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都不可能守寡[重生]》第59章


“即是如此,那便按太子说得办,此事交由太子全权处置。”
“是,儿臣遵旨。”
太子再次露脸,而且众心所向,吴王脸色铁青,眼神阴霾,心中满是妒火。
与吴王不同,容烨的眼中满是期待,跃跃欲试。
承景宫
吴王沉着脸,“母妃,父皇近来越来越器重太子,我们现在的处境十分不妙。”
淑妃也是一脸愁容,扭头看向陈王。
陈王转动手中的佛珠,面色平静,道:“二哥不必担心,父皇将北疆之事交给太子,看似重用,却也给了太子很大的压力,只要太子不能完全解决此事,他在群臣心中的地位必定下降。”
吴王闻言,眼睛顿时一亮。
如何完美地解决北疆一事?
很简单,打胜仗即可。
吴王要做的就是阻止太子打胜仗,他轻敲桌面,若有所思。
淑妃见陈王三两句找到重点,满意地点头,“老三果然聪明,有你在旭儿身边,本宫可以放心了。”
陈王欠身,“儿臣母子多年来一直麻烦淑母妃照料,儿臣一直铭记于心。”
淑妃听到这话,心里更加满意,看向吴王,道:“旭儿,日后无论何事,都要和老三商量,切勿自作主张。”
淑妃还没忘记,上次因为吴王自作主张,被杨令甫抓住机会,处理了一大批忠于吴王的臣属,让吴王元气大伤。
吴王闻言,虽心中不愿,可他也知道自己一个人不够,遂点头道:“母妃放心,三弟聪慧,儿臣自当重用。”
重用?
淑妃皱眉,这还没当上皇帝呢,就以臣子看待陈王,未免太过了,她暗自瞥了陈王一眼,见其面色如常,淑妃松了口气。
陈王向来淡泊名利,连皇位都无法吸引他,想来也不会计较吴王的失言。
吴王并未意识到自己出错,反而对接下来能打击到太子而暗自得意。
东宫
太子脸上的笑意不在,难得沉下脸,“不行,孤不同意。”
“为何?”容烨不解,“大哥可是担心我纸上谈兵?这一点,大哥尽可放心,我只是希望随军,并非打算立刻执掌一军。”
容烨虽然嚣张,可并非不知分寸,他并未上过战场,对军中一切都不了解,这种情况下,根本不适合掌兵,和其他将领先学学才是重要的。
太子还是不同意,“你和窈窈成亲不过一月,怎么舍得留她一人在京。”
容烨脸色一僵,“大哥少唬我,现在北疆还只是试探,离大周和他们正式开战,少说还有半年,我不会立即离开窈窈的。”
“有何区别?”太子冷哼,“战场上刀剑无眼,你若是出了事怎么办,孤如何向父皇母后,还有窈窈交代?”
容烨脸色坚定,“大哥该是知道我的想法的,上阵杀敌是我的梦想,不可能更改。”
容烨坚定,太子比他更坚定,说什么都不同意。
容烨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王府
阮窈窈见容烨一脸失落,有些纳闷,难不成在朝堂上被父皇训斥了?
“你怎么了?”北北
容烨猛地回神,他坐在阮窈窈对面,认真道:“窈窈,如果我想领兵出征,你……会不会同意?”
阮窈窈脸色顿时大变,领兵出征?怎么可能,他们才成亲一月,前世明明是明年才……
“要马上就走吗?”
容烨摇头,道:“北疆目前还只是小动作,若是真要开战,最早也要到明年了。”
阮窈窈松了口气,她还以为提前了。
随即,她又想到刚才容烨的询问,试探道:“能不能不去,有那么多将军呢,不少你一个。”
如果可以阮窈窈真不希望容烨去,那毕竟是他前世的葬身之地。
容烨将阮窈窈揽在怀里,轻吻她的额头,道:“窈窈,我知道你担心我,只是你该知道的,从我习武的第一天起,我就想当个将军,我并没有长驻边疆的打算,那对你不公平,只是这次与北疆的战事,我希望可以参与进去。”
阮窈窈暗叹,她就知道不可能说服容烨,前世容烨因为和她的矛盾,选择驻守边疆,最后中了敌人的奸计。
现如今,他们感情日深,容烨必定不会再选择驻守边疆,只是出征是在所难免的。
阮窈窈知道不可避免,可她依旧不想同意,据她所知,这场战事打了大半年,才以大周的胜利结束,两国再次签订盟约,可北疆再过无耻,不过几年就翻脸。
这是后话。
光容烨要离开她半年,这就不是阮窈窈能接受了,他们还不曾分开这么长时间。
容烨见阮窈窈不说话,大概明明她的意思,没有再问,只是低头吻住她的嘴唇,两个人顿时纠缠在一起,没有人在意此时还是白日。
玉茯等人早已习惯,老老实实地守在殿外,眼观口口观鼻,十分安分。
第64章 
转眼间,隆庆三十一年又过去了。
容烨派去调查玉苓的人终于回来了,
玉苓的故乡很难寻找,她并未透露过,阮府当初买她时,只知道她是逃难来的,别的并未深入了解。
现如今,容烨想调查玉苓就变得很困难,派出去的人辗转了几个月,才终于有了消息。
容烨并未避着阮窈窈,两个人在书房听底下人的汇报。
“属下通过查当初和玉苓一起被买的丫鬟,得知了她的来处,然后赶到那里,查到她的家人早就饿死在那场饥荒中,玉苓本来也活不下去的,可不为何,她突然有钱安葬家人,邻里虽然好奇,可还不等他们弄清楚原因,玉苓就消失了,再一次出现便是在阳城。”
“属下仔细探查过,只是有人表示好像看到有贵人帮助了玉苓,却不曾看到那贵人的模样。玉苓安葬完家人,便马不停蹄地离开家,可能就是受了那人的指使。”
“而且,玉苓的老家离阳城很远,只凭她一人是到不了的,必定有人相助。”
那时候玉苓才多大,不过是个女童,怎么可能一个人安全地来到阳城,很有可能是有人把她带到阳城附近,然后和逃难的难民一起进阳城。
能够成功被阮府买走,再送进宫,那幕后之人的能力肯定不差。
容烨让人退下,说道:“玉苓那边还是没有丝毫动静,对方如此谨慎,想来是不可能再来救她了。”
本想着顺着这条线索查到幕后之人,可现在看来,对方很谨慎,并没有中计。
阮窈窈看着容烨,“你有没有猜测?”
容烨冷哼,“左右逃不过那几个人。”
十年前,容烨等人都还小,有能力这么做的只有淑妃以及她背后的李家。
而且,据容烨所知,十年前正是李英礼外放回京的时候,而玉苓的老家似乎……
“李英礼可是个老狐狸。”
容烨又添了一句。
可不是个老狐狸嘛,仅仅凭着皇后和阮母的关系,就有意识地在阮窈窈身边安插钉子,这是何等的魄力。
阮窈窈有些庆幸,幸好他有一个不成器的孙子,不然还真是不好对付。
容烨轻抚阮窈窈的秀发,道:“现如今没有任何证据,李英礼又太谨慎,你不必再注意玉苓这边,他所图不过是太子之位,只要我这次大胜归来,谁也动摇不了大哥的地位。”
这次北疆之事,周宣帝让太子全权处理,本就是考验,考验不通过,并不会丢了太子之位,可势必会让文武百官失望。
如果顺利完成考验,太子的地位必定会稳,今后谁也不会敢公然提起易储之事。
这次北疆一事,关系重大,它已经不是简单的外敌入侵了。
阮窈窈知道容烨心意已决,她无法阻止他的决定。
进入隆庆三十二年后,北疆的动作更加频繁了,想必对方也在调兵遣将,容烨推断两国战事一定会在三个月之内爆发。
这段时日,他每日都会去磨太子和周宣帝,阮窈窈觉得太子答应容烨是迟早的事。
……
柔静一大早就被阮窈窈拉出宫,打趣道:“难得啊,你竟然舍得四哥了?”
因着容烨要出征,阮窈窈缠他缠得紧,柔静找过她几次,都被阮窈窈拒绝了,也难怪柔静打趣她。
阮窈窈自从嫁人后,脸皮越来越厚,并不在意,说道:“这次大周和北疆的战事,容烨一定会参加,我想为他求个护身符。”
既是保佑容烨,也是为了让她自己心安。
柔静听到这话,嘴角的笑意收敛,“四哥去东宫取得很勤,他难得对这件事这么上心,不达目的是不会善罢甘休的。看在他是我哥哥的份上,我也为他求一个好了。”
柔静嘴硬心软,她和容烨打打闹闹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