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金凤:福慧双全》第199章


儿媳妇也不成器,每次受了委屈,都会到她这里哭诉,她从来也不想想,如何把丈夫笼络住。
味只知道掉眼泪,若是眼泪能有用,她宁愿没灰沟乜匏辏灰芡旎囟拥男摹?br /> 明远公夫人真后悔啊,若不是自己当时念之差,怎会毁了儿子的幸福?
更别说杜家姑娘成了皇后,每次过年过节,宫里宴请外命妇,明远公夫人都心惊胆战,唯恐皇后迁怒,给她难看。
还好,皇后果然有母仪天下的胸襟,从来对她都是和蔼的,但却从来不亲近。
明远公夫人巴不得离皇后远些,以前,她的身边,也有好些个闺蜜,这些年,她闭门不出,连个说话的朋友都没有了。
然而,越是了解皇后的好,知道她不仅是有过人的容貌,还有过人的聪慧和能力,明远公夫人就越是后悔。
此刻,她用拳头捶打着脑袋:“博儿,对不起,是为娘害了你啊——”
伺候明远公夫人的婆子吓坏了,见劝解不下,飞跑出去找明远公。
公府上下,没人不知道老公爷对夫人深情厚谊,绝不肯任由夫人这样难过的。
天色已晚,明远公怕回内院,打扰夫人休息,正准备让儿子去休息,他在书房过夜呢,听到外面小厮传报,急忙带了儿子,匆匆来到后院。
“夫人何事惊扰,竟如此悲伤?”明远公问传话的婆子。
“夫人担忧七爷闯下什么祸事。”黑暗里,婆子也看不清慕容博的表情,低着头小声道。
唉,做下人真不容易,不说不行,说了,还不知道这位小爷会怎样发飙。回话的婆子胆战心惊了好会儿,却没听见慕容博吭声,也没有踹自己脚,咦,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吗?
明远公夫人听说丈夫和儿子起来看自己,急忙拿毛巾敷了下眼,这时候根本来不及,明远公父子已经进来了。
烛光下,越发显得明远公夫人憔悴孱弱,头顶的白发也清晰可见。
“夫人——”
“母亲,对不起,孩儿让你受苦了。”慕容博哽咽了,他跪下磕头。
这是向自己告别吗?看来,儿子的确是犯下大事了,明远公夫人失声痛哭:“呜呜——,博儿,母亲对不起你——”
“夫人,博儿去南海水军,也是皇上给我透个气,有商量的意思,你要是舍不得,我明天就求求皇上,让他在西山大营就行了,你别这样伤心。”
什么?去南海从军?不是要被杀头啊,明远公夫人抬起泪盈盈的双眼,有些疑惑地看了看丈夫,又看看儿子,他们眼都是对自己的爱惜,毫无悲怆和绝望。
“皇上怎么想起博儿了?真的不是因为出了什么岔子,让他去南海……流放?”
“夫人请放宽心,皇上欣赏他,让他去南海历练,夫人,皇上对水军多重视,你知道的,那里的年轻将校,都是十分出色的。”
“国公爷是说,皇上认为博儿也是出色的?”
“是的。”
“呜呜——”
“你怎么又哭了?”
“我这回是高兴的,你们都别拦着,让我好好哭次,这回之后,我就再也不哭了,我博儿有出息了,呜呜——”
“母亲,对不起!”
明远公夫人这样哭闹,慕容博的妻子也听到了消息,她第反应,也是丈夫捅下了天大的漏子,这回,恐怕是难逃法了,她急忙收拾了下,带着丫鬟婆子赶到婆婆的院子。
夜色寂静,还在大门外,她就听见句:“这会之后,我再也不哭了……”
“呜呜——”后面半句话,七奶奶都来不及听了,捂着脸痛哭失声。
屋里的人好容易安抚下来,外面又传来哭声,父子俩面面相觑。
“博儿,你回去吧,准备几天,皇上的旨意很快就会下来的。”
“是,父亲,母亲,你们多保重。”
慕容博行礼退下,出了门就开始跑,心里把老婆骂个贼死,却拿她没有任何办法——打又打不得,骂也骂不得。
人家有“哭”这招好办法,慕容博每次都只有举手投降的份儿,女人都是水做的,谁要男人们离不了呢?
皇上的旨意第二天就下来了,明远公亲自带着儿子进宫谢恩,鼎新帝再叮咛慕容博,定好好向那些老兵老将学习:“你可要早点磨砺出来,朕想扩充水军,将领缺口太大了。”
这是有意栽培了,明远公和慕容博感激涕零,拍着胸口再保证会好好努力,这才恭恭敬敬磕头谢恩而去。
皇帝收拢人心的能力,越发臻于化境。
第二百五十七章 气大伤身
赵弘昆还没离京,就听到慕容博去南海的消息。
虽然皇帝对水军十分重视,可慕容博不去冷热适宜的东海,而是被发配到人烟稀少离京遥远的南海,这其肯定有惩罚的意思在里面,赵弘昆越发相信,皇帝对宗室还是有维护之心的,祖父祖母喋喋不休的唠叨,令他越发腻烦。
益王见孙子如此不懂事,也是头疼不已,但这是他嫡长的大孙子,将来要承继自己的衣钵,眼看孙子走在条艰难的道路上,他实在没法坐视不理。
赵弘昆路上有二百护军,又有四十私兵,再加上幕僚、奴仆,可谓浩浩荡荡,人还没到西南,动静就先到了。
戚为雄实在不想在西南待了,他和大哥的裂隙越来越大,可父亲却再要他听大哥的,他是个孝顺的孩子,可面对要把家族往沟里带的大哥,实在没法苟同。
他曾经在回京述职时,和父亲长谈过,无奈轻度风之后的父亲非常顽固,根本就不听劝,还特别爱生气,句话说得不对,便吹胡子瞪眼睛,把桌子拍得啪啪响,戚为雄真的很无奈,好容易任期将满,他亟不可待想要离开。
戚伯雄却另外个想法,他不想让弟弟离开。
当年父亲动用了关系,才把弟弟调过来辅佐他,戚为雄确实能干,把西南治理地风平浪静。
说起来,西南的风光非常美,放眼望去,山奇水秀,可以说是无处不入画。
可是这样美丽的地方,却养不住人。几乎没有像样的土地,粮食产量极低,百姓穷困潦倒,他们几乎从出生到老去,肚子都处于半饥饿状,为了活命,这里的人什么都可以不顾,为了袋玉米杀人的都不稀奇。
别说戚为雄那样温厚的性子,就连戚伯雄刚到这里,都大为吃惊。
但这里的百姓,却并不难统驭,只要给他们吃的,就很听话。
戚为雄到了西南,便四处走访,然后,聘来了百十个蚕农,教当地人植桑养蚕,又教当地的妇女,学习丝织技艺。
另外,戚为雄还请茶农过来,把当地人食用的好些树叶进行加工,找到了种野茶树,然后,在西南推广栽植,现在,这个途径也让许多百姓生活有靠。
戚家对皇帝是有意见的,觉得经营西南,出力流汗,皇帝却对他们十分戒备。
按道理,忠勤伯的功劳,也不比明远公差多少,可是到现在,他们的爵位还是个伯,连个侯都不是,可威远侯都成等国公了。
但皇帝似乎独独对戚为雄情有独钟,戚为雄入仕十三年,从七品路升到四品,这在年轻代,只有几个人可以相比。
而且,皇帝调戚为雄进京,让他进兵部,给了三品侍郎的衔儿,这代官员,只有国舅杜英睿和他比肩了。
昊天的官员,没有不羡慕戚家圣眷隆裕的,戚伯雄做西南总兵,二品的武将,戚为雄又是三品的官,而忠勤伯,这回更上层楼,进了内阁,成为皇帝最亲近的宰辅。
旨意下来,忠勤伯却在家大发雷霆,他在兵部经营十几年,好容易才把明远公的影子肃清了,兵部上下,齐心协力,皇上却要把他调走。
“老爷,不是让老七接替你的吗?”
“老七不过个右侍郎,如何能把我的人手全部接下来?老夫要推荐蒋雨成做兵部尚书,皇上却驳回了,他是什么意思?还不因为蒋雨成是我的人?”
忠勤伯夫人吓得把捂住了老爷的嘴巴:“你也是病糊涂了,这样的话也能说出来,万走漏风声可怎么得了。”
忠勤伯还是没法不生气:“皇上把柳云峰提上来做尚书,这个柳云峰是明远公的人,以前没少给我使绊子,老夫用了十年,才让他乖顺了些,皇帝这提拔,得,他还不再次展翅?等小七交接完成,回来,进兵部,小半年过去,物是人非,可就难掌控了。”
忠勤伯夫人为丈夫敲背:“老爷别生气,你想想,有什么办法挽回不?”
“唔!”忠勤伯凝眉思索。
坤宁宫燕然给皇帝收拾的小书房里,宝麟大人样坐在案台前,拿着邸报看得入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