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尉释放了关押在大牢里的抗日志士和进步人士后,就开始组建新的部队。但他很快就发现,刚获救的同志,由于遭到了鬼子的酷刑折腾,身段都异常虚弱,让他们来当兵显然是不现实的。
正当陈中尉为难之际,有战士进来向他报告:“连长同志,冯科长回来了。”
别看陈中尉和冯上尉两人都有军衔,但来自国际旅的战士们还是习惯用职务来称呼他们。
得知冯上尉回来了,陈中尉顿时心中狂喜,连忙问道:“冯科长回来了,他在什么地方?”
“我刚看他在楼外下了车,正朝楼里走呢。”战士回答说:“最多再过几分钟,应该就能到这里。”
几分钟过后,冯上尉果然出现在门口,看到陈中尉,便笑着说:“陈连长,我听说你把关押在监狱里的同志,都放出来了,干得真是太漂亮了。”
听冯上尉这么说,陈中尉脸上露出了苦涩的表情:“幸好有索科夫将军帮忙,我们才能救出这么多的同志。对了,你昨天说是去新京执行特殊任务,怎么样,任务完成了吗?”
“是的,陈连长,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既然你的任务已经完成,那能告诉我,是什么任务吗?”陈中尉好奇地问道。
冯上尉见屋里除了自己和陈中尉外,还有一名战士,便转身对那名战士说:“战士同志,我有事情要和陈连长说,你先出去一下。”
那名战士知道两位指挥员见面,肯定有很多话要说,自己这个普通一兵继续留在这里,显然是不合适的,便转身走了出来,并顺手关上了房门。
“陈连长!”冯上尉表情严肃地对陈中尉说:“这件事关系重大,你能保密吗?”
“当然。”陈中尉见冯上尉的表情如此严肃,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连忙点点头,用肯定的语气说:“我当然能保守机密,冯科长,你有什么事情,尽管说吧。”
“陈连长,这次我去新京,是因为事先听到风声,说一路军的杨司令牺牲后,小鬼子把他的头颅砍下来,用福尔马林泡在了瓶子,并送往各处展览,以震慑我们的抗日军民。”冯上尉说道:“据说装着这颗头颅的瓶子,就存放在新京医学院的地下室里。我这次去新京,就是为了寻找杨司令的头颅。”
得知冯上尉前往新京,是为了寻找烈士的头颅,陈中尉的眼圈不禁红了:“想当初,我也曾经是杨司令的部下,后来被调到了别的部队。我到苏联后,得知杨司令牺牲的消息,还难过了好几天,觉得自己没有机会见他最后一面。”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下来,抬手抹去眼角的泪水,随即抬起头问冯上尉,“冯科长,找到了吗?”
“是的,在友军的帮助下,我已经找到了那个瓶子。”冯上尉说道:“除了杨司令的头颅外,还有另外一名烈士的头颅,我便将两个瓶子都带了回来。”
“什么,杨司令的头颅已经带回来了?”陈中尉情绪有些激动地问:“在什么地方?”
“在一个隐蔽的地方。”但冯上尉却出人意料地说:“我去新京之前,索科夫将军曾经告诉我,虽说小鬼子已经投降,但随着苏军的撤离,这里的地盘究竟由谁来接管还说不清楚。找到杨司令的头颅之后,一定要找个地方藏起来,等到将来东北的局势稳定之后,再取出杨司令的头颅,让他能入土为安。”
“那也好,那也好。”对冯上尉的这种说法,陈中尉表示了理解:“如今虽说小鬼子投降了,但将来随着苏军的撤离,这里肯定会成为权利的真空。我们如今连像样的武装都没有,要想掌控局面,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陈连长,我回来的时候,听到一个消息。”冯上尉望着陈中尉问道:“听说索科夫将军让你组建一支部队,不知你的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
“哎,冯科长,别提了。”陈中尉终于找到了一个诉苦的对象,便滔滔不绝地向冯上尉讲述组建新部队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最后说道:“没有合适的兵员,我还怎么组建部队?”
冯上尉听后,并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点燃了一支香烟,认真地思索起来。
等一支烟抽完,冯上尉把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随后对着陈中尉说:“陈连长,我觉得你组建部队所选择的对象错了,所以才会觉得组建部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哪里错了?”陈中尉不解地问。
“那些被小鬼子关押在监牢里的抗日志士和进步人士,大多数都是文弱书生,就算他们没有因为小鬼子的严刑拷问而身体不佳,也不太适合到我们的部队里当兵。”
“那你有什么办法吗?”
“你看这里,”冯上尉指着放在桌上的地图,对陈中尉说道:“距离奉天二十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煤矿。里面的矿工,除了极少数的当地居民外,其余的都是被俘的国军士兵、我军战士或者是一些绑架来的劳工。假如你能把这些人武装起来,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一支靠得住的部队。”
“矿工?!”陈中尉用不确定的语气问:“能行吗?”
“你知道几百年明朝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吗?”
陈中尉想了想,随即点着头说:“听说书的先生说过他。”
“历史上著名的戚家军,成员大多来自义乌的矿工。”冯上尉对他说道:“矿工们在经过严格训练之后,成为战斗力很强的精锐部队,开赴抗倭前线。在接下来的抗倭战斗中,这支队伍勇猛善战,威震敌胆,屡立战功。如果你把奉天附近煤矿里的矿工解救出来,把他们武装起来,并经过严格的训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也将成为一支精锐的部队。”
听冯上尉这么说,陈中尉的脑子里不禁开始盘算起来,假如附近的煤矿里真的有国军和我军的战俘,那么把他们解救出来,并进行武装的话,相信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形成战斗力。想到这里,他猛地一拍桌子,说道:“冯科长,你说的没错。假如我们真的能把煤矿的矿工都解救出来,他们就能成为我们新部队的主力。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
“什么问题。”
“既然是小鬼子控制的煤矿,就算小鬼子已经投降,但里面肯定他们自己的武装。”陈中尉为难地说:“我身边就只有十几个人,就凭这点人,肯定无法从小鬼子的手里夺取煤矿。”
“这个不成问题。”冯上尉听完陈中尉所担心的问题之后,大包大揽地说:“我待会儿和索科夫将军谈谈,请他派遣部队随我们一起去煤矿,把那里的矿工都解放出来。”
“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半个小时后,索科夫在自己新的司令部里,听完了冯上尉和陈中尉两人的汇报,扭头问雅科夫:“雅沙,既然城市的附近有大型的煤矿,那我们的部队为什么没去解放那里呢?”
“米沙,都是因为我们的兵太少了。”雅科夫说道:“你想想,前期进驻奉天的部队,就只有叶廖明将军的近卫空降兵第4师。奉天这么大,就算把该师全部铺开,恐怕也无法维持城内的治安,更别说距离城市几十公里的煤矿了。”
“原来是这样。”索科夫搞清楚怎么回事之后,转身问冯上尉和陈中尉:“你们要去接收没看到的话,不知需要多少部队?”
“一个连。”冯上尉和陈中尉对视一眼后,伸出一根手指对索科夫说道:“一个连足够了。”
索科夫不清楚这座煤矿的规模,但觉得派出一个连配合冯上尉和陈中尉两人的行动,人手似乎少了点,便大大咧咧地说:“这样吧,冯上尉,我给你们一个营的兵力,协助你们去接管煤矿,怎么样?”
冯上尉先是一愣,随即满脸惊喜地说道:“司令员同志,假如您真的能派一个营的兵力随我们行动,那简直是太好了。”
索科夫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后说道:“我是索科夫,让别济科夫少校到我这里来一趟。”
很快,别济科夫就出现在司令部里。他来到索科夫的面前,谨慎地问:“司令员同志,您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别济科夫少校!”索科夫指着旁边的冯上尉和陈中尉,郑重其事地说道:“他们将前往奉天城外去接收一座小鬼子的煤矿,你的任务就是带一个警卫营,随他们一同行动。”
别济科夫扭头看了一眼自己认识的冯上尉,随即向索科夫请示:“司令员同志,不知由谁来指挥谁?”
索科夫倒是想让冯上尉来指挥别济科夫,但却只能想想。别说别济科夫的军衔比冯上尉高,就算说到级别,别济科夫要是碾压对方。一个是来自克里姆林宫的内务部指挥员,而另一个是来自友军的指挥员,孰重孰轻,但凡是个人都能分得清。
不过他并没有简单地分配职务,让谁指挥谁,又让谁来听从谁的指挥等等,而是委婉地说道:“别济科夫少校,你们不存在谁指挥谁的问题。这次行动,是由冯上尉和陈中尉指挥的,但要想顺利地接收这座煤矿,少不了你的部队配合。因此在你们的联合行动中,到底谁说了算,我看还是相互商量着来吧。”
冯上尉是个聪明人,他从索科夫这模棱两可的话语中,看到了对方的为难,便主动说道:“司令员同志,我觉得别济科夫少校比我的军衔高,由他们来指挥我们,显然更加合适一些。”
别济科夫本来就想争取这次行动的指挥权,此刻见到冯上尉主动交给指挥权交给自己,多少还觉得有些不踏实,又谦虚地说道:“司令员同志,既然这次的行动是以冯上尉他们为主,我带的警卫营只是配合,那还是由冯上尉说了算吧。”
见双方忽然都变得谦虚起来,都想由对方来指挥部队,索科夫便顺水推舟地说:“行了,大家别谦让了。既然这次的行动是冯上尉首先发起的,那就由他来指挥部队吧。”
行动的负责人确定之后,索科夫又对冯上尉说:“我估计那些矿工正在小鬼子的手里,肯定是吃不饱、穿不暖的。你去的时候,记得带几车的衣服和食物,让那些被奴役的矿工们也能吃顿饱饭。”
“米沙。”索科夫的话刚说完,卢金就在旁边提醒他说:“我曾经在德国人的战俘营里待了几年,知道那种挨饿的滋味,我想煤矿里矿工的情况,可能和我当时差不多。不过我需要提醒你一句,长期吃不饱的人,绝对不能让他们一次吃太多的东西,否则就可能有人被活活地撑死。”
“对对对,副司令员同志,你说的对。”卢金的话给索科夫提了个醒,那些在小鬼子煤矿里工作的矿工们,根本就没有吃饱饭的机会没。如果冯上尉他们去解救矿工时,给他们提供了太多的食物,恐怕会撑坏不少的人。他连忙转身对冯上尉等人说道:“你们都听到副司令员同志的话了吧?那些旷工解救出来之后,先别给他们吃太多的东西,免得撑出毛病来。先少量地给一些食物,让他们先垫垫底,等肠胃适应之后,再增加给他们的食物分量。”
“司令员同志。”冯上尉听后,立即表态说道:“这个道理我懂。等把旷工都从该死的鬼子监工手里解救出来之后,我会先少量地给他们提供食物,让他们的肠胃逐步适应,免得因此吃得太多,而撑坏了人。”
“雅沙。”索科夫转身对雅科夫说道:“你现在通知后勤部门,让他们为冯上尉他们准备一批食物和物资,准备运送到煤矿,分发给那里的矿工。”
“好的,米沙。”雅科夫点着头说:“我这就给后勤处长打电话,让他为冯上尉他们准备足够的食物和物资,进行装车后,送往煤矿所在的区域。”
“司令员同志,”别济科夫在一旁提醒索科夫:“我们警卫营需要三十辆卡车代步,以便更快地赶到煤矿所在的区域。”
“没问题。”索科夫很爽快地说道:“雅沙,你再告诉后勤部门一声,除了为冯上尉他们装载食物和物资的卡车外,还要再准备三十辆卡车,用于搭载警卫营前往煤矿,参与解救矿工的行动。”
小说推荐
- 燃烧的莫斯科
- 燃烧的莫斯科红场唐人 著楔子朋友安德烈走进店铺的时候,我正和国内的一个朋友在电话里聊天,说近期莫斯科森林大火的事情。看见他进来,我冲他点点头,用手指了指旁边的椅子示意他坐下,然后继续对着电话里说.你说写里》这首歌的人是不是曾经穿越到这里,看见莫斯科被森林大火包围,才写出‘让红sè燃烧莫斯科,记忆涂抹
- 最新章:第2321章
- 我成了马斯科.莫拉蒂
- 内容简介 类别:足球幻想 足球场上的比赛将成为点缀,俱乐部的经营和发展将成为主题!整个足球世界、体育世界将成为主角的舞台 第一卷 入主国米 第一章 我成了马斯科·莫拉蒂“砰”萧华狠狠的把啤酒瓶丢到了墙上,骂道“我靠!TMD怎么跟中国足球一个样啊!火大 旁边的一个男孩说道“萧华,没必要吧,你这样丢瓶子
- 最新章:第350章
- 我成了马斯科·莫拉蒂
- 作者:叁明第一章入主国米第一节 我成了马斯科·莫拉蒂“砰”萧华狠狠的把啤酒瓶丢到了墙上,骂道“我靠!tmd怎么跟中国足球一个样啊!火大”旁边的一个男孩说道“萧华,没必要吧,你这样丢瓶子可要出人命的!你看看玻璃渣都弹到我身上了“md我实在是受不了了,每年都满怀期望结果确年年失望透顶!你说这个国米怎么就
- 最新章:第340章
- 莫斯科三次公开审判
- 《莫斯科三次公开审判》作者:康春林文案 Page 3 Page 4 Page 5-关键的人犯,这种作法有掩盖真正的罪因之嫌。可以说明这一点的,还 有法庭审讯尼古拉耶夫时对实物证据的轻蔑态度。对尼古拉耶夫住所进 行搜查时,得到了他的日记、上诉信件,其中记叙了他的不满和绝望 领导人的不公正、家庭生活的困
- 最新章:第116章
- 犁不开的冻土-莫斯科保卫战
- 犁不开的冻土—莫斯科保卫战 第一章画在纸上的和平一、乌云密布,战争一触即发 1939年3月14日下午,德国驻布拉格公使馆不附加任何解释地通知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要求哈查总统和契瓦尔科夫斯基到柏林去 3月15日凌晨一点钟,纳粹选择这个人类抵抗力最弱的时刻,带哈查—这位者态龙钟、年大体衰的总统去见希特勒
- 最新章:莫斯科保卫战-第43章
- 莫里斯
- “阿伯特小姐,你不用为我担心。有些人生来就不是做事的。如果我说出以前有过的经历,你也许会大吃一惊。昨天与你一起去歌剧院,现在能这么自如地跟你交谈,我真想不出还有其它什么事可更令我高兴了。我注定不会跟这个世道抗争,也不会想法去改变它 当然我也没法说明这种命里的注定是好或是坏 我不会堕入情网。其他人或许
- 最新章:第49章
- 红色三部曲之红色的起点
- 最近,作家叶永烈就他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和《毛泽东与蒋介石》回答了编者的提问。问:你为什么要写《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答:起因是我在前几年经过多方采访,写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三十多万字历史长篇《红色的起点,在建党七十周年前夕印出,二十多家报刊加以连载、选载或摘载。朋友们建议
- 最新章:第92章
- 莫比乌斯
- 莫比乌斯作者:楼海文案已经厌倦平淡的记者生活,一心想要解甲归田的顾川,接到了社里有关某个战后国家重建的报道任务。原本被顾川认为是“退休”之前安全妥当的一次任务,却被队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人生生给破坏了。顾川的理想是D罩杯,但现在的人生就是飞机场—直到某一天遇见了苏童。内容标签:都市情缘 业界精英搜索
- 最新章:第90章
-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 教会你最基本周到的宝宝养育方法: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作者[美]威廉·西尔斯 等著 邵艳美 唐婧 译目录(1)第一部分 踏出第一步:育儿基础 第 1 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 养育你自己的孩子 亲密育儿七法 1 让分娩成为一种情感纽带—及早与宝宝建立亲密关系 2 宝宝哭声中的学问—分辨和回应宝宝发出的信号
- 最新章:第3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