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1972》第130章


利国伟看了他一眼,“目前针对企业,最长期限只有五年期的,那样的话,最高额度可以达到1500万港币。”
张恒疑惑道:“这里面的算法有点奇怪啊?”
利国伟笑着解释:“的确是这样的,因为期限长了,虽然恒生能够赚取的利息额会更多,可是相对来说风险也会随时间拉长而急剧增大,所以总金额反而少了。”
“如果从今天起,我把大恒集团所有账户,包括薪水发放账户和我的私人账户,都转到恒生来,这个数字还有调整空间没?”
利国伟眼角跳动了下,当即答道:“谢谢张董对我们恒生的信任,如果这样的话,我可以决定给你们增加100万额度。”
“那我们申请五年期的吧,1600万港币!”利国伟还没反应过来,张恒已经说出了决定,倒是让他吃了一惊。
用了一个小时签了合同,利国伟客气几句,收起合同想要告辞,张恒忽然把他叫住:“利总,这笔钱应该是我的了吧。”
“嗯,理论上的确如此,下午就可以到你们对公账上。”
“那按照香江法律,这笔钱我用来做短期汇市交易也没有问题吧?”
利国伟吃了一惊,急忙道:“那必须通过恒生进行,我们有权力保持对这笔资金安全性的全程关注。”
“可以!”张恒爽快道,“那接下来让我们商讨下该如何操作,可以吗?”
“张董,虽然大势的确如此,但是目前没有迹象显示香江金管局会在短期内调整汇率,我个人认为你这个投资方案有些激进,建议你还是慎重考虑再做决定。”听了张恒提出的交易方案,利国伟诚恳地劝道。
“不用了,我相信你的判断,也相信我的直觉。”张恒微笑道,“就请恒生帮我按1600万港币,加十倍孖展,卖出对应的美元,然后在一个月内回购平仓。”
他这个投资方案其实就是买卖汇率期货,因为交易对象是同美元挂钩的港币,因此短期内不会有波动,因而不会有亏损可能,完全就是赌这个交货期内,金管局会调整汇率。
由于选择了最短的一个月交货期,哪怕金额比较大,想必也很容易找到对手盘接下他这笔卖空单。
见他自信满满做了决定,利国伟没有再劝,同林良拟定并签署了委托投资合同后,告辞离开。
走出鸿发大厦,利国伟摇摇头,这个蓝田小股神还是年轻气盛了些,他这一次投机大概率会亏损些交易费和佣金,想必经过这次的失败,他会深刻明白一个道理,专业人士同凭直觉行动的人士还是有着巨大的天然差异的。
利国伟不知道,张恒正站在窗户边,心情愉快地微笑送别他呢。
第0159章 令人震惊的操作
恒生的1600万港币贷款当天下午就到位了,张恒立即通过恒生的外汇交易席位,以十倍孖展卖出对应美元,汇率是5。65(港币兑美元)。
这相当于卖空了2800万美金。
对于张恒这次为期仅仅一个月的短期投机行为,何善衡和利国伟并不看好,一致认为小张生太过于随意和自信。
这次投机亏本是不至于,但前后两次交易的交易费和佣金是亏定了,那也有小30万美金,绝不算一笔小数字了。
港币最初是同英镑挂钩的,战后英国经济实力持续减弱,英镑持续贬值,影响了港币的稳定性,从而影响了香江经济。
72年6月,英镑终于撑不出选择自由浮动,港府顺势宣布港币同美元挂钩,固定汇率为5。65。
这个汇率实行至今已有七个多月,港府有可能在一个月内就突然调整吗?
作为香江排名前十的大银行,恒生至少没有收到任何风吹草动。
两人在何善衡的董事长办公室讨论了小半天,何善衡还是拨通了沙雅的电话,张恒是沙雅引荐给自己的,汇丰又是恒生大股东,无论于公还是于私,都有必要作下汇报。
没想到沙雅听了何善衡的详细汇报后,沉默了好一会,才叮嘱他静观其变。
“静观其变?”挂掉电话,何善衡嘀咕着。
利国伟突然脸色大变:“何董,我们?”
何善衡神情凝重地沉思了好久,摇摇头道:“算了,这种投机不适合我们去做,很容易被人抓住不放,再说了,到底如何还无法确定,我们也没必要冒这个险。”
“小张生如何能够做出这样坚定地操作,我真是很好奇啊?”利国伟叹道。
“或许他这次去美国得到了什么消息吧。”何善衡想了会道,两人随即默然。
“或许这趟美国之行给了他什么启示吧。”汇丰大班办公室里,沙雅摇摇头。
作为香江三大发钞行中的老大,汇丰银行地位类似于港英当局的央行,一直深入参与香江的财经政策制定,其中自然包括汇率。
香江财政司顾问委员会副主委,这也基本是每任汇丰大班都会担当的职位。
而就在今天上午,沙雅接到现任财政司长夏鼎基的电话通知,下周一财政司会召开一次高层会议,请他务必拿出时间参加。
夏鼎基并没有在电话中透露会议主题,看得出很敏感很重要,沙雅由此隐隐判断出来,这次会议讨论的不是股市就是汇率,这是港督麦理浩从去年下半年起就一直头疼的问题。
美元贬值,股市疯狂,这对香江经济并不是好事情,或许麦理浩和夏鼎基已经做出抉择了吧。
大恒这边,虽然高层们对张恒的投机行动有所担忧,但是恒生同时为大恒出具了一张百万美金的到期支付信用证,向英特尔采购元器件的货款得到解决,大家也只能静观其变了。
新一批元器件很快通过航空包裹到达,大恒科技街机工厂随之全面开工。
2月14日早上,张恒走进办公室,还没来得及翻看手上买的报纸,电话急促地响起。
“张董,你看过今天报纸没?”电话中利国伟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刚到办公室,还没呢。”张恒眉头一挑,想到了什么。
“港府凌晨宣布调整汇率!”恒生高层们凌晨就得到了通知,利国伟不知道张恒家里的电话,否则会连夜通知他。
【财政司连夜上调汇率,剑指资金过热的股市和房市】。
张恒正好翻到《工商日报》头版,随意扫了下文章,笑道:“那我是赚钱咯?”
“当然,赚大钱了,你卖出美元时的汇率是5。65,今天的汇率是5。085,扣除所有费用,大概赚了280万美金,本金差不多翻了一倍!”利国伟感慨道,“只用了十天时间啊。”
“是一个月哦。”张恒看了眼日期,笑呵呵道,“对了,这份合约到期后,我想再做一次黄金期货,不知道恒生接不接单?”
一个多小时后,利国伟气喘吁吁赶到大恒,看向张恒的目光满是震惊。
已经在这轮汇率期货中赚了大钱,却还想染指风险极大的黄金期货,难道你就这么有自信好运会一直伴随你?
想着出发前何善衡的惊讶,看着面前侃侃而谈的张恒,利国伟内心无语。
张恒可不管眼前的恒生总经理如何想,如果不是这笔资金恒生要加以监管,洛杉矶的道尔文投资公司才是这轮追加黄金投机的最好选择,隐蔽低调。
他向恒生提出了一个要求,以自己即将收回的本金和盈利,设计一套黄金投机方案,为期三个月,要求可以抵御最高跌幅为5%的市场风险。
在谨慎地提醒后,身为期货专家的利国伟很快给出一个方案:总金额3000万港币,约合590万美金,拿出245万美金,以十倍孖展按市价购入3500份6月份到期的ex黄金期货。
张恒其实并不满意这个方案,恒生只给予十倍杠杆,导致购买的合约数量很低,要知道上个月在洛杉矶,他只投入40万美金,就买到了1000份同样的合约。
他理解恒生的做法,这其实是为了他好,投资金额越高,应付行情突然剧变的保证金同样需要越高,如果杠杆放得太高,一旦黄金价格短期突然下挫,很容易就会爆仓。
期货投资不是知道一个起点,一个终点就可以的,如果中间还有反复,很容易就会半路翻盘。
他虽然知道黄金的大势,但不可能了解每天的走势,说不定哪天来个莫名其妙的暴跌,那就欲哭无泪了。
收起张恒签字的委托合约,带着满腹震惊和疑惑,利国伟告辞了,张恒送走他回到椅子上,长长松了口气。
这样一来,收购米罗华,参拍《大白鲨》,这两件大事的资金就不成问题了。
年底的石油危机当然也是一次重大机会,只是暂时还不知道如何操作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