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人_梁振华》第103章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圜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脩,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莫愁,能与你相知,我不枉此生。”
他缓缓走出树林,魂魄像丢了三分,他不知那死寂的黑暗中,那棵大树背后,莫愁正紧紧靠着树干,肩膀抖动缩成一团。她只听那脚步声远了,树林重新归于寂静,才将捂着嘴巴的手慢慢滑下来,她闭着眼睛,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泪水泉涌而出。
屈原落寞地回到人群中,在楚王身边坐下,拿起酒杯一口饮尽。这时,那“林鬼”带一众农奴过来,齐齐跪倒在地。
“拜见大王,拜见屈大人。”众农奴道。楚王笑道:“大家快快请起!”又令木易为众人置酒。
“林鬼”接过酒,又一俯身道:“草民今日想敬大王两盏酒。”楚王一笑,端起酒杯道:“好!”勇伢子亦端酒,对众人道:“各位乡邻,大王今日救了屈大人,便是救了我们权县的恩人!咱们一起敬大王一杯!”
众人纷纷拿起酒盏,仰头饮尽。“林鬼”一抹嘴,又端起第二盏道:“大王,百姓们还想再敬您第二杯,因我等还有一个心愿,恳请大王成全。”
说罢,“林鬼”与众人俯身跪倒,齐声道:
“恳请大君,留下县尹大人!”
楚王一愣。此事确实出乎他意料,那“林鬼”恳恳看向他,眼中湿润。
楚王略略动容,思忖片刻,缓缓开口道:“不谷带走屈县尹,是要让屈大人征战沙场,为天下谋福。不谷答应你们,一定派一个像屈大人一样好的县尹再来权县,如何?”
“为天下谋福?”众人不由抬起头望他,“莫是说大王要给屈大人更高的官?”
楚王语塞,但见众人热烈而恳切的神情,只得微笑颔首。众人悲喜参半,也不由得高呼道:“恭喜县尹大人升官了!”
在这热烈有泪的呼声中,屈原缓缓起身,对众人一揖到地。
“能与诸位相遇相识,是我屈原之至大福气,我亦舍不得离开这里。不管我身至何处,我都会记得你们每一个人,我也必会回权县看你们!”
言罢,屈原举杯,一饮而尽,两行清泪沿着面颊缓缓滑下。
再见,权县。
再见,莫愁。
权县县署,师甲已默默地收拾好行装。
“先生,您一定要走吗?”屈原心中不忍。
师甲回身,轻轻一叹,他自得知屈原卸任县尹一事,几番思量,便决意递上辞呈,卸甲归家。
“大人,师甲在权县这几十年,历任县尹,唯大人让老夫心悦诚服。如今大人离开权县,老夫再留于此地,已无意义了。”
屈原一听,焦虑道:“既是如此,先生何不随我同往郢都?先生洞明世事,正当为天下苍生请命,才不负使命啊。”
师甲无奈一笑,轻声道:“大人,恕在下直言,如今天下,权臣当道,奸佞横行,老夫早已心如死灰,不愿再搅这潭浑水。”
“正因如此,才更需贤才挺身而出,变革兴政啊!”
师甲苦笑:“变?谈变容易!大人在权县行变,昨日还身陷囹圄,性命堪忧,何况老夫。我早已想好,这乱世仕途不易,余生只愿浪迹江湖,做一介山野村夫。”说罢一顿,嘴角微微抽动,“老夫心中放不下的,只有您。仕途艰险,大人万望保重……”
言毕,向屈原深深一拜,便转身踏着那山涧旁时断时续的石子路,头也不回地直直去了。
朝阳初升,王旗仪仗在路边威武列行。屈原匹马独立,挥手送别依依不舍的百姓。
“该走了。”他在心中道,便狠心一鞭,策马而去。
再往前一步,即出了权县地界,屈原勒马回身,遥遥望去,旭日将云层烧成一片金灿,阳光如绸缎般从空中泻下,沿山峦、湖泊、江水铺展而开,小小的权县栖息在那山脚之下,安然自若。
屈原苦苦一笑,想起初来权县,半缘莫愁,半缘他想行美政的心志,如今权县似比过去要好,而他与莫愁却是再也无缘相守。前路漫漫,终究只能由他一人孤独求索。
屈原仰天长叹,正欲挥鞭离去,忽听河岸那边高山之巅,传来悠扬悲切的歌声。
“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治。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
屈原的心猛地抽紧,他循声望去,那远远的高山之上,一袭莹白,衣袂飘飘,他朝思暮想的身影正孤独而决绝地独立层云之下。
“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因归鸟而致辞兮,羌迅高而难当。……”
屈原怔怔开口,低声应和。他无法看清莫愁的面容,只听她凄清婉转的歌声在群山之间回荡。
“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
屈原知道,这是诀别。他曾无数次想过这样的场面,他以为自己会痛哭,会嘶吼,会突然不顾一切地冲过去抱住她不许她走,然而他从未想过此时他竟是如此平静,那平静使一颗心隐痛到不能出声,甚至没有破裂时的轰然一响,便轻轻地碎了,那碎片无声地散落开去,像星星落在银河之中,不见踪影。
“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
马头拨转,轻轻一鞭,权县渐渐留在了身后。
山风起了,带着春日迟迟的气息,一场杏花春雨,落了下来。
第38章 送别
悲莫悲兮生别离。
——《九歌·少司命》
“不做县尹也好,你这性子,迟早会弄出更大的事。”屈伯庸叹了口气,看向屈原道。
屈由微微一愣,附声道:“是,回来我们家人团聚,清清静静做你的文学侍从,我再好好教你几手武艺。”
柏惠亦围着屈原,她很想说,回来郢都,正好与碧霞好好过日子,而昭碧霞此时正在一边坐着,脸颊绯红。
待众人一一说完了话,屈原轻轻一叹道:“我只留郢都几日而已,怕是没空与哥哥习武。”
柏惠一愣:“你要去哪里?”
“大王有令,命我上阵杀敌,为国立功……”
此言一出,几人皆大惊,柏惠骇然道:“原,你如何能上战场?大王这是……”
屈原垂首道:“贪墨一事,虽是有人栽赃,但人证被害,死无对证,终究也无法证我清白。大王这么做,是让我将功赎罪吧。”
“这赎的什么罪,根本就是送命!”屈由霍地起身。
柏惠看向屈伯庸焦急道:“这可如何是好?良人你必要想办法,要大王收回成命啊。”
“愚蠢!”屈伯庸一拍案道,“君无戏言,王命已出,岂如儿戏吗?”眼看柏惠眼泪欲出,屈伯庸沉沉一叹,看向屈原道:“上了战场,你就与我待在中军,必不能莽撞行事!”
“可原不会武功,身子又弱,这样去战场我如何放心得下?”柏惠几乎是哀求。屈伯庸起身拂袖道:“不会武功,我便安排专人教他。”
“这岂是三两天能学成的!”
屈伯庸自知这话牵强,也不与妻子再行争论,只看向屈由道:
“最近征兵进展如何?”
屈由一顿,皱眉道:“郢都已征了些,不过与爹要求的还相差甚远。”
“差多少?”屈伯庸眉毛一挑,沉声道。
“加上之前的……刚过五万。”屈由吞吐道。
“五万?”屈伯庸一惊,“如何这样少?我们以这五万人抵御秦兵吗?”
“爹,郢都就那些男丁,我亦无计可施啊。”屈由委屈叫道。屈伯庸一皱眉:“无计可施,如何不早告诉我?明日你再带人,去权县征兵,每家必出一名男丁。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秦人若真入境,看谁还能平安度日!”
兵士猛击铜锣,将百姓们引来。墙上有一张告示,屈由正高声道:“各位乡邻,秦国犯我边境,虐杀我楚国百姓,秦楚之间即将开战,我大楚需要热血男儿、有志青年,与我持剑执戈,将秦狗赶出楚国!”
“又要打仗了!”众人纷纷议论。
“姐姐你看!是屈由将军!”人群中,青儿一眼认出了屈由。莫愁一惊,慌忙将头低下。青儿四下看看,凑近莫愁低声道:“姐姐勿慌,他没有来。”
屈由见一时无人回应,正欲振臂高呼,忽然勇伢子小心翼翼地问:
“将军,可供饱食?”
屈由哈哈一笑,朗声道:“不饱食如何打仗,米面管够,亦有肉食。”说罢看向众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