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定良缘(凤亦)》第311章

设置字体大小:

量啵执帕礁鲂《忠湛挫嵌挽哦媸悄盐四悖∥艺饫锞椭荒芨愕酪簧唬 ?br /> 小乔微笑:“一家兄弟不分彼此才能住在一起,道谢就见外了!烨儿和炫儿每日进宫读书。我能管的也就是早、晚两顿饭,有时父皇留着他们,连晚饭也不回来吃的,从宫里回来吃些喜欢的点心,晚饭后玩耍一会,睡前一个时辰给少量汤羹。”
太子妃显得很惭愧:“你这里颇费心机,我那里却闲着,实在不合情理。烨儿说四叔家的饭食就是美味,炜儿和雯儿也能上饭桌。和两个哥哥一起抢着吃菜有趣极了,婶娘睡前给一碗汤羹,花样又多又好吃,比腾妈妈煮的补品汤药好吃多了,他再不要吃腾妈妈的补品……弟妹睡前给他们吃的是什么?每天非要吃的吗?你白天已经那么辛苦,晚上还要照看他们。可不能太累了。不如这样,你教给我来做,晚上由我照顾他们兄弟,你白天已见着他们,就不必晚上再去看,放心歇着吧。”
小乔看了看太子妃:“我倒是想教你,只怕你嫌麻烦——单为兄弟俩做那一碗睡前汤羹,需要动用七八个人做先期准备,然后我才入厨房,做最后一道工序!那些做法太繁琐,风华院虽设有小厨房,只是给误了饭点的随从侍卫们自己煮食,除了盐米油盐锅碗瓢盆,很多精细用具都还没有,连正经厨子也没配有。”
太子妃惊疑:“这汤羹真有这般难的么?上次你去太子府教我那些,我都学会了!”
“没错,你很上心,做得很好。不过这个真的有点难度,复杂多了,若你真想学,便抽空来吧,我教你!”
六月初,天气还不算太热,午饭前难得的清闲一刻,双胞胎抱去院子里玩,小乔等着赵瑜回家,一边好脾气地笑着陪太子妃聊天:
“那睡前汤羹原本只独给炫儿,因烨儿另有贴身妈妈给的补品汤药,但烨儿要求和炫儿一样,连端王也问我怎么不给烨儿一碗,叔侄俩都怀疑我偏心呢!我只是怕药膳与妈妈煮的补品汤药相冲罢了,且睡前吃太多食物对孩儿身体不好,更无益于睡眠,因而禀明太子,太子同意我的做法,请宜师傅过府重新为烨儿开调理方子,贴身妈妈的补品就不用了,只与炫儿同桌吃一样的汤羹——其实并不一样,他只要见是我亲手端来便成!看着他们吃得欢快,我也高兴……太子府饭食岂不比端王府的好?最不缺就是美味珍馐,烨儿不可能都没有食欲,但他偏偏就不爱吃太子府的饭食,这也不稀奇,许多小孩儿有此种怪想法,烨儿与炫儿在一起确实吃得比较好,不拘什么,喝白开水也笑得开心。他却不比炫儿,炫儿好动闲不住容易饿,吃东西不用劝,他是真正在吃饭,而烨儿肠胃弱些,他吃的是心情,需要耐心劝导,让他知道这食物里有故事,也有情意在,他心情舒畅,高兴了,就能吃得愉快,这样吃下去的食物才有用!”
太子妃频频点头认同,心里却想:上次端王妃进太子府教做点心时也这么说,她也尽力照做,除了悉心陪护,绞尽脑汁回想自己曾听到过的各种关于忠义贤孝的小故事,结合吃食说给烨儿听,结果还不是收效甚微?可见端王妃是巧嘴儿会说事,真正能让烨儿健康茁壮起来的,还是如太子所说——端王府是福地,看老四三两年间就有了三名儿女,个个体格健壮,白胖壮大,你听说过端王府的孩儿生病了吗?从来没有!烨儿放进端王府去养着,错不了!
又闲话一会,眼见日头正中,端王可能要回来了,太子妃便把来意说出来,劝端王妃晚上放心歇着,不必再去风华院。
小乔也觉得两对父母同时出现在风华院的次数太多了,而且每次太子夫妇总是不舍得离开,赵瑜敬重他大哥,非要陪着,小乔不提醒他就不会说走,天天见天天相陪,哪来那么多话题说?自己屋里还有事呢,不免和赵瑜嘀咕了一下,赵瑜又想得比她更深入些,夫妻一商量,决定此后和太子夫妇错开时间去探看孩子。今天见太子妃前来,她猜着太子妃应该也是为了这事,便等着她先开口,倒没想到太子和太子妃的用意还当真如她刚才所说的,让自己和赵瑜晚上干脆不要去看孩子了。
孩子再大些还好点,炫儿才两岁,没让他陪赵烨的时候,他每晚睡前可以高高兴兴地和弟妹们一起在父母大床上欢乐无比地玩一场游戏,因双胞胎要同进退,困了睡着了被抱走,若是父亲还没从书房回来,他还能躺在母亲身边睡着,等父亲回来会抱着他送回自己房里……可怜他这么小就懂得要服从祖父和父辈的意旨,离开父母身边,和哥哥一起住到远离主院的风华院去,他私下里的要求让小乔心酸:母亲晚上还来看看炫儿,只讲一个故事,好吗?
就像自己和赵瑜代替不了太子和太子妃给予赵烨的父母之爱一样,太子和太子妃又岂能代替得了赵炫的父母?
小乔心里不爽,身边侍女嬷嬷环侍,也不好表露出来,只微微一笑道:“炫儿只有两岁,晚上睡前总还要我或王爷哄一声,不然睡不踏实。太子府与端王府隔着几条街,大哥和大嫂都不辞劳苦来看孩子,我们两个只在这院里却不去看一眼,炫儿会哭的!”
太子妃听了,有点讪讪然:“这倒也是,炫儿还太小……是我思虑不周!”
现在才知道炫儿还太小?
小乔忿忿,淡然道:“其实大哥和大嫂所虑,我和端王爷也细想过,他们兄弟往来过密总不大好,跟着孩子们的尽是皇上身边近侍,夹道里既有端王府的侍卫,也有皇卫当值,还是避点嫌!这样吧,今后我与端王爷尽量靠前些去看兄弟俩,你二位就来迟一步,定好时辰,互不碰面,可好?”
“对对,那就这么办!”
小乔想了想,又说:“大嫂若要学做烨儿爱吃的点心、汤羹、药膳,明天便选十个信得过的厨子过府,让王府的厨子们教他们些技巧,到时我来教你,再为你准备一套用具,虽然复杂,用心学总会成的。太子府到底太大了些,我觉着大嫂若能在正院里设一个小厨房最好了,让亲近的人管着……这样自己做起来方便,也更放心!”
“正院有小厨房的啊,你上次去也是在小厨房教我……”
太子妃面色有些尴尬,她忽然品出端王妃说这话只是在提醒她做孩子的食物时要多加小心,端王妃,信不过太子府的人!
她到底还是知道了那件事?唉,也罢了,这个妯娌聪明机灵,心思通透,她应该不会乱传扬。
其实小乔什么也不知道,太子的一名爱妾被下药坠胎而亡,牵累太子府六七名侍妾殒命之事,赵瑜不说,她哪会知晓?对太子妃说的那句话不过是有感而发,随口说出来提醒提醒她罢了,她直觉里认为像太子府那样女人成群的后院不可能平静无事。
第二百九十一章 事由
之所以有那样的担心,是因为昨天回了一趟娘家,听到久未谋面的沈秋玉的消息所致。
因与娘家嫂子贪说话误了时辰,赵瑜去接,说双胞胎久不见母亲哭得厉害,她才赶紧登车回府,因见赵瑜寒着一张俊脸,目光清冷漫不经心扫她一眼即收回,她不禁大为心动:这是当年哥哥那迷死人的表情耶,汪浩哲又回来了!
忍不住上赶着哄他高兴,结果惹火上身,那家伙恨不得把她吞进肚,两人纠缠翻腾直到后半夜,甜蜜满足相拥睡了,很多话不及跟他说。
其实也有件事想与太子妃通气一下,但这个时辰太子妃急着回府,就暂时先放下不提。
昨天是宋娉婷儿子的满月礼,第二胎生了个男孩,最高兴的莫过于她父亲宋子仪,依照当初与女儿、女婿的约定,这个孩子得归宋家。满月礼由宋家来操办,自然是隆而重之,遍请京城亲朋好友,并禀过宗族尊长,迫不及待地将外孙正式入了宋氏族谱,取名宋承志,此后宋子仪这一支就后继有人了。
小乔与孙兰贞一同去贺满月,三位闺友小聚闲话,宋娉婷看着襁褓中的儿子抹泪:
“父亲非要满月就将孩子养在宋家,我总不能拉着夫君和婆婆一起赖在娘家陪孩子,自己在这倒住得习惯舒适,他们娘俩总是别扭得很,特别是婆婆……唉,还是得随婆婆和夫君回自己府里去住,可就这样把孩儿交给奶娘,不舍得啊。我心疼!”
孙兰贞叹口气,也只能好言安慰:“既为宋家子弟,自然要从小养在宋家,父母年老了。膝下也该有儿孙环绕。放心吧,他如今是宋家的宝贝,二老将他放在心尖尖上。你母亲养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