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登基称皇了。他就封刘禅为太子。
刘备对阿斗的记性十分不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阿斗就像他刘备以前小的时候一样,读书总是不长进。
刘备所知道儿子的学业情况,全是太傅许靖汇报讲给他听的。许靖讲,太子读书时不够专心,叫他背文章,一篇短短的文章,让他读了几天,还是背不下来。而来陪读的军师诸葛亮的继子诸葛乔,只要让他读一两遍,就能背得出来,而且还是一句也不漏的呢。许靖之所以讲出诸葛乔的情况。只要是证明他不是无心叫太子读书的。他的意思就是,同样的读书,诸葛亮的继子能记得那么多,而太子却没有记得下来,就不能怪的先生不会教孩子读书的了。
刘备心里懂得,他的儿子真是他的种子了。因为刘备在小的时候,也是读书不成器,常被公孙瓒笑他笨蛋。由于公孙瓒常笑他刘备,害得刘备不好意思跟公孙瓒在一起读书,就跑回家来帮母亲织草鞋买草席。刘备小的时候不爱读书,现在他的儿子也是不爱读书,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要是别的父亲一听到儿子读书不长进,一定心里很着急。但是刘备一点也不着急。自身的经验告诉他,人读书成功不成功,不要紧,只要他懂事后,自已有志气,有雄心,有胆量,有恒心,敢于拼搏,就能争到好的前途。
刘备就是这样经过来的。以前公孙瓒读书比他聪明。但是现在公孙瓒还不是被曹操灭了吗?他读书没有公孙瓒那聪明,可是,他现在还不是能当上汉中王又晋升当了皇帝的嘛。再说他的阿斗。现在已经是太子的了。不像他少时那样的没有父亲,需要拼搏才有前途。
阿斗现在凭着父亲就有了就有皇位在等待他去坐。只要阿斗有个影子动在世上,阿斗就能当皇上。不过几年前,刘备听说诸葛乔边都聪明,心里很不舒服,于是就将诸葛乔赶走,不让诸葛乔在做陪读生。
刘备赶走诸葛乔。不让诸葛乔当陪读生,目的就是不让诸葛乔学到更多的知识。因为刘备知道。诸葛亮现在已是第二把手,日后诸葛亮的后代必须也是要继承父亲的官位,也要当第二把手的。要是诸葛乔学到更多的知识,他就有野心来要篡夺皇位的。
太子虽然立了。刘备还有一块心病,那就他已经六十一岁了,是相当老的了。阿斗还是那么的年轻,不懂得处理朝事,就怕他突然闭上了双眼,阿斗坐不稳皇位的。这事他不得不考虑。他想来想去,就想出了要拉拢诸葛亮来做阿斗的靠山才行。
以前,刘备曾经在娶孙尚香时,讲过了。他若娶来的妻子生了女儿,就配给军师的儿子做媳妇。现在诸葛乔已经长大了,大概诸葛亮还记得刘备的许许诺吧。诸葛乔这么大了,诸葛亮还没给诸葛乔娶妻,好像在等娶刘备的女儿一样。刘备早先生下来的两个女儿,已经在长坂坡兵败时,被曹军杀死了,现在身边还有一个孙尚香夫人随意要一个伺女做干女儿的姑娘。他就想何不以这个义女嫁给诸葛乔。这样诸葛亮就和他刘备是亲家了,诸葛亮就会竭尽全力来辅助阿斗的了。于是就在刘备刚登基的第二天。刘备就宣布招诸葛乔为驸马。
刘备招诸葛乔做驸马,还是出于诸葛亮暗中所逼的。原来,诸葛乔已经长大了,二十几岁仍然没有娶亲。马良就关心去问诸葛亮,为何还没有给儿子娶媳妇?
诸葛亮说这个儿子成亲,需要有皇上恩准才行。
马良问诸葛亮,为何讲这样的话?
诸葛亮就把以前他帮刘备出计去讨娶孙权妹妹孙尚香的时候,曾跟主公有约,讲不要主公感谢,只要主公日后若有了女儿,就配个他的儿子做媳妇。当时主公就已经答应了。现在主公还有个女儿待嫁,他的诸葛乔就是等主公何如答复的。
马良跟诸葛亮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深知诸葛亮的心意,那就是想跟刘备攀亲的。于是马良就将诸葛亮的话,婉委的告诉了刚刚登基称皇的刘备。刘备听了马良的话,才想起以前他跟诸葛亮讲过的玩笑话。想不到诸葛亮却把这话别当真的,一直记下来,也一直惦记在心里,也一直没有让儿子成亲,并且还这样的外传这样的事,似乎在讲他刘备说话不算数。他刘备若不答应这门亲事的话,那他刘备就是失信于诸葛亮的了。传出去的话,他就是不讲信义的君子的了。
诸葛亮这一招可够厉害的呀。
刘备也懂得,要是他刘备没有兑现若言的话,诸葛亮就可能对他有意见,就不会忠心的辅助他刘备。再说那个诸葛乔也是相当聪明的孩子,要他当驸马也是最佳人选。而且这个义女反正也要嫁人的。配给诸葛乔又何不行?
刘备心里说,诸葛亮你真的想要要我刘备的女儿做儿媳妇,那就只好把孙尚香以前把伺女当作义女的那个姑娘嫁给诸葛乔喽。反正你的儿子是继子,我的义女配你的继子也般配的。
于是刘备就下诏令,要招诸葛亮的儿子诸葛乔为驸马。
刘备招诸葛乔做了驸马,那是为阿斗将来作想的。将来诸葛乔做了丞相,又是皇上的妹夫,他有了这样的两层身份,就不好意思来篡权的了。要是诸葛乔想要篡权的话,他还要考虑他这样做了,会不会被天下人笑。还有诸葛亮已经是跟他刘备是亲家了,从感恩的角度来说,诸葛亮应该要竭尽全力来辅助他刘备。因为刘备想去征讨东吴,为阿斗开疆扩土。他就是打算他一旦带兵去打仗了,就让诸葛亮在后方协助阿斗守两川。
皇帝和丞相连亲了,不论是皇帝还是丞相,两人的的为更加的牢固了,谁也动摇不了。这就是诸葛亮老早以前就想出来的阳谋。
后来刘备在张飞的强烈要求下,他真的要去东大东吴。出征之前,刘备就按他的打算,留诸葛亮在后方,保护阿斗和两川。
还有更要的是,他将来一闭上了眼睛,那就交由诸葛亮来辅助阿斗治理国家,为阿斗治理好国家,好把一个牢固的江山移交下一代。
刘备这样的人事安排,是比曹操聪明的。曹操就是不会以亲戚的关系去笼络司马懿,所以后来的司马懿父子就篡夺了曹操后代子孙的江山。正是刘备这样的人事安排,诸葛亮才死忠于刘禅,没有篡位夺权。可是人算不如天断,诸葛乔做驸马只有几年,之生了一个儿子,就在刘备死后的第二年也暴病死去了。所以诸葛亮再没有亲人帮忙之下,而劳累死去在五丈原。
后人有诗云;
无亲无故生异心,
儿女联婚成了亲。
攀援姻亲做大事,
中国古今好盛行。(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 诸葛亮
- 作者:罗周第一部分第1节:像北辰星一样亮(1)第一章像北辰星一样亮1坐落在隆中的一处小山丘,原本是没有名字的,后来人们称它作伏龙山或乐山,是因为那个名叫诸葛亮的人的缘故。东汉建安五年,诸葛亮二十岁了“二十”是男子成年的岁数,按惯例,他除了“名”以外,还得有个与之相配的“字,以便别人更亲密、随和地呼唤
- 最新章:第71章
- 诸葛亮传
- 作者:李元悌诸葛亮生平 诸葛亮,字孔明,公元181年出生于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他的先祖诸葛丰在汉元帝时曾任司隶校尉,诸葛家族在当地属于名门望族。诸葛亮的父亲诸葛□任太山郡丞,但在诸葛亮八岁时就过世了。诸葛亮和他的哥哥诸葛瑾、弟弟诸葛均以及两个姐姐从此都靠他的叔父诸葛玄抚养成人。诸葛亮的
- 最新章:第18章
- 诸葛亮必败
- 中国伪智慧的宿命:诸葛亮必败 作者:剑歌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诸葛亮必败》编辑推荐 我们总盼望能遇到一个“三顾茅庐”的主子,结果等到老,也没有“刘备”光临《三国演义》使我们成了幻想主义者,我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却在等待中逐渐丧失了 我们总想做只动口而不动手的点子大王,所以特别羡慕那个“运筹帷幄”的军师
- 最新章:第28章
- 诸葛亮大传
- 作者:朱大渭第1节:引言(1)引言千百年来,诸葛亮的形象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湖北古隆中,奉节白帝城,成都武侯祠,岐山五丈原,勉县定军山…诸多历史遗迹以自己的存在,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诸葛亮一生中各个历史时期的故事。一部《三国演义,使诸葛亮的大名传遍了祖国的神州大地。马连良的传统京
- 最新章:第45章
- 诸葛亮日记
- 作者:迟双明第一章 起点决定终点前几天出了一趟门,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消谴消谴。跟我那几个狐朋狗友开车到北边的水库钓钓鱼、划划船,又到西边山上的庙里抽了一签。那个仙风道骨的庙长说我这一签非同小可,有贵人来访、卧龙飞天之兆,硬跟我要二千文铜钱。啊呸,简直是敲诈,我丢给他50文了事。1 我在考虑出路问题
- 最新章:第31章
- 我哥是诸葛亮
- /b7257-第一章 风流死法20xx年九月,某省会城市中心体育场击剑馆内,座无虚席。场上响着解说员激动的声音“各位观众,电视机前的朋友们,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击剑比赛佩剑项目的决赛,就要开始了。参加决赛的分别是,来自xx体育学院的周宇,和来自xx化工大学的诸葛均”解说员停顿一下,让听众们消化一下收到
- 最新章:第228章
- 丑女要嫁诸葛亮
- -丑女要嫁诸葛亮第一章 人为食亡周末,又是美好的周末,方悦莹高兴的在床上蹬蹬被子,透过窗帘的缝隙看出去,五月的天空湛蓝宜人。她满意的伸了个懒腰,翻个身,又闭上了眼。几秒钟后猛然跃起,快手快脚穿好了上衣。转头间不经意看到床头的书,她随意拿过来,翻看起来。再看窗外,已然阳光明媚到了烂漫的地步,方悦莹看了
- 最新章:第107章
-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 作品: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作者:朱子彦 内容简介 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其是否真的鞠躬尽瘁、忠于汉室?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魏廷脑后有反骨吗?吕布是英雄还是小人?司马昭之心究竟如何?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关键何在 正文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三国历史以其特殊的魅力素为国人所喜爱。历年来,无论是通俗性
- 最新章:第45章
- 从诸葛亮到潘金莲
- 作者:王溢嘉*古典今看第一部分“历史的孔明”确实是个难得的贤相,这个“英雄,用现代术语来说,是个“体制内改革者“右派的保守主义者,而他的“坚持法统”与“汉贼不两立”立场,正是他这种思想与人格的总结。外在的环境与内在的心性,决定了他的格局和命运-自序古典世界里的散兵游勇 我的闯入中国古典文学领域,可以
- 最新章:第3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