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气温骤降,寒风呼啸,大雪也纷纷而至,好在天黑前,芳华赶到了罗家仁村,到家的时候,母亲正在灶屋做着饭,却不见父亲的踪影。
看着已有两月不见的母亲,芳华心中的愧疚感油然而生,却又说不出任何肉麻或者致歉的话来,反倒是刘腊梅,见芳华回来了,笑着问:“还在生你哥的气啊?”
芳华默默地帮着母亲做着饭,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过了一会儿才开口轻轻地问:“嗲嗲呢?”
“你嗲嗲到你正阳叔家买肉去了。”刘腊梅一边用高粱穗扎成的炊帚刷着锅,一边回着,对于上一个问题,见芳华不肯回答,索性也就不问了。
“现在这么早就杀年猪了吗?”一般村里杀年猪不都是要等腊月里吗?
“不是杀年猪,是你正阳叔家里的几头猪前几天不知道怎么的就发瘟了,请人来打了针,结果还是没用,今天下午只得杀了,所以大伙儿都去他家买肉,也让他家少损失点!”
芳华点点头,大家乡里乡亲,能帮点是点的道理芳华打小就明白,见灶屋一旁几个大木桶里都浸泡着糯米和高粱,芳华有些惊喜地问:“娘,明儿家里不会是要打糍粑了吧。”
“可不是,你哥来信说,要家里今年早点打糍粑,他师傅要给他家亲戚带些。”
娘俩正说着,罗正洪提着一个猪腿和一大块肉深一脚浅一脚的回来了,在门口抖了抖一身的风雪,走到灶屋门口把猪腿和肉递给刘腊梅:“先放到灶屋去,吃完饭再腌上。”
刘腊梅一边接过应许,一边问:“正阳家的肉都卖完了吗?”
“大的卖得差不多了,两个猪脑壳他们自己留着,那头小的和脏器之类的都丢了。”
“你没少他钱吧?”
“没呢,大伙儿都给市面的价格买,正阳见犟不过,给每户多剁了一些肉。”
“哎呀,干嘛多要一些肉,他受这个灾本就亏得厉害。”别人无缘受了这样的灾,还要多给一些肉,刘腊梅觉得很过意不去。
“这是他的一个礼,你也知道他脾气犟的狠,不要,只怕他都不要我们买肉了!”罗正洪说着,又忍不住卷起一根草烟抽起来。
芳华把饭菜端到堂屋,开始给父母盛饭,跟刘腊梅念叨完的罗正洪进堂屋看了眼芳华,又把话题扯到芳华身上:“你哥来信说别人给小向重新介绍个对象,听说在粮食局上班的。”
见芳华无动于衷,罗正洪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别人在粮食局那么好单位的姑娘都不嫌弃,不知道你当时嫌弃个什么劲。”
“我没嫌弃,我只是觉得我们不合适,或者说没缘分。”芳华忍不住解释着。
“你拇指大个人的,知道什么叫合适,什么叫缘分啊?”
芳华没再作声,端起自己那碗饭,夹好菜直接回自己房间了,让罗正洪气的直跺脚,唉声叹气道:“真是不知好丑,看你以后能给我找个乘龙快婿回来。”
“孩子有孩子的想法,要是芳华真的觉得不合适,总不能让她熬着一辈子吧。”刘腊梅走过来劝解着,罗正洪有些无奈地叼着烟,从一旁的柜角取来一瓶白酒,准备小酌几杯来解闷气,真是女大不由人。
第二天一大早,芳华就起床跟母亲忙活起来,在灶屋刚把土灶的火烧好,大锅加足了水,准备架起木甑子蒸糯米的时候,村里的一些人都相续地过来了,这是村里的习俗,每次谁家打糍粑的时候,村里人就会一起过来帮忙,年轻的男人会帮忙打,女人们会帮忙做,大家其乐融融好不热闹。
罗正洪正指挥着村里几个壮实的小伙把放在屋后,用来打糍粑的石槽给抬了出来,别看几个小伙长得粗壮,可是要抬起那足足几百斤的石槽也确实费了不少功夫,抬出沉睡了快一年的石槽,罗正洪打来一盆清水,拿起一把高粱穗子细细的清洗起来,灶屋这边村里的几个大婶子也过来帮忙,刘腊梅便让芳华出去,去取家里种的花生和买来的一些柑子招待大家。
芳华端来花生柑桔的时候,瞧见村里的几个孩子围坐在屋门的坪场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嗲嗲已经在坪场上烧起了一个火堆,孩子们正围着村里德高望重的罗俊兴要他讲糍粑的典故。
见自己没什么可帮上忙的,芳华干脆在坪场上招呼起大伙儿,顺便也听听罗俊兴说的故事。
罗俊兴吸了几口旱烟,摸了摸自己白白的长胡须,咳了咳,这些都标志着罗俊兴要开始讲古了,几个等着做糍粑唠着嗑的婶子也赶忙围拢过来,大伙儿认真地听他娓娓道来。
“相传糍粑的来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自刎之前对自己的亲信说,我死后,如国家有难,百姓受饥,在相门城下掘地三尺,便可找到充饥的食物。后来越国勾践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团团围住。当时正值年关,天寒地冻,城内民众绝粮危在旦夕之时,人们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便暗中拆城墙挖地,才发现城墙地基都是用熟糯米压制成的砖头。”
“太爷爷,那些转头就是糍粑吗?”一个小孩子好奇地问道。
“是啊,这是伍子胥在建城时,将很多糯米蒸熟压成砖块放凉后,作为城墙基石储备下来的备粮荒的。从那以后,大伙儿每到年底,便用糯米制成像当年“城砖”一样的糍粑,以此来纪念伍子胥。”听罗俊兴讲完,大家连连称赞,年年吃着自己打的糍粑,居然还有这些典故。
正当大家就这糍粑的典故积极讨论的时候,灶屋那边传了一声叫喊:“糯米蒸好一甑子了,可以打糍粑咯!”
听这么一叫喊,孩子可高兴了,都笑闹着跑去灶屋要糯米饭吃。给每个孩子分了一小团糯米饭后,两个壮小伙抬着木甑子出来,把糯米导入石槽中,几个听古的大婶赶忙到堂屋口,在一块又长又的木板上抹了层茶油,等候着做糍粑。
两个小伙搓了搓手,抓起打糍粑的大木锤,一声吆喝后,狠狠地朝着石槽砸了去,木锤在米团里“噗哧噗哧”发出声响,两个人就这样围着石槽你一锤我一锤的倒捣起来。
等到石槽里的糯米都被捣烂的差不多了,两个小伙便同心协力将石槽里捣烂的糯米团从槽窝里抟成团,用木锤将糯米团举到半空,“啪”的一声又砸回进槽窝子里,就这样来来回回几次,待到浓稠的糯米团将木锤越粘越牢,无论如何使劲,糯米团就是不肯松劲的时候,两人便用木棍交叉旋转,将米团扭成一个麻花形的大面团往那块抹了茶油的木板上一扔。
女人们便开始忙碌了,先给自己双手也抹了抹茶油,然后将糯米团扯成一个一个小圆团,再不停地摁扁,直到摁成银盘似的圆饼,芳华带着几个孩子们也一起帮起忙来。
罗正洪将最先做好的一个糍粑乘着软糯,先供奉到了堂屋的天地国亲师位,然后再把第二个糍粑给了村里最年长的罗俊兴,老人家很高兴,虽然岁数大,牙口不怎么好,但是这软糯的糍粑还是很喜欢。
见孩子们搀着,罗正洪又让芳华她们扯几个糯米团再分给孩子们,大家伙就在这并不算宽敞的坪场里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孩子们的嬉笑,女人们的打趣,男人们卯足劲的打糍粑声,交织缠绕在这个冬日里,即使是风雪后的寒冬,这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最纯真的相处,都让这个寒冷的冬日分外的温暖!
小说推荐
- 冬日最灿烂的阳光
- 《冬日最灿烂的阳光》作者:明晓溪正文第一章好象是为了增加圣诞节前夜的气氛,所以一大早便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这场雪越下越大,傍晚明晓溪和牧野流冰来到东寺家的时候,雪已经厚厚地覆盖了整个大地。明晓溪用手不停搓着冻得绯红的脸蛋,她从小在台湾长大,对这么冷的天气还真有些不适应。不过当她的脚刚踏进东寺家主屋的
- 最新章:第24章
- 冬日最灿烂的阳光2
- 《冬日最灿烂的阳光2》1(1)圣诞节前夜,一大早便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这场雪越下越大,傍晚明晓溪和牧流冰来到东宅的时候,雪已经厚厚地覆盖了整个大地。明晓溪用手不停搓着冻得通红的脸蛋,好冷啊。不过当她的脚刚踏进主屋的大门,一股暖洋洋的热流就把她包围了。好、好温暖啊,明晓溪幸福地叹息“明姐姐!牧哥哥!你
- 最新章:第24章
- 冬日暖阳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岁梦】整理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冬日暖阳作者:杨家老三【文案】场景一:韩东第一次控制不住吻了夏暖阳,是爬着出的皇子殿.场景二:韩东为了能得到夏暖阳,硬着头皮揭了皇榜,跑去皇宫用退敌之策跟皇上换儿子.场景三:韩东
- 最新章:第27章
- 冬冬的太阳
- 《冬冬的太阳》作者:禾酱文案:阳光开朗话痨攻x害羞内向痴汉受柏冬冬看着大帅哥朝自己走过来,心里点燃了八十八响大烟花,炸得柏冬冬满眼绚烂,少男怀春。帅哥路正阳走到柏冬冬跟前,笑得很灿烂,把柏冬冬迷得七荤八素,正晕乎乎,听见帅哥开口道—朋友,办健身卡吗?第1章 葫芦娃 柏冬冬站在洗手间门前,踌躇着不敢往
- 最新章:第37章
- 异界之武道破天
- 形意宗师李辰重生异界!创形意魔法战技、悟规则。征战神界,终成巅峰
- 最新章:第234章 教廷出手
- 冬日里的玫瑰
- 书名:冬日里的玫瑰作者:雪微微第一章作者有话要说:_#修文,前三章只出现了谷雨淇和贾卓荀,亲们做好准备⊙﹏⊙b汗,另外,信文改姓“欧”了“涿荀”改名“卓荀,还是不影响阅读滴。文的开头还是从绑架案开始,不喜的亲们可避开⊙﹏⊙b汗月圆啰,各位中秋快乐噢O∩_)O~唯城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西郊的环境优美
- 最新章:第41章
- 冬日盛开的葵
- 书名:冬日盛开的葵作者:桐澄小雪章节:共 68 章,最新章节:我们毕业了备注:只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孩只是一些清淡得不能再清淡的往事亲情,友情,爱情,五味陈杂人生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我想讲述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童年时光就是用来挥霍的第一节初生姜小葵出生在寒冬腊月里。1989年12月24日,是夜
- 最新章:第33章
- 夏日里的冬季
- 《夏日里的冬季》更新日期:20110813 07:55:09作者:糖醋瑜简介:你说我的决定是自杀那请你告诉我怎样做才好?你问宿命能制约住我么?笑话既然掌心的纹路是命运那么它们从来就在我的手中PS:1 本人不太喜欢文章中出现错别字(会增加阅读难度的,所以,如果发现,请尽快让我知道2 文章为双结尾~3
- 最新章:第31章
- 冬衡山上的落日
- 作者:自由任我飞第一章 梦醒时分《冬,衡山上的落日》之《情归何处》一、梦醒时分每个人都期待着自己的人生来一段浪漫的邂逅,赴一个毕生难忘之约,有一个和自己相爱的伴侣以及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家。都希望自己走得平坦,不用迂回曲折;只想大道光明,不想被黑暗围绕着“其实不是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只是在一个地方呆久了
- 最新章:第7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