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国师大人》第422章


的反而是领土完整和彰显实力。
生物对领地的渴望,与生俱来,国家也一样。
而对魏人尤其是魏廷而言,放弃一小片贫瘠之地不痛不痒,却能换来大量战争资材,这笔买卖很划算了。
没错,新夏王廷支付的“购地款”并非金银,而是大量粮食、铠武、药品、军械、马匹,以及魏人在战争和赈灾中急需的其他物资!
堪称琳琅满目。
燕国一下就跳了起来:这哪里是什么交易,分明就是新夏开始支援魏国。否则买下一块不毛之地,哪里用得着花这么大代价!
这世界如此广袤,最不缺的就是土地了。新夏北部、南部都有大片的无人荒野,怎不见它往那里伸手?
并且新夏女王放弃了常规的出兵援助方式,打着“收复失地”的名号向魏国输送物资,这就照顾了峣人和新夏人的情感。毕竟“跟仇人做买卖”以及“替仇人打仗”这两个选项放在一起,谁都倾向于第一个选择。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些年来,在新夏女王的一手操作下,燕国在新夏平民那里的印象分一减再减,现在已经降到了“厌恶”档。连普通百姓都知道燕国野心极大,若是魏国倒下,下一个遭殃的说不定就是新夏。
所以无论是聪明的还是糊涂的,是平民还是精英,对于女王“买回”安夏故土都未持有多大反对意见。甚至有人津津乐道,九年前新夏一穷二白,不得不靠着魏国的赔款治家、打退侵略者。现今新夏国富民强,居然可以反过来从魏国手里买走土地了。
这真是扬眉吐气。
援助魏国,却又不招致本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新夏女王居然做到了两面讨巧。只凭这一点,她就让大陆各国老练的政治家们再一次刮目相看。
摘星城里的晋王看完战报,不禁拍案道:“厉害。这便叫做各取所需,燕王应该无话可说。”
在魏境作战的燕军的确憋气。
可是燕国现在一门儿心思只想着速攻魏国,决不想在这节骨眼儿上被新夏搅局。更微妙的是,冯妙君一口气将安夏七州都换过来了,她下次再不能以这个名目支援魏国。鉴于这是一次性的买卖,燕国最终选择了默默咽下这口气。
新夏运输的物资,飞快送到魏军前线。
在燕人的强力冲击下,魏军在花巢高原的据点变得零碎而分散,加上地龙翻身引起的山川变形、河流改道,其实在敌中、敌后有大量魏军游蹿,但苦于粮食、武器、药品不足,西部和北部的援军又不能跨过燕人的阻挠将物资送到,是以一直苦苦挣扎。
这也就是冯妙君当日分析的,魏国前线其实根本不缺人,缺的只是战争的手段和物资罢了。
而新夏补给自东向西而来,少了燕军的阻隔,直接送到这些魏人手里。
打仗打的是什么?在双方基本势均力敌的前提下,其实就是比拼谁的物资更多,谁的后勤更牛。
新夏用来“买地”的物资不少,但放在一场战争中可不够看的,充其量只算一次较丰富的物资补给。然而这就像给油表亮灯的车子补加几升油,至少还能让它坚持往前跑上几十公里。
东南魏军吃上饭、拿上武器,重新焕发战力,立刻让燕人有了后顾之忧。
魏燕两国也惊讶地发现,新夏提供的铠武和军械居然相当精良。
一场战役结束之后,有两套沾血的内甲被送到燕王面前。他拿起翻看两下,脸上微微变色:“这是新夏应援魏国的装备?”
“是。我们在不少魏兵身上都发现了这样的内甲,开战以来从未见到过。”
第590章 重临战场
许恪肃声道,“它在前后胸、腹部、裆部都用上了精金,延展手法类似‘云锻’。”
燕王沉着脸:“桃源境!”
精金的确是相当昂贵的金属,但新夏的工匠将它打磨、延展到极致,只要米粒大小这么一点精金,就能嵌装整件内甲,从而使它的防御能力直接跃上两个等级,寻常刀剑都劈不断。
最重要的是,这打造工艺疑似“云锻”——只有桃源境才掌握的锻造秘法。燕国的锻造水平当然也不差,但它依旧花费重金从桃源境大量购入这种战甲,以提高士兵在战场上的存活率。
新夏居然也办得到,这就太让人惊讶了。
它崛起的速度太快,用掉的时间太短,有识之士鄙视它是个暴发户式的国家,认定它虚假的繁荣掩盖了大量弱点,军械制造就是其中之一。军工的水准,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风向标,在多数人看来,新夏在这一项上应该是不及格的。
然而出现在魏国战场上的新夏战械和铠武,居然让人大为改观。燕王的第一念头就是:
桃源境和新夏,莫不是私底下做了交易?
他把手上内甲一扔:“发问桃源境,要它告诉我,隔着一个禁忌之海的新夏怎么会掌握它的制甲术!”
面对这样的质问,桃源境当然一力否认。不过他在北陆前线作战,桃源境却在南陆最东侧,消息传递一来一回耗时太久,北陆战场上当然又有了新的变化:
燕军主力攻下花巢高原后继续往西进攻,一路高歌猛进,沿途将魏人修理得鼻青脸肿,己方士气如虹,达到了极盛。随后,它就与魏国大将赫连甲率领的精锐之师迎头撞上,大战了两天两夜。
双方都杀红了眼,现场血流成河。
这也是燕军攻下花巢高原后,遇到的最强劲敌人。
幸好凭借着燕王高超的元力调度与加持,燕军最后还是打败了魏人。这一仗打得格外惨烈,赫连甲损失三万余人,情知不敌,终于转头逃走。
魏军奔逃的方向,正是号称景色秀绝天下的天门峡。
顾名思义,此地大山如巨门、如屏风,一道道险直陡峭矗立于平地之上。地形复杂、视野狭窄,就是藏进几万人也能神鬼不知。
换在从前,燕军并不愿深入这等险地。可是现今么,一是杀红了眼,哪里计较什么穷寇莫追;二来己方占齐了优势,战力彪悍,有道是一力降十会,魏人就是打算巧用奇谋,他们也夷然不惧。
赫连甲的军队更是魏国中部抵抗力量的中流砥柱,只要将它打断,燕军在这里就可以横着走了,离攻下魏都的目标也就更迈进了一大步。
所以燕王不顾几位大将的反对,发令奋起直追!
这一追,就进了圈套。
天门峡入口突然涌出大队魏兵,直扑驻扎在此的燕军后勤大营。人数最少超过了十万,如果算上赫连甲的大军,在这里作战的魏人超过了二十九万!
燕人也猜到这里会有埋伏,但己方人数过二十万,又挟大胜之威,士气大振、元力充沛,终是毫无惧色地迎了上去。
两边很快战成一团,血染天门峡。
按理说,在燕王加持下的燕国大军,以二十万之数对战二十九万魏军也是毫无惧色。即便胜不得,至少也能全身而退。不过就在双方战斗短兵相接的瞬间,魏军身上也泛出了淡淡的光芒!
元力!
就在这光芒的笼罩下,每一个魏兵精神抖擞、气力见长,震天的呐喊声中都带着狂喜:
国师回来了!
只有国师,才能调度元力,加持战争。
对面的燕人大惊,连燕王都是瞳孔骤缩。但他立刻运起神通大喝一声:“赫连甲,你们萧衍小儿又找来哪个杂碎当国师?”
到了他们这个层级的大能,遇到的麻烦也不会是普通的麻烦。云崕久未露面,连魏国元力都无法调配。燕王又和他在火山里交过手,此刻见着元力出现的第一反应就是:
魏国或许丢卒保车,启用了新的国师!
这话也是说给自己军队听的。果然战场上的燕人闻之,面色大定。是呵,即便魏国重新拥有元力,只要国师不是云崕,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不过就在这时,魏军中传出一记长笑:“赵回,红魔山一别,你还是那般畏首畏尾!”
那声音清朗悠扬,听在燕王耳中更是该死的熟悉呵。
云崕,居然真是云崕!
他一张口就提红魔山,那是燕军进攻魏国以来遭遇的最大挫败,火山喷发、吞噬人命的场景仿佛人间地狱,造就了纠缠无数燕兵的梦魇。这场中就有许多西北撤下来的燕兵,闻言连打两个哆嗦,情不自禁。
他意在压制敌方气焰,燕王却没空拌嘴,他忙着听声辨位,发现那云崕的声音其实在飞速靠近。
果然就在下一瞬,左前方正厮打作一处的魏燕士兵突然被撞开。猎猎劲风中,一头健壮的飞廉对准燕王扑来。
这怪物长着豹身鹿角,脑袋却像鸟类,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