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1972》第151章


利孝和出身香江有名的鸦片商利氏家族(恒生的利国伟和他是远房堂兄弟,并不属于这个利氏家族),是第一大股东,担任董事局主席,现任会德丰和和记两家公司的董事局主席祈德尊是第二大股东,邵逸夫占有的股份排在第三,只有百分之五点几。
作为邵氏兄弟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和董事局主席,邵逸夫是因为行业属性而被拉着投资入股无线的,无线成立后,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位于清水湾邵氏片场的制片公司身上。
但从去年开始,可能是觉察到电视业的发展前景,邵逸夫开始频频发力,不仅陆续收购了一些小股东手上的无线股份,还开始与无线合作培养演艺人才,创立了无线艺员培训班。
利孝和给了他一个常务副总裁的头衔,他从此就把办公室设立在了无线台,清水湾那边的现场管理交给了三哥邵仁枚。
上个月初,就在东方之珠选美会的香江小姐诞生不久,丽的电视台突发奇想搞了个“沙滩小姐”选举,在电视上播出后引发了如潮观者,生生霸占了一个阶段的香江市井话题榜。
邵逸夫敏锐地觉察到其中的重大意义,随即在无线董事会上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得到了董事会的批准,现在此事已经如火如荼,初赛在明天也就是6月17日正式开赛。
“你觉得邵先生请我去是为了什么吗?”
“我估计应该是想让我们公司出些赞助费吧。”
九龙塘广播道77号,张恒从车里下来,环顾四周,马路上车流和行人都很稀少,还没有十年后那么繁华,马路边间隔一小段距离伫立着两栋棕色的三层建筑,天台上立着发射塔。
近处这栋楼是无线台,稍远的那栋就是何左芝的商业电台了。
前世他来过一次广播道,那时候无线的这第一个办公地已经推平,建起了一个叫星辉豪庭的高档住宅区,为广大影迷熟悉的带有洞洞墙的无线台旧址,在商业电台另一边的广播道30号,是75年佳艺电视台修建的。
这里就是未来的“五台山”地区了,张恒脑海里瞬间跳出来一张美艳的脸,不知道此时她多大了,又在何方?
真是个可怜人啊,他摇摇头走进无线大门。
无线内部没有电梯,在唐基华的引领下,张恒沿着楼梯爬上三楼。
“小张生?”刚走上三楼的走廊,迎面走过来两个人,其中一个戴着茶色太阳镜的年轻女子惊讶地看着他。
“你,你,”张恒愕然,过了一会才认出来,“原来是芳芳姐,戴了眼镜差点没认出来,你回来了?宝宝还好吧?”
“正好无线有个活动邀我做表演嘉宾,就提前回来了,宝宝月底放暑假再回来。”肖芳芳有些语无伦次,想不到一回香江就遇见了这个令自己观感很是复杂的年轻男人。
“那好,今天我有事,等宝宝回来再约你们喝茶。”对肖芳芳,张恒并没有太特殊的观感,客气地打过招呼,和唐基华走了。
肖芳芳身边一个面容有些奇特的中年男人好奇地问道:“芳芳,这人是谁啊?”
“噢,一个朋友。”肖芳芳随口道,有些为难地看着这男人,“龙先生,感谢您的厚爱,我还想回美国继续深造,真的没有时间参拍您的电影了。”
中年男子笑呵呵说:“芳芳你不用急着推辞,这样吧,我们先出去找个地方喝茶,祥林马上也要过来,大家坐下来好好聊聊,说不定你会改变主意呢。”
“好吧,真是麻烦您了,还特地跑来无线等我。”肖芳芳想了想答应了。
无线三楼的常务副总裁办公室,张恒第一次见到了邵逸夫本人。
身形瘦削,发际线很高,光滑铮亮的头发一丝不苟地顺伏在脑壳上,黑框。眼镜背后的目光透着审视意味,哪怕脸上带着笑也令人有些发冷。
他主动站起来和张恒握手,请两人在沙发上坐下。
“张董,你好,梁淑伊小姐回来后就一直和我提及你,正好这次我们有个重要的活动,我就厚着脸皮打电话给了基华,谢谢你给我面子亲自过来这里。”
摸摸有些冰凉的手,张恒客气地恭维道:“邵先生客气了,您是香江电影电视界的老前辈,我就是看着邵氏电影长大的,听到您有事找我,我自然是惊喜交加急不可待地想要来见您咯。”
“事情大概基华和你说了,我就直接进入正题,无线台即将开展首届香江小姐电视选举,届时会推出几个有代表性的香江品牌,不知道大恒集团有无广告计划?”邵逸夫的目光稍稍柔和了些,带着些许期盼。
“广告啊。。。。。。”张恒有些犹豫,集团目前的两个主要产品,报事贴和街机还真的不是太需要广告,或者说广告的目标投放市场不是香江,如果是欧美或者日本的电视台找他,他就一口答应下来了。
“周小姐提过大恒后,我也有所了解,贵公司目前的主要客户是欧美发达国家,可作为香江本地企业,在本地民众中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是不无裨益的,张董,你觉得呢?”
“邵先生,您说得非常有道理,我受教了。”想到即将进行的毕业季招聘,张恒真心认可了他的说法,“那么,能请您详细说下吗?”
邵逸夫的方案很简单,本次香江小姐选举活动按照初赛,复赛和决赛,无线电视台会录播三期,每期70分钟,其中有前中后三个时间段可以插播各一分钟的广告,每个时间点费用不等,最贵的是中场时间广告,三期一共需要30万港币。
而无线台现在就剩下这个中场时间广告没有卖出去了。
只能播放三次,每次只有一分钟,30万港币,可以买一套近千呎的电梯住宅,价格绝不便宜。
张恒思考片刻,诚恳道:“邵先生,我对这个广告标的有兴趣,但在和您作详细讨论前,我有必要了解下,为何在活动马上就要开始前,贵方还没有敲定这桩大事,其中有什么缘故呢?”
邵逸夫的脸上难得闪过一丝红色,苦笑道:“是这样的,本来上个月月底就敲定了合作商,是我的一个老友,不料昨天他紧急打来电话,坦承其公司董事会出了一些问题,这个项目的资金可能没办法再转拨出来。。。。。。”
原来我是临时备胎啊。
张恒恍然大悟般点点头,随口问了句:“如果不涉及隐私的话,可否告知是哪家公司?”
或许无线台内部有很多人都知道此事的缘故,邵逸夫犹豫了下还是说出了公司名字。
张恒眼睛一亮,摸着下巴想了会说:“邵先生,广告我们可以谈,而且里面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做文章,换句话说,只要达成我们的设想,大恒愿意支付的钱可能远不止你们所要求的。不过,在此之前,我还有个小小的请求,请您替我约见您的老友,最好就是今天。”
第182章 鳄鱼恤
邵逸夫果然是个信人,半个小时后,他亲自陪着张恒来到了半岛酒店咖啡厅,在这里,两人很快见到了受约而来的一位老先生。
陈俊,今年五十六岁,前年上市的香江鳄鱼恤服饰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陈董,您好。”张恒主动起身与他握手。
“张董,你好,真是少年可畏啊。”陈俊笑呵呵拍拍他手,转而对邵逸夫说,“六哥啊,香江出现了这样的少年英才,看来我们这样的老家伙不得不服老啊。”
邵逸夫撇撇嘴,没有说话。
人家可是能工作到一百岁的人,此时才六十六岁,当然不会轻易服老。
张恒连忙打着哈哈,请陈俊坐下,吩咐侍应生送上茶点。
“陈董,这次邵先生帮我约您出来,是想和您探讨下大恒集团入驻贵公司董事会的可能性。”等老先生喝了一口大吉岭红茶,张恒直截了当进入主题。
陈俊笑呵呵看着他:“现在的小朋友都这般迫不及待吗?”
你难道不急?
张恒腹诽道。
鳄鱼恤是1911年由一个德国商人在香江注册的服装商标,采用英文大写“crocodile”加左口黑色鳄鱼图案,当时主要制造棉质衬衫。
二战结束后,鳄鱼恤商标被作为战胜国的英国殖民当局合法没收,1952年来自星家坡的服装商人陈俊收购了这个闲置商标,将黑色鳄鱼改成绿色鳄鱼,还是以制造棉质衬衫、t恤和真皮皮鞋为主。
因为其优良的作工和新潮又不轻浮的款式,鳄鱼恤品牌自六十年代起,逐渐占据了香江中上阶层消费市场,包括李家诚、李福兆、何鸿銮在内的很多香江政商界名人,平日里大多数时间穿的都是鳄鱼恤。
1971年,香江股市进入勃发期,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