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第1052章


孟所长说道:“不用,我们已经上了去忘忧谷的电瓶车了,我们在恒温池那里见!”
电话挂了,李君阁对还在梳妆的阿音说道:“孟所长他们也太急了,这是连夜杀到夹川,坐最早一班船过来的,我得先赶去忘忧谷了。”
阿音说道:“嗯你去吧,要是真是那全世界一共才四只的什么斑鳖的话,那我们李家沟可就太了不起了。”
等到李君阁赶到忘忧谷,苗娃也只比他早了个前后脚。
孟所长给李君阁介绍:“这是我们研究所爬行动物研究室姜尚希主任,皮娃这就是甲鱼池?”
甲鱼池上围有光滑的栏板,防止甲鱼逃逸,还有进食的缓坡和产卵区休息区,和其它鱼池相比起来非常显眼,孟所长一眼便能认出来。
李君阁和苗娃一起进入池子,从单养小池的砖石水泥板搭建的缝隙里摸出几只团鱼丢进桶里,递给两人:“大的都在这里了。”
两人接过桶来只看了一眼,孟所长笑道:“斑鳖!没跑!哈哈哈没跑!”
姜主任是个发际线很高的五十来岁老头,拉着李君阁的手直摇晃:“你们了不起,太了不起了!这是拯救了一个物种啊!”
李君阁都不知道该怎么回话,难道说自己只是因为被俩欢脱老头闹得不行,想空手套白狼地搞点惠而不费的水产养殖?
尴尬地笑道:“呵呵……没什么……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孟所长开心地拍着李君阁的肩膀:“走,去你们集团水产研究室,我们慢慢谈。”
几人进入研究室,李君阁叫来几名农大的研究人员,在孟所长的领导下开始对几只斑鳖进行体检和测量。
一通忙活,又拍了一堆的照片和视频,孟所长还检查了系统中的水产养殖日志,叫李君阁把斑鳖放回去,然后到会议室细谈。
来到会议室坐定,孟所长说道:“这事情说起来其实挺尴尬的,这个物种之所以变得如此珍稀,完全是源于一个不严谨的错误。”
“虽然早在一八七三年便已命名,但长期以来斑鳖一直被误认为是鼋或中华鳖,直到两千零二年后才被确认为有效种。”
李君阁不禁感到哭笑不得:“怎么会这样?”
姜主任说道:“的确是非常遗憾,这个物种最早是英国政府驻上海领事送给英国博物馆的礼物,据说是从中国上海的邻近地区采集所得,我们估计就是太湖,当时就已经有了命名,这都一百多年前的事儿了。”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由于斑鳖的幼体和中华鳖,就是你们养的那只老团鱼的品种,非常相似;而成体又和鼋很像,因此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中,斑鳖并没有得到中国动物学界的认可,而被看成是中华鳖或鼋的同物异名。”
“直到一九八七年,国外研究者重新研究了斑鳖的模式标本后,才恢复了其有效种的地位。然而,到这个时候,斑鳖在野外几乎绝迹,饲养的个体也寥寥无几了。”
孟所长说道:“而之前中国所有动物园和博物馆里的斑鳖标本,都被错误地鉴定成了鼋。由于不受重视招来的肆意捕杀和栖息地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我国自一九七二年后,就再未发现任何野生个体。”
李君阁手抚脑门:“这货可这也太倒霉了。”
姜主任说道:“就这么阴差阳错,小的时候把它当中华鳖,大的时候就把它当鼋。一路错到两千零四年。”
“当年苏州动物园为支持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建设,曾赠送了两只俗称‘癞头鼋’的大鼋标本。”
“苏州市科技学院生物系教授赵肯堂对其进行了细致研究后,发现这两只所谓‘癞头鼋’,其实应该是独立物种。”
“后来又经过多年研究,赵肯堂教授提出了大量证据,证明斑鳖的确是一个独特的物种,他是我国为斑鳖正名第一人。”
“从一九九二年起,他就开始多方奔走,为拯救斑鳖殚精竭虑。”
“他的呼吁终于引起了反响,苏州市民从此把斑鳖看做国宝。然而遗憾的是,实在是太晚了。”
“零五年,中国动物园协会在其网站上发文介绍斑鳖的特征,以便从其所属的动物园里发现斑鳖。各地动物园开始对所有的‘鼋’验明正身。”
“之后好不容易在北京动物园找到一只雌性斑鳖,结果一年后便离世。然后上海动物园也发现了一只,然而三个月后,也同样离世。”
孟所长说道:“太湖周边和长江下游生态环境变化非常巨大,蓝藻,污染,船只,基建等干扰,造成了斑鳖的生存地被彻底破坏。”
“而且,我们中国人向来喜欢进补龟鳖类,其中斑鳖个体最大,目标显著,更易被捕杀。”
“长江水产研究所也组织过几次考察,在斑鳖的可能生存地区进行了拉网式搜查,然而一无所获。”
“于是大家重新将视线转回动物园,最后在苏州动物园发现一只雄性,苏州西园寺放生池发现一雄一雌,长沙动物园发现一只雌性。”
“然而西园寺那只雄性,同样在二零零七年死亡,因此目前国内仅存三只。”
姜主任道:“最新消息是美国研究人员在越南北部观察到一只疑是野生斑鳖。越南河内的还剑湖中尚存一只,传说曾背负宝剑送给越南后黎朝黎太祖,助其夺取天下。”
“但也有学者认为该鳖是单独物种,称其为还剑鳖。所以这两只都没法确定,目前能够确定的,就中国的这三只。”
“西园寺的那只雌性已经失去了生殖能力,长沙动物园的那只雌性和苏州动物园的那只雌性相对年轻,但是也已经一百岁和八十岁了。”
“现在两只还有生殖能力的斑鳖已经被移到一起,由苏州动物园进行饲养着,但是无论是自然繁殖还是人工繁殖,目前都是困难重重,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孟所长说道:“每年那雌性斑鳖都会产下大约一百枚卵,但无一成活。”
姜主任说道:“估计问题是出在雄性斑鳖身上。我们发现它的背甲和生殖器都有严重的伤痕。”
孟所长说道:“这是它多年前与另一只雄性竞争对手打斗时留下的,这也给他造成了终生残疾,使他无法给配偶自然授精。”
第九百五十章 春秋笔法
说完轻松地将身子往椅子上一靠:“知道我们为什么如此着急了吧?哈哈哈不过一切都过去了,至少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你们研究所有早饭没有?这从昨天下午到现在还水米未进呢!”
“哎呀怎么不早说?”李君阁赶紧打电话叫忘忧谷基地食堂送饭。
姜主任说道:“目前我们掌握的关于斑鳖的情况就是这些,现在该你们说说了,怎么这么长时间没有发现这是一个新品种?”
李君阁连连摆手:“这个可怨不得我们啊!你们科学家都才搞明白没几年的事情,我们农民兄弟能分清才见鬼了。”
说完又道:“我们这里的盘鳌溪,当年据说团鱼多得不要不要的,不过和你们说的太湖地区相似,别说团鱼,就连鱼虾都给搞得一干二净,前年才开始着手生态恢复。”
“我们李家沟段,估计是环境和团鱼的生长环境有些不合,除了几年前出现的太极池那只老中华鳖,其余龟鳖类都很少见。”
“五溪河水域,唯一与盘鳌溪环境类似的一段,就是独水溪上游,然而那里一直非常闭塞,中间还有一段地震后堵塞在溪中的巨石带阻挡,两岸又都是繁密的细竹林和悬崖,能够摸进去的人少之又少。”
“估计也正是这一段特殊的溪流水域,阻止了斑鳖种群的向外扩张。”
“直到前年我们才组织了第一次有目的性的生态考察,不过参与者都不是爬行动物专家,虽然拍到了斑鳖上岸产卵的镜头,但那是夜间红外拍摄,无法看清细节。”
“中间钓到过一次,当时我随手就放了,真没太留意它和普通团鱼的区别。”
那时候李君阁还没有修炼五通拳,观察能力远远比不上现在,这事情也不能怪他。
李君阁说道:“再之后,就是栈道修通,我和苗娃开始了收集鳖卵的工作。中间也见过几次藏在草丛土缝里边的斑鳖,却都没有看到全貌,要不就是晚上,也没有引起重视。”
“第一次引起注意其实是在第一只小鳖孵化出来之后,我当时已经觉得这鳖和普通的有所不同。”
“后来几次检查它们的生长情况的时候,也发现这个物种有别于中华鳖的特殊性。”
说完拿手一指端着粥盆过来的苗娃:“都怪他!每当我提出异议的时候,就是他以水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