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县城回八零》第43章


从文祥口中得知,从上次张文远走后,人们从河里摸的鱼数目一次比一次少,都说鱼被大家摸完了,除了像文祥这么大的小子没事还去摸一会儿以外,人们都很少去了。
张文远打算,等有机会,自己再放一批鱼出来,不说自己家捉去卖,让乡亲们偶尔捉两条加加餐也是好的。就比如说今天,因为弟弟文祥捉的鱼,大家不都吃上了吗?
中午李桂香做饭,小妹文乐帮着烧火,张文远则带着两个弟弟把院子里那颗枣树上的枣子打下来。
这枣树有些年头了,听张老实夫妻俩说,这树的年龄和张文远一样大,是生他的那一年栽在院子里的的,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树也长到一个人抱都合不拢的地步。
每年这棵枣树上结的果子,都是张文远他们小时候最爱的零食。香甜可口的青红枣,或是晒干了的大红枣,每年结的果子,都能从年头吃到年尾。
如今,现在的枣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或已经红透,或半青半红的枣子,煞是诱人,让人看着就想吃。
张文远让弟弟们不要站在树下面,防止被掉下来的枣子打到,自己拿着一个长竹竿,往树上敲打着。
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枣子,如流星般刷刷刷的落下,张文远都是选择红的比较多的地方打的枣,等打的差不多了,张文远也就停手了。
最后,一共足足捡了两大筐的枣子。然后摔坏的放在一起,好的放在另一边。那些好的枣子都是留着晒成红枣,卖给公社的。而那些被摔坏了的枣子,就给留给自家吃了或者送人也行。
看着这么多枣子,一家人都笑眯了眼,丰收的喜悦,无论何时都令人高兴。
等吃完了饭,张文远就把开杂货铺的建议告诉了大家。
“开杂货铺?”张老实和李桂香两人异口同声的问道。
“对,我们可以卖杂货。我在县城里看过,目前县城还没有杂货铺。而且,相对于卖其他东西来说,开杂货铺相对来说要轻松一点。”看大家都有点疑惑,张文远解释道。
“开杂货铺,那咱们卖啥呀?”一桂香比较关心这个。
看着她,张文远说:“杂货铺,叫这个名字就说明卖的东西比较杂。做饭的调料用品,米面粮油,书本文具,还有一些零食这些东西我们都可以卖。如今县城里的人要买山興这些东西,都需要去百货商店,而且种类也不多,并不怎么方便。”
“如果我们开杂货店的话 ,我想我们的生意不会差。”
张老实思索了一下,说道:“听起来开杂货铺倒是可行,但店的位置以及到哪里进货,我们都要提前找好。”
“还有!”说着,张老实看了几个孩子一眼,“要在县城里开店,你弟弟妹妹该怎么办?他们都在上学,家里肯定要留一个人照看着的。”
张文远笑了,庆幸这些问题自己都提前考虑过了,于是说:“店的位置,不用担心,有同学给我介绍了一个要出租的房子,我看着挺不错的,爹娘你们要是有空,我可以带你们去看一下。至于进货的地方,上个星期的周末,我去了市里一趟,已经找到了供货地,你也不用担心。”
“你去了市里!!!?”张文远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桂香打断了,紧张的看着自己的大儿子,“阿远啊!你胆子怎么那么大?那可是市里,你自己一个人怎么敢去?要是出什么事情,你要我和你爹该怎么办?”说着,语气就哽咽了。
张文远没想到因为自己去市里,爹娘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虽然来到这个世界后,自己的身份是高中生,但张文远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成年人看待,所以对自己单独一个人去市里,没有感到任何的奇怪。
可在张老实和李桂香眼中,自己儿子今年才16岁,虽然读书厉害,但到底没有成年。况且,如果让他们大人单独去市里,他们心里都还有点发怵呢,更何况是孩子!
看到爹娘对自己单独去市里的行为,表现的很激动,张文远只好赶紧安抚他们。最后更是保证,下次一定要有人陪同才去,否则不能单独行动,这件事才这么过去了。
话题又转了回来,张文远又继续说:“至于弟弟弟妹妹们,县城里不光有高中,也有小学和初中,教育设施也比村里的好,到时候让弟弟妹妹们都在县城上学,我们一家人在一起不好吗?”
听到这话,张老实和李桂香都有点动容,天下没有不想让自己孩子好的父母,更别提他们了。一年到头努力在地里干活 ,不就是想让自己的儿女上好学,以后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种地的辛苦活吗?
不止张老实夫妻两个心动,几个小的听到大哥说他们可以到县城上学,也一个个的向往起来。
他们一直都很羡慕大哥能考上县城的高中,在县城里上学。本来以为自己只有上高中的时候才能去县城,可没想到,自己家就要在县城里面开店了,而他们也都要去县城上学,几个娃都高兴坏了!
如果说,一开始对于在县城里开店,张老实夫妻俩还有点犹豫,可如今涉及到孩子们的上学问题,这对夫妻瞬间就坚定起来,为了孩子们,他们夫妻俩就是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努力干下去!
第36章 讨论
要在县城开一家杂货铺,那需要老觉得事情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店的位置和货物来源都已经差不多解决了; 那剩下的就是店里的装修和进货的钱款了。
张文远从自己从学校带来的包里掏出了一叠纸; 递给张老实道:“爹,既然要开店; 那店里怎么也要收拾一下。我是这样打算的,店里的墙上我们全部刷上白腻子,显得店里干净。摆放物品的货架也要重新打; 这是我找人画的货架图纸,爹你看看周围有谁木工做的比较好的,让人帮忙做个四架。到时候就摆在店里,架子上可以放货物。”
“还有平时你们的收银柜,也要打一个; 锁和钥匙也要安排一下。”说完,张文远看着张老实夫妻俩,顿了顿,突然发现感觉都是自己在说; 也没问张老实他们夫妻俩的意见,于是又说道:“这些只是我的建议,爹; 娘; 你们有什么看法; 现在都可以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
问完这句话,张文远本来以为家里人还会有什么问题; 但没想到他们的关注点居然全都歪了。
几个小的包括张老实夫妻都好奇的看着这几张纸,李桂香摸着那逼真的仿佛照片一样货架,渍渍称奇,“阿远啊,你找的什么人画的啊,怎么画的跟真的一样。看这纹理和模样,你要说是照片我都信!”
纸上描绘的货架,是张文远用素描画的。小的时候,张文远也是参加过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的,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就不学了,但是书法和绘画倒是一直坚持到上高中之前。
所以,画一个简单的货架,对张文远来说还是很容易的。没想到,大家对这个画会这么惊奇?
赵文远一时间也不知道,是对家里人对自己绘画水平赞扬而感到高兴,还是对家里人注意力,根本没放到重点上而觉得哭笑不得了。
无奈的笑了笑,张文远还是回答道:“这画是我请一位同学画的,他家里有人是学美术的,所以他也学了一些。”毕竟在他们眼中,原主从来没有学过绘画,所以张文远也只能找借口说是别人画的了。
看到家人还对那几个架子啧啧称奇,张文远只好借此说道:“你们看这架子怎么样?可以放我们店里吗?”
闻言,张老实和李桂香都点了点头,忙说道:“可以,可以,看起来就很方便!”
“那爹娘你们想一想,店里还需要添置什么东西?现在提出来,到时候一块解决掉。”
张老实笑得脸上的褶子都多了几道,然后说:“没有,没有,我和你娘都没啥意见,你安排的挺好,我们听你的就成。”
说完,又终于想到刚才儿子问自己的事情,仔细的想了一下,然后才说道:“至于附近木工做的比较好的,那就是村里的你三爷爷家了,以前他们家就是做木工的,当时你三爷爷的手艺在附近几个村里那都是这个!”张老实说着右手举起一个大拇指。
“不过后来也因为这,他家被判定为富农,在那个世道为了让一家人好过点,他家渐渐的就不再做木工了。这些年,除了亲近的人的家里有喜事,需要做些柜子椅子,你三爷爷还会动手外,其他的都已经不再做了。”
“按照你说的,如今外面的形势已经变好了,等我跟你三爷爷说一说,能不能请他帮我们把架子打好,要是他们家重新拾了这门手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