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花成长记》第130章


邵素“嗯”了一声,道:“不妨事。”说着,推门进去,见茅椽蓬牖,瓦灶绳床,阶柳庭花,心里倒是一喜,她虽然性子大变,品味上却改不了文人习气,喜欢那素淡雅致的风景,这里种的都是些竹子,倒也符合了她兴致,进了正房,见家具皆全,却有些落尘,是多年未住的光景。
“娘子,你先不要进去,待我们打扫过了再说。”钗儿走上前对邵素道,她们一路行来,早已熟谙,因此说话比较随意。
邵素“嗯”了一声道:“没那么娇气,我与你们一起收拾就是。”说着,把行囊放下,看了看四周,道:“莺儿,你去打扫一下旁边那东厢房。”“钗儿把地扫一下。”,顿了顿又道:“我把正房这三间洗刷下,若是粗使婆子来,让她把院子扫扫便好。”
莺儿见邵素如此吩咐,愣了楞,低低答了声”是’",走出去了。钗儿望着她的背影半晌,忽然悄声道:”娘子,莺儿可是夫人陪嫁过来的。
第140章 痴情愈深
邵素“嗯”了一声;却没有说话。钗儿见邵素这等态度,也不好多说;只得默默去把地扫了;一时那粗使的婆子来了;清理打扫院子,下午的时候;四个人已经把西厢苑打理干净了,不一会儿功夫;两个丫头抱着新的被枕碗筷等生活应用之物,邵素致谢了;让钗儿把这些物件分了。
她站在一边看着钗儿点数那些应用;忽然想起王府时的情形,那时嫡母也常当着她与大姐姐的面做过这些杂事;大姐姐倒是肯学的,不时问东问西,而自己却浑不在意,只想着赶紧回去看书……
如今这些指派的事情竟不学而会,即使细节不会,竟也知道怎么安排人来做,可见人都是逼出来的,这天下没有笨得,只有你肯不肯的事情……
正忖度间,忽见一个小丫头敲门,那粗使婆子张嬷嬷开了门,小丫头窥了窥里面,见不到一天功夫已经井井有条,这才笑道:“邵娘子,老爷回来,夫人的意思,要给老爷小姐接风,您看……”
“哦……”邵素回答的极快,道:“我身子弱,一路颠簸,于今停下来越发觉得不好了,只能给夫人道乏了。”
小丫头嘻嘻笑道:“那邵娘子的意思,不去喽。”
邵素点了点头道:“是。”
小丫头点了点头,转身辞别。
莺儿只抿着嘴,低头不语,钗儿却是跟邵素熟络的,忙劝道:“邵娘子,你初来乍到,夫人一番心意,这……”
邵素侧过头对她微微一笑道:“我是真的不好,刚刚还腿疼哩,要不你亲自跟夫人说一声?”
钗儿忙摇头道:“娘子既然觉得不好,那赶紧歇息了吧。”
邵素点了点头,回到自己的屋子,看了会儿书,觉得有些困顿,不知有意无意,那夫人竟忘记了给她们院子送晚食,邵素也不去找,看了看天色暗落,嘱咐了钗儿几句,插了正房的门,躺了下去。
新的地方,新的生活,新的人生,本来想过几天太平日子的,谁知……
崔氏那等病容,如何能陪得起宴席?大概是谢林的意思,即使不是,也应是崔氏的试探——小丫头都说了,“老爷和小姐”的接风,自己不着眼地再过去……
邵素闭上眼,她有时候自己也无法理解,从前都是单纯黑白两色的世界,忽然变得复杂起来,这世道人心从前隔着幔布一无所知,如今呼啦啦解开,竟全是一片玲珑剔透,看得自己,心累。
可是她再也不能逃避了,已经没人替她遮风挡雨,也许这幔布之后才是最真实的世界,不好不坏,不黑不白,所有一切都是悲喜交加,好坏参杂——谢林救了她,可是也不怀好意,崔氏对她提防,却有情可原……
邵素忽然羡慕起谢蕴起来,那透明的,却纯色的世界,总是生活里爱与美最好的栖息,想着明日该教给这孩子什么样的功课,嘴角弯弯,渐渐沉入了梦乡……
第二日,邵素收拾好了,正等着谢蕴过来,却有个丫头过来说,昨儿老爷与夫人商量好了,内书房空着也空着,让她与谢蕴到那去。邵素也没说什么,带着钗儿被那丫头引到了外书房,见,谢蕴正在哪里跟袁氏说话,见邵素,欢呼一声走了过来,道:“夫子,昨日我跟娘说,想学琴哩,娘答应了。”说着,十分得意。
原来谢蕴早早就想学琴艺,只是谢家世代书香,连女子也讲究诗才为尊,谢林觉得谢蕴太小,若是学得太杂,怕在诗才上进益不深,因此一直不肯许诺,如今谢蕴请示了崔氏,崔氏自是怜爱女儿,答应了的,谢蕴今日早早急着跟邵素说。
邵素心里对谢林的观念并不认同,她从前就是只读书其他一概不知的书呆子,却因此吃了大亏的,人情练达皆学问,谢蕴什么都学一点倒是好的,听她说要学琴艺,点了点头道:“好。”
谢蕴早就习惯了这夫子沉默寡言的性子,也不多说,忙让自己的贴身丫头环儿抱出一把焦木琴来,在院子里摆了桌案,兴奋道:“夫子,夫子。”
邵素见其小女儿态,心中一软,走了过去,摸了摸她的小脑袋,道:“学琴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先学指法才可。”
“什么叫指法?”谢蕴抬起小脸,满面兴奋。
邵素掰着她的手指,一点一点说了起来……
一会儿子谢蕴便会了,只是万事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指法虽是一样的,弹出来的曲子却不成调,谢蕴毕竟小孩子性情,对这些重复单调的事情开始不耐烦起来,正正有丫头送饭过来,师徒二人吃了饭,谢蕴溜溜着大眼睛道:“夫人,下午不学了吧。”
邵素知道她不耐烦了,点了点头,教了会儿子《论语》,一时夕阳西下,谢蕴忽然道:“夫子,学琴好烦,我不学了行不?”
邵素一怔,俗话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若是开了头就断了的话,以后一辈子都学不会了,只是这等劝说,对小孩子怕是没用的,邵素沉吟了下,道:“蕴儿,我给你弹首曲子好不好?”
“好啊,好啊。”谢蕴见不让她弹,而是夫子来谈,十分兴奋,忙把那焦木琴抱到邵素的案几上,道:“夫人,快弹,快弹,我听曲子还是好多年前娘给阿爹弹得哩。”
邵素听了这话,心中一动,低下头,伸出手指试了试音,听了听音,吓了一跳——这琴竟是极其难得的南海焦木,怕是皇家也没有多少,谢家不是豪奢之家,竟珍藏了这种稀罕物……
谢蕴见邵素望着那焦木琴发呆,得意道:“夫子,这是阿爹与娘的定情信物哩,好不好?”话音未落,忽听袁氏道:“小姐,你小小年纪,恁地口里什么定情不定情的,小心老爷罚你。”
谢蕴伸了伸舌头道:“知道了。”
邵素却没有说什么,只是低着头,试了试音,对谢蕴一笑,道:“我弹一首高山流水你听听。”
谢蕴拍了拍手,道:“夫子,快弹,块弹。”
邵素点了点头,开始弹起来……
她的琴艺来自王府琴师所传授,皇家用人,自然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当年又是不管闲事的,专心致此,因此这琴棋书画比大姐二姐都高出很多,耳听她宛如阳春白雪,声动梁尘,把院子里的人都听住了。
许久许久,那声音才收住,大家沉默好久,才见袁氏道:“邵娘子真真是厉害人物,这曲子竟比我听过的那琴师弹得还要好听。”
谢蕴则满脸羡慕道:“夫子,原来曲子可以弹成这样啊,要如何才能弹成这样,快教教我……”
正说着,忽听院子门前那丫头惊叫了一声,大家抬头望去,见谢林正站在门口,正痴痴地望着邵素。
原来他到刚京城,到衙门报备了,又与几个至交好友一起聚了聚,下午无事便回了家,想着昨日女儿说要跟着夫子学琴,心痒难耐,便到了这外书房,听着遥遥传来琴声,不敢惊动,悄声悄气地慢慢走近……
耳听琴声叮咚,竟是比那琴师更好的曲艺,不知这女子哪里来的手段,便走到门前去看,彼时夕阳西下,邵素一身素衣,盘腿而坐,敛手弹指,清风吹动着她的长发,连同那衣裙也飘飘吹了,长长的睫毛在如玉的脸上留下端正媚好,竟是仙子之色,天籁之音,让谢林看痴了也听痴了……
众人见是老爷在门外,都站了起来,邵素也把琴放下,站起来抬头道了声:“老爷”,忽然发现谢林正痴痴地望着自己,那眼目便仿佛当年萧生望着自己的痴情,心里一痛,皱了皱眉,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