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别走》第21章


那侍卫也是暗卫之一,闻言一愣,如实回禀道:“没了,就这一封。”
萧承启皱着眉“嗯”了一声。
侍卫见他无甚吩咐,就退出去了。
萧承启兀自又将手里的信看了两遍,谢柔在信里提到了几座城的名字还有一路的景色,寥寥数语,却也十分生动,萧承启仿佛能透过字迹看到女子的笑容。
出宫以后她似乎过得不错,这个判断让他微微怔了一下,心底冒出一些奇怪的酸涩来,而且她在信中没有问他的境况,准确来说是根本没提到他……萧承启意识到这点,一颗心好像被什么东西提着,怎样都放不下,最后沉重的吐出一口气来,把信件放在一边。
卓海进来的时候,萧承启正准备往外走,说是要去御花园散心,卓海自然跟在了后面。
御花园里的梅花开了,为了讨个喜庆种的都是红梅,只是萧承启在皇宫住了多年,再好的风景也赏腻了,因而这一趟确实只为纾解心情,没什么可看的。
但是从卓海的角度看,萧承启一双眼睛是在瞅梅花的,于是他道了句:“今年的梅花开得不错,小老儿让他们折几支放在屋子里。”
萧承启心情欠佳,瞥了一眼道:“宫外的肯定比宫里的要好看罢?”
卓海一怔,道:“陛下,这倒不一定,宫里这几株选的是最好的品种,又精心培养,外面的怕是比不上的。”
萧承启皱眉道:“宫外何止有梅花,要什么就有什么。”
他这话说得不是个滋味,卓海半天没反应过来,不知他为何而纠结,后来才顺藤摸瓜猜出点苗头,谁在宫外面?皇后啊。皇上是觉得皇后喜欢外面的风景,将他抛到脑后了?这么一想,他瞬间眼明心亮,劝道:“宫外宫里风景都不错,这得看个人喜好,有人喜欢外面的草,有人喜欢宫里的花,不能一概而论,陛下要是想知道,还是问问本人比较好。”
萧承启轻哼了一声。
不过他显然劝到点子上了,萧承启没再盯着梅花,终于挪动步子,顺着碎石子小路往前走了。
卓海无奈的笑了一下,只道:皇上硬生生闷着不说,这是何苦来哉?看来他当真是老了,搞不懂年轻人的心思。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亭子,萧承启不想这么早回殿里面对政事,就一个人坐在石凳上摆弄常年放在桌上的棋子,卓海知道他要散心,可这心散得反而让他这个陪同的人揪心。
自家皇上怎的这般辛酸……
“陛下,后宫有不少会下棋的妃嫔,就算您不喜欢她们,叫来打发时间也好。”
萧承启道:“不必了。”后宫女子大多贪婪,有一次就想要第二次,所以他一次都不想搭理。
卓海只得看着萧承启自己和自己下棋。
下了有半个时辰,两人听到一阵歌声,萧承启手上顿了一下,卓海也没太在意,宫中想以歌声争宠的不在少数,不知哪个妃嫔打听到了他们的行踪,在御花园准备和皇上偶遇,卓海看萧承启皱眉不语的样子,就知道他打算晾着此人,下棋也好,唱歌也罢,他都是不打算理会的,卓海也就没有多事,任由那俚语小曲儿唱了一遍又一遍。
在唱到第五遍的时候,萧承启下完了一盘棋,扔了棋子对卓海道:“以后御花园让侍卫守紧门,不要什么人都放进来。”
卓海领命。
“今天朕网开一面,给她个机会,不是喜欢唱歌么,就在御花园里唱一百遍,不唱完别回去。”他冷笑了一声,补充道。
卓海躬身行了礼,打发小太监去看着,这段小插曲就算过去了。
然而到了这天夜里,萧承启才发现,这首曲子没有那么简单。
他做了一个梦,梦里竟然再次听到了这样的俚语,下午御花园里的小调就像是个钩子,把记忆里的什么东西勾了出来。
那是一座黑漆漆的宫殿,他身前还有一个女子,看侧影似是早逝的母妃,她正在整理他远行的衣裳,一边抚摸布料,一边哼着不知名的曲子,他咬着牙站在黑暗的角落,浑身冰冷,听不进去任何声音,然后他拽着母妃的衣角道:“我不想走。”
母妃揩了眼角的泪,转身就去求父皇和右相,他在门口等着,然而没等到旨意,却亲眼见到母妃在和右相争论一番后,当着父皇的面撞向缠龙的金柱,脑海里的歌声戛然而止,满眼的血色冰凉,从梦境延伸到真实的世界,他第一次在梦境里冷得发抖。
门外寒风凛冽,吹得窗棱发出呜咽,萧承启抱着绣了龙纹的被子霍然坐起,全身已在刹那间被冷汗浸透了。
“陛下……”卓海听见响动,在纱帐外问安。
萧承启眼睛里布满血丝,心脏在胸膛里突突跳跃,他抓紧身下的绸面,嘶哑开口道:“下午是谁在御花园里唱歌?”
卓海已觉不好,心里咯噔一下,道:“是新晋封的文婕妤。”
“即刻削去封号位份,软禁宫中,若再敢胡乱唱歌,就不必留着了。”
卓海接旨,连夜处置了文婕妤,复命时他望着满脸沉郁的皇帝,关切有之,更多的是深深的愧疚,他跟随萧承启数年,竟然在此事上有了疏漏,那俚语和萧承启母妃家乡话是一样的,萧承启当年年纪小不大记得,但禁不住一遍遍唱出来,这和反复提醒没有区别!
怎会这么不小心……
他一边苦恼着,一边禁不住想道:要是皇后在就好了。皇后不在,后宫竟有种失控的感觉。
作者有话要说:萧直男:皇后不在的第一个月,想她
卓海:皇后不在的第一个月,想她
第19章 客栈偶遇
皇宫里的事谢柔是不知道的,他们一行走走停停,从一家客栈去到另一家,沿路卓远偶尔消失,看来是去调查流民的事,谢柔也未加约束,由着他去查。
这日他们落脚在吴城,看着大批衣衫褴褛的流民坐在街边,卓远和卓生心生警惕,驾车远离他们,流民居无定所,满怀愤懑,很容易会被一点小事激怒,打架斗殴常有之,聚众抢劫也有可能,很难再将其称为良民。两人有武艺在身,但贸然出手会被官府盯上,不利于隐藏身份,所以还是避开为好。
当然世人中也有关心这些民众的人存在,他们和流民擦肩而过时,就看见一个身着蒲青色长衫的男子半蹲在流民中询问着什么事,只是不晓得为何,几人说了几句话,那些民众情绪有些激动,推了那个男子一下,男子姿势不稳,差点撞上马车的轱辘,卓远一把扶住他,那男子略显狼狈的直起身道了谢。
等到了客栈安顿下来,几人发现,这个男子竟和他们住在同一个地方,吃饭的时候都是邻桌,那个男子也没想到会那么巧,端着茶水走过来,先和卓远打了招呼道:“在下谭清远,方才多谢壮士出手相助,说来咱们也是有缘,这一路上见了不止一面。”
谢柔几人都怔了一下,谭清远道:“在下从凤阳出发北上,恰与诸位同路,我曾见过这位公子在破庙里向流民分发钱粮。”
他指的是卓远,谢柔明白过来,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想来公子亦是心善之人。”
她的话语轻柔,模样又是万里挑一,谭清远不曾见过这样好看的女子,不禁多看了两眼,又知太过唐突,很快收回了视线,只冲她微微一笑。
谢柔客气地颔首。
“在下要去兖州,不知各位要往何处去?”谭清远好奇的问道。
谢柔不方便和他多说,含糊的道了句北面,谭清远听到她的回答就已明了,知趣的没再继续问下去。
回了屋子,谢柔意外收到了萧承启的回信,是卓生亲自送来的,信里面提醒她一路小心,还细致的写了几个赏雪的好地方,其中一处好像离此地不远,她就问了问卓生是否知道具体位置。
卓生道:“就在城外三里,陛下定是去过,否则不会知道那地方的。”
谢柔抿了抿唇,据她所知,萧承启自从进了皇城就再没出来过,这些景致也许是他被押往图坦国时意外知道的,对他来说凄凉大于美好,可信中他确言语轻松,浑然不觉有什么异样,若不是她习惯细想,还真的会被他哄开心。
所以当卓生问她要不要去赏景,谢柔叹着气拒绝了,想想这条北上的路年幼的他也曾走过,纵然打算少想他一点,她还是难以克制的心疼起来。
只要事关他,难过、欢喜都变得容易,她放下信不知该说什么好。
傍晚夜色深浓,她将信放在枕边睡了过去。
这一晚她睡得并不好,夜间客栈外响起一阵喧哗,她被吵了起来。隔壁的雀儿和云姑也惊醒了,穿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