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神》第641章


最关键的是,这些人闹出热搜之后,都被N站系的网络记者采访了。
在采访中,男方们如出一辙地说出了:“没有的事儿!这肯定是杰克马在阴我!”
而女方们的措辞稍微好一些:“没有的事儿!肯定是那个不要脸的XXX跟我抢粉丝,争位置,想在冯总面前拉低我的印象分呢~”
刘某东还没来得及完成反转、最后承认自己确实跟某高学历网红是真的拍拖了、此前只是“因为个人隐私所以不想说”。
结果,他就没机会说了。
已经被淹没了。
“握草!原来这世上,有资格被杰克马阴的人这么多?那些无耻之徒!他们明明才2个亿的身价,凭什么说自己有资格被杰克马阴!我这种30亿,50亿身价的人,才有资格被杰克马阴啊!这是我独家的权利啊!”
刘某东恨得牙痒痒,却也无可奈何。
至于另一侧的反应,那就更激烈了。
本来么,少年得志的美少女,都是比较骄傲的,也没经历过什么挫折,因此自视甚高。
尤其是遇到那些自称“知性温婉内敛”的网红们,她总会翘着鼻子傲然哼一声:那种人也配相提并论?
殊不知,自己其实也只是个网红,并不是靠清华特招生或者常青藤交流生的实力走红的——那些只是点缀而已。
现在,被那么多庸脂俗粉淹没、对比,小姑娘的自尊心就下不来了。
也看清了所谓的“温柔成熟大叔”就是个凑表脸蹭流量的。
“老娘真特么瞎了眼,分了分了~”
然后就分了。
反正才拍拖了几天,也没被人得手,也没实质性吃亏。
第255章 上市前夜
冯见雄并不知道,他随口一个安排,就改变了历史的轨迹。后来,刘某东真的没能把自己定位成“国内唯一有资格被杰克马阴的对手”。
至少国人是不承认的。
然后,他在卖身给人当干儿子的过程中,走慢了一步。
后世虽然还是有一家强大的B2C电商平台,市值超过了数百亿美元,可惜却不是他成立的这家了,而是某个曾经惜败于他的同行竞争对手——
历史的大势,并没有办法改变。以腾云系的流量,只要马腾认一个干儿子回来做电商,肯定能做起来的。
但这个干儿子具体是谁,却是可以改变的。
历史上,被腾云系入大股之前,不能说狗东的B2C做得不好,或者说不如同行。但至少它们跟同行中的紧随者,差距并没有那么明显。
后来刘某东身价之所以N倍于李囯庆,那也是靠腾云系的决策作出之后、马太效应滚雪球滚出来的。
而这里面,努力其实并不关键。最关键的,还是最初马腾那个“谁能当干儿子”的决策。
如今,被冯见雄这么一搅合,这么针对性一黑……
刘某东的命运,和后来的江湖地位,也就走上了铛铛网李囯庆的后尘,仅仅比后者稍微强了一点点。
他并不知道,这一切只是因为他在口述那句“肯定是XXX在阴我”时,多加了一个名字,导致的蝴蝶效应。
既然你都说了雄哥参与了阴你,雄哥总不能白白担个虚名吧?
那就有名有实好了。
……
“美国总统能乱骂,冯见雄千万不能骂。也不能冤枉他、拿关于他的虚假消息说事儿。”
“雄哥一生气,后果很严重。他这张嘴皮子,不但死人说活、活人骂死。连让中国人粉谁黑谁,都能操纵得溜得一逼。”
“N站八千万脑残粉就别说了。哪怕微博上、优酷上、**上……但凡雄哥带节奏捧谁或者黑谁,就没捧不起来砸不下去的。雄哥开口的节奏,马上就是全球共振呐。”
“毒奶开光嘴,说不定去年就是孙正意在阿狸系退市案上跟雄哥的策划出了冲突,雄哥随口一喷,共振就震到曰本人地震海啸核电站爆炸了。”
几个月后,尘埃落定,上述这番结论,就是国内新经济界人士,所形成的共识。
确切地说,是自己公司估值,非常依赖社会信心、非常虚的公司,都形成了这个共识。
这也是新经济的悲哀吧。
毕竟,要是实打实靠厂房、设备、科技来撑起资产评估的企业,就不那么忌惮冯见雄的开光嘴了。
人家不管冯见雄怎么黑,就是值这么多钱。
可那些技术资本含量占比很低、品牌口碑无形资产占比很高的公司,天生就被冯见雄这样的魔头克制了。
既然你的公司最值钱的,就是这块招牌、就是这个招牌背后烧钱凝聚出来的商誉……
那么,呵呵。
雄哥就有可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把对方的商誉花样黑出翔来,让人家数以十亿计的无形资产,坐上云霄飞车,享受一下大起大落的快感。
其实,冯见雄也不是一朝一夕养成这本事的。
当年他喷死乔布斯、奋力阻击苹果在华的扩展,同时也对苹果的全球品牌口碑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全世界范围内,中国以外的地方,都起码有上亿人,因为冯见雄当年的折腾、兴风作浪,而形成了“苹果就是个限制消费者自由、枉顾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铁律的暴君”的固有认知。
说冯见雄让苹果的股市市值跌了1000亿美元,长远来看都是有可能的。
因此,狙击几个国内没什么技术的,全靠资本、运营和商誉密集的电商平台,洗牌一下它们之间的座次关系,对冯见雄来说不要太轻松。
此前他消停了那么久,无非是没人得罪他。所以他也本着和气生财,干死乔布斯之后就再也没施展过他的开光嘴,进行大规模杀伤攻击。
这次是刘某东得意忘形撞了上来,然后被祭刀了。
嗯,应该说是祭舌了。
所有靠品牌商誉为命脉的公司,一夜之间噤若寒蝉。遇到冯见雄相关的问题就瑟瑟发抖。
他们知道,只要冯见雄发一篇博文,黑一下某个牌子,而且黑得有理有据。
那么,自家公司的股票蒸发掉几十亿市值都是轻的。
而且冯见雄可不是什么《新京报》的菜鸡记者,不是跨SHENG封口能解决的。
据说,后来国内的很多新经济企业,都痛定思痛,以狗东为前车之鉴,开始反思“如此依赖品牌价值这一无形资产、来撑起公司的台面,是否太过冒险了?”
进而反思到“是不是应该在科技研发、掌握独门核心技术方面下更多的功夫?而不是为了一个商标和品牌烧那么多钱?有冯见雄这种商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存在,公司越依赖商誉,不就越危险么?”
后来,冯见雄居然也间接促进了国内不知多少企业,把数千亿本来应该砸在广告业上的钱,拿去砸在了科研业,对国家的科技进步起了不少推动作用——当然,这些并不是冯见雄的本意,只是他不小心引起的远期蝴蝶效应。
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也因为冯见雄的存在,后来国内不少媒体接广告接不够活儿。什么汇人肾片红毛药酒之类靠传播度密集轰炸的高价快消品公司,都收敛了点儿投放力度。
……
冯见雄压根没空管别人的事情。整个2012年年中,他都亲自带着虞美琴,以及费主任给他配置的团队,精心操办着支付宝拆分和阿狸系纳斯达克上市的事儿。
其实,上辈子的冯见雄也没有亲手操作过“纳斯达克上市代理”这种级别的大案。
他的业务能力,其实已经踏入了“改革的SHEN水区”,没有重生经验可以借鉴了。
充其量,他上辈子只是学习、复盘过一些别人操办纳斯达克上市的经验。但这些作为分析案例拿来给法学院博士们上课的货色,细节具体程度肯定不能跟亲手操办者的直接心得相提并论。
所以,冯见雄如今已经很倚仗费主任给他提供的综合团队了。
他本人,只能作为一个战略层面的指导者,教大家在什么形势下完成某个步骤、才能取得最好的综合效益、为客户争取到最高的估值和融资额。
另外,就是作为精神领袖,给大家提振士气、稳住人心。
他的事情很多,真正沉浸到做案子里的时间,还不如虞美琴更久、更深入。
后来,虞美琴靠着这个案子的积累,渐渐走上了正轨,俨然成为了国内跨境上市运作领域的一颗新星。
但凡有想到找这方面法律服务的大佬,都会想到虞美琴这个名字,而不是跟当年一样一提到就只想到刘大律师。
这些都是后话了,反正冯见雄也看不上这些钱,忙不过来。
反正搞金融和资本这一块事务性工作的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