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落农家》第154章


两人少了儿女情长,全是利益上的你来我往,互相合作的同时,彼此又都提防一二。
所以时间长了,加上也熟悉了,她这态度不卑不亢习惯了,在外人看来,一个女子和萧景睿谈笑风生的简直是大胆。
可别忘了,李青穗现在也算富甲一方的女商人,她和沐王府已经是联手合作的关系,在萧景睿面前,自然不可能像他那些姬妾似得,卑微侍奉,说句话都要小心翼翼。
更何况她和萧景逸之间的事情,这位沐王爷都是知情人,外室一说那简直是无中生有。
至于萧景睿喝了两口茶,被亲生儿子,气到失态的情绪,这才从新稳定下来。
结果一抬眼,萧景睿就瞧见,楚环珍正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紧紧盯着李青穗看呢。
到底做了近十年的夫妻了,楚环珍心里在想什么,萧景睿岂会猜不出来。
这亲生儿子才闹过一场,萧景睿可不想自己的王妃,在做出吃醋耍小性子,针对李青穗的事情出来。
否则李青穗真在他府邸里出个闪失,这要是被萧景逸这个小活祖宗知道,非和他这个兄长翻脸不可。
所以萧景睿不禁又烦躁起来,将茶杯向着桌上重重的一放,语带责备的说道:
“慈母多败儿,既然王妃适才拦着本王,那你平日里就该将启儿管教好,瞧瞧他那顽劣的样子,哪里有个王府世子的样子。从小看到大,十岁的孩子就敢说出,要用弩箭伤人的话,将来若是长大了这还得了,岂非要变成纨绔子弟。启儿生母过世的早,当初我将你迎娶进王府时就说的清清楚楚,这孩子是我的嫡长子,你若无法将他视若己出的看待,用心的去循循善诱,那这沐王府嫡妃的身份你便不配来坐。十年过去,你看看这孩子被你管教成什么样子了,而十年前本王这番话,到现在仍旧作数,楚氏你好好回去想想吧,反思一下自己,说不定你就知道,将来要如何教导启儿了。”
被萧景睿如此一番训斥,还是当着李青穗这个外人,以及偏厅里所有奴才的面,楚环珍眼圈不禁都红了,更是在没脸继续待下去。
站起身匆匆向着萧景睿行了跪安礼,她就用锦帕掩面,轻声啜泣的离开了。
望着楚环珍的背影,青穗不禁叹了口气。
她前世贵为王妃那会,这楚环珍说起来,与她还是妯娌关系呢。
可是萧景睿每次回帝都,无论是给皇帝祝寿,还是除夕宫宴,这位沐王妃却都被留在定州城,所以李青穗这也是第一次瞧见楚环珍的真容。
而萧景睿夫妻不睦,这在皇室都不是秘密了,只因为谁都知道,这位沐王爷心心念念的,是他已故的那位,来自民间的结发妻子沈氏。
至于现在这位沐王妃,她是大梁号称第一书香世家,楚氏一门的掌上明珠。
也不知道楚环珍待字闺中时,怎么就对萧景睿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了。
凭着楚家出了两位相爷,三位尚书,还有大大小小无数官衔的三百年书香大族的底蕴,这上门求亲的世家子弟,那是都快把门槛给踩平了。
可偏偏楚环珍,满腹经纶,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可素有大梁第一才女之称的她,却硬生生将自己熬成了二十多岁,都未出阁的老姑娘,而她所求的,竟然是宁愿入沐王府为妾。
书香门第,最重颜面,楚环珍是嫡出之女,就算是给王爷为妾,楚氏一门也觉得,那是给祖宗的脸上抹黑呢。
因此这一耗,直至沈落夕难产离世,沐王妃的位置空悬下来,楚环珍的痴情就连皇帝都给惊动了,这才亲自下旨,将她许配给萧景睿做了续弦的王妃。
如此也算圆了楚环珍多年所求,更是顾全了楚氏一门的颜面。
可这个结果看似皆大欢喜,但对于还沉浸在丧妻之痛里的萧景睿来讲,楚环珍这个强塞进他府邸里的续弦妻,自然叫他觉得抵触,甚至是感到厌恶。
想到这里,青穗不禁叹口气,觉得这位楚王妃,好好的一个大家闺秀,本来会有段相夫教子的美满婚缘。
可如今倒好,萧景睿对她当着众人的面就训斥不休,可见对方这十年来的日子,可一点都不好过。
第212章 万亩良田
李青穗这有感而发的一声叹息,那是因为,上辈子同为王妃之尊的她,何尝不是以绝望自尽收场。
所以李青穗,同情楚环珍,是发自真心的,觉得她的日子不容易。
可是坐在一旁的萧景睿,看着青穗对着楚环珍背影,这番唉声叹气的模样,他眉头微微一皱说道:
“自己的肩膀都被伤了,还有心思去同情别人,四姑娘你还是赶紧坐好,说说你此行的来意吧,至于我王府内的事情,想来你应该不至于也想插手吧。”
萧景睿特别不喜欢,刚刚李青穗叹气的样子,这会叫他觉得自己,像欺负了楚环珍的负心人似得,所以这语气难免也有些不好听了。
但李青穗经历的坎坷太多了,抗挫能力那不是一般的强,所以从来不会因为几句话,就轻易的哭天抹泪。
哪怕听出萧景睿言语里的不悦,但她却神情自若的坐回到椅子上,笑眯眯的说道:
“瞧王爷这话说的,您的家事,青穗我区区一介乡野女子,哪里敢指手画脚呢。只是都身为女人,看着王妃落泪而去,我就想到自己,昔日在李家时,受了委屈何尝不是这般默默垂泪,一时心里百感交集罢了。”
李青穗这话,看似自怜自艾,一句都没替楚环珍说话。
可她昔日是什么身份,那可是李家的童养媳。
她拿自己去和楚环珍比,这不就是在暗喻,这位沐王妃的处境,和个落难的童养媳都没区别,萧景睿心机善谋,这其中的意思,他岂会揣摩不出来。
若是旁人替楚环珍说话讲情,只会叫萧景睿觉得,他这位续弦妻在人前博取同情,只会心里更觉厌恶。
可偏偏李青穗的话,说的很有技巧,而且对她也不知为何,萧景睿都觉得自己的耐性,是越来越好了。
想到楚环珍刚刚,那强忍着眼泪,终究没能忍住,小声啜泣离开的一幕。
其实萧景睿也知道,萧启顽劣,对这个继母更是很抵触,不是楚环珍不肯教,是这孩子根本就不听她的话。
没来由的,萧景睿第一次觉得,他对楚环珍的态度,似乎确实太严苛了。
想了想后,他不禁将王府管事的宁安叫到近前,沉声嘱咐道:
“最近番邦国使节团前来定州,到也给本王送了很多他们本国的糕点吃食,一会给王妃送去两盒,在将丹霞使者送来王府的两匹霞光锦,全都给王妃送过去。告诉她今晚,本王会去她那里用膳,陪她好好说会话,启儿顽劣本王也有责任,教导这孩子的事情,咱们夫妻间商允着来。”
宁安将萧景睿的话,一一记下后,就赶紧躬身去办了。
等到萧景睿又将偏厅内,无关紧要的人,全都屏退出去后,就立刻谈起了正事:
“昨日入夜后,接到四姑娘你的亲笔书信,上面写着你希望得到本王的引荐,去与诸国使者见面。本王虽大概知道你的心思了,可信上到底寥寥数语,说的不够明白,四姑娘你究竟要同这些番邦小国做什么生意,此事还是先同本王言明比较好。毕竟这些使节团,那都是为了皇帝的寿辰而来,若有冲撞,那就显得我大梁太过失礼了。”
既然想叫萧景睿引荐,李青穗自然要把事情,同这位王爷说清楚,所以就见她一笑讲道:
“王爷不是想叫我取代孟家,彻底斩断明亲王在定州的这个钱袋子嘛。所以这段时间我也没敢耽搁,和孟家几番周旋之下,也算小有收获,如今弄到手几千亩的良田。可是同孟家比起来,我到底根基太弱了,因此想要彻底对付孟家,我必须另辟蹊径才成。所以我就想着,能否用粮食换取丹霞国的锦缎,还有金光国的黄金,到时拿回来做成金饰。毕竟具我所知,孟家有三样生意是他们的门面,分别是粮食,布匹,还有金饰。”
眼见萧景睿听的暗暗点头,李青穗喝了口茶,神色间充满筹谋的继续说道:
“粮食虽说朝廷对价格是有把控,但商人手中的粮食,若不肯卖,朝廷对此也没有辙,总不能闯进家门,逼着人家卖粮。如此一来,孟家坐拥良田无数,都不用多久的时间,区区十日孟府的粮铺若不出售一粒粮食,这定州非要大乱不可。所以这一点若遏制不住孟府,那还何谈取而代之,恐怕就是王爷您亲自出面,都未必敢乱动孟吉安。”
李青穗这话,说的确实是个实际问题,否则孟府都被萧景睿视若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