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个王爷当相公》第89章


莹也是服了,一时之间也讲不通道理,只好柔声细语哄沈氏暂时安静,沈氏无力的点头,“那是自然。你爹偏着小七,你祖母也被小七骗了,我说什么他们也不会相信的。”白玉莹略微放心了些。
“莹儿你说说,咱家被小七连累成什么样了?”沈氏抱怨,“你爹坐牢,连降数级,你更可怜,匆匆忙忙的便嫁到了平阳侯府。你是这样嫁过去的,谁能看得起你?以后你在平阳侯府如何立足?”
白玉莹安慰她,“那倒不会。姨婆,不是,现在该叫祖母了,祖母待我是极好的,祖父也没说什么,公公婆婆还有表哥,待我都极好。娘不必忧心我,以为我嫁得匆忙,婆家便会慢待我。不是这样的,只要祖父祖母、公公婆婆和表哥都待我好,别人便不敢轻慢我。”
“这样娘还放心些。”沈氏心头虽还是一团阴云,但听白玉莹这么说,略觉得好受了些。
白大太太张罗好了团圆宴,正要开席,宫里来了个小内侍,传隆治帝的口谕,赐下几样赏赐。这小内侍传过口谕便走了,连口水也没喝,白熹等人忙把御赐之物取出来,见明黄绸缎中包裹的是四个盒子,打开盒子,白、红、黑、青四匹小玉马出现在众人眼前。
白熹没上手,低下头仔细瞅了几眼,“那小内侍传的话,说是物归原主,完璧归赵,也不知是什么意思……”他一脸迷惘,“按这话意,应该是从白家抄走的东西,可这几样东西我没见过啊。”
“这不是世子爷送给玉儿的小玉马么?”沈氏眼尖,一眼认出了那匹羊脂玉的小马,那是她一度打算给白玉莹作嫁妆的。
“这个是太太见过的么?”白熹忙问:“那另外三个呢?”
沈氏迟疑了下,摇摇头,“另外三个没见过,不知道。”
靳学舟笑,“不用问了,这小玉马一准儿是世子爷送给茗儿的。羊脂玉的那匹,是打着送玉儿和茗儿的旗号,另外三个是背地里偷偷摸摸。这东西必定是从茗儿屋里搜到的没错,二舅兄收着吧,这确实是物归原主,完璧归赵。”
白熹忙把容姨娘叫过来问了,知道确实是白玉茗的东西,众人惊喜不已,“陛下把这四匹小玉马赏还了,是不是不生小七的气了?”
白老太太满意的道:“这才像待亲家的样子嘛。”
众人:……
您老人家这辈子是太顺遂了,太风平浪静了,明明二郎被陛下降了品级,只能做个九品小官,您还觉得陛下这是对亲家的礼数啊?
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份赏赐,白家上上下下,确实安心不少。
但是接下来的事,白家人又看不懂了。隆治帝一个月之中向浣花河畔派了三回赏赐,且每回的赏赐都很丰厚,就连勋戚府邸也未必有这份荣耀,但一个月之中也把白熹宣入宫中面圣三回,每回都挑白熹的错处,连番斥责,就连白大爷也被宣入大殿下申斥了一回。当然了,隆治帝斥责的全是公事,和私事没关系,一句都没提过。
赵戈怎样了,和白家联系过没有,隆治帝根本没问,好像漠不关心似的。
“陛下这是加恩白家,还是对白家不满?”白大爷、白熹等人惴惴不安。
接二连三的赏赐丰厚,应该是对白家另眼相看。可公务上总挑毛病,吹毛求疵求全责备,白大爷就算了,好歹任洗马之职,白熹现在就是个小小的奉礼郎,他公事上就算出了差错,哪用得着皇帝陛下亲自出面斥责啊?这怎么看怎么像是心存不满。
白老太太得意,“这都不懂?陛下是做祖父的人,他想起他那大孙子便喜欢得不得了,自然要替他那大孙子结好亲家;可他大孙子背着他私奔了嘛,他这做祖父的恼怒,因公废私,挟怨报复,故此要训训你们兄弟俩,发泄发泄他的怒气。”
白大爷:……
白熹:……
真的假的?
白老太太不理会两个儿子那惊愕的神情,越说越高兴,“陛下这会儿正天人交战呢,等他想清楚了,咱家的好日子便来了。哼,这些天许多人慢待咱家,前儿个你们舅舅来看我,宽慰了我许多好话,叫我不必放在心上。我便说,我才不在乎这些呢,世上或许有不疼儿子的父母,可不疼孙子的祖父祖母却是没有的。陛下迟早得让世子爷回来,到那时啊,咱家小七便是世子妃了!”
是,您和陛下还是亲家了呢。
白大爷和白熹这兄弟俩脾气禀性各不相同,这时却不约而同抬眼偷看老太太,心中暗暗说道。
第61章 良人
白老太太兴致上来; 畅想了许多未来的美好前景,“以后熹儿和雍王爷是亲家,咱们白家也就成了皇亲国戚; 阔了!我大嫂是一品夫人; 常对着我夸耀她进宫朝贺赴宴的荣光,以后我比她还强呢; 世子爷见了我得叫岳祖母……”
白大爷和白熹面面相觑。
白熹既不敢扫了老太太的兴; 又不愿让老太太继续这么说下去; 忙设法打岔; “娘; 茗儿有信过来。”
“真的?小七写信回家了啊,快拿来让我看看。”白老太太喜上眉梢。
白熹从袖中取过一封书信,“娘您放心,茗儿在一个名为灵霞岛的地方,很安全。”
他袖中不只一封书信,这一取,别的也带出来了,白老太太眼尖; “一并拿过来给我瞧瞧。”
白熹无奈; 只好连着另外两封信也一起呈上; “娘; 这两封是王爷和世子爷的,信中也没有特别的话,只说茗儿很好; 让咱们不必担心。”
白老太太先把白玉茗的信看了,“王爷王妃待小七很好,亲闺女一般,这可真好。咦,小七每晚和王妃一起睡?她还没嫁给世子爷么?”
白熹忙道:“娘,王爷的意思是前段时日我的官司没了,茗儿不宜出阁。现在我没事了,茗儿和世子爷年龄也大了,这便要为他们举行婚礼了。”
“婚吧,婚吧。”白老太太乐呵呵的。
白大爷为人有些古板,“娘,二弟,依我的意思,还是等陛下同意了再让茗儿出阁。陛下是祖父,哪有祖父不点头便娶孙媳妇的?”
“这么大的人了,还不懂事。”白老太太不高兴了,脸一沉,“自古以来都说儿女的婚事是父母之命。雍王和王妃同意了,咱们白家也同意了,小七和世子爷这便有了父母之命,正是天造地设的好姻缘。”
“雍王和王妃确实同意了,可是……”白大爷迟疑。
是,雍王和王妃是同意了,可这就算是有了父母之命么?这好像不大对啊,皇帝陛下是嫡亲祖父,他老人家可还没点头呢。这就天造地设的好姻缘了?
“我说是,那便一定是。”白老太太不容违背的道。
“是,您老人家说的是。”白大爷唯唯。
“娘,我真心觉的是。从前不知道茗儿和世子爷的事,我也从来没想过;可是自打知道了两个孩子的事,我是怎么想怎么着觉着般配啊。”白熹也不知顺着老太太的话意说,还是真心觉得赵戈这个女婿不错,满口称赞。
“还是熹儿聪明。”白老太太满意了。
白大爷势单力孤,没一个人赞成他,只好闭上嘴,不言语了。
反正他是不支持赵戈和白玉茗在灵霞岛成亲的,非常非常的不支持。明媒正娶多好,私奔到海岛上成亲,这太离经叛道了。
白老太太笑咪咪的憧憬起小七出嫁后的情形,“咱家小七有福气,王爷王妃是好公婆,世子是好丈夫,小七成亲之后不会过于拘束,还和在娘家时候差不多,自由自在的。”
“对,和您老人家一样。”白熹笑道。
白熹人既聪明,又很体贴,知道白老太太这一生最骄傲自豪的便是嫁了人之后日子也逍遥快活,便顺着老人家的意思往下说,果然哄得老太太眉开眼笑。
“只可惜这桩婚事眼下还不能大操大办。”白熹因为他前阵子入狱的事累得老太太不安,心中内疚,一直猜度着老太太的意思说话。
“这有什么好可惜的?”白老太太得意之极,“依我说,就是要这样才好呢。眼下别人都以为咱家倒霉了,被压趴下了,起不来了,都冷眼看咱们。可咱们自己心里清楚是怎么回事啊,看看这些人的嘴脸,想想以后的日子,有不有趣?”
白大爷和白熹一起陪笑脸。
您老人家说有趣,那就算有吧。您是老太太,您说了算。
白老太太和两个儿子说笑了一阵,把他俩撵走了,“你俩忙正事去吧,我也有我的正事。”命人把白大太太、沈氏叫了来,兴冲冲的吩咐,让两个儿媳妇替她留意着京里的老夫人们时兴什么首饰衣裳,早早的给她准备着,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