粉嫩的,比他两个妹妹还要好看的女孩,现在也长大了。
他又想到了锦阳城初次见面,那个红衣少女热情似火。
荀轲忽然想到母后还未离世时与自己说的话:“母后总是希望你能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陪伴在你身边。”
荀轲快步回到自己的当年住过的东宫,又从宫殿内的一个小抽屉中翻出来一个木盒子,里面细细记着当年对穆停云的调查。
他还记着当年的自己在看到这份调查的内容后,是有多敬佩这个小姑娘。
调查记录的最后,是一张画像,荀轲缓缓展开画像,却觉得画像上的少女与自己见到的没有一丝一毫相像之处,他觉得可能是少了一些灵气吧。
于是荀轲自己展开纸张,笔尖轻舔墨汁,缓缓落下了第一笔。。。。。。
第一百章 
最后一笔收尾,荀轲看着手中的画像,脸上是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笑容,红衣纷飞,耳边仿佛还是锦阳城初见时女孩爽朗的笑声。
“你们可是京城来的?”
“可是你们进城后,我听你们说话的声音像是京城口音啊!”
荀轲并不想被别人知道自己心中的小秘密,他将画像轻轻卷起,依旧留在了并不常来人的东宫中。
刚刚转身出了东宫,就听自己身边的小太监道:“圣上,边疆传来战报。”
荀轲刚刚继位,本能地有些惧怕战争,尤其是他自己刚刚经历过皇室的变动,对于这种事情更是下意识的厌恶。
但是自己已经坐在皇位上了,只能硬着头皮去听,哪怕他有几分害怕,但也不能在其他人面前表现出来,“说。”
小太监语气惊喜道:“据传回来的消息,摄政王已经率领坝上大营的将士将高丽大军赶走了!”
荀轲以为是有战争要来临,没想到竟然是个好消息,当即也大喜道:“不愧是摄政王!”
紧接着,荀轲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