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90之留学生》第78章


林易深吸一口气,忍住,忍住,是亲妈!
“妈,我的意思是,你说你儿子我去见总理了,不用照片,没人会怀疑你的。”
“哦。”
“不可能,你不知道王婶,上次新闻联播呢,都说我用假新闻骗她,要不是后来她在自家电视里看到……”
林妈妈巴拉巴拉,从王婶加到隔壁阿姨厂里的保洁小妹,听得林易太阳穴突突得疼。
等到林妈妈终于说完的时候,林易接到电力部门电话,十套华北地区的太阳能独立发电系统已经送达华京,林易则正如他昨日所说的,亲自跟随电力部门工作人员等一起去往西山省忻市景县。
用他的话说,当年的老书记用一个名额让林家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而今天,他作为林家的独苗苗,要亲自为曾经的家乡带去电与光明,这是华国人民传统美德“反哺”。
第七十章 
“林研究员; 车子到这里就开不上去了。您可能要走一段。”
中年男子擦了擦额头的汗,11月的北方明明已经进入了冬天; 但老徐还是出了一身汗; 你说这个搞学问的后生; 好好的直升机不坐,偏偏要跟着他们的车。
他们要去的地方是景县里的三寨村,位处吕梁山脉深处,这路坑坑洼洼; 就算他这个跑惯了山地的,长时间下来也有些吃不消,更别说这个一看就没吃过什么苦头的后生了。
这后生脚上穿的; 带子那么多的靴子; 这该有多重啊,还有一大段山路; 他爬的上去吗?
“好。”林易利落地从车上跳下来; 喝了一口矿水泉; 他拍了拍自己的夹克,“旁边隆隆隆的是什么声音。”
“旁边在炸山呢; 东门村想修一条大路; 那种两辆车可以并排通过的大路,地方不够; 就只能炸山了。”老徐解释道。
直升机带着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主体直接飞往三寨村,而他们这一行主要是技术人员,带着工具箱和一些小型备用设备。
“您不用担心; 这吕梁山厚实着呢,他们炸不到我们这的。”老徐笑呵呵地说道。
老徐一直在琢磨这个林研究员到底是什么个来头,他二叔的外甥的表姨的儿子倒是个研究生,那时候考上时村里还敲锣打鼓的闹了一阵,这个研究员和研究生到底哪个比较厉害?
“徐叔你是老电工了吧,这吕梁山脉里没通电的村子多吗?”林易边走边开口问道。
“多,当然多了,除了靠近县城的东门村,白岩村,其余村子用电都是个问题。县里张书记上任的时候,骑着摩托三轮把县里的村子都走了个遍,回来就给每个村里都配了一台发电机。”
“发电机耗油多厉害,那些村子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用的。还有一些村子,比如我们等下要去的三寨村,连电路都是上个月刚铺好的。但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也只铺了公共部分,这电路入户,还是有些困难的。”
林易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现实情况显然比他想象中的还要糟糕,他甚至怀疑,他爷爷的故乡,那个三寨村有平整的屋顶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吗?
“林研究员,你在哪个学校念书啊?我一个亲戚的儿子也是研究生,说出来就能当领导?你毕业没,是不是已经当了领导了?”
老徐自问自答道:“一定已经是领导了吧。听说这个什么太阳能项目,国家可重视了,这些东西还是美国送给咱的,我们单位还特意举办了技能大赛,挑选出最出色的电工参与这次项目!您一定也是因为优秀被挑选出来的。”
他们身后的一众电工们与有荣焉地挺起了胸膛,开始畅谈当时技能大赛时候的事。
林易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算是吧。”
因为优秀,所以成果完成了这个太阳能电池项目,所以才有了这个参与的机会,所以说老徐说的,因为优秀被挑选出来的话也没毛病。
“嘿嘿,林研究员你就是谦虚。做学问就是好啊,咱们领导对咱们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但我看早上他对你就不是这样,客客气气的,还再三叮嘱我们照顾好你。读书人就是受尊重,我们家是个丫头,但是我还是要让她好好读书。”
“您说得对,现代社会读书是最公平,也是最有效的改变自己人生的方式。”
前后两辈子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的林易,对于这点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因为大学扩招、教育门槛降低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使得所谓的“高级人才”不再珍稀。物以稀为贵,不珍稀了待遇自然也就下降了,很多自认为是“高级人才”的人并没有享受到他认为自己应该享受的待遇。
于是“读书无用论”就在社会上蔓延开来,林易认为这种言论绝对是在误导华国的学生和家长,读书无用?那除了读书你还能靠什么在社会上立足?
行行出状元,没错,不读书比读书的人有出息的也不少,没错。但是你不能否认,读书是最便捷、最普世化、最有保障的改变自己人生,在这个社会立足的方式。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甚至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一个好的大学文凭至少能让你有能力脱离原生家庭,创造未来自己的可能。
至少在九十年代,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就是真理。
“哎呦,不愧是读书人,这说话方式也和我们这些大老粗不一样。”这一路上,老徐对林易的印象分可是节节攀升,原本以为搞学问的根本吃不了苦。
就像他二叔的外甥的表姨的儿子,听说帮着家里插秧,在太阳下站了半个小时就晕倒了,跟个娘们似的。
眼前这个研究员就不一样,他们现在已经走了大半个钟头了,这个林研究员还是脸不红气不喘的,比他后头跟的那个小徒弟还要强些。
听他闺女说,他们学校还有体育课,现在学校安排的课程是真的实用啊,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没错了,林研究员品德高尚,不然咋把直升机的位置让给别人,自己跟着车爬山路;智,那就更不用说了,听人家那说话的强调,听起来就是聪明人;体,这体能都快赶上他这个整体爬电线杆的老电工了。
至于美……老徐偷偷看了林易一眼,这不是明摆着嘛,不知道林研究生喜欢怎样的对象,他闺女现在高中,按她的成绩,读个两年大专出来,正好结婚。
不知道林研究员能不能等那么久。
“哎,前头就到了。”走了约莫一个小时,老徐拍拍自己的裤腿,指着前头不远处那冒烟的房子。
随着老徐指着的方向看去,一个破落的小山村出现在众人眼前。
黄土做的墙体,坑坑洼洼还有点倾倒的迹象,屋顶瓦片混着稻草,两三只鸡在村子狭小的道路上跑来跑去,似乎看到了他们一行人,“咯咯咯”地叫了起来。
第七十一章 
“你们是电厂的师傅吗?”坐在黄土房子门口的老大爷开口问道。
“对; 大爷,你们村里的领导在哪儿啊?”
“前面直走一里路; 那栋插着国旗的房子; 县里的领导一早也来了; 说要给我们村里通电是不是啊?”
电工老徐笑得开心,“对对对,通电,过两天村子里的路灯就能亮了!”
每次这种时候; 老徐总会有一种职业自豪感,眼看着黑漆漆的村庄在他手上变得光亮,村里的大人惊呼着; 小孩嬉闹着; 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份工作啊。
就是那个啥太阳发电的东西真的靠谱吗?几块板搭在那里就能发电?这样真行的话要他们电厂干嘛?
虽然对所谓的新科技充满了不信任感,但是上头领导发话了; 他们这些基层员工还是得做。
“林研究员; 我们先去见见县领导吧。这次的事; 中央到省里,省里到市里; 市里又到县里; 县里的领导早两天就已经在三寨村等着了。”
林易点头,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 饶是他向来有健身的习惯,气息也不由有些喘了,倒是他旁边这位老电工; 看起来也有四五十岁了,爬这么长的山路却连一口粗气都没有喘过。
林易他们走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有人从前头迎了过来。
“林研究员,欢迎欢迎啊!山区条件简陋,我们县里原来是安排了一辆三轮摩托给您的,只是没想到您跟着电厂的师傅们一起上来了!”
早晨听到县里的司机没接到人的时候,他喝进嘴巴的粥差点呛到气管里面去,这林研究员是什么人,那是和美国总统一起坐在白宫新闻发布厅的人!据他在省里工作的姐夫讲,这位林研究员和赵总理的关系也不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