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燃情年代》第564章


要求公司尽量采用现代化办公,可是呢,也仅仅只能做到,在公司的每一个主要办公室里和主要岗位配电脑,还达不到一人一台的地步;至于员工个人家庭里,那就更管不到了。”
“关键是太贵了!”吴三手在一旁插嘴说:“一台电脑,少则八九千,多则一两万,普通人哪里买得起?梁总给员工的福利待遇是非常好的,可我们大多数员工依旧不会去专门买一台电脑,因为这个对于生活来说不是必需品,哪怕有钱,也是先买彩电冰箱手机VCD这样的生活用品。所以国内的个人电脑目前还是很少的。”
“吴主任讲得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梁一飞笑道:“把这些东西都存在个人终端,本来终端就不多,换一台终端就找不到信息了,这个软件怎么面向大众推广?”
这话说的对,但是把马华滕说的有些懵。
大众,自然指的是那些用电脑上网的人;而用电脑上网的人,当然是用个人终端,用电脑了,还能用什么?
换句话讲,拥有个人电脑的人数的确很少,可是产品面向的‘大众’,本就是这些人啊。
“哦哦哦,我听明白了,梁总您的意思是说网咖吧?”一旁一直没有插话的曾青,忽然开口说。
“是。”梁一飞笑着点点头。
这两年计算机虽然依旧还是价格高昂,但是这玩意对于老百姓来说,已经不是个特别新鲜的事物,用计算机玩游戏、上网冲浪,渐渐成为大众生活中很常见的。
那么既然个人电脑少,家庭网络速度慢,怎么去保证‘大众上网’。
网吧,或者说网咖这种生意就应运而生,一个有钱的老板,买下一批电脑,拉一条足够带宽的网线,集中在一起,出租供消费者使用。
不说别的地方了,滕讯目前所在的华强北就有好几家网咖,他们办公室楼上就有一家。
大批人的通过网吧上网,虽然上网也比较贵,一个小时要几块钱,但是相比买一台电脑,大大降低了上网冲浪的门槛,使得没有收入来源的普通学生都可以上网。
“曾总说的对!”梁一飞嗯了一声,说:“把信息储存在终端电脑上,就等于把目前上网最大的人群……网咖里的这群人排除在外了。相反,如果能把信息储存在服务器上,所有的人,无论他是用个人电脑还是网吧电脑,都可以顺利的使用OICQ,这就是我说的,真正面向大众的推广。”
梁一飞说的这些其实不难理解,但是就跟历史上很多简单但极有用处的发明创造一样,在没有被想到之前,也许几百年上千年,人们都还是用更原始古老低效率的方式,当某个人‘灵光一现’,整个时代就因此发生了变化。
马华滕和曾青都是行家,脑子一转,自然懂得梁一飞讲得这些是对是错,是好是坏——其实,就算梁一飞不说,再过上几个月,他们实在找不到新的好项目,手头钱也快花光之后,他们自己也能想到。
“那梁总,这就需要很好的服务器才能承载这么大的负荷!”马华滕生怕梁一飞听不懂,比划着说:“就像一个仓库,现在要放很多很多的货物,这些货物每天又都需要进进出出,要保证能放得下,进出还得顺利,那仓库的管理能力、面积,甚至对外的输送、接受能力等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梁一飞哈哈一笑,说:“说白了,就是建设这个仓库,要花很多钱。”
“是的,一台好的服务器,要好几十万。”曾青插嘴说:“而且如果真的未来能火,有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用户,那一台服务器肯定是不够的。梁总,聊天软件不仅要储存信息,还有聊天内容的传输,文字、图片什么的,尤其是图片,体积非常大。”
“技术上的东西,你们不需要跟我解释,我不管。”梁一飞摆摆手笑道:“我现在只想说,如果你们愿意用这个OICQ作为‘通往未来的道路’,作为滕讯接下来的主业,那么建仓库、请保管理、修路等等一些列钱的问题,你们不用操心,我来投资。”
“这个……”马华滕和曾青一时间都还没能下定决心,毕竟这也就是一句话几分钟的时间而已。
梁一飞淡淡的补充了一句,说:“如果你们坚持要卖这个软件呢,我也愿意买,不还价,25万。不过呢,买来之后,我会请新的团队,来负责运营这个东西,还是我出钱。所以我想啊,既然如此,那不如你们自己运营,熟门熟路嘛。”
这话算是说透了,要真看着OICQ被梁一飞25万买走,他有投资大几十万请一个新团队做,滕讯这帮‘始作俑者’岂不是吃亏到了天上去?
“那梁总,具体咱们怎么合作呢?”曾青问。
马华滕却挥手稍稍打断了他一下,扶了扶眼睛,冲梁一飞一笑,说:“您能不能先给我们一个您的方案,您也知道,我们这里有好几个股东,还得讨论,不是我们两今天在办公室就能给您明确答复的。”
第588章 带我一起玩?
腾讯目前的马华滕团队和阿里巴巴的马芸团队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
虽然都是刚成立不久,但是后者有一个核心的灵魂人物:马芸,有明确的未来纲领和目标:电子商务,看似草根创业,但实际上,包括马芸在内的团队里的所有人,都有很丰富的经验、经历,甚至是一定的人脉,随便拿出来一个,都足够在中国目前任何一个互联网公司担任管理层。
而马华滕团队则不同,他们还太稚嫩,真正的普通学生创业,对未来是走一步看一步,很多时候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到底该干什么,该怎么干,以至于原时空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QQ服务器负载增大没钱购置设备,差点放弃的阶段,而马华滕目前也不是这个团队里能够一言九鼎的核心领袖。
对这个团队,梁一飞必须有更多的耐心,甚至必要的时候,亲自指导。
这就得把握一个度:即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又不能因为自己的引导,导致原时空的滕讯变成了这个时候,依附在自己旗下的一家普通公司,尽量减少变数。
马华滕和他的团队讨论了两天之后,最终的结果出来了,倒是也简单,梁一飞注资80万,占百分之20的股份,平时不参与团队决策,但是有决策权,这是和阿里巴巴最大的不同。
其他的,什么专利使用、融资优先入股权力等等,依旧照搬。
签订合同之后,马华滕私下找梁一飞聊了一次,在这次聊天里,这个看起来有些老实木讷的年轻人,露出了他未来能成为滕讯掌舵人的一些必不可少得能力。
就他一个人来,从头到尾也没说什么很私密的内容,一直在和梁一飞聊未来的互联网的看法,向梁一飞请教,也吐露他自己的想法,然后把双方的想法进行融合,和梁一飞讨论在未来互联网时代里,滕讯应该走什么样的路。
梁一飞清楚他的来意到底是什么,目前来说,自己和他加在一起,可以任何情况下,完全拥有滕讯的决策权。
马华滕来和自己谈未来,不仅仅是找一个‘懂行’的人交流,更多的,大约还是希望达成一种默契:双方对于未来的观点的一致的,至少是可以讨论的,那么如果有争端,也就自然而然的应该站在一起。
可以预见,有了梁一飞的支持,未来的滕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会缺钱的,争端的来源,也不会是因为经济问题,那么唯一可能发生的,就是经营理念、对于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思想上的冲突,他提前和梁一飞保持思想一致,就确保在任何时候,他个人都立于不败之地。
巩固权力,是任何一个领导者都必须面对的一道关口,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没有之一,年轻的马华滕能意识到这点,并且采用‘聊天’这种并不露骨的方式来传达,这让梁一飞对于滕讯的未来和他本人,又多了几分信心。
虽然说,从梁一飞这个相对成熟的多的企业家角度来看,马华滕还是着急了些……如果换成是自己,那这番谈话,会在做出一定成绩之后,再来进行,那时候再谈,不但话语更有力量,能争取到更大的好处和支持,也可以让对方相信,自己的确是值得支持的。
不过话说回来,此时的马华滕毕竟年轻,不可能要求他能做到自己这样老谋深算的,能想到私下找自己谈,还是委婉的谈,已经出乎意料了。
既然他谈了,那临走之前,梁一飞也给他吃了两颗定心丸。
‘经济上不是问题,如果有需要我后期还可以继续支持。’
‘我自己这边工作也很忙,你们几个创始人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