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一世安乐》第75章


黛玉和蓁儿忙笑着道喜,只羞得钱倩脸红不止,只是看向黛玉的眼神却又欲言又止,黛玉心细自然有所觉察,忽而一笑暗道或是她知道些什么,不过往事已过,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因而只故作不懂,含笑相对。
虽说闺阁女子不当提这些,但是在场具是好友,兼之年龄都不小,更有几个都是定下了亲的提提倒也无妨。
因此苏瑾忽而道:“那南安家的霍倩许亲了,你们可知道?”霍倩,黛玉眉头微蹙,不过很快松开,没叫人知道。本来这个名字早就不被她注意,不过行宫中的惊马让她不得不注意这人。只是程潇当日只说他会处理,让她安心却不知今日这情况是否他的手笔。
刘钰接口道:“她这般情况,谁家敢娶了去?”见蓁儿两个不明遂解释道:“那霍倩也不知闯了什么祸,前些日子被宫中夺了县主的封号,更是下旨申饬要其闭门思过。”南安王府虽然是王爵,但是到底是异姓王,他家的女儿也只能封县主。不过如今被夺了封话,显见是犯下大错。
“谁说不是,不过留在京中只怕更不好,听说是南边的一户人家,具体不知,这般情况将来只怕也好不了。”苏瑾微微叹息,都在京中她自然认得霍倩,往日里也看她不顺,只是同是女子,眼见她命途不顺自然也还是会同情一分。
黛玉闻言却是没太多反应,倒不是她冷血,只是那霍倩因为嫉妒就想害她,幸而她没事,亦没有那么大的胸怀,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既然做了错事,自然要受惩罚。
这事蓁儿不知,自然也就当是闲话听听,就是苏瑾会说也是因为她曾听黛玉提起与霍倩曾有龌蹉。见黛玉没什么兴趣,也就罢了。
众人一起闲话叙旧,不过说些京中这些时日的新鲜事。不过多久,就有前院婢女过来,言前头将要开席,请众人前去。
☆、第七十三章
人活一世,逃不过名利权势,天下之大,熙熙攘攘,不过为利来利往。昔日蓁儿虽然贵为郡主,但是被逼出府中,寄居寺院之内,自然无利可图,非亲近之人盖不愿多交。今日形式逆转,明轩王府权势赫赫,在京中可谓只在宫中之下,不提趋炎附势之辈,就是一般人也避不过这些名利纠葛。
却说黛玉一行来到席间,刘钰几个自然回了自己母亲身边坐着。黛玉和蓁儿两个被轩王妃示意一左一右的坐到了她的身边。
明轩王府正是显赫之时,王妃平日里又不爱这些热闹,少有这么郑重其事下帖的,因而京中的夫人们都给面子来了。
内中更有贾家和南安王府,叫黛玉有些吃惊,不过当着众人的面却也不好说什么。
瞧着这些夫人们一句句的赞叹之语,慈爱的模样不知道的当这些夫人们多么的喜爱蓁儿姐姐,浑然看不出这些夫人们从前不愿家中女儿接触的意思。
虽然觉得有些虚伪,不过世间之人大抵如此倒是怨不得什么,黛玉安静的坐在王妃身边,含笑的看着心中只叹道:怨不得世人求出身,一朝身份变了,身边人的态度也是变了。
不过也只是在心中腹诽几句,人无完人,不独她们就是黛玉自己也不敢说自己就是绝对的无缺点,这些人本来就与蓁儿姐姐无干系,自然也就不在意是否过得好。
因此倒是没有苛责的必要,只是黛玉愿意安静坐在一旁,却有人不愿轻松的放过。
她们此来自然是有讨好王妃之意,但是眼前这个身份也不算低,依着成国公府的圣眷,程潇将来只怕不讲等袭爵都有可能,那么这位可就是未来的国公夫人了。
因着这个,自然也有些夫人试图将话题扯到黛玉的身上,好在黛玉早就不是当初深闺之中不知世事的少女,自然也应对得体,又有王妃在旁,倒是没出什么岔子。
王妃一手拉着黛玉,一手揽着蓁儿笑道:“我这一辈子也就是得了四个混小子,闹得耳根子不得清静的,如今可好,有了玉儿和蓁儿,总算叫我身边也多了贴心的人,要我说这女儿就是比儿子仔细,有她们陪着我心情都好多了。”虽是玩笑话,但是诸位夫人倒也笑着应是。
内中更有心思灵透的看着黛玉猜着王妃这般示意是否是为林家女撑腰之意。眼神不经意的往贾家人身上扫去。
王妃这话刚落,贾母就笑着开口道:“可不是王妃这话,若论贴心自然是女儿贴心些。当日敏儿在家的时候也是事事孝顺,叫我心中熨帖不已,玉儿就像她母亲。”说着尚有一丝叹息之意。
她是超品的国公夫人,王妃哪怕看不上也不至于让府里的人怠慢了去,到底是安排了主位,其实若不是为着黛玉,她很不愿请这家人来。只是没曾想史太君也是经年的老人了,却这般不懂情理。
黛玉微蹙眉头立时又松开了,虽然觉得外祖母说得不像,可是她身为晚辈也不好当着众人的面顶撞的,只能微微撇开脸当真没听到。
有聪明的瞧了几方的神色却也心中有数,这林家姑娘好好的外租家不住,打着守孝的名义住进了般若寺,不是傻的都知道这里头只怕有些故事。再想想贾家往日的名声自然也就明白一二。
一边是位高权重的王爷和前途光明的成国公世子,一边却是日薄西山除了名头也不剩什么的没落公府,选哪边似乎压根不需要多想。
因此立时就有夫人岔开话题道:“老太君才是好福气,府中这么些姑娘个个都花朵似的,叫人不知道怎么夸。”贾母今日确实待了府里头的姑娘来,确是迎春和探春。这会儿这坐在姑娘一堆,因着身份不算好,加上少有在外走动,但是没什么人理会。不过各有特色倒也当得这赞誉。
内院的夫人们平日没什么消遣,关心的也不过是这些事情,闻言有人就往那头看了一眼也是微微点头。有些甚至还打起了其他的主意,旁敲起是否有婚约来。
一时之间倒是把话题带偏了去,要说这些个夫人们今日来除了王妃的请帖,也有其他的意思。红霞郡主年纪不小,今年就要及笄了,她们这样的人家,虽然成婚一般都是及笄以后,但是婚事却是十三四岁就可以先看着。
若是以往红霞郡主这样的她们自然看不上,空有一个郡主的头衔,却无依靠。结亲是结两家之好,她这般甚至比不得林家姑娘,虽然那个没了父母,但是尚有名声,若是有从文的人家娶了去,虽然没得实惠但是也得了林海攒下来的名声。
只是如今可不一样了,眼见得王妃对红霞郡主的看重,她们自然动了心思。
这样的话题自然不好叫姑娘们听,才起了个头王妃就指了话让蓁儿和黛玉回了姑娘们处,去招待客人。只是她虽然有心为蓁儿选婿也不会这么轻易就听了,因此对着众人的试探不过是笑着推诿了下,表示暂时没考虑,待过些日子再说。
这般一提,众人也就领会不问,不过王府之内可不知姑娘,尚有几位公子。
算起来王府的几位公子都应当是娶妻之龄,之所以拖着,却是因为徒景早已定亲,不想定下婚期之前,那姑娘的母亲一病而亡,竟是有了三年孝期,虽然可惜却也没法子,只能等着。
左右府里的下剩的几个都不大想早娶,晚些也没干系,不过如今也差不离了。那姑娘今年出孝,婚期也就定在了来年。
一场宴席下来,看着花团锦簇言笑晏晏的,内里乾坤如何也就自己知道。不提夫人们处,就是姑娘们也是各怀心思的。
好在黛玉也不是头一回和京中的闺秀打交道,并着蓁儿两个,又有几位好友在,到底没生出什么事端来。
探春和迎春两个具是庶出,论起身份来却是迎春的要高些,好歹是袭爵长子的庶女,比起五品官的庶女自然要好些。只是在场身份贵重的姑娘太多,论起来身份到底差了些,若不是因着黛玉的原因,史太君又是超品的国公夫人,只怕越发没人愿意理会。
因此她们两个只跟着南安王府的姑娘行事,南安王府来得自然不是霍倩,甚至不是王妃,而是太妃领着来的。
见了黛玉也是慈祥的很,黛玉得知那两位是南安王府出身也是讶异的很,想起之前南安太妃的态度心中却是警惕的很,不怪她如此,霍倩为何被贬斥,旁人不知,她再不行南安王府自己不知道,不然何必急冲冲的把人嫁出去。
所为物极则反,她们就算不仇视也该有些不自在,这般和睦自然引起了黛玉的疑心。
好在这两位南安王府的姑娘没生出什么事情,也没往她跟前来叫黛玉松了口气,她参加的宴席不多,不过几次却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