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77号诡店》第51章


他顿觉心里有奇异之感。
带着这股挥不去的奇异之感,他回去了。
顾不白是当晚很迟才回来的。
他看上去满脸疲惫。
也是,这几天他一直在外奔波,风吹日晒的,能不累才怪。
古熹特地给他留了饭,他就匆匆扒了几口,然后便放下了。
古熹叹了口气,说:“人是铁饭是钢,不白,就算是为了小白,你也要多吃点。”
顾不白摇了摇头,说:“吃不下。”
他不想多说,晃了晃脑袋,把脑袋里小白可能会出事的画面晃出去。
“不白,今天熹王过来了……”
古熹把下午熹王讲的话跟顾不白重复了一遍。
听后,顾不白沉默了会儿,突地站起来,高声喊道:“黑灯!”
黑灯应声而出。
“你立即去皇宫,把皇宫各地都转一遍,特别注意哪里是有你进不去的,回来后告诉我。”
顾不白快速地吩咐完黑灯,便挥手让他去了。
虽然对外的说法黑灯是古熹收服的,熹王的疯病是古熹治好的。但黑灯知道,真正有实力的是顾不白,因此对于顾不白的话,他一直很顺从。
“皇宫里肯定有地方黑灯是进不去的。”顾不白断言道,“应该也还有不知不觉迷惑鬼的玩意儿。唔,我得研究研究怎么破解。”
顾不白声音不高,像是在自言自语。而说完之后,他就匆匆回了房。
古熹一叹,看到片刻后,二楼顾不白的房间点起了灯。
古熹又看向炼丹房里,那里的灯火也还亮着,水仙还在里面倒腾着丹药。
这种时候,古熹会有一种无力感。
每个人都在努力着,做着自己的事,而她,找人帮不上大忙,炼丹也不会,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用。
黑灯是在天明时分回来的。
他一回来,顾不白就睁开了眼,披上外衣来到了大堂。
古熹在正常时间醒来,起床,下来后就看到顾不白拿着毛笔趴在柜台上。台面上铺着一张纸,纸上画着的……是皇宫的地形图。
黑灯飘在一旁,便看着顾不白画地形图,便说道:“对,这个落玉宫在这,过去是一座小桥,小桥里有好多小鱼……好好好,我不说废话……小桥过去是一个花园,花园好大好大,比我们家还大……”
“……对,就是这个地方,我进不去。”
按照黑灯所说,这个进不去的地方在御花园过去一个假山后。道士显然不会住在这么个假山后,那这是熹王口中的皇宫禁地?
顾不白头也没抬,在这地方上做了个标记,然后问道:“还有什么地方你进不去。”
黑灯却突然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说:“还有个地方,吓死我了,差点被吸走呢!姑姑,你差点就见不到我了呢!”
默默呆在一旁当背景的古熹:“……你继续说。”
“好的,姑姑,我听你的。”黑灯继续描述道,“刚才不是说到一个很大很大的花园,这个花园往这边,对,就是这边,有个都是马的地方。我好想骑马啊!可是骑不了!好难过!”
顾不白抬头冷冷地瞥了他一眼。
黑灯缩了缩肩,又道:“……都是马的地方过去之后,是个空地。空地过去之后,有个小湖。小湖过去之后,有一排房子。那里,我进不去。”
顾不白问:“是小湖过不去,还是房子进不去?”
“小湖。”黑灯说,“小湖就过不去。”
☆、第四十六章
“要么是结界,要么湖边放了某种法器。”顾不白说,“据我所知,一般的道士是没有那种能大面积阻挡鬼的法器。就算是有,也是类似八卦镜这种功效的,且阻挡的距离不会太长。”
“所以你认为湖边是设了一个结界?”古熹问道。
“嗯。”顾不白沉思道,“那些道士,怕是在做什么机密的事。”
至于是什么机密的事,顾不白没说下去,但古熹觉得,他已经有了某些极为肯定的猜测。一瞬间,他的脸色变得深沉。
京兆府带头在全京城查案找人,有了点收获。
尹大人他们查到,一个卖菜的大婶看到,其中一个失踪的小孩子是上了一辆通体黑色的马车,至于被带去了哪,她就不知道了。
还有个在茶楼喝茶的男子看到,一个失踪之人也上了一辆黑色的马车。马车看着是往玄武大街的方向而去。
玄武大街分为南街北街,但不管是南街还是北街,都是达官显贵所居之地。
而通体黑色的马车这种特征,一说出来,就令人想到了熹王。
众所周知,京城中,只有熹王的马车是通体黑色的。
一时间,熹王吕清让成了官府和百姓的重点关注对象。
更有情绪激动者,来到熹王的府邸前,哭天喊地,要他还他们孩子来。
熹王并没有出面,连他的府门都是紧闭的。
不过尹大人倒是见到了他。因为熹王特地传了讯,让他过来金水流相见。
古熹对于就这么叫尹大人过来有点担心,便忍不住说出来了口:“王爷,尹大人过来了会不会把你抓走。”
谣言传播的速度比预计来得快得多。也不知道是谁泄露的消息,说最近失踪的那些小孩子都是上了一辆通体黑色的马车后不见的。这消息传了没多久,就变成了熹王绑走了那些小孩子。而绑走的原因,是因为熹王病了,需要七个小男孩的心头血才能治好。
古熹心中这定不是熹王做的。按黑灯的回报与顾不白的推测来看,绑架者大约是住在皇宫中的道士。
但那群道士,轻易动弹不得。可以说,若没有充足的证据,十足的把握,即便是熹王自己去皇帝面前请求调查这群道士,皇上恐也不会同意。
从熹王的口中,她隐约猜到了顾不白猜测的机密之事是什么。
长生不老药。
熹王说,从皇上继位开始,他便在在皇宫内单独开辟了一块地出来,专门打造了一处院落,建了一排住房。在这院落前,皇上又命人挖了一个湖出来,特地把它与宫内其他地方隔开了。
而这地方建好不久后,就住进了几名道士,渐渐地,道士增加到了七名。
七名道士,年龄不一,据说全是有真本事的,皇上养着他们,供他们吃,供他们住,唯一的要求是在他大限到来之前炼出长生不老药。
他们只需听皇上的话,不用在意其他任何人的言语。甚至谁不小心得罪了他们,只需跟皇上说一声,无关紧要的人皇上都会直接让人处置了。对皇上来说,只要能让他们安心地炼长生不老药,这种要求不值一提。
古熹听了瑟瑟发抖:“这也太疯狂了吧?”
真的有人对长生不老药的渴求到了这种地步吗?
熹王沉默了会儿,后说了一句:“我母后,就是因长生不老药死的……”
这个古熹听说过,但这是熹王的私事,她觉得接这话茬不是,不接也不是,正为难着,就见尹大人悄悄地过来了。
尹大人见到熹王,立即先行了个礼,然后说:“下官无能,让熹王受委屈了。”
熹王摆摆手,让他起来,问他王府前情况如何。
“还有一对夫妻在哭诉,让您交出他们的孩子。”尹大人无奈道,“案子一日未破,他们怕是会继续赖在您府前。”
“不碍事。”熹王说完,叫出了一名他的暗卫,让他回去通知府中之人,暗中看着门口哭诉的那些人,小心出什么事。
尹大人又感慨了一下王爷心善,便说起了失踪之案。
他们的调查结果被泄露了出去,熹王早已知道,不过尹大人说的是谣言中没有的一个细节。
“那名在茶楼声称看到一个失踪之人上了一辆通体黑色的马车的男子,后来我们调查了一下他,发现他是聚宝斋的一个伙计。”
古熹不解:“聚宝斋的伙计怎么了?”
“众所周知,聚宝斋和金水流不合。”尹大人慢慢地分析道,“而前不久,王爷刚成了金水流的背后靠山——古老板,我说话直接,你别介意啊——如今你们金水流的生意,至少有一部分是冲着王爷的面子来的吧?”
这种东西古熹没特别关注过,所以她一听就愣住了。
“你们金水流生意好了,聚宝斋的生意就会下降。聚宝斋这么些年顺风顺水,它的老板自视甚高,哪会允许你们继续抢他的生意,定会想办法让你们……”
下面的话不用尹大人说古熹也明白了。
熹王名声败坏了,他们金水流的生意自然会大受影响。如果把这些负面的小道消息运营得好的话,可能他们金水流就此关门也不一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