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灵师奚兰》第200章


这样一块普通的石头。能有什么作用?
她没有多说,也未推迟,将锦囊随手塞进了袖子里。
季锦江又开口说:“其实,她还有一封信要交给你。”
说着,从怀里摸出一封黄纸信封。
奚兰目光看了一眼,想拒绝。但心中有许多疑问,不知那封信中是否有提及?
于是他接过来,紧紧捏在手中。
对方离开后,她独自走向莲湖中央的夜亭,在昏暗的夜亭下,打开了那封信。
信里用楷书写着: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奚兰看完这首短诗。心头怅惘。
这般的身不由己,果然是想说明自己有苦衷吗?
她将信捏成一团,欲要将信纸扔进湖水里,突听见莲湖对岸,有人吹箫的声音。
奚兰整个一惊,箫声?当即就快跑过湖上长亭,那箫声还在继续,但仔细听,吹得并不太娴熟。
但这里是王府,除了薛平安,还会有谁奏箫呢?
她走近了,便见一个小小的身影,坐在湖畔的原石上。
“阿宝!”
箫声停了,阿宝回过头来看见是她,已不像原先那样对她满眼仇视了!
“王妃!”
“阿宝,是你师父教你的吗?”奚兰提着灯走过去。
阿宝点了点头,说:“师父说若想念谁,就奏箫,他便可以听到,阿宝想念师父了,所以想吹给他听。”
奚兰心头一紧,始终对这孩子有愧。
“阿宝,你是怎么遇见你师父的?”
曾听薛平安自己说过,当年他们苏家的惨案还有内情,现在,她没有机会再亲口问薛平安了,便想问问阿宝。
阿宝埋下头,苦思了好久,似乎在挣扎要不要告诉她。
“若不愿说就算了吧!”她安慰道。
“我祖籍在苏乡,那年家乡旱灾,家人都饿死了,师父是到苏乡去寻亲,将我救了!”
奚兰一听这个,觉得疑惑。
苏家当年的惨案之后,便只剩下薛平安一人,他后来,为何还要去苏乡寻亲?难道他们家中,还有别的幸存者?
“苏乡,你们苏乡是以姓为名吗?阿宝难道你也姓苏吗?”
阿宝摇头回答:“那里大多数人都不姓苏,我家姓陈。”
奚兰潜意识中觉得,这其中似乎有何关联。
“那你还知道有关你师父的其他事吗?比如,你师父的师父?”
阿宝想了想回答:“师父平素除了教我医术,在那日进宫前,曾特别给阿宝交代了一件事。”
“何事?”
“师父说……若他死了,让我将他房中那盆常年不开的兰花,埋进莲湖中央!”
奚兰一惊。
“莲湖中央?”那不是入世魔的棺宫吗?“那你埋了吗?”
阿宝点头,回答:“我早已将那兰花埋在了洞中央的稀泥里了!”
她于是提着灯,快速找到去湖中央的小船,带着阿宝朝莲湖中央而去。
便看见为之惊人的一幕,被阿宝才埋不久的一小盆兰花,竟然在莲湖石洞里,开得十分茂盛,而且不止一株,几乎将所有能生长的地方,连石缝中也一样。
“哇,好美啊!王妃,是否是师父化成了这些兰花,生长在这里?”
奚兰双目神情有变,摇了摇头回答:“不是,你师父没死!”
她蹲下身来,紧紧握住对方的双臂,格外严肃的说:“阿宝,我接下来对你讲的你要全部记住,听见了吗?”
“嗯!”阿宝用力的点了点头。
“你师父的事,这莲湖中央你也再也不要了,更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些花的事,知道吗?”
阿宝没有问为何,但看她如此认真,便答应了下来。
回去之后,她便将此事,详细告诉了李淮。
“平安房中不开的兰花,怎会在莲石洞中开满了?”
奚兰回答说:“也许是莲洞中的神秘力量造成的,不过我认为,平安也许并非是个普通人。”
她摸出乔婉之给她的那封信,递给李淮看。
“这诗中指的就是兰花,我初看时,以为是指的我,因我名中有个兰字,但后来突然看到莲湖中的兰花就猜,也许指的是其他呢?”
李淮说:“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这潇湘指的是……”
“你啊!”奚兰心情有些激动,现在虽很多还不能确定,但她几乎坚信,薛平安的存在与倏世有何关系,以导致了当年苏家的灭门惨案。
奚兰的父亲以及薛平安的师父,应该是知道内情,将薛平安救了出来,放在李淮身边。
“水涟珠之所以要偷走薛平安的尸身和灵魄,想必也于此有关。”
李淮问她:“我们是否将水涟珠找出来,就可找到平安了?”
“问题就在这里,这水涟珠行踪诡秘,若他不出现,以我的能力,很难找到!”
而且他们离京在即,也不能及时去找寻线索。
“我即刻写一封家书送回天灵镇,寻求我爹的帮助!”奚兰出来这么久,这是第一次写信回去。
踌躇了许久,才动笔,信中未有交代其他,只将十年前泉州苏家的事写详细了,希望龙父能祥答。布吗吐弟。
信写好,李淮马上派了一名得力王府卫段升,将信送往天灵镇,再拿到龙父的回信之后,再赶到西境与他们会合。
出京这天,京城百姓听闻他们爱戴的胥王要远赴西境谈合,万民不舍送行,将本就车水马龙的京城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只见一面蓝色‘胥’字棋在队伍最前方,迎风飘扬后面英姿飒爽的蓝甲骑兵护着几辆马车,后面是穿金色铠甲的神龙军也不失英武。
坐在马车里的奚兰,心中有些激动,为前路所有不明的凶险,更为他们坚定不移的斗志!
☆、第201章:阴阳三角
西行的头两天,一切都非常顺利,这支两百余人的队伍,在官道上浩浩荡荡。永往直前着。
而这两天中,奚兰做得最多的就是睡觉,赶路时她在睡,不赶路她也睡,有时候睡不着。她也闭目养着神。
到了第三天,队伍要经过封州地界了,之前的道路平坦宽敞。而一进入封州多山。道路陡邪,路程就慢了许多。
而李淮偶尔骑马在队伍里走,偶尔乘坐马车在车中与奚兰闲聊。
“今日怎生不困了?”早上从出城开始,奚兰便一直醒着,李淮以为是路不好走,所以在马车里陪着她。
奚兰拿着封州地界的地图在看。随即问:“这一段路多山路险,周围也没有任何城镇,我们恐怕是要在这边找个地方落脚了?”
李淮也没多看,早上出城时,他与严挺就已商量好了,到时候找一处离水源近的地方落脚。
她就指了指地图说:“这里有条河,天黑之前我们就在此处落脚吧!”
“这里?”李淮转头去看了一眼,说:“这里就快到了,这样我们要浪费大半天的时间。反正都要在外露营,何不朝前一些,在河的上游找一处地方?”
奚兰摇头,还是很坚持自己的意见,她说:“就这里,李淮,你就听我的嘛!”
“那你倒是给本王说个原因?”
“我们如果不在此处落脚,再往前走,必是在此处落脚!”她在地图上点了两下给李淮看。又解释道;“从地图上看,看的是大风水,而这凤凰山与光临山之间,刚好在一个阴阳三角之中,这种地方,通常阴气集中,又靠山,不太适合活人夜宿,所以我们在此地留一晚,明早再启程,直接穿过了这个阴阳三角。”
李淮听她说得条条是道,也觉有理。
“既然如此,那本王就让严挺在这个位置找地方扎营吧!”
于是,这支队伍就在凤凰河边上的一片草地上安下营来。
此刻阳光正好,不烈又暖和。
阳光照在河水上泛起粼粼波光,奚兰从马车上下来,看到王府卫们在浅河区里玩水。一个个脱去那厚重的军甲之后,身上的煞气也减了不少,俨然变成了一个活蹦乱跳的大男孩。
“王爷,王爷,你也下来吧!”严明的嗓门极其大,老远就能听见。
李淮站在河边,正与严挺看着地图在商量什么。
听见严明的喊话,也没有回答。
不过片刻,就看见严挺骑马离开了营地,奚兰好奇的步过去问:“你派严挺去做什么?”
“晚上我们要在此过夜,周围的情况一定要查探清楚,所以本王命他带些人去看看。”
巡逻查点,这是理所当然,奚兰点头没再多问。布吗池号。
看见严明他们玩水,奚兰说:“不然你也下去和他们玩吧?”
现在已远离了那座浮华的皇城,在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