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戚的自我修养[宅斗]》第48章


“你,关你什么事,你在这里出什么头?”
“当然是因为你们的无知言论污了我的耳朵,我不屑与你们为伍,以后赏花宴会也不必叫我了。”说完她一甩袖子,高高抬起头走了。
走了两步又有点后悔,觉得自己的发挥好像不太好,并没有展示自己的终极水平。
才绕了花圃走了一圈,就发现程鹤川一个人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树枝上挂着一盏灯笼,照得他整个人忽明忽暗。
他又穿着自己标志性的黑色衣衫,身上散发着一股幽冷的寒气,如鬼魅夜行。
怪吓人的。
“你坐在这里做什么。”
“赏花。”
她扭头看了看周围光秃秃的树丛,心想这地方赏花是真不错。
可以锻炼人的想象能力。
“哦,那你慢慢赏吧。”
“等等。”
又有什么事?
“为什么每次见到我,你都急着走。”
顾明珠摸摸下巴:“有吗……”
好像是哦,她赶紧描补道:“又没什么事,不走做什么?你又不想和我说话。”
程鹤川一手放在石桌上,把玩着一个小巧的酒杯,如果仔细看,会发现他的手在微微发抖,明显是紧张的。
因为不知道要说什么,可又必须得说什么。
顾明珠看得无奈。
又来了,你这么沉默寡言,动不动就神游天外,我站在一边也很尴尬的好不好。
“你那个发簪在哪里买的,现在可以告诉我吗?”
程鹤川抬头看她,抿了抿唇道:“不是买的。”
“什么?”
“我自己做的。”
送人亲手做的礼物一般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代表暗恋,一个是因为穷。
顾明珠选择相信第二个理由,于是了然地晃了晃脑袋,夸赞道:“做的真好,我很喜欢。”
第44章 第 44 章
44
送人亲手做的礼物一般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代表暗恋,一个是因为穷。
联想到两人之间的具体情况,顾明珠非常有自知之明地选择相信第二个理由,于是了然地晃了晃脑袋,夸赞道:“做的真好,我很喜欢,没想到你还擅雕工。”
程鹤川的黑眸里几乎一瞬间迸发了一种近乎是“欣喜”的光芒,但很快这光芒又暗淡下去。
“你和你姐姐,感情很好吗?”
“当然啦,我从小就跟着她后面跑,她对我就像照顾地主家的傻闺女一样,特别好。”
“为什么是地主家的傻闺女?”
“这是个,怎么说,打个比方,说明我姐姐对我很好,有什么好吃的先紧着我,什么事情都替我做好,处处照顾我。”
“你的丹书铁券是为她求的吗?”
“你怎么知道?”顾明珠瞪圆了眼睛,她还以为自己瞒得很好。
“你为什么觉得她会出事?”
“不是啊,只是未雨绸缪而已,如果没出事最好,就把这丹书铁券放在家里,那也是很光荣的事情嘛,没事还能震慑一下那些想欺负我的人。”
“有人欺负你?”几乎是不经思考地脱口而出,他的脸上露出了关心的神色。
顾明珠摆摆手,不在意道:“其实也算不上欺负,言语上挤兑几句罢了,有人欺负你吗?”
“怎么会,没人能欺负我。”
不知道什么时候,程鹤川已经站了起来,负手立在顾明珠身侧。
两人便十分自然地沿着石子小路超朝前走去,明月当空,一路繁花,阵阵凉风给这个夜晚吹来几分燥热的味道。
两个人谁都没说话,蝉虫声寥寥,世界仿佛忽然安静下来,只有胸口砰砰的心跳,似乎预示着什么。
这种感觉既陌生又熟悉,顾明珠不由得有些茫然。
她随口找了个话题,俏声道:“你看,这个灯笼上写了字。”
他沿着她伸出的手指看去,果然见一个挂着流苏的红色八角宫灯上写了一行字。
“这是灯谜,大概是准备得匆忙,灯笼又不够,便将去年元宵的灯谜灯笼拿出来凑数了。”
“我看看,写的什么……”她个子矮,那灯笼挂得又高,一时之间看不清,只能凑近了仰着脖子看,“是非只为多开口,打一字。”
歪着头想了一回,还是没想出来,又问程鹤川:“你猜到了吗?”
“匪。”
“什么?”顾明珠伸出手,掌心朝上,想让他在手里写一下。
程鹤川没去接那只手,只伸出手指,临空写了一个“匪”字,并道:“是非开口,匪徒的匪。”
“哦。”顾明珠恍然大悟,另一只手握成拳,砸在了自己张开的掌心上,自己给自己找回了点面子。
她又往前走了两步,看到一个灯笼上同样写着字,可惜灯笼太高,实在看不清。
这可为难她了。
程鹤川信步走到她身后,伸手穿过青丝如云的耳畔,摘下灯笼递给了她:“除夕守岁,打一句论语。”
顾明珠觉得自己像被他半抱在怀中,赶紧后退两步,摇头表示自己猜不到,程鹤川便告诉她:“终夜不寝。”
“你好像什么都会,算术好、身手好,竟然还会猜灯谜,你还有什么是不会的?”
“小把戏罢了。”程鹤川微低下头,淡淡一笑。
两人目光相撞,又各自扭开,顾明珠从那一瞥中,读出了一种“宠溺”的神色?
忍不住扭了扭眉毛,在他看不见的角度里做了一个“不是吧……真的假的……”的夸张表情,整个人瞬间陷入了自我怀疑当中,不停地念叨“人生三大错觉”好让自己镇定一些。
程鹤川没发现她的这些小动作,忽然突兀地问:“你之前,和李纪和相看……是对门第……”
顾明珠赶紧摆手:“那都是我姐姐乱点鸳鸯谱,我对他一点兴趣也没有。”
说完想了想,又爽朗一笑,补充道:“我觉得,不以出身论英雄,再说,我自己也不是多了不起的出身。”
程鹤川皱起了眉头,心中忍不住猜测,她这般不在意出身,莫非中意孟承?
“读书人或者武夫呢?”
武夫?顾明珠脑海里瞬间出现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张飞的脸,瞬间抖了一下。
“读书人吧……聪明一点、有气质一点的。”
如果能好看一点,那就更好了。
这样想着,她悄悄抬起头,飞快瞟了程鹤川一眼。
觉得自己赚到了。
程鹤川却没回答,而是自嘲一笑。
果然,她喜欢读书人,而不是自己这种武夫,刚刚也不知道在期待什么。
顾明珠见程鹤川情绪又低落下去,心里那股怪异的感觉更甚,有心想问他两句,又怕被嘲笑“自作多情”,想来想去,倒错过了最佳的开口时机。
两人只能沉默地往回走去。
程鹤川的目光扫过她的耳畔,看到一对南珠耳坠挂在她白润的小耳垂上,一晃一晃。
刚刚经过花圃时,他恰好听到她斥责那群贵女的话,那一瞬间,忽然就明白了自己长久以来那种奇怪的感觉是什么。
大概是,心悦之。
问出那个问题之前,他还默默期待着,她对自己,也许也是有意的。
可到头来不过是自作多情,人家早就有心上人了。
程鹤川垂下了眼眸,说不清是失落或者别的什么,这样也好,他们之间因为隔着“太子”,本来就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她不喜欢他,他也不必犹豫不决。
程鹤川深吸一口气,也没跟顾明珠道别,抬脚便走了。
留下顾明珠莫名其妙,觉得这人还真是喜怒无常的。
宫宴结束后,顾明珠被顾明月留在了宫里,两姐妹洗漱后躺在一张床上聊天。
“姐姐,我睡你这里,那太子睡哪里?”
顾明月侧身躺着,把头半埋进被子里,瓮声瓮气道:“你管他去哪里睡,总归有他睡的地方。”
“姐姐,太子……有多久没来了?”
“自那日之后。”
唉,这是失宠的前兆啊。
纵观历史,多少太子死在了这化龙的最后一步,又有多少太子妃陪着他在东宫苦熬,最后入主后位的却不是旧人。
“姐姐,其实我们小时候看戏文,里面不都有说吗,皇家最是无情的地方……”
“明珠,你不用说了,其实姐姐都明白,我若是天天靠盼着太子的恩宠来过日子,那我未免也太累太难了,其实这些日子我都想通了,是我做的不好,以后不会了。”
顾明珠有心问她想通了什么,顾明月却岔开了话题:“我以后不会再逼你嫁到那些豪门勋贵家去了,那些都不是什么好地方,谁爱去谁去,你不能去。”
“姐姐,其实我也想和你说这事,我啊不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