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神》第626章


他也是无师自通,居然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花了个把月把人招齐,又磨合试录了一些,内部开会讨论意见,整改修饰,磕磕绊绊熬到暑假过半的时候,罗胖子的《逻辑思维》终于在N站推出了第一期节目。
“关注粉丝三万,一周内累计播放量50万。播放数据还不错么,就是黏性差了点儿。”
“不过也正常,才做了一期节目,人家关注你,粉你,也没别的东西好看,干嘛粉你?至少也要被人到三期以上高质量节目,稍微有点口碑了,人家才会多粉你。慢慢熬吧。”
罗胖子内心盘算了一番,知道自己虽然距离高大松还很远,但至少N站给的推荐位和广告引流资源,效果体现得还不错。
有奔头,就可以维持住努力的人心——最关键的还不是罗胖子的人心,而是他招来的导演摄影,内容策划……这些人的人心。
光靠这点工资,是留不住真有本事的人才的,关键还得让对方看出这份事业的奔头。
毕竟,人家有些也是被从央视体系挖出来的。对这份事业的期待感,得超得过央视招牌带来的职业生涯安全感,才能长久下去。
“不多想了,再做几期,如果吸粉真的强,再去小冯那儿要点更优惠的条件。”罗胖子打定主意,继续慢慢努力。
一个月的艰苦奋斗,转眼到了十一黄金周假期。
罗胖子并不是唯一一个被“冯见雄捧红了高大松”这个案例吸引过来的自媒体人。
跟他一样投奔的人,足足还有几十个。比如那些只有“民科”级别名声、靠《货币战争》阴谋论发家的宋红兵啦,还有一小撮自命“美少女作家”的名校高材生啦,纷纷干起了半直播的文化脱口秀。
竞争渐渐激烈了起来。
罗胖子靠着投奔比较早、眼光比较毒、签约卖身更彻底,自然拿到了更多的推荐资源。一个多月下来,五期节目做完,就累积到了18万粉丝、100多万的每期稳定播放量。
这个数据和《奇葩说》的3000万每期播放量,固然还差了二十几倍。不过和高大松的《晓说》,却已经只差六七倍了。
对于一个新的节目,这个成绩很耀眼。
不过,追赶者也有毫不松懈的。
比如那个阴谋论炒作比较擅长的宋红兵,就曲线迂回,拉到了不少流量。虽然在N站官方拿到的广告位远不如罗胖子,但人家自媒体运营做得好,竟然跟罗胖子的差距还不到一倍。如今他的节目,也爬上了10万N站粉丝大关。
罗胖子挺有危机感。
他知道,宋红兵之所以自媒体那么能砸,一方面是人家本来就有“文化人”的标签,所以有别的风投暗暗签了密约,给他砸了宣传经费。
另一方面,也是宋红兵因祸得福——他被挖来N站时比罗胖子晚了十几天,所以最优惠的那档广告包装套餐不够分了,所以宋红兵签了跟网站关系更松散的合约,不受“不得在微信上建立和宣传自己的公众号”这个条款的约束。
然后人家运营微信颇有章法,倒也从那个流量巨大的新媒体得到了不少好处。
罗胖子开始眼红那些能运营微信公众号、把粉丝扒拉到自己碗里的同行了。
为了这事儿,他准备跟冯见雄再请命一次。
……
几天后,长假里的一个下午,罗胖子眼巴巴约了时间,上门求见冯见雄。
其实这很失礼,因为他挑选了一个冯见雄没去公司的日子,到人家府上求见。
而冯见雄是很讨厌男人到他家里来谈生意的。
“冯总,您看,我这期的成绩,超出预期了呢,总算没辜负您给的广告资源。”
他先报喜不报忧地汇报了一下自己的进度。
跟幕后大老板聊事儿,总是要这样开场白的。
七十年前海明威和菲斯杰拉德写信求珀金斯预支稿费的时候,也是这种措辞:
“我的新书长篇已经如何如何了,很快就要完本大卖。可惜我现在生活窘迫穷得揭不开锅,要是不先把稿费打给我,我就只能暂时把这本书太JIAN,先去干一票短平快的小HUANG文救救急……”
所以说,这叫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七十年前美国人的揍性,就是现在大陆人的揍性。
……
“所以呢?你想说什么?”冯见雄一点解冻的意思都没有。
罗胖子说完好话,就开始曲线提议:“但是我也学习了不少同事的运营做法,你看,宋老师的那种模式,貌似也为N站拉到了不少粉呢。他虽然也运营微信公众号,可是他的内容产品不只有N站的视频,也在微信上发布不少深度文章的。
所以他不仅从N站给微信公众号平台拉粉,反过来也会从微信平台给N站拉粉——你看这不就对N站挺有好处的么?
您是不是考虑一下,只要本站知名大V,在微信平台上发布的内容,也同时双向宣传本站的话,就解除公众号禁令呢?”
罗胖子自问这番说辞,还是非常理据服的。
哥自掏腰包花钱吆喝,把人拉来,也不光是单向从N站往微信吸粉,还反过来把微信的粉吸回来。
冯见雄应该抵挡不住这种诱惑吧?
这种事儿,怎么看都是N站占了便宜的。
哪怕你说你现在突破了五千万注册用户量,跟QQ和微信几个亿的数量级,那还是差了10倍的。
然而,冯见雄语气森然地拒绝了:“可是,你有什么内容,不能在N站发完么?非得放到微信公众号上一部分?我很不理解。今天我要是开了这个口子,明天你们是不是就敢在本站放个残缺的索引,然后把粉都导到别的地方?”
罗胖子觉得自己浑身肌肉一紧,辩解道:“这,也不能这么说吧,我看宋老师就是了很多专栏文章在微信公众号上,N站毕竟是一个视频网站,分享文字内容,甚至将来如果是音频内容,不方便啊。”
冯见雄笑了。
他站起身,和蔼地拍了拍罗胖子的肩膀:
“放心,会方便起来的,你不用忍几个月。微博能发的短信,图片,我们N站已经可以发了,想在你的N站个人空间里发长篇博文,也是可以的。
增加一些APP的功能,并没有什么难度,甚至将来我们可以给用户更简洁的体验,把视频以外的内容单独拆分成一个极速版APP,这些都会有的。而且,可以保证APP之间一号通。
你们这种做知识服务脱口秀的,很多时候其实连脸都没必要露,只要给客户听声音就行了。我们在弄的音频版,会更适合你们的,要有耐心。”
冯见雄说得滴水不漏,让罗胖子震惊之余,也哑口无言。
这样一来,他确实没什么借口非要开微信公众号了。
“冯总,希望你慎重,创业最怕的是贪多嚼不烂。社交关系,是一种强关系,你的人脉网络在某个平台上,你就离不开了。内容服务,最多只是弱关系,只要他追的内容跳槽了,没人会对平台有留恋的,你可别高估了自己的粉丝忠诚度。
如果你做跟腾云、新浪一模一样的服务,只有它们拉走你的粉的可能性,断然没有你从它们那儿拉来更多粉的可能性。”
罗胖子这番话有些失礼,但也是大实话,确实是站在冯见雄的立场上说的。
冯见雄:“放心,所以我没做和腾云、新浪一模一样的服务,我做的是一块新的东西。”
罗胖子:“但腾云可以很快抄!”
冯见雄:“马腾懒得抄,因为他会看不上,觉得这块服务过时了。”
罗胖子愕然。
马腾都觉得过时的生意,你还做?
第245章 哥靠的就是从来不响应国家号召
马腾做生意抄。
冯见雄做生意抄不抄呢?
其实也抄。
在技术层面上抄。
所以说,在抄抄抄这个问题上,冯见雄的人品并不比马腾高尚多少。
这也是没办法的,谁让他冯见雄是个文科生呢?
上辈子虽然在互联网新科技领域,做过多年的专利代理。可那充其量也就是知道互联网科技发展演进的技术脉络,但他本人是丝毫技术实践都不掌握的。
技术上不抄,他还怎么混?
但是,换个角度来说,他也有远比马腾有节操的地方。
那就是他只在技术层面“借鉴”现有的、不值钱的东西。
而在运营和商业变现模式上,冯见雄总是有自己独门的创新。
换句话说,他能把一个目前已经有不止一家企业掌握了的、但是都还没玩出花来的东西,给找出体现其市场价值的最优解商业模式。
就像几年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