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对头每天都在撩我》第92章


很快,她便在一片碎石间发现了禁制的痕迹,抬手试探,明明是空气,却骤然起了一层薄薄的光雾,将她阻挡在外面。
她略一思量,便从灵戒里取出一张符篆,随着一点绿芒融入,符篆无火自燃,她将符篆丢进光幕上,很快,光幕便微微一颤,破开了一个洞,她立刻拉着成绯衣挤了进去。
而那片光幕在两人进去之后,又飞快的愈合了。
本以为是荒芜的废墟,却在挤进来的一瞬间,愣住了。
热闹鼎沸的人声骤然在耳边炸响。
眼前是一条宽阔的长河,浪花不住的拍打着细软的沙子,河岸边停着几艘木船,随着河水不住的起伏摇晃。
半空中则燃着许多昏黄色的竹制孔明灯,遮盖了半边天空,孩童互相打闹嬉戏,光着脚往河水里踩。
许多村民正在白色的灯面写着愿望,随后打开火折子,点燃灯芯,等孔明灯渐渐发烫,然后徐徐升往天空,他们仰脸看着灯,双手合十,露出虔诚的表情。
成绯衣受到惊吓,问:“师姐,讲道理,秘境里怎么会是这副样子?这些究竟是人是鬼?”
古七七也不知道,她万万没想到,秘境里面竟是一个渔村,还是这般热闹的景象。
带着水腥气的河风,火烛燃烧时微微焦糊的气味,孩子们嬉戏打闹哭泣尖叫的声音,村民们虔诚又执着的眼神,远处若隐若现的烟囱里的炊烟,都告诉她,这里确实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小渔村。
怎么回事?
她仔细想了想,难道方才那个禁制不是简单的隐匿防护阵,而是一个传送挪移阵?
又似乎不像。
古七七摇摇头,既然如此,不如找这些村民问一问,这么热闹,像是正在过什么节日。
她正站在一处小山峰的背阴面,同河岸边的村民有些距离,这里阴冷黑暗,同那边的祥和热闹泾渭分明。
天边悬着一轮圆月,光华浅浅,却也只照到那一半,这半边的月光被小山峰挡住,透不过丝毫。
她抬起脚,正要走,耳边忽而听闻一声细细的“哎哟”,一愣,寻声望去,就看见脚边扑着一团小小的黑影。
这是什么?
那黑影动了动,坐了起来,随后从那瞧不出形状的黑袍里伸出两只白嫩的小手,然后抬起头,露出了半张脸。
竟是个六七岁的小女孩。
她身上穿的是个黑色袍子,破破烂烂,瞧不出形状,脑袋上罩着兜帽,巴掌大的小脸上还戴着半张黑色的面具,遮住了左边的脸,连眼睛到嘴唇都遮的严严实实,没遮住的半边脸,虽然有少许脏污,但仍漂亮的惊人,由于瘦小,那双眼睛便显得又黑又大。
为什么山的阴面会有一个这么格格不入的小女孩?
古七七很惊讶,不过更让她惊讶的是,小女孩明明扑倒在她的脚边,却像是并未发现她的存在,她挣扎着站起来,拍拍黑袍子上的灰尘,便踉踉跄跄的继续向前走,随后小心翼翼的站在光线的分界处,探出脑袋,向往的看向河岸边。
那里灯火通明,欢声笑语,她藏在黑暗处,细白的小手紧紧抓住裸露出来的黑色岩石,漆黑的眼睛里倒影着漫天的光火。
满满都是渴望。
古七七站在原地,一动未动,成绯衣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但师姐没动,她也不敢动。
小女孩看了许久,那小巧的脑袋随着孔明灯的升高而不断的升高,直到消失不见,便又追逐另一盏。
片刻后,古七七听见了她稚嫩的声音。
“许愿真的可以实现么?真的有神明大人么?”
“神明大人会保佑我么?”
她这样说着,随后转过身,微微一顿,便像黑暗深处跑去。
古七七抬脚跟上。
她愈跑愈快,那双眼睛也愈来愈亮,随后她停在一处洞穴口,移开挡在那里的门板,窸窸窣窣的从一只小箱子里取出一只红色的灯笼。
像是被踩过又小心修补好的。
她小心翼翼的捧着,又回到了分界线那里,随后靠着山石坐了,开始琢磨,片刻后,有些懊恼。
她没有可以写字的东西。
她扭头看了看河岸边,人群已经走掉了一部分,月亮愈升愈高,空气也越来越冷,她似乎觉得神灵要离去了,便有些着急。
随后,她咬破自己的手指,因为疼微微拧了眉毛,随后开始在血红的灯笼上一笔一划的写字。
可那灯笼是红的,她的血也是红的,怎么写都不显。
她有些着急,神灵要走了啊,眼里便起了雾,又用力挤出更多的血。
好不容易,勉勉强强写出两个歪歪斜斜的字。
古七七走过去,努力辨认,才认出来。
长大。
她想长大。
小女孩满意的捧着红灯笼,想等着它飞起来,可她不知道,她的灯笼根本不会飞。
她充满渴望的看着,可片刻后,全变成了焦急和难受,眼泪扑簌簌的掉下来。
可有事儿,哭也没有用。
月亮沉到了云层后面,海岸边的人群都散去了,偶有顽劣的孩童,也被自己父母好生抱着带走了。
世界恢复了安静,只有漫天漂浮的孔明灯,承载着全村的愿望。
古七七抬头望,忽而瞧见一枚跌落的孔明灯,灯面上墨色浓重,诉说着自己主人的愿望。
上面只有三个字。
让她死。
古七七一愣,将灵力送入双目,她凝神远眺,仔细望向天边的孔明灯。
每一盏灯面上,都写着相同的三个字。
让她死。
第68章 
古七七看着满天幕的“让她死”,有些不寒而栗。
究竟是谁让全村的人有这么深的怨恨; 不惜在这么祥和的节日里发出这样的诅咒?
她忽而想到一个可能; 忍不住看向身边的小女孩。
上面的“她”该不会就是这个小孩吧?
她还捧着她的灯笼,这会儿不哭了; 倔强的咬着嘴唇。
小小的身体藏在黑袍里; 被黑暗笼着; 手中捧着一团暗红的灯笼,灯笼上的血液已经干涸,显出难看的色泽。
她仰脸看了看天空上的孔明灯,有些羡慕。
古七七想,她要是知道上面写着什么; 恐怕就不会这么向往了。
夜愈来愈静; 耳边只余海浪的声音。
小女孩颓然的收起灯笼,正要走向深处,忽而一块儿石子砸中了她的肩膀; 她回过头; 发现是渔村的几个男孩。
紧跟着更多的石块丢了过来; 一块砸到了她的脸上; 她抬手一捂,手掌上便蹭到了血珠。
那些男孩一边丢一边喊:“怪物,你怎么不去死?”
她有些害怕,小心翼翼的往后退。
“怪物,你害的整个村子都不安宁,听说铁子的爹在海上被风浪卷走了; 肯定是因为你。”
“为什么死的不是你啊?你为什么还活着?”
“你全家一定都是你害死的。”
“怪物,去死。”
她咬着唇,一句话也不说,慢慢的往后退,那些男孩却不依不饶,跟着追了上来,她太过害怕,跌落在地的时候,不小心蹭掉了面具。
那些男孩一看见她的脸,顿时尖叫起来,纷纷将手中的东西朝她掷去,慌乱的四处逃窜。
就见女孩的脸在月色下诡异而可怖。
一半是正常人的血肉,而另一半则是空荡荡的骷髅架子。
不止是脸,她的脖颈也有一半是雪白的骷髅,这样想来,那黑袍掩着的半边躯体,应当也是一半血肉一半骷髅。
男孩们的叫声很快引来的大人。
渔民们拿着鱼叉,举着火把便赶了过来。
一名粗壮的妇女一把抱住自己哭喊的儿子,大声哭道:“这恶鬼又要吃人了,她一定是想吃了我的儿子。”
有人说:“烧死她。”
有人附和有人却后退。
谁敢呢?万一诅咒应验到自己身上怎么办?
众人犹豫的当口,女孩却一骨碌爬起来,飞快的往黑暗深处跑,众人面面相觑,却没有一人敢追。
夜愈来愈深,嘈杂的人声、孩童的哭喊渐渐远去了。
河岸边又恢复了安静。
不知过了多久,探出了一个小巧的脑袋,戴着半张面具,罩着一顶黑袍,将兜帽仔细的拉过头顶。
她蹲在暗处看了许久,发现众人终于走了,才小心翼翼的走到河岸边,随后踩着岸边的石头,一点一点的将身子往水里探。
忽而脚上一滑,整个人就往河水里栽去。
她吓得惊呼一声,随后人便悬空了,帽子被人拽在手中,耳边传来少年朗润的声音。
“小心呐。”
她一动不敢动,像一个坏掉的娃娃。
少年见她僵在那儿,便将她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