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客人都走完后,黄硕抱着女儿来到诸葛亮跟前,对诸葛亮说:“夫君,刚才你在宴会上,讲了一句可能招来大祸的话。”
诸葛亮问妻子他将那句话错了?
黄硕说:“你讲‘汉朝的运气就要完了’的那句话,是十分反动的。要是有人向皇上汇报了,皇上不恨你的吗?轻则免你的职,重则法办你的了。朝那多的人,难道没有人暗中恨你的吗?”
原来黄硕抱着女儿应酬客人时,一听到丈夫讲了那句话,立刻见到全场的客人马上都惊讶了。皇上很忌讳有人讲朝廷的衰败。而诸葛亮却在大众广庭讲了汉朝的运气就要完了。这还了得的吗?
诸葛亮说:“我可不怕有人去告密的。”
黄硕问他怎么不怕有人去告密的呢?
诸葛亮分析讲,皇上今年已经六十二岁了,他是带兵打仗大了将近四十年了,如今却被仅有二十零岁的陆逊以少数兵马打他七十万兵马。他还有什么面子见人的呢?再说皇上带去的兵马全都是国中最精锐部队。这次损兵折将,蜀国不知几时才能恢复的过来的呀。皇上已是年事已高的人,再受到这样沉重的打击,他一定急呀气呀闹得出病来的。
黄硕说:“皇上即使病倒了,他手中还有权力,他要杀你还是行的呢.”
诸葛亮讲皇上受到如此的沉重打击。即使他回成都来了,他也是无面见大臣的,一定是深居简出。再说秦宓见到皇上回来。一定要出来讲他当初的预见是多么的准呀。那样皇上更加无面见人的了。所以我敢讲皇上兵败后,是不想回来成都的,他一定在外边寻机捞回面子了,再回成都来。
诸葛亮又讲刚才他已经交代马良,如果皇上受到挫折的时候,就退到白帝城来躲避陆逊。那样皇上就在白帝城里呆着了。而这里的事务就由他诸葛亮来主管的了。在他诸葛亮掌权之下的这样的情境之下,哪个大臣谁敢跑去白帝城告他的密!
黄硕叹了气说:“皇上这次的运气怎么这样差的呢。”
诸葛亮跟妻子讲。刘备其实就是不会带兵打仗的,以前他之所以闹出名堂来。都是靠别人扶一把或是赠送城池的。但是他得到的城池,又很快的失去。因为刘备不会管理何守城池。后来他诸葛亮来当刘备的军师了,刘备才能渐渐的翻得身,才借东吴的势力打退曹操的围攻。才借着联盟的理由,跟东吴借得荆州来养兵。后又借着西川的张松和法正,才得益州这块地盘,才能资格称皇。但是刘备一获得了新的发展,就把他诸葛亮封存起来,把他诸葛亮晾在一旁。这次要去打东吴,是刘备认为他曾打败过曹操,从曹操手里夺得了汉中,就觉得他很了不起的了。其实夺取汉中。还是凭着法正的计谋。如今刘备又认为他已经当了皇帝,地位比孙权比高一级了,完全有能力打败孙权的了。谁知却将兵马带到树木茂盛。道路狭窄的地段去安营扎寨纳凉,反而招来灭顶之灾。
黄硕说:“以前,刘皇叔也吃过很多的败仗,他还不是一一顶过来,怎么这次他却要气得病倒的呢?”
诸葛亮讲那是刘备还是很年轻,还有雄心壮志。还没有什么大名气。打败仗,没有人笑他。也没有人议论他,他还有机会重来奋斗。现在可不同的了,他已经是当上皇帝了,已是六十多岁的高龄老人了(在人均寿命只有二十多岁,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里,能活到六十几岁就是算是很年迈的人了),而一个年迈的皇帝带兵打仗,却输给一个没有名气,黄毛未退,乳气未消的书生陆逊。不但秦宓这样的人要笑他,天下的人都要笑他无能。这样他在名义上和精神上受到双层的严重打击。对于一个有无限风光的皇帝,又很年迈的他来说。他是承受不了。
所以他诸葛亮就敢预言刘备吃了败仗之后,必定是活得不长的了。
黄硕却忧心忡忡的说:“夫君,要是皇上死了,国不将国,你是不是要履行当年的若言,功成名就了回老家种田呢?”
诸葛亮讲,当年讲的话,只要讲给刘备听,让刘备放心的使用他,信任他,好让他建立很多很大的功勋。他诸葛亮好不容易挣到丞相的官位来坐,怎么轻易的放弃的呢?如今要是皇上死了,还有太子阿斗活着。他诸葛亮带头出来带着大臣们拥护阿斗继承皇位。这样他诸葛亮就是立新皇帝的头号功臣,丞相的官位非他莫属,他的丞相官位又更牢稳的呢。太子阿斗他有点笨,需要他诸葛亮主持国家日常事务才行。到那时国中所有的事都由他诸葛亮说了算。
诸葛亮盼刘备死去,还有另一层心理,那就是他想学曹操,当丞相到死,又让儿子来继承丞相的官位,他的儿子又像曹丕的那样,狠心的篡夺皇位。他的别号叫卧龙先生,意思就是俯卧在君王身边的一条龙,等到有了时机就腾飞起来,大显身手一番。但是为了身后的名义,他就得装是忠臣。要等到他的后一代子孙来篡夺皇位,让诸葛家族掌握天下才行。这就是他取别号的含义。这个含义他是不能跟别人讲的,就连妻子,他也从来没有跟她讲过一次,只把这心意深深地埋在心里。可惜直到现在,他的亲生儿子还没有出生,这使得他非常的焦虑。不过,要是刘备者的死了,以后他诸葛亮再没有被晾在一边了,那样的话,他当丞相就能当到死的了。他期望他的亲生儿子早点儿出生,好让他在世时,就把丞相的权力交给儿子。再由儿子来实现诸葛家族出个皇帝的梦想。
后人有诗云;
诸葛表面是忠臣,
内心却盼君驾崩。
唯有君王早日死,
大臣才能更出名。
黄硕又讲,要是东吴胜追击来攻打西蜀的话,国中有没有了精锐不对了,那又怎么办的呢?
诸葛亮讲他曾跟马良讲过了,他在白帝城通往成都城路上鱼腹浦那儿布下了十万的兵马守在那儿。
黄硕讲她也听到马良讲他来往成都的路上可没有见到有兵马扎在路上的呢。那十万兵马是躲藏在哪儿的呢?
诸葛亮就实话实说的告诉了黄硕,那是他诸葛亮刚入川时,见到那段河滩是通向成都的主要关口,也担心将来有一日东吴来偷袭西川时,要经过那儿,而那儿又不宜驻兵的,因此他诸葛亮就在那儿先用石头摆了九十多堆石垛,摆成了八阵图。实质上就是一座迷宫,只要陌生人闯进去了,就被迷路出不来,在里头乱闯,一碰到了石头垛,就发生连续崩塌,将出路都堵死了,使得被困的人在里头渴死饿死。
最后诸葛亮说:“现在就是要找一个人去守在那儿,远远见到有外国兵马来了,就要在石垛里头点燃狼屎牛屎,用狼烟来弥漫着整个石头阵,使得石头的八阵图更加阴沉可怕,恐怖的人都要失魂。但是现在不知该派谁去才是好。因为拍别人去了,就要叫他如何给石垛里头的干狼屎点火,这样一来就等于叫他识别了八阵图的了。八阵图是不能外泄的呀。”
黄硕说:“那就让外公去吧。他老人家去了还能挣得守阵地的军费呢。”
诸葛亮只好同意这个主张了。(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 诸葛亮
- 作者:罗周第一部分第1节:像北辰星一样亮(1)第一章像北辰星一样亮1坐落在隆中的一处小山丘,原本是没有名字的,后来人们称它作伏龙山或乐山,是因为那个名叫诸葛亮的人的缘故。东汉建安五年,诸葛亮二十岁了“二十”是男子成年的岁数,按惯例,他除了“名”以外,还得有个与之相配的“字,以便别人更亲密、随和地呼唤
- 最新章:第71章
- 诸葛亮传
- 作者:李元悌诸葛亮生平 诸葛亮,字孔明,公元181年出生于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他的先祖诸葛丰在汉元帝时曾任司隶校尉,诸葛家族在当地属于名门望族。诸葛亮的父亲诸葛□任太山郡丞,但在诸葛亮八岁时就过世了。诸葛亮和他的哥哥诸葛瑾、弟弟诸葛均以及两个姐姐从此都靠他的叔父诸葛玄抚养成人。诸葛亮的
- 最新章:第18章
- 诸葛亮必败
- 中国伪智慧的宿命:诸葛亮必败 作者:剑歌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诸葛亮必败》编辑推荐 我们总盼望能遇到一个“三顾茅庐”的主子,结果等到老,也没有“刘备”光临《三国演义》使我们成了幻想主义者,我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却在等待中逐渐丧失了 我们总想做只动口而不动手的点子大王,所以特别羡慕那个“运筹帷幄”的军师
- 最新章:第28章
- 诸葛亮大传
- 作者:朱大渭第1节:引言(1)引言千百年来,诸葛亮的形象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湖北古隆中,奉节白帝城,成都武侯祠,岐山五丈原,勉县定军山…诸多历史遗迹以自己的存在,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诸葛亮一生中各个历史时期的故事。一部《三国演义,使诸葛亮的大名传遍了祖国的神州大地。马连良的传统京
- 最新章:第45章
- 诸葛亮日记
- 作者:迟双明第一章 起点决定终点前几天出了一趟门,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消谴消谴。跟我那几个狐朋狗友开车到北边的水库钓钓鱼、划划船,又到西边山上的庙里抽了一签。那个仙风道骨的庙长说我这一签非同小可,有贵人来访、卧龙飞天之兆,硬跟我要二千文铜钱。啊呸,简直是敲诈,我丢给他50文了事。1 我在考虑出路问题
- 最新章:第31章
- 我哥是诸葛亮
- /b7257-第一章 风流死法20xx年九月,某省会城市中心体育场击剑馆内,座无虚席。场上响着解说员激动的声音“各位观众,电视机前的朋友们,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击剑比赛佩剑项目的决赛,就要开始了。参加决赛的分别是,来自xx体育学院的周宇,和来自xx化工大学的诸葛均”解说员停顿一下,让听众们消化一下收到
- 最新章:第228章
- 丑女要嫁诸葛亮
- -丑女要嫁诸葛亮第一章 人为食亡周末,又是美好的周末,方悦莹高兴的在床上蹬蹬被子,透过窗帘的缝隙看出去,五月的天空湛蓝宜人。她满意的伸了个懒腰,翻个身,又闭上了眼。几秒钟后猛然跃起,快手快脚穿好了上衣。转头间不经意看到床头的书,她随意拿过来,翻看起来。再看窗外,已然阳光明媚到了烂漫的地步,方悦莹看了
- 最新章:第107章
-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 作品: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作者:朱子彦 内容简介 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其是否真的鞠躬尽瘁、忠于汉室?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魏廷脑后有反骨吗?吕布是英雄还是小人?司马昭之心究竟如何?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关键何在 正文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三国历史以其特殊的魅力素为国人所喜爱。历年来,无论是通俗性
- 最新章:第45章
- 从诸葛亮到潘金莲
- 作者:王溢嘉*古典今看第一部分“历史的孔明”确实是个难得的贤相,这个“英雄,用现代术语来说,是个“体制内改革者“右派的保守主义者,而他的“坚持法统”与“汉贼不两立”立场,正是他这种思想与人格的总结。外在的环境与内在的心性,决定了他的格局和命运-自序古典世界里的散兵游勇 我的闯入中国古典文学领域,可以
- 最新章:第3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