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头有督主大人》第23章


他听了挑眉,扯住她的马面裙,憾道:“怎么?公主还后悔没送出去,要是送出去了可还了得!四喜这孩子着实憨厚的很,回头咱家要收他当干儿子,也让他多孝敬孝敬干娘不是?”
他简直没羞没躁,还干爹干娘?他倒才几岁,竟收起干儿子来,“厂臣难道是妖怪不成?还能生出这么大的儿子出来,真叫人咂舌!”
“臣可不是妖怪,公主才是托生的狐狸,一早儿就勾了人的魂。”他伸手勾起她的下颌,压着声学着唱戏里的腔调,抿嘴笑道:“快快道来,你是几千年的狐狸?”
他倒是吃了驴肉发马疯,轻巧就将事情盖过去,一把拍开他的手,呲哒道:“没个正形儿!愈发不正经了,叫人看见像什么,堂堂的东厂大督主还会戏文段子,回头也让蔚千户见识见识。”
她说完靸着鞋就要走,他一把拉住她,翻身压上她的身子,棉被盖在头上,瓮声传来,“臣这压箱底的本事,可只有公主能消受。”
身子细痒受不住,压低了声音怕外头瞧见,良久他才放过她,明明知道碰不得,可心里却忍不住。果真是阴差阳错,错过一丁点就不是如今的状况,他抱住她,像是得来稀奇的珍宝。
从前没上心过,在宫里谋生计,日日胆战心悸,却不知心里何时被开了一道口子,悄摸摸地泄露进来,从此眉间心上再也割舍不下。后来知晓那人是她,心里愈发抑制不住,总想靠近她,她送给他迦南珠串,说他是好人,处处维护他,一点一滴记在心中,忧虑顾忌全都涌上来。她受了委屈,他替她追讨,护在掌心里,当她说心里有他,他便觉得即使是得了天又怎样,哪怕是陪着她一起下地狱也心甘情愿。
第23章 燕王殿下
福船在西码头停当,建安历来繁华之地,商贾云集,东厂这样大的阵势,引得整片码头上云山云海。卫辞带着病娇收拾了番,随着陆渊众人一道下了船。
越往南天儿越阴冷,众人安置在西园里,在建安尚且不知要停留多久,事先各项衣物用品全都置办齐整,采办的名头是虚的,关键还是要看燕王府里的动静。
卫辞照例住在东厢房,这会儿正晌午,太阳透过窗户照进里屋,连日来的舟车劳顿,再加上卫辞一晚上没睡,这会歪在榻上就已昏昏欲睡。
陆渊迎着光亮走进里屋,就见她歪在床头上闭着眼睛,空气里扬起灰尘,周遭静悄悄的,病娇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只留她一个人在屋内。她大约是累了,他一直走到她面前也未察觉。
“主子,外头——”病娇火急火燎的冲进来,见陆渊站在床头边上立马噤了声。
卫辞听见声音转醒,迷迷糊糊见他站在边上皱着眉头,起身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臣来看看,公主这里缺什么?回头叫人去办。”他转过身子,微微颔首道。
虽说两人才刚禀明心意,可毕竟是在外边,她是主子,他是奴才,一切礼仪不可废,自然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卫辞露出笑容,望着他道:“我这里一切都好,不缺什么。对了,我刚刚进来的时候,发现院子里有棵茶花开的倒是漂亮,等回头我摘些晒成干花,做几个香包。”
“看不出来,厂公还是精细人。”门外传来爽朗笑声,卫辞回头看见门槛上站着个人,一袭红罗常服圆领袍与朱漆门相得益彰,自有一副浑然天成的气势。
陆渊与那人照面,愣了下随即上前俯身拜道:“燕王殿下前来,咱家有失远迎,请殿下见谅。”
他这里前脚刚安置,后脚燕王就来了,本来还要下个请帖,如今倒省了不少事。
燕惟如抱虚拳,回道:“厂公多礼了,是我不请自来,本王跟前儿才得知消息,厂公往建安来了,本王怎能不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厂公呢。”
一口官话说的响亮,跟前儿才得到消息?他从郢都出发,至今将近两月,怎会一点消息也无?
他敛手拂道:“万不敢当,王爷直呼咱家名讳即可,哪里值当王爷为咱家破费。”
虽说不是正经皇家主子,可到底也还是藩王位,该有的礼数一样不能少。
这人竟是燕王,卫辞紧张的忘了行礼,病娇一把拉住她的衣角,这才反应过来,手忙脚乱的不知该如何是好,正好燕王目光扫过,在她脸上匆匆一瞥,方才她的话他肯定是尽数听见了。
他开口问:“这位是……”
卫辞下建安的事没几人知晓,一来是为了避风头,二来因着燕王亲事一宗,怕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卫辞这里正踌躇,陆渊忙踱步上前为其打掩,“这是咱家远房表亲,上不得台面,劳王爷挂心了。”说完转头对卫辞道:“你先回偏房去,我晚些再和你说。”
远房表亲?这谎撒得可够大的,要是被拆穿了,可谓真叫人捉住把柄了。眼下只能等办完事情赶紧回去再做打算,她微微一福,也不抬头,心头悸悸只拉着病娇往外走。
谁知背后人竟叫住了她,“才刚本王听到要做香包,燕王府上各色花开的争奇斗艳,不如去本王府上参观参观如何,本王也好款待厂公。”
盛行婉邀,拂了面子毕竟不太好。燕王府上三代都是朝廷功臣,祖辈对大郢倒是忠心耿耿,可放任着这么一个势力留在建安,鞭长莫及,司马家哪能不忌惮,一来二去这忠心也就渐渐变了味。皇帝派了陆渊往建安,这里头的缘由明眼人都看得出,燕惟如这时候示好,大有拉拢的意味。
顺水推舟倒省了他的麻烦,本来他不来,他也要下个帖子亲自拜访,他趋身上前,轻轻笑道:“王爷如此盛情,那咱家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建安是王爷的地盘儿,往后还要多多倚仗王爷才是。”
燕王听罢忙哂笑,负手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本王当为大郢效力,厂公是陛下亲派而来,本王岂有怠慢之礼。”
场面话一来二去,算是打过交道,建安远离郢都,各自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思,暂且都摸不清。
两行人都往燕王府来,‘敕造燕王府’鎏金大字映入眼帘,这座府邸也有些年头了,外头的装饰竟还不如郢都三品侍郎的府邸,燕王为人不奢燥,行事作风也中规中矩,哪怕是东厂也挑不出错来,可也正是这样小心才更让人招疑,这样一颗心头刺不拔,皇帝的宝座哪能坐的安心!
江南的大宅子里都带花园,这会虽是深秋,燕王府里后花园的花开的倒是好,燕惟如一面走,一面回头觑卫辞,讪讪问道:“听闻卫辞公主随厂公一起下江南,怎没一起来?”
卫辞听他提起自己,心头震的擂鼓似的,低头只看着脚尖,眼梢瞥见一双皂皮靴停了下来,手里发凉。她不知道燕王到底是什么心思,按理说他要娶的是大郢的长公主,怎的偏偏问起她来。
陆渊走的愈发慢了,步子停在她旁边怔了下,似乎是要她定下心来,掖手上前道:“太后体恤公主,特准跟咱家一块顺道儿去苏州,祭完祖咱家就差人送回去了,这一路的舟车劳顿,公主身子也吃不消。”
他听了不可置否,点头道:“公主千金之躯,自然吃不消长途跋涉。想当年我随父王征战西南途径姑苏之时,也曾拜谒过莲大将军,与卫辞公主也有过一面之缘,算算时日,倒也有十一二年了。莲大将军仙逝后,也一直再未去过姑苏,想想卫辞公主也是苦命之人。”
他这里倒怜惜起卫辞来了,陆渊心里不耐烦,可碍于身份,只一味与他附和道:“公主虽没了双亲,但也好歹得太后怜悯,贵为大郢公主,想来也是有福之人。”
卫辞心里狐疑,她何曾见过燕惟如?十一二年前那会,她才不过四五岁,哪里记得这些事,只依稀记得那年手臂上被烫坏一块皮,整日卧床并不外出,她纳罕他倒还记得那么久远的事。
燕王领了众人往湖心亭里来,扬手砌了壶茶,推到陆渊手边,兜达道:“实不相瞒,我请厂公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陆渊抿了一口茶,手心微微一紧,果然要切入正题了,他放下茶盏道:“王爷有事尽管吩咐,咱家能帮上忙的一定鞠躬尽瘁。”
“既如此,那本王也就不和厂公絮叨了,今儿开春的时候,我曾向陛下禀明求亲一事,想必厂公也有所耳闻。本王也二十有四了,尚还不曾娶妻,父王走的早,无人为我做主,奏折呈上去也有大半年了,也没什么音信,厂公在郢都颇有威望,本王还想请厂公多替我张罗张罗,彼时本王定有重谢!”
陆渊哂笑,原还是为了婚事而来的,拂了拂膝上的曳撒,歪着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