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自建安二十二年出兵攻打汉中,连续打了三年仗,到了建安二十四年,曹操被打败回许昌,刘备完全得到了汉中。
此时,刘备已拥有了荆州、益州和汉中的三处领地,足可另称为一国家的了。于是众臣们就想劝刘备称皇,但是他们都不敢开口,就结伴一大群来跟诸葛亮讲这件事。
诸葛亮早就有这样的心事了,只是他先等看忠臣的反应如何。因为他怕先提出来,遭到忠臣怀疑他想当宰相才进劝的。现在众臣来要求他做代表去跟刘备讲称皇的事,诸葛亮当然心乐不得了。
诸葛亮当然懂得群臣之所以要劝刘备称皇就是想得到一次赏赐。前次刘备夺得了益州,自封为益州牧时,就给群臣来一次封官位,赏赐众臣,文武官员不论大小高低,都是或多或少的得到一批金银布匹。现在刘备又夺得了汉中,按理来说,胜利了,缴获众多横财,也应该拿出一部分横财来给臣子赏赐一次的,但是刘备却没有这样做。臣子才想出进劝刘备称皇的。如果刘备一称皇了,他就必须给手下的官员来一次封官赏赐。
诸葛亮从小就得到父辈们的灌输,长大了就要当宰相的理念。现在刘备拥有了这么多的领地,就应该另成立一个国家了,不再依附在汉王朝国里了。如果刘备同意另立王国的话,刘备当皇帝了,他诸葛亮就能按官位晋升为丞相了。他从小就有当宰相的理想。就能实现了。当然他又得到一大批的赏赐,家产又添增很多的金银绸缎。
诸葛亮等大家都讲完了话,他才说:“我也早就有这样的打算了。”
大伙儿都想跟诸葛亮去见刘备。看诸葛亮是怎样劝说刘备的。但是诸葛亮就是只带法正一人去劝说刘备,其他人都不准去。因为诸葛亮懂得他去劝说刘备,是属于机密的,不能去那么多的人。他带法正去的目的就是他已经代表了荆州籍的官员,而法正就是代表西蜀的旧官员那一派。而且刘备是爱听发证的劝说话儿。
诸葛亮去见到了刘备时,就见到已经有几位武将在那儿跟刘备聊天。几句寒暄之后,诸葛亮就直奔主题的说:“主公。亮是代表官员们来跟你讲一件重要的事。”
刘备还以为众臣又有了什么新的策略来献给他的了。于是他就说:“啥事,军师请讲。”
诸葛亮说:“那就是众臣都一致认为主公该称皇登基了。”
刘备一听。连忙说:“我有资格当皇帝吗?”
诸葛亮说:“有。”
刘备又说:“我有理由当皇帝吗?”
诸葛亮说:“有。”
刘备说:“请军师讲我的资格和理由!”
诸葛亮说:“当今汉朝皇帝非常的儒弱,曹操专权,天下老百姓已经是无主的了。主公年已过半百威震四海,东除西荡。现在已得了两川,完全能够应天顺民,学尧禅位给舜的那样,登基当皇帝,以名正言顺去讨国贼。这就是合天理的了,事不宜迟,要赶快择吉日!”
其实,刘备一听众臣要拥护他当皇帝,他心里就乐得开了花。他在夺得汉中之后,没有搞庆典,也没有搞论功赏赐。就是等候下边的臣子想出主意来跟他讨要赏赐金银的。现在诸葛亮被忠臣推选来跟他经这件事,那就是他们想要赏赐金银的了。当皇帝就是他刘备梦寐以求的理想。他二十四岁就起兵来谋职谋位,就是想有朝一日他能当上皇帝,实现他小时候把桑树来当羽葆盖车的梦想。但是他不能马上就同意这个方案,要是他立即赞同这个方案的话,那他就是在众臣面前暴露出大野心家的了。他明知他今后一定是西蜀国的皇帝。不过今天他先要做一个很讲究君臣关系臣子,给手下的臣子做个表率。好让以后臣子学他的榜样,要对君主忠诚到底。于是刘备就说:“军师这话差了。”
刘备讲的是差字,而不是错字。这里头还含有诸葛亮讲的没有错,好让诸葛亮再有机会说下去,把这出戏演下去。
诸葛亮见到刘备在暗示他继续讲下去,他就说:“主公,你讲亮讲的话差在哪的呢?”
刘备说:“刘某虽说是汉室的宗亲,但是仍是君臣的关系。如果刘某真的做了这件事的话,那就是反汉朝,篡位的了。”
诸葛亮说:“不能这样讲的。当今的汉朝已经分崩离折,英雄并起,各霸一方,四海之内有志有才的人纷纷起来响应,志气相同的,就舍死忘生去跟从,那些人不是不是为为财就是为名。今天主公老是为了避开嫌疑,守道义而不做义举,那么主公手下的大小人士就为失望,他们的心就涣散,政权就失去了凝聚力,不多日,政权就崩溃无存,请主公要思考好喽!”
刘备说:“僭越皇位,我是不敢的了。你们再去商讨一下吧。”
刘备这时他是非常后悔当初自称是皇帝的叔叔,要是他不自称是皇帝的叔叔,今天他就能称皇的了。既然他已经讲过他就是当今皇帝的叔叔,那他就的当个规规矩矩的叔叔,不能篡夺侄子的皇位。他也希望曹操快点儿篡了皇帝的位置,好让他有复兴汉朝的借口来称皇。
诸葛亮心里说,刘皇叔呀,你就想出嫁的女子,花轿来到你家门前要抬你去夫家了,你却装哭啼啼的不肯上轿。等你一上了轿,你又在轿里了笑起来。你要是不想当换地的,为什么给你的儿子取名为刘封、刘禅的呢?
诸葛亮还来不及说话,在场的那几个武将就一起说:“主公若是推卸不当君王的话,三军恐怕要哗变的喽。”
这就是武将用军队来威胁刘备,逼刘备称尊不可。
诸葛亮见到武将这么说了。他就假装为刘备说:“主公平生是以德为本的,不敢僭越称皇的。那就先称汉中王吧!”
刘备还是扭扭捏捏的说:“你们想推我做汉中王,但是不得到天子的的诏令,还是僭越的。”
诸葛亮说:“当今世界很乱,主公要权宜变化,若是守墨成规,什么事都做不成的了。还是先进位做汉中王。”
张飞不耐烦了,大叫起来说:“别人外姓都还想称君王,你大哥姓刘的,别说是称汉中王,就是称皇帝是如何!”
刘备责备说:“三弟,你不得多话!”
这时,法正终于开口说话,他说:“主公,我们这些臣子,都是为了当大官,才舍生拼死跟随你的,要是你不肯当汉中的话,可能有人离你而去,你可要思考好喽!”
刘备听到法正这样讲,他真的懂得,他如果再继续唱戏下去的话,那些投降过来的原西蜀的官员,又要叛变了。于是刘备就想见好就收。又在这时,众臣又纷纷劝说刘备进位做汉中王,刘备就水到渠成的说:“既然大家都要拥护我当汉中王,那我只好听从大家的话喽。”
诸葛亮见到刘备答应做汉中王了,他心里说,md,我说了半天的话,刘备还是没有表态,而法正只讲一句话,刘备就连忙表态了。看来有人讲,刘皇叔最爱听发证的话,这事可是真的了。不过我孔明还是第一个起来劝说刘备称王的,刘备他也应该懂得,没有我孔明敢提出要拥护刘备当王,刘备你就难找到理由和借口来当王的。众臣也见到我诸葛亮是非常忠于你刘备的表现,以后你刘备封官时,要是给我诸葛亮的官位小于法正的话,众臣就要为我鸣不平的了。
刘备就是扭扭捏捏的半天,终于答应当汉中王了。
后人有诗云;
人生原本在唱戏,
默契配合大获利。
孔明牵头拥立王,
随后获得军师席。(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 诸葛亮
- 作者:罗周第一部分第1节:像北辰星一样亮(1)第一章像北辰星一样亮1坐落在隆中的一处小山丘,原本是没有名字的,后来人们称它作伏龙山或乐山,是因为那个名叫诸葛亮的人的缘故。东汉建安五年,诸葛亮二十岁了“二十”是男子成年的岁数,按惯例,他除了“名”以外,还得有个与之相配的“字,以便别人更亲密、随和地呼唤
- 最新章:第71章
- 诸葛亮传
- 作者:李元悌诸葛亮生平 诸葛亮,字孔明,公元181年出生于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他的先祖诸葛丰在汉元帝时曾任司隶校尉,诸葛家族在当地属于名门望族。诸葛亮的父亲诸葛□任太山郡丞,但在诸葛亮八岁时就过世了。诸葛亮和他的哥哥诸葛瑾、弟弟诸葛均以及两个姐姐从此都靠他的叔父诸葛玄抚养成人。诸葛亮的
- 最新章:第18章
- 诸葛亮必败
- 中国伪智慧的宿命:诸葛亮必败 作者:剑歌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诸葛亮必败》编辑推荐 我们总盼望能遇到一个“三顾茅庐”的主子,结果等到老,也没有“刘备”光临《三国演义》使我们成了幻想主义者,我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却在等待中逐渐丧失了 我们总想做只动口而不动手的点子大王,所以特别羡慕那个“运筹帷幄”的军师
- 最新章:第28章
- 诸葛亮大传
- 作者:朱大渭第1节:引言(1)引言千百年来,诸葛亮的形象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湖北古隆中,奉节白帝城,成都武侯祠,岐山五丈原,勉县定军山…诸多历史遗迹以自己的存在,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诸葛亮一生中各个历史时期的故事。一部《三国演义,使诸葛亮的大名传遍了祖国的神州大地。马连良的传统京
- 最新章:第45章
- 诸葛亮日记
- 作者:迟双明第一章 起点决定终点前几天出了一趟门,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消谴消谴。跟我那几个狐朋狗友开车到北边的水库钓钓鱼、划划船,又到西边山上的庙里抽了一签。那个仙风道骨的庙长说我这一签非同小可,有贵人来访、卧龙飞天之兆,硬跟我要二千文铜钱。啊呸,简直是敲诈,我丢给他50文了事。1 我在考虑出路问题
- 最新章:第31章
- 我哥是诸葛亮
- /b7257-第一章 风流死法20xx年九月,某省会城市中心体育场击剑馆内,座无虚席。场上响着解说员激动的声音“各位观众,电视机前的朋友们,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击剑比赛佩剑项目的决赛,就要开始了。参加决赛的分别是,来自xx体育学院的周宇,和来自xx化工大学的诸葛均”解说员停顿一下,让听众们消化一下收到
- 最新章:第228章
- 丑女要嫁诸葛亮
- -丑女要嫁诸葛亮第一章 人为食亡周末,又是美好的周末,方悦莹高兴的在床上蹬蹬被子,透过窗帘的缝隙看出去,五月的天空湛蓝宜人。她满意的伸了个懒腰,翻个身,又闭上了眼。几秒钟后猛然跃起,快手快脚穿好了上衣。转头间不经意看到床头的书,她随意拿过来,翻看起来。再看窗外,已然阳光明媚到了烂漫的地步,方悦莹看了
- 最新章:第107章
-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 作品: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作者:朱子彦 内容简介 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其是否真的鞠躬尽瘁、忠于汉室?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魏廷脑后有反骨吗?吕布是英雄还是小人?司马昭之心究竟如何?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关键何在 正文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三国历史以其特殊的魅力素为国人所喜爱。历年来,无论是通俗性
- 最新章:第45章
- 从诸葛亮到潘金莲
- 作者:王溢嘉*古典今看第一部分“历史的孔明”确实是个难得的贤相,这个“英雄,用现代术语来说,是个“体制内改革者“右派的保守主义者,而他的“坚持法统”与“汉贼不两立”立场,正是他这种思想与人格的总结。外在的环境与内在的心性,决定了他的格局和命运-自序古典世界里的散兵游勇 我的闯入中国古典文学领域,可以
- 最新章:第39章