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调炊饭香》第149章


杨二爷脸色微沉,“老王,苑木行是你的还是我的,现在连我的做的决定你都要干涉么!”
王掌柜瞧了瞧杨二爷的脸色,倒不是怯了,他知道杨二爷这已经是给他留了面子了,要不他年纪大些,杨二爷早把他赶出去了。
就这一点,他也可以倚老卖老一下,他笑了笑,“二爷,你这说哪的话,苑木行一直都是您的,我只是觉得,把吴老爷家的单子推了,怪可惜的。”
杨二爷到底顾忌王掌柜是十几年的老伙计,并没有真正发火,他不明所以的笑了下,“老王,咱要是接下吴老爷这笔单子,几个柜子就得一个月的工期,你说说,这一个月里,咱能挣几个钱?”
王掌柜不明白杨二爷为啥这么问,可他觉得,那几个木柜子算起来,怎么着也比那几个破拉板子能挣钱啊!
不过他是做掌柜的,东家问他他得大,那个吴老爷娶得是第三房姨奶奶了,要的料子不算好,但是算下来,这笔单子还是能挣个百八十两的。
杨二爷听后笑着说道,“老王,你信不信,咱在这搓衣板上赚的钱,绝对不比这单子少。”
王掌柜当然不相信了,可他也不敢明着跟东家叫板,他没有接茬,只清了清嗓子,“二爷,我老头子人老了就嘴碎,您别往心里去,我想到了二爷你原先总是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他说着看杨二爷一眼,“二爷,您常说,生事勿进,熟事勿离,不知您还记得不?”
杨二爷似乎也想起啥了,他哼哼笑了俩声,“老王,你的琢磨的我知道,你年纪比我大,我的话不好说的太满,可就在咱这一行里,我还不至于会看走眼!”
王掌柜微微皱了皱眉,瞧着是说不通了,这二爷要是决定了的事,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既然如此他也不管了,横竖这杨苑木行也不是他的,二爷要折腾就由着他去好了。
杨二爷不清楚王掌柜想的啥,但是瞅他的神情,他多少猜到些
他指着王掌柜,摇了摇头道,“老王啊老王,你真是越过越回去了,才你说的昨儿那家作坊拉了俩车板子,下午来墩货的贩子就拉走了七七八八,这你还看不出来什么吗?”
“二爷,你也不是不知道,我老头子都老眼昏花了,能看来个啥啊。”王掌柜心里腹诽几句,他要是能看出啥来,那他就当东家去了,还用得着在这儿受他这份儿闲气么。
杨二爷又是一笑,道,“老王,那你倒是说说,咱这柜子套椅费事儿,还是那楚家木坊的搓衣板子省力?”
二爷这不是明知故问么?拿一个小板子,能费多大力气?
王掌柜一开始还转不过弯来,后面一琢磨,他瞅着杨二爷,“二爷,您的意思是?”
“老王啊老王,你也不想想,这楚家作坊里招的工人伙计都是在街面上打散工的,他们除了有些蛮力,那是一点手艺都没有的,咱这里要招伙计,必须得让老师傅带上一阵子才能到作坊去,可他们,那楚家木坊一开门就能买卖,在这一个多月里,他们出货的量是越来越多大,差不离一车的料子,就能造一车的板子,我话说到这里,你还看不出这里头有啥猫腻么?”
杨二爷似笑非笑的说完,看着王掌柜扬了一下手,王掌柜琢磨了一下,这才恍然大悟,“哎呀呀,二爷,还是你想的周全啊!!”
就过去盯梢的伙计回来说,这楚家作坊最近差不离是隔两天就进一趟料子,出货也差不离这么多,这就说他们那个木坊出的次品少,这出的次品少,就是说造这劳什子,用不着啥手艺么。
杨二爷好笑的笑出声来,对王掌柜说道,“那些小伙计学个两三天都能跑到咱们眼皮子底下赚钱来,要知道咱们可是那些小木坊的祖师爷,这钱赚的就跟在大街上捡的一样。”
说着他看向王掌柜,“你说呢?”
王掌柜一听便笑了出来,“二爷,听你这么一说,我这心里就有底了,咱作坊里有的是能人,那可个顶个的好,他们……”
杨二爷打断他的话,“行了老王,接下来你知道该咋做了么?”
王掌柜笑么呵的答应着,“二爷您放心,一会儿我就到作坊里让伙计们把作坊收拾出来,让他们腾地方造板子,横竖这几个月咱也接不到啥单子,不赚白不赚。”
杨二爷哼哼笑了笑,让王掌柜去告诉车老拐,要他盯好那个楚家作坊,多留些心眼儿,看看那些到楚家作坊墩板子的都是些什么地方的人。
王掌柜心知肚明的一笑,“二爷放心,车老拐是咱的老伙计了,他知道分寸,我待会让伙计们把作坊收拾出来,就让他到楚家作坊那里蹲着,寸步不离一天三顿我叫人给他送吃的,您放心好了。”
杨二爷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出了口气,“哎,老王啊,我现在觉得我也是老了,以前费那么大的劲儿才在双阳镇弄到了这家店面,又守了十几年才有苑木行这个牌子,没想到那个楚家作坊才在镇子上开了几天就有这么好的成色,再过不久,这小作坊就要变成大作坊了……”
王掌柜以为杨二爷是上心,寻思着也说了俩句,总归是什么好听说什么,说楚家作坊原是俩口子开的,他们也是走了狗屎运才琢磨到这搓衣板子啥的,且镇子上的人也是一时图个新鲜罢了。
“老王,你以为我真的是老了么!”
杨二爷不等王掌柜说完就打断他的话,他一脸自负的嗤笑了一声,“那个叫什么楚家作坊的,遇上我,他们的买卖也算是做到头了……”L
☆、第一百五十七章 咋还能闲着
双阳镇这个月份隔三差五便要下一场雨,今儿也是这样,下雨了就没人出来,连墩货的担货郎也不来了。
“这雨怕是一时半会儿不会停了,估摸着得下一天啊。”
刘氏探出身子到外头,埋怨了几句回到铺子里,甩甩手上的雨水念叨着,“哎哟,也不知道你六哥跟楚戈啥时回来。”
“估摸着就这一俩日了吧,他们都出去七八天了。”
秀娘坐在铺子里,有气无力的答应了一句,外头滴滴答答的下雨声,她看着抽屉里少的可怜的几两银唉声叹气。
刘氏听着不对劲儿,问秀娘这是咋了,秀娘便说今儿买的这些银子,算下来估摸着给后院的伙计发工钱哩。
“扑哧”一声,刘氏忍不住笑了出来,“哎哟妹子,我今儿才真的觉得你是当上掌柜的了,合着都开始发愁了。”
秀娘没好气地看了刘氏一眼,“六嫂瞧你说的,我这不是着急么,以前就我跟楚戈俩人,也跟就没想那么多,如今咱这可是带着十来个人哩,这是十来张嘴的吃喝都系在咱身上,我能不着急么。”
刘氏只得笑道,这做买卖就是这样,有时好的话一天赚下的钱顶后面好几天哩,要是遇上买卖不好,也就跟今儿一样了,不过这才是过了晌午,今儿还没过去,说不定下半晌买卖就好咧。
秀娘听着淡淡一笑,刘氏这是变着法地与她说话,她也知道这做买卖没有天天好的时候,可如今自个儿主事,到底还是要操心些。难怪原先楚戈一听说她要开铺子做买卖,也是一脸的担忧,那时她还觉得楚戈是杞人忧天,现在多少有些理解他了。
刘氏瞅着秀娘心里烦,就琢磨着让她自个儿待会儿,说是到后院去瞧一瞧,这会儿下雨。李老伯那里做不了工。说不定大伙儿都杵着闲唠不干活哩。
秀娘扯出个笑来给刘氏,等她走后,她在铺子里又坐了小半个时辰。还是没有一个人来,她也不想等了,琢磨着去后院让王二他们把铺子关了,今儿早些时候下工。反正下雨也没人。
然而当她起身准备到后院喊人时,柜台前倒是来人了。他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冲秀娘道,“那啥板子一个多少钱?”
秀娘回过头,见来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大叔。估摸着是给他婆姨买的,要不总不能是他自个儿使得吧。
她便笑道,“一个八吊钱。”
那人摘下斗笠。“这么贵啊,能少不?”
“大叔。我家这板子一直是这个价的。”
那人没再讲价,而是让秀娘拿俩板子让他看看,他接过手细瞧了一番,嘀嘀咕咕的就说了,这俩板子不是同样的木料,轻重差得多,还说大小有差别咋咋了的。
都说嫌货便是买货人,秀娘想着这一点,就跟他说了,她家的这些木料都是从外头的木料作坊里拉来的,这大山里的树那么多,总不能让人家就可这一种树砍吧,还有她家这些板子也不是一个人造的,就算是同一个人造的,这手指头伸出来都有长短哩,更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