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魔归来》第105章


回应她的是真君们的摇头叹息:“先回宗门罢,有吾等在,总能为你寻着解决之道。”
#看起来很麻烦的样子#
#人家只想好好当个长生不老美少女,哪来的这么多是非#
(未完待续。)
☆、第一四二章世道无辜,且放过罢
还虚真君语毕,却先去看元道真君,元道真君冲人浅浅露个笑脸,还虚真君挑眉,元道真君继续浅浅笑着,这下可把还虚真君那小暴脾气给点着了。原本坐得好好的,又重重拍一下蒲团边的小案几站起来,怒怼化嗔真君:“旁人不晓得,当我不晓得么,元道你个混帐东西,还要瞒世间人多久。”
元道真君眨眼,扮得比殷流采平时惹事后跟化嗔真君卖萌时还无辜,别人不好说,但还虚真君绝对是想往死里揍他的。最终元道真君还是开口了,不过却是说和没说一样:“只是还虚师弟,那与此事并没有什么相干。”
“何谓不相干,如何不相干,怎么会不相干。”
“身在此界中,不知上界事,还虚师弟别是忘了,比起你们,我才是那个连门槛都没摸过的。此事,你们要问的是天道,而不是到我这里拷问世间道,世道何其无辜,且放过罢。”这事,元道真君确实半分不知晓,他还盼有一天,能脱离此界,去游三千世界,观宇宙玄奇,从未去猜想上界如何,是否乐土。
在座,有能听明白的,有听不很明白的,盈虚真君就属于明白的:“此事,便问天道恐怕也无答案,即世道只是此世间之道,天道恐怕也仅只是真仙界之天道。”
“如此,问谁?”还虚真君面朝盈虚真君,诘辞振振。
元道真君看殷流采,殷流采眨眼再眨眼,无辜的模样扮起来比元道真君纯熟一万倍,她即使看不到自己脸上的表情,也敢给自己打一百零一分。元道真君这下知道刚才还虚真君为什么想揍他了,既使眼前是未来儿媳妇,独子的心上人,他也不免有些手痒:“我们是否先追根溯源,陵江道君游历之时带劫云归,这个游历,去的是哪里?”
“道君手札中有记载,洗墨山。”
“洗墨山那时便有秘境?”
“并无,道君手札中记载,荒山忽现黑池,并将山石染黑,灵力波动间溢出缕缕上界仙灵之气。在道君之前,另有修士去过,但只道君有所记载。道君手札中最后记录的便是洗墨山游历,只三言两语,并不能看出与平素游历有何异处。”还虚真君接到飞叶传书后,特地去取了陵江道君开宗立派后的手札前来,这时摊开,叫众人看。
手札上只两行半字,这两行半字还是分三次写的,第一次是端端正正的漂亮字体,干净齐整叫人看了都舒服,内容是“荒山现黑池,水乌如洗墨,并将山石透染,仿有上界气息”。接着字际就没那么漂亮了,但依旧还是齐整的,内容是“似有戾气怨气,几难能辩,应是高阶仙士”,再接着是极为潦草零乱的小半行字,写的是“竟有余念可捕捉”。
这“竟有余念可捕捉”是陵江道君在劫云凝聚之前写的,字迹间已有清晰可辩的雷劫之气。这雷劫之气,旁人看不出来,唯有元道真君,只一眼就将其中关窍看分明:“若我没猜错,陵江道君捕捉到那一念后,天外便降下雷劫。”
“先去洗墨山。”
“渡劫后期的就不要去了。”比如化嗔真君,盈虚真君说的就是化嗔真君,在场只有他一人是渡劫后期。
“必是流采才能同样捕捉到那一念,我的弟子,我不去如何放心,她素来最能惹事,你们谁能保证她怎么去的怎么回事?”化嗔真君扫视一圈,见无人应诺,便不再多言,显然不会再有人阻止他前去。
殷流采却不希望化嗔真君去,姜流素因与陆离缠斗,如今还在太清宗中闭关疗伤,闭关前叮嘱过她,叫她不要涉险,也看着点师尊,不要让师尊涉险。殷流采答应得好好的,她素是个答应了人家就会照准去做的——哪怕劝不动呢。
“师尊,素素讲过,叫你不要涉险的。”
化嗔真君扫她一眼,殷流采立马退开几步,作出“您随意”的手势,化嗔真君这才满意。化嗔真君怎么可能不去,如果殷流采不去,那他可以不去,最能惹事上身的徒弟要去,他怎么能在太清宗安安稳稳坐着等消息。
没人能阻得了化嗔真君去照拂弟子,便只好结伴同行,元道真君被还虚真君推到台前来,叫他策应周全,如果这回出什么事,都怪他头上。元道真君碰上向来不怎么讲道理的还虚真君,还真没办法,只得接下这茬来。
一行人说往洗墨山,便立时出发,不过小半个时辰,便到洗墨山洗墨池边。殷流采猜测,很有可能陵江道君也是在池边降落,于是写下第一段漂亮的字体。然后循着某种气息,或某种波动往某处走,但当时的气息和波动,几千万年后早已察觉不出丝毫,这时候就需要元道真君出场了。
“这里只有一道雷劫气息,在那……”
元道真君指的竟是秘境入口百十来米外的一丛野生藤蔓,藤蔓上有小朵的玄紫色花,花分九瓣,花蕊颜色最深,愈往外愈浅。因非灵植,在场谁也叫不上名字来。将开玄紫小花的藤蔓拂开,上边什么痕迹也无,但元道真君指腹轻轻摸过一道道痕迹,片刻后点头道:“就是此处。”
“还请师尊与诸位师伯离远一些,我便是招来劫云也不惧,师尊与诸位师伯却不同。如今上界非乐土,还是暂且不飞升上界为好。”殷流采说着看向化嗔真君。
这次化嗔真君没说什么,颔首便与盈虚还虚等几位真君一道远远退开,确定他们离得极远了,殷流采才开始放开神识,试图像当年捕捉秦安虞的念那样捕捉留存在这里的念。现在,只能盼着那位高阶仙士的念能跨越千万年仍然坚|挺无比地留在这里。
“阿虞,你要保佑我啊!”语毕,殷流采才以神识去接触身周万物,很快便陷入一个极玄奇的境界,周围万事万物都灵动起来,似乎山石能语,流水能言。殷流采要做的,就是从这些似是而非的念中,找出真正成型的念。
这并不容易,即使千万年前那念是鲜明可辩的,千万年的时间中,也会被周围的念所同化,即使是仙尊的也一样。殷流采和秦安虞为此,做过许多试验,此刻殷流采万分庆幸,当时她和秦安虞都有那么无聊。
#无聊的时候,可以考虑干点正经事#
(未完待续。)
☆、第一四四章 幽深宇宙,碧蓝弧线
大道何所持,大道何所往?
放在以前,殷流采都有明确且能以之为准则的回答,何所持,仁,何所往,生。仁指从天地,化万物,生是指自身的长生永寿,也是指出自于仁的生生万物。
并非每个修士的所持所往都是这么真善美的,如化嗔真君,如界主离舍,他们的所持所往中总有那么点简单粗暴的东西。真善美可以得道,假恶丑也可以得道,前者雷劫易过,后者雷劫一重强似一重,能扛过去的照样可以做英雄,扛不过去的自然只能做狗熊。
人心是一生**,就会开始丑陋的。
当化嗔真君问殷流采,如果此时能达成她心中所想,她是否愿意放弃一部分所持所往时,殷流采的回答是毫不犹豫的:“我的底限是不伤害他人。”
“流采,你从前不会这样说,若要损害的是此界中其他,你便肯了?”
殷流采对真仙界种种自然是爱的,生活在这里这么多年,这里对于她和地球早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但,此时,回去的念头仍上占上峰的,所以这样问她,她给出的答案是肯定,而不是摇头说她不肯。
“我干嘛要这么真善美啊,我不想这样,怎么一点瑕疵都容不得。”殷流采真从不觉得她是个生性善良的人,一些无大害的小恶,她已经不惧为之。她又忽然想起那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她所持仁,是来自于她一生所学,这里的一生特指在地球时所学到的。
不管现代教育脱离中国传统文化多远,那种字里行间完全不需刻意便能传播下来的,来自儒家文化传统观念中的“仁”,会在不经意间渗透到每一个人的思想中。当然,肯不肯定,爱不爱听,肯不肯做,爱不爱做,那是另一回事。
偏偏殷流采一直是个乖乖牌的学生,她是肯听爱做的,哪怕她并不觉得自己所行所持的就是仁,但那一切已经成习惯,成下意识,成不自觉间便行之。而且,她细细一想,觉得自己现在确实不对,仁不是一味的善,在殷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